放棄了那個錢多一點的工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近期有一案例,來訪者在現階段的職場中待了幾年,薪水尚可,但對沒有變化的工作內容似乎已經失去了熱忱,剛好這時,有一個升遷的機會來到她眼前。

簡單試算了一下,這個升遷機會能讓她每年加薪約8-9%,工作內容的部分,算是銜接上她原來的工作,但是又更擴展一些領域,等於是接下這個工作不會讓她從全新的狀態開始重頭學起,又可以讓她加深加廣新工作內容,提升專業。

在人際方面,這個升遷機會的主管和員工她或多或少曾經接觸一些,不會到全然的陌生,職場氛圍據說也屬輕鬆。

似乎是個壓力適中的好挑戰。

但是在幾經猶豫和思量,來訪者最後放棄了這個機會。

為什麼?

該新工作的優點包含:每年年薪增加8-9%、工作內容有挑戰性又不會太難、可以加深專業、人事氛圍輕鬆且已有些許認識。


以上看起來有這麼多優點的升遷機會,為什麼選擇放棄呢?


事情自是一體兩面,雖然新工作優點之多,但不免也有些缺點。


這新工作的缺點就是地點部份位處偏鄉,以來訪者的住處到新工作地點單趟路程需要至少一小時。


她認為她無法離開家人,隻身到偏鄉落腳。


選擇的時候,心情是焦慮與猶豫的。眼前似乎是一個大好機會,而自己又還年輕有力氣可通勤,是否應該要勇敢改變、抓住機會?



但是焦慮是無助於做好決定的,於是她做了以下步驟幫助思考:

一、簡單的列下新工作的優劣

●優點如下:

 1.改變的機會,學習的機會。

 2.薪水每年增加8-9%。

 3.新同事略有認識、氣氛輕鬆。

●缺點如下:通勤時間長。



二、重新客觀審視優缺點

  優缺點列出後,她重新看了一遍,檢查優缺點是否是具有合理性。比如:薪水每年增加8-9%,但是如果扣除通勤的油錢成本、個人的時間以時薪換算,可能就沒有那麼多了。


於是她將薪水每年增加8-9%下修變成3%左右。


另外,新同事雖略有認識,但氣氛輕鬆這件事是不是只存在她的想像之中?聽說新的工作機會氣氛輕鬆,但是她個人難道一定會水土相符?


關於人際之間,也許要實際相處過才能判斷。



基於以上,她將優點第三項刪除,小結重新排列優缺點如下:

●優點如下:

 1.改變的機會,學習的機會。

 2.薪水每年增加3%。

●缺點如下:通勤時間長。



三、加權

  優缺點重新客觀排出後,乍看之下,優點有兩項,缺點有一項,但是必須加權分數1-10看來訪者本人最重視的價值和生活目標是什麼。


於是來訪者在優點(改變的機會)加權5+優點(薪水增加3%)加權3=8,缺點通勤部分加權8。


這時候尷尬的情形就出現了,優點和缺點的分數相當,都是8。



四、重新想像

  假設你的問題在加權階段就出現明確的分數高低了,那也許心中的選擇答案就出現了。但如果你是像本案來訪者,出現了分數相同的窘境,或者,你的分數雖然分出了高低差,但是你心中仍是存有疑慮,這時候就需要再一次的思考了。


但是思考,不是漫無目的的思考和焦慮。


去思考過程。


來訪者開始想像,假設她選擇了新工作,今天開始了第一天的工作,然後從一大早起床通勤,再到新工作崗位……


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好的事情,比如學到了新面向的東西、處理事情變得更堅強成熟了。也有可能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比如下大雨的通勤時間、獨自一人加班到很晚……


