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是我們來到人世的唯一目的

更新於 2023/09/2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們要知道,你們所遭遇到的所有事情都不是負面的。它們真的都不是。所有你們所歷經的試煉與艱難及重大的失落,所有讓你們覺得「如果早知道,我就不會讓事情這樣發生」的事情,都是給你們的禮物。…

所有的困難都是你們成長的契機。在這個地球上,成長是存在唯一的目的。如果光是坐在一座美麗的花園裡,有人用銀盤將食物送來給你,那你就沒有辦法成長。

如果你生病了,感受到身體的痛苦,經驗到某種失落,但你並不因此逃避生命,而是接受這些痛苦並從中學習;你不將它當成詛咒或懲罰,而是一種有非常非常特別意圖的禮物,這樣你就會在苦難中成長。

~~摘自「你可以更靠近我—教孩子怎樣看待生命與死亡」

最近,由於我對於某老師班級經營的不認同,表達我的不同看法。結果,某些教育夥伴給我激烈的回饋,認為我不夠同理心,沒有看到有某些老師在職場上被學生長期霸凌。

我在職場上曾不曾被學生欺負?當然曾。

記得我剛進入職場前的那個暑假,我媽媽(一位資深老師)認為我應該在正式進入職場前,先體驗教學的感覺,於是,讓我嘗試幫他上一堂暑期輔導課。在那堂課中,我被學生耍得團團轉,回到家後,我告訴我媽媽我不要去上了,好可怕。

我媽媽搖搖頭,隔天他就去上那班的課。

當天他回來後,我問他上課狀況如何,我媽媽告訴我學生乖得很呢!

當下我覺悟:「我被學生欺負是我自己的問題,而不是學生的問題。」

第一次當導師,遇到學校要將班級能力分組。當時全年級有11個班,我的班恰好是第11班,所以,當兩班兩班能力分組的時候,我班上落單了,所以,成為唯一各科常態到底的班級。

我當時雖極力向學校爭取與其中一組一起,成為三班跑班。但是,當時的教務處只對我丟下一句話:「他們是實驗組,你是對照組。」

在那個每次段考都會比分數的時代,這樣的分班對導師的壓力很大,尤其是一個不被世俗眼光看好的藝能科導師。再加上科任老師的回饋是沒有能力分組對我班上是不利的,讓我的壓力更大。

當我有一天極度疲倦時,忽然想到,既然我的班是常態班,那麼,我應該找到常態班的優勢,讓孩子能夠運用此優勢更好地成長,而不是陷入過去能力編班的教學泥淖中。

於是,我開始重新規劃班級經營策略,製造出良好的同儕學習環境。最後,我的班在段考成績中名列前茅,完全符合教育理論中對常態班的發展描述。

在參與教師組織運作的過程中,有一次擔任代表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會議,會議中的主席(某學者)對我非常不客氣,不管我要說什麼都被他打斷,並回:「你要說的我都已經考慮過了。」

這樣的困境真的讓人憤怒,但是,它也成為我出國進修的動力。於是,我努力考托福,最後到英國進修「全球化教育政策與實施」。

由於教授的指導,讓我對政策的理解突飛猛進。回國後,不管處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簡稱「教專評鑑」)、課程甚至退休金議題,都因為那一年在英國的進修,讓我能順利找到問題的核心並提出解方。

舉例來說,在我進修前,真的被教專評鑑耍得團團轉,進修之後,我清楚瞭解,要處理這個議題,我必須好好瞭解評鑑,於是開始閱讀與評鑑相關的理論書籍。

結果我發現什麼?就是教專評鑑明明是形成性評鑑,大多數學校為了讓它「好做」,把它做成總結性評鑑。

我在某次會議中曾對某位教專評鑑重要推手提到這一點,他居然回我:「所以你們教師會要進來啊,你們就可以監督他們有沒有做錯。」

2016年政府開始進行公教退休金惡改時,可以看出政府的政策方向是讓公教退休人員承擔所有的罪,並提出OECD的數據來增加其退休金惡改的合理性,結果,由於我學的是全球化政策,所以找出政府所提出國際數據的不合理,扭轉話語權,讓輿論不會一面倒向批評退休公教人員,讓大家看到政府不是退撫基金善良管理人。

