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曼卡片盒筆記的3個核心理解:為什麼知識的本質是樹?】

閱讀時間約 0 分鐘

如果你正在使用盧曼卡片盒筆記法來組織知識。

如果你想了解知識組織的真正結構和形狀。

如果你對知識的無窮擴展和連接感興趣,那麼這篇文章將帶領你重新審視知識的形狀。

在我與盧曼卡片盒筆記的旅程中,我發現,知識結構並不是一個錯綜複雜的網,而是一顆無限生長的樹。

以下是我的三個核心理解:

  • 理解1 - 知識的樹狀結構:不同於一個混亂的網狀結構,知識的樹狀結構讓你可以有條不紊地擴展和鏈接。每一片葉子,每一個分支都代表著獨特的想法和觀點,有機地聯繫在一起。
  • 理解2 - 樹的力量在於成長:樹結構允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你的知識可以像樹一樣自然成長,每一個新的認知都可以找到合適的位置,扎根並開花結果。
  • 理解3 - 樹,而非網,架構知識體系:正確的盧曼卡片盒筆記將是一張巨大的思維導圖,一顆無限的樹。只有樹的結構,才能真正有效地架構出我們的知識體系,讓我們在對的脈絡下,找到真正有價值的知識。

你也想嘗試以「樹」的角度來看待知識嗎?讓我們一同探索知識的本質,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無窮擴展的智識之樹吧!

raw-image

這個想法有趣嗎?你可以繼續閱讀

覺得這個次原子法有趣嗎?你可以

  • 追蹤我的方格子 ,看更多「原子寫作」與「卡片盒筆記法」相關的文章。
  • 追蹤「次原子想法」專題,看更多短但實用的簡單想法。
  • 追蹤「原紫短文」專題,看如何將簡單想法組合,實踐原子寫作原則。
  • 追蹤「Me, Myself & AI」專題,看看AI幫助我寫出的各種隨筆,或許有啟發。
  • 追蹤「數位筆記」專題,看更多數位筆記的實務法則
  • 追蹤「大綱即寫作」專題,看更多如何用OmniOutliner執行規模化寫作的技術
  • 追蹤「語音寫作」專題,看更多我最新對寫作與閱讀的疑問與思考
  • 訂閱「 紫式書齋」電子報,了解數位寫作,體驗世界文化啟發,掌握數據產業趨勢
352會員
776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