然後再開始想像,新工作過了一年,自己拿到了多少的薪水。


於是,想像完了,來訪者便做出了決定。


她認為那些薪水,並不值得她過上整年通勤的生活以及可能存在的一些隱藏成本。


至於,改變與學習這件事,她雖然很重視,也已經厭倦於現在的工作,但是應該不會只有現在眼前的這一個機會才能提供改變和學習。

這個故事,來訪者放棄了看似加薪8-9%的升遷機會,但並不是結尾。


後來又過了一陣子,另一個升遷機會又來到她眼前。


只是這一次的工作地點近多了。


雖然又將再開啟一次新的評估。



在面臨內心或是外界因素,想要轉職離職的時候,總是會有許多雜音和焦慮不安的情緒,不管自己原來是一個多麼理性的人,但是擁抱改變依然會令人本能地對未知感到不安。


隨意做下決定,有可能必須承擔某些風險或代價。


當然,如果此刻不改變,已經危害到個人身心狀態了,那麼沒有什麼事情是比你的健康還重要,就果斷改變吧。


但若非如此,再做重大決定之前,還是需要盡可能使用各種方法判斷選擇的優劣,避免產生後悔或是遺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雲杉
16會員
18內容數
本業人事、教育訓練領域。 SCPC國際職業策略規劃師。 期許自己成為專業的助人者,期許自己時刻優雅溫柔,卻也原諒無法完美與陷入迷惘中的自己。 #INFJ #投資信奉簡單即正義 #相信上天的安排總是有其用意
雲杉的其他內容
2024/05/08
    幫別人職涯諮詢,我自己的職涯至少要先搞好,我是這麼深信的。   因此我從去年年底打定主意今年秋天要轉職,然而,這幾個月下來挫折重重。   轉職果然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qwq   我也很深刻的體會到,何謂待業焦慮。   雖然自己明明還有正職,但在前幾個月沒有辦法馬上媒合上自己想
2024/05/08
    幫別人職涯諮詢,我自己的職涯至少要先搞好,我是這麼深信的。   因此我從去年年底打定主意今年秋天要轉職,然而,這幾個月下來挫折重重。   轉職果然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qwq   我也很深刻的體會到,何謂待業焦慮。   雖然自己明明還有正職,但在前幾個月沒有辦法馬上媒合上自己想
2023/12/16
   過往職涯諮詢時,來訪者曾有一種困境,初入職場卻不想麻煩同事,不想問很多問題或是請求協助。 撇開職涯諮詢的引導不談,以我個人而言,我是很能感同身受這樣的困境。 曾經自己的工作負荷太重時,寧願讓工作逾限,也不想尋求主管或是同事的協助,很多想
2023/12/16
   過往職涯諮詢時,來訪者曾有一種困境,初入職場卻不想麻煩同事,不想問很多問題或是請求協助。 撇開職涯諮詢的引導不談,以我個人而言,我是很能感同身受這樣的困境。 曾經自己的工作負荷太重時,寧願讓工作逾限,也不想尋求主管或是同事的協助,很多想
2023/12/12
  如何正確評估自己的工作量多寡以及自身效率高低? 這個問題始終困擾著我。 我一直覺得自己工作上的電話很多,造成一件事情總是很難好好地完成。 簡單的工作卻總是要花數個小時才能處理好。 曾經和摯友抱怨此事,摯友當日休假,開啟他的『本日
2023/12/12
  如何正確評估自己的工作量多寡以及自身效率高低? 這個問題始終困擾著我。 我一直覺得自己工作上的電話很多,造成一件事情總是很難好好地完成。 簡單的工作卻總是要花數個小時才能處理好。 曾經和摯友抱怨此事,摯友當日休假,開啟他的『本日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升遷的壞處與好處 隨著在職場上越久、年資越深,勢必會遇到升遷的問題。 升遷的壞處不少,包含責任變多、壓力變大、上要應付不一定好搞定的高階長官,下要照顧也同樣不一定好搞定的下屬,妥妥的三明治,但好處也是顯而易見,那就是薪水變多,尤其是一些產業的主管,薪水更是可觀。 除了那些毫無野心、或是不缺錢的人,
Thumbnail
升遷的壞處與好處 隨著在職場上越久、年資越深,勢必會遇到升遷的問題。 升遷的壞處不少,包含責任變多、壓力變大、上要應付不一定好搞定的高階長官,下要照顧也同樣不一定好搞定的下屬,妥妥的三明治,但好處也是顯而易見,那就是薪水變多,尤其是一些產業的主管,薪水更是可觀。 除了那些毫無野心、或是不缺錢的人,
Thumbnail
現在在職場的跳動好像已經變成一種必然的事情,很多專家的觀點以及職場領域的媒體平台,認為與其期待加薪,不如頻繁的轉換職場,利用跳槽才能夠談到更好的條件。 以大多數人來說,確實是這樣沒錯,換工作真的比認真打拼來的有機會,但這個基礎必須建立在自己專業能力持續的往上走,若只是維持原本的技能.....
Thumbnail
現在在職場的跳動好像已經變成一種必然的事情,很多專家的觀點以及職場領域的媒體平台,認為與其期待加薪,不如頻繁的轉換職場,利用跳槽才能夠談到更好的條件。 以大多數人來說,確實是這樣沒錯,換工作真的比認真打拼來的有機會,但這個基礎必須建立在自己專業能力持續的往上走,若只是維持原本的技能.....