講了這麼多,我要說的是,在人生中遇到逆境是必然,因為人要遭逢逆境才會成長。

如果遭逢逆境時選擇學習,逆境就會隨著學習逐步消失,若選擇抱怨或逃避,那麼同一性質的逆境就會如影隨形,在生活中不斷上演。

~~與大家共勉

*******************************************************

持續創作不易,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追蹤、訂閱、分享、留言並點擊愛心。


avatar-img
94會員
165內容數
自從新教師法暨退休新制實施後,教育職場遭逢鉅變。因此,此專題會探討教育職場狀況與風險,以幫助更多人瞭解教育職場的實際狀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綠園嬿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年(112年)公教退撫新制已改為確定提撥制,因此,投資績效的好壞與退休金多寡息息相關。許多先進國家基於政府管理投資績效差,因此絕大多數退休基金已改成民營,政府只負責監督。反觀我國,與先進國家比較,不只投資績效差,政府還死抓著管理權不放。這種狀況將導致可能公教人員陷入老年貧窮的危機。
過去許多人認為專注於執行「淘汰」可以提升教育品質,殊不知,若教育職場本身對人才不具吸引力,根本沒有人才要進入教職,再怎麼淘汰,孩子都只能擁有二、三流,甚至不入流的老師。因此,讓孩子擁有好老師的不二法門,就是讓教育職場對人才擁有吸引力。針對這點,新加坡和芬蘭的經驗可供借鏡。
古人說:「各人造業個人擔。」主要是告訴我們,我們要為自己生命所發生的一切負100%的責任。但「業」究竟是什麼?它又如何體現在生命、職場、國家之中?讓我們一起來探究。
在少子化的今天,偏鄉小校的存廢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學校是為學生而存在的,當生源消失,現有的學校該如何規劃,讓其發揮更好的功能,是執政者要面對的議題。
在我國,許多家長和學生常將上課與學習劃上等號,於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意願及能力,好像沒有上課就無法學習,事實上,這是錯誤的觀念。如果孩子要有競爭力,就要學會自主學習,才能面對未來多變的全球環境
在少子化的今天,越來越多家長由於過度愛孩子而成為恐龍家長。問題是,恐龍家長造成老師的職業危機感,會反噬孩子的學習權益,造成越來越多老師為了自保,選擇防禦性教學或離開教育職場,這狀況若惡化下去,孩子將越來越難遇到好老師。
今年(112年)公教退撫新制已改為確定提撥制,因此,投資績效的好壞與退休金多寡息息相關。許多先進國家基於政府管理投資績效差,因此絕大多數退休基金已改成民營,政府只負責監督。反觀我國,與先進國家比較,不只投資績效差,政府還死抓著管理權不放。這種狀況將導致可能公教人員陷入老年貧窮的危機。
過去許多人認為專注於執行「淘汰」可以提升教育品質,殊不知,若教育職場本身對人才不具吸引力,根本沒有人才要進入教職,再怎麼淘汰,孩子都只能擁有二、三流,甚至不入流的老師。因此,讓孩子擁有好老師的不二法門,就是讓教育職場對人才擁有吸引力。針對這點,新加坡和芬蘭的經驗可供借鏡。
古人說:「各人造業個人擔。」主要是告訴我們,我們要為自己生命所發生的一切負100%的責任。但「業」究竟是什麼?它又如何體現在生命、職場、國家之中?讓我們一起來探究。
在少子化的今天,偏鄉小校的存廢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學校是為學生而存在的,當生源消失,現有的學校該如何規劃,讓其發揮更好的功能,是執政者要面對的議題。
在我國,許多家長和學生常將上課與學習劃上等號,於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意願及能力,好像沒有上課就無法學習,事實上,這是錯誤的觀念。如果孩子要有競爭力,就要學會自主學習,才能面對未來多變的全球環境
在少子化的今天,越來越多家長由於過度愛孩子而成為恐龍家長。問題是,恐龍家長造成老師的職業危機感,會反噬孩子的學習權益,造成越來越多老師為了自保,選擇防禦性教學或離開教育職場,這狀況若惡化下去,孩子將越來越難遇到好老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在繁忙的生活中,許多人忘記了珍惜自己的內心聲音。艾爾文的書籍《陪自己走走》提醒我們,人生不必因一時的挫折而氣餒,應該專注於自己想要的未來,而不應被他人的生活所羨慕。我們的每一步都算數,不論過去的遭遇,我們仍有機會重建自我。讓我們學會用心打理自己的生活,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標。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我自己在幼稚園以後,就一直有機會參與各項班級幹部輪替,很多中性一直感覺很奇怪,然後很多同學父母認為我是老類但,我很老成,話很少,加上往往被掛上他怪怪的,實際上只有我自己知道,腦袋無時無刻都有心電圖停止的聲音! 我看了很多文章,但是很少有機會看到這一種…不是要有企圖心、要有舉一反三、要吃甜頭、要短視
