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喜歡畫畫嗎?繪畫時的感覺是怎樣的呢?我覺得很糟⋯⋯。
讀大學時選了藝術史為副修科目,是研讀藝術歷史和理論。對於喜歡看美麗東西的我,這一科是修讀得非常投入。
當時的課程並不設 studio art,沒有繪畫、雕塑、書法或陶瓷製作等等的創作課程。我着迷於了解各時代的藝術發展,對自己動手做反而興趣不大,所以沒有這些術科,我也不覺得怎麼樣。
有一天藝術系通知大家,說我們雖然主力是研讀藝術史,但最好也能嚐一嚐創作的體驗,所以便安排大家上兩節繪畫課,並外聘了老師來教我們。
踏入課室,平日的枱椅已被通通移開,改以兩、三排大畫架列陣。我們分配了水彩顏料後,老師就叫大家各自想個題目,開始繪畫。
除了中學時的美術課,我從未受過任何視覺藝術創作的訓練,望着空白的畫板,真是不知如何是好。對於要畫甚麼和怎樣畫,我是零頭緒,更擔心畫錯了便改不掉,無論怎樣掙扎也下不了半筆。
老師走到每位同學身邊,就着他們所畫的作出指點。她繞了幾個圈見到我的畫板還是空着,就提議我不如繪畫生活上遇到的事情。
那即是叫我畫返學時走過的街道嗎?可是我對這題材沒興趣。腦袋在飛奔着,每次想到一個生活片段,也同時想到十個不覺得這是合適題材的理由。課堂時間一分一分的過,我連題目也想不到,更不用說畫出來,簡直是焦慮症發作。
我就是面對着畫板呆站至下課,之後用了一週勉強完成了一幅繪畫書枱上的雜物的水彩畫。
這體驗令我想到難道「果斷」就是做藝術家的先決條件?畫家要有下筆便畫的決斷力,雕塑家要有拿起錐子就往大理石鑿下去的決心?
從這次經驗我肯定了藝術對我的意義,我不是做「台前」那藝術家,而是「台下」的人,是愉快地去做理解、闡述和欣賞的角色。
很感謝你讀到這兒,讓我的文字能夠與你觸碰🌻
如欲轉載或引述,敬請預先取得我的同意,謝謝!
文字©黃璧怡([email protected])
圖片© — 見圖片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