Thumbnail
除了業務職位外,要爭取加薪通常都很困難,因為對公司來說你只是一個成本。因此,當你的工作年資已經很長時,建議可以考慮跳槽,因為挖角的公司通常會給比原公司更高的薪水。如果你的原公司知道你要跳槽,可能會給你加薪來挽留你,但如果他們不願意加薪,那你就應該離開了。
Thumbnail
除了業務職位外,要爭取加薪通常都很困難,因為對公司來說你只是一個成本。因此,當你的工作年資已經很長時,建議可以考慮跳槽,因為挖角的公司通常會給比原公司更高的薪水。如果你的原公司知道你要跳槽,可能會給你加薪來挽留你,但如果他們不願意加薪,那你就應該離開了。
Thumbnail
經過瘋狂的十天連假後,接下來最大的社群活動,大概就是上班族開始「找工作」的戲碼。 好不容易領到了忍耐一整年的遮羞費,終於可以抬頭挺胸,拿著離職申請書走到老闆的辦公桌旁,用力一扔,「老闆,那個…不好意思…,我家裡有點狀況,可能必須先離開了,但是我真的很喜歡這裡,更感謝老闆與公司的栽培」。
Thumbnail
經過瘋狂的十天連假後,接下來最大的社群活動,大概就是上班族開始「找工作」的戲碼。 好不容易領到了忍耐一整年的遮羞費,終於可以抬頭挺胸,拿著離職申請書走到老闆的辦公桌旁,用力一扔,「老闆,那個…不好意思…,我家裡有點狀況,可能必須先離開了,但是我真的很喜歡這裡,更感謝老闆與公司的栽培」。
Thumbnail
沾著新進正職同仁的光,有機會參加前輩們傳授公司文化與經驗的課程,忽然間聽到「Counter Offer」,我整個人震動了一下,原來,加碼留人還有專有名詞!Counter Offer?嗯~腦子自動英翻中,這到底該叫做對著幹offer,還是反過來offer?被自己的無厘頭弄得一陣暈眩。
Thumbnail
沾著新進正職同仁的光,有機會參加前輩們傳授公司文化與經驗的課程,忽然間聽到「Counter Offer」,我整個人震動了一下,原來,加碼留人還有專有名詞!Counter Offer?嗯~腦子自動英翻中,這到底該叫做對著幹offer,還是反過來offer?被自己的無厘頭弄得一陣暈眩。
Thumbnail
找新工作時,該好好思考的三個問題 [公司的規模重要嗎?] [薪水與福利的問題] [行業的選擇]
Thumbnail
找新工作時,該好好思考的三個問題 [公司的規模重要嗎?] [薪水與福利的問題] [行業的選擇]
Thumbnail
前些日子收到之前我短期兼職的主管詢問,提及到因近期工作量,需再加派人手協助,不知我是否有意願再前來幫忙,並會跟公司爭取多一點的時薪費用,但因目前我以在家工作接案為主,且會有南北跑的行程規劃...,於是我突然閃過一個適合的人選,抱著信心十足與朋友提及此事,而她的回答,竟出乎我意料之外。。。
Thumbnail
前些日子收到之前我短期兼職的主管詢問,提及到因近期工作量,需再加派人手協助,不知我是否有意願再前來幫忙,並會跟公司爭取多一點的時薪費用,但因目前我以在家工作接案為主,且會有南北跑的行程規劃...,於是我突然閃過一個適合的人選,抱著信心十足與朋友提及此事,而她的回答,竟出乎我意料之外。。。
Thumbnail
職涯發展之天時地利人和 最近遇到一個案例,某位上班族3年前的薪水大約1.1M,擔任產品經理的角色。經過這幾年彼此雖有聯繫,但因上班族一直沒有轉職的念頭,也就沒機會深聊。直到最近接觸,才得知上班族已經在工作上獲得職場大躍遷,年薪超過2.2M。 好奇心驅使,JOYCE便詢問上班族,是否代表平均每年升官一
Thumbnail
職涯發展之天時地利人和 最近遇到一個案例,某位上班族3年前的薪水大約1.1M,擔任產品經理的角色。經過這幾年彼此雖有聯繫,但因上班族一直沒有轉職的念頭,也就沒機會深聊。直到最近接觸,才得知上班族已經在工作上獲得職場大躍遷,年薪超過2.2M。 好奇心驅使,JOYCE便詢問上班族,是否代表平均每年升官一
Thumbnail
新鮮人畢業,找工作會考慮薪資福利。在此給予一些經驗分享
Thumbnail
新鮮人畢業,找工作會考慮薪資福利。在此給予一些經驗分享
Thumbnail
曾有職人詢問「最近拿到2個工作機會,一個是高薪但不喜歡工作內容,另一則是比較喜歡工作內容但薪資相對較低,而且兩家年薪差距高達20萬。我該選擇哪一個?」 第一時間Joyce並未提供建議,而是與這位職人聊了一下,了解她實際想追求的? 職人說「我比較在意工作內容,但也重視薪酬,所以才會迷惘?」 Joyc
Thumbnail
曾有職人詢問「最近拿到2個工作機會,一個是高薪但不喜歡工作內容,另一則是比較喜歡工作內容但薪資相對較低,而且兩家年薪差距高達20萬。我該選擇哪一個?」 第一時間Joyce並未提供建議,而是與這位職人聊了一下,了解她實際想追求的? 職人說「我比較在意工作內容,但也重視薪酬,所以才會迷惘?」 Joyc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