去年暑假時出了一份自由研究作業,其中有一個孩子是要研究老師。研究內容如下: 我的老師是個很好的老師,會講故事給我們聽也會跟我們玩,大家都很喜歡他個性幽默、溫柔,下課很多人都要去跟他玩。只是如果老師兇起來很可怕都一定要有心理準備,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大吼,會嚇到抖一下的那種
Thumbnail
在學校環境中掙扎了一年,偶有老師肯定或是寫卷順利,那天,就能看到孩子開朗的笑容。可惜的是,那笑容總是很罕見,慢慢的就不見了。學習,怎麼會變成唯一肯定自己的方式,從提升自我變成評價自己的工具?不該是這樣的!
Thumbnail
此篇文章作者感受到自己是一個失敗的學生,直到意外間聽到了另一位教授的話語。這段話提醒了作者,有時候我們會因為自身的情緒和感受,將他人的建議誤解為批評或否定。但當我們重新調整心態看待事件時,會發現其中可能有著善良與好意。
Thumbnail
「這真的是我見過最爛的班級了。」頓了頓,她又接著說:「我教書了十幾年,從來沒有遇到這麼多補救教學的,奇怪了你們國小到底是多混?怎麼會有這麼多補救教學⋯⋯」 她是我們的班導,是即將與我們共度國中三年的班導,然而,這是她與我們初次見面說的第一句話。
高中的社團活動對許多學生而言都是重要的人生經驗,我在使節團的經歷也充滿挑戰與成長。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在使節團中所遇到的挫折,以及如何從中學習和成長。從高中生活中嘗試新的角色,到發現自己的興趣和價值觀。
Thumbnail
今天是這學期最後一天,今天是休業式。 因為擔任導師,所以我有許多被顛覆的感覺。 一、我確認人性本善,一個“不乖”的孩子,背後一定是有原因的,而非人性本惡。 二、大部分問題行為的背後,多有從小在家庭造成的有意無意創傷。 三、大部分問題行為的前方,都有學校端(老師或同學)有意無意的打壓。 四、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在繁忙的生活中,許多人忘記了珍惜自己的內心聲音。艾爾文的書籍《陪自己走走》提醒我們,人生不必因一時的挫折而氣餒,應該專注於自己想要的未來,而不應被他人的生活所羨慕。我們的每一步都算數,不論過去的遭遇,我們仍有機會重建自我。讓我們學會用心打理自己的生活,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標。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我自己在幼稚園以後,就一直有機會參與各項班級幹部輪替,很多中性一直感覺很奇怪,然後很多同學父母認為我是老類但,我很老成,話很少,加上往往被掛上他怪怪的,實際上只有我自己知道,腦袋無時無刻都有心電圖停止的聲音! 我看了很多文章,但是很少有機會看到這一種…不是要有企圖心、要有舉一反三、要吃甜頭、要短視
去年暑假時出了一份自由研究作業,其中有一個孩子是要研究老師。研究內容如下: 我的老師是個很好的老師,會講故事給我們聽也會跟我們玩,大家都很喜歡他個性幽默、溫柔,下課很多人都要去跟他玩。只是如果老師兇起來很可怕都一定要有心理準備,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大吼,會嚇到抖一下的那種
Thumbnail
在學校環境中掙扎了一年,偶有老師肯定或是寫卷順利,那天,就能看到孩子開朗的笑容。可惜的是,那笑容總是很罕見,慢慢的就不見了。學習,怎麼會變成唯一肯定自己的方式,從提升自我變成評價自己的工具?不該是這樣的!
Thumbnail
此篇文章作者感受到自己是一個失敗的學生,直到意外間聽到了另一位教授的話語。這段話提醒了作者,有時候我們會因為自身的情緒和感受,將他人的建議誤解為批評或否定。但當我們重新調整心態看待事件時,會發現其中可能有著善良與好意。
Thumbnail
「這真的是我見過最爛的班級了。」頓了頓,她又接著說:「我教書了十幾年,從來沒有遇到這麼多補救教學的,奇怪了你們國小到底是多混?怎麼會有這麼多補救教學⋯⋯」 她是我們的班導,是即將與我們共度國中三年的班導,然而,這是她與我們初次見面說的第一句話。
高中的社團活動對許多學生而言都是重要的人生經驗,我在使節團的經歷也充滿挑戰與成長。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在使節團中所遇到的挫折,以及如何從中學習和成長。從高中生活中嘗試新的角色,到發現自己的興趣和價值觀。
Thumbnail
今天是這學期最後一天,今天是休業式。 因為擔任導師,所以我有許多被顛覆的感覺。 一、我確認人性本善,一個“不乖”的孩子,背後一定是有原因的,而非人性本惡。 二、大部分問題行為的背後,多有從小在家庭造成的有意無意創傷。 三、大部分問題行為的前方,都有學校端(老師或同學)有意無意的打壓。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