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五十歲生日提離職,重當學生考上律師』思考中年轉職

2023/08/3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偶然看到這篇文章「往後十年不想做相同工作,如何重新創造自己的舞台?」,發現自己內心有所共鳴,但仔細一想我離五十歲還有段時間,那到底是在哪些地方產生共鳴呢? 我也想好好問問自己。

本文作者擔任高階經理人一段時間後,在五十歲前突然驚覺地問自己:「我要五十歲了,往後十年,還要做一樣的工作嗎?」;人生只有一次,她希望自己走過的每一步都有其意義。

我覺得作者已經到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最高層次「自我實現需求」,她想幫助更多人、發揮更多的影響力,但目前的工作顯然無法達成她的需求。

因此作者向公司提辭職,走下華麗的舞台,不再是高階經理人;但離職後她也曾懷疑過自己的價值:「我還剩下什麼?」

作者認為:「我那時候不是真的要退休,只是希望先走下舞台,放掉一切,再重新創造一個新的、自己可以發揮的空間。」如果沒有學新的東西,只是在消耗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很容易受限於過去的思維。

所以作者決定回學校念書,從原來的「我」挪出空間,放進新元素,再將新元素融合過去知識、經驗,重組後產生新思維。

回到交大科法所讀書,不只讓作者再過一次年輕的生活,持續學習,也找到「中年轉職」的新方向。

很多年前我聽一個前輩說過:「當你很辛苦的爬上這座山時,突然發現周圍有更高、更漂亮的山,但你一路上所學習的技能與經驗只夠爬到這裡,沒辦法直接帶著你飛躍到其他座山去;因此,你要嘛就在這個山頭好好欣賞風景哪都別去,再不然你就得先下山,然後根據看到的方位,想辦法再爬一次攻頂,才有機會體驗不同山頭的美景。」
再度挑戰攻頂的過程中,原先登頂的技能與經驗,有些能用上、但有些可能要重新學習;不同的山林,其攀爬的路徑與外在環境條件都不同,甚至連所需的工具與裝備都有所差異。
前輩跟我說的話,我牢記到現在,當看到這篇文章時,回憶一下子又蹦了出來;作者在做的事不就跟前輩所說的:「想要爬上另一座山前,你得先下山才行。」有異曲同工之妙嘛!
我們前半輩子都在努力地攀爬自己當初選擇的那座山,有些人還在半途努力掙扎,但有些人已經準備登頂了;但當他們登頂時可能會發現,當初選擇的山並非自己最想要的,不遠的地方可能還有更美麗的風景,可是卻沒辦法直接橫越高空過去。
中年轉職有可能是還沒登頂,爬到半路就想要換座山試試看;也有可能是已經登頂,但因為看到更壯麗的山頭,心生嚮往,所以才主動下山,嘗試再攻頂一次。

看到這,不禁想問問自己,我是屬於哪一種人呢?

  1. 卡在半路不上不下。
  2. 登頂後流連忘返。
  3. 爬到一半想換路走。
  4. 登頂後主動下山再攻頂。
  5. 以上皆非,根本懶得爬山,原地躺平。
那你是屬於哪一種人呢?
閱讀可以用最低的成本來獲得別人經驗,培養閱讀能力,一生受益。但要記住,別只讓自己的大腦永遠處於「輸入狀態」,要適當地「輸出」自己的想法。透過閱讀輸入,再利用寫作輸出,就像「費曼學習法」說的一樣,教授到別人能夠了解,自己才算是領悟了這門學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