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你的獨一無二,就是你的影響力──《從1到1+》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三個男孩的勇敢發聲,改變了美國童軍對性傾向的歧視政策;一名拿著攝影機的人類學家,阻止了巴基斯坦以交易女童作為和解象徵的惡劣傳統;一位熟女以姊弟戀的性經驗,創立了有別於A片的「現實性愛」內容平台,幫助大眾瞭解真實的人類性愛;一個「#blacklivesmatter」標籤,激起廣大群眾關注警察系統性對黑人施暴的問題。
他們怎麼辦到的?這些創新、叛逆、甚至瘋狂的想法,是怎麼改變世界的?這些市井小民,運用了哪些策略,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換言之,這些影響力是怎麼創造的?

這本書在說什麼?

這次我想跟大家分享由企業思想家Nilofer Merchant所著的《從1到1+》(The Power of Onlyness: Make Your Wild Ideas Mighty Enough to Dent the World。他針對上述問題,研究了近三百個實際案例,發現要發揮影響力,重點不是先取得足夠的地位、能力、財力;反之,每個人都有價值可以貢獻,並透過網絡的力量實現那些想法。所謂的影響力,是當你深知自己「獨一無二」(onlyness)之處,並在盟友間創造連結與共鳴,進而在共同信念下產生新的行動、撼動世界的力量。
Merchant結合理性與感性的文筆,將故事講述地深動人心,並用一股溫柔又堅定的口吻,帶給讀者改變世界的盼望。

獨一無二:不是更孤獨,是更連結!

我很喜歡本書的書腰上寫的話:「有一種影響力,是你察覺自己夠特別!」然而,我開始思考:「獨一無二」不會讓自己更孤獨嗎?太特立獨行或奇異的想法,有機會影響到別人嗎?
Merchant認為,儘管「獨一無二」是從自己的獨特經驗、自己的立足之地、只有自己能貢獻的角度出發,但它能夠讓自己和他人產生連結與共鳴,進一步產生共同的關懷與使命。
「那就好像有一條金屬線──或許它會感光而吸引你的注意──只有你能看見,拉動那條線時,你發現自己連結到了一張更大的社會織網裡。你終於找到與世界緊密相連的方法──不是靠融入世界,而是靠堅持自己的想法。」(頁82)
換言之,「獨一無二」不是讓自己變得更孤獨,與世界連結也不是透過融進一個既定好的社會組織/議程。當我們越忠於完整的獨特自我,反而就越能影響周圍的人。然而,我們要如何找到自己的「獨一無二」?

不是你很完美,是因為那是真實的你

我們需要注意什麼事情對自己很重要、哪些念頭揮之不去、什麼是你想做但擔心別人不支持的事情、什麼是能貢獻給世界的東西。這種自我察覺,會隨著生命經驗的堆疊,變得越來越清晰。當我們誠實面對自己,擁抱自己的不完美,並將焦點放在關注的事物本身而非個人的自尊或成敗,就是在找尋並肯定「獨一無二」的力量。
我是一個喜歡閱讀,也樂於分享自己的閱讀收穫的人。於是,我開始透過寫作或演講的方式分享我在閱讀中獲得的寶藏。然而,前陣子我開始懷疑自己,質疑自己沒辦法透過閱讀貢獻給世界什麼東西。原因又是那「赤裸的按讚數」。明明知道自己不應該在意,而是聚焦在自己閱讀的樂趣,以及與人分享的喜悅;但又因為我花了很多時間做圖、排版、編輯、修改,所以當結果不盡人意的時候失落感很大(對,就是那篇《i世代報告》)。
當我讀到書中這句話時,宛如醍醐灌頂:
「肯定自己的完整,就是確立自己的價值──那不是因為你的一切都很完美,而是因為那是你的真實自我。這種對『完整自我』的接納,在肯定你的『獨一無二』的力量時,是不容折衷讓步的。如果你不去重視就只有你自己才能給出的東西,別人也不會去重視。」(頁55)
這讓我意識到,我應該要正視自己的不足,但不能熄滅起初的熱情。畢竟,連我都沒辦法肯定自己了,別人怎麼會被文章吸引或感動呢?

讓「我」成為「我們」:共同目的,而非共通點

自己進步很好,但眾人一起進步更好。要發揮「獨一無二」的價值,就必須找到盟友加以發揚光大。當一群人有共同的目的、價值,就會在每一次的行動中重新定義「我們」;這靠的不是抹滅個體的差異性,而是肯定它,讓想法的多元壯大到改變世界。因此,盟友的力量不在於共通點,而是共同目的
無論是辦一場讀書會、辦一場活動、發起遊行、推廣教育、美化空間、請願、設計產品、製作文宣、創立部落格、開一家餐廳,都會因某個核心理念推動我們前進。當我們都共同朝著想要成為的那種人前進,就會讓「獨一無二」的社會織網綻放出美麗的光芒

建立信任才能持久

然而,群體若少了信任,就只是一群剛好有共同目標的人聚在一起而已。我們會懷疑彼此,目標會漸漸變質,也會出現一群自私自利、濫用團體資源的人。總言之,「我們」的力量會減弱,變成一盤散沙。
因此,群體須建立原則與紀律,營造一個彼此坦誠的文化。Merchant指出,當組織成員能愛每個人原本的樣子,坦承彼此的脆弱與不完美,便能夠建立信任關係。這需要長時間的投資,並非一蹴可幾。
「群體、部落或社群變成『你的』的關鍵,在於這個地方你可以塑造它,它也可以塑造你。這種聯繫──關於關懷、信任、愛,當然還有目標──使社群成為一處聖殿。在那裡,你可以自在地坦言自己並非處於完美,你可以求助或提供幫助。」(頁215)

分布式架構的力量:平等、自主、效率

有了信任,才有辦法行動。Merchant提到,最有效率的組織,不是集權式或分權式架構(權力或權威仍屬「高層」),而是「分布式架構」(distributed work)。分布式架構強調每個成員都是平等的,皆有獨特的經驗能貢獻自己所知道的事情,知道怎麼做才能為群體創造最大的利益。
然而,這種架構有極大的風險,尤其是團體目標不明確時。當團體缺乏明確的指導原則、方向或願景,大家就會玩起權力遊戲,比誰的位階高、拳頭大,引來派系鬥爭。這不僅會內耗,更降低了成員的熱情,使組織分崩離析。因此,除了信任感,團體須時常辯證自己的價值與目標,讓資訊流通、開放。每一次成員的聚集,都要聚焦在團隊的使命本身。

隨時保持自我校正,聚焦價值

即使看似有明確目標的組織,也需要不斷地進行自我校正。以我自己在台南大專中心工作為例,「牧養大專青年」雖是我們共同的價值,但對它的理解,每個辦公室成員差異很大。因此,我們必須把握每次開會、早禱、聚餐、分享、生活營的時間,真誠地聆聽、提問與討論。面對想法的衝突,不能用「猜」的,而是要讓彼此的資訊透明、公開、流動,在差異中重新建構共同目標、產生創新的行動。
當我們將此相處模式變成習慣,就更能全身投入,不用等上級給指令,自己就知道這個團體與世界的需要,直接行動。這種環境更能孕育創意的思考,創造更大的效益(但我們都還在學習)。

結語:釋放自己的獨一無二

我很喜歡「獨一無二」的弔詭性,它既差異又共同,既個人又群體,既處境又普世,既多元又合一,既利己又利他。我也喜歡翻譯者將本書譯為《從1到1+》而不是《從1到100》。1+給我一種加分、共鳴、成長的感覺,但又同時保有自己的特色
這本書適合那個壓抑想法的你,那個找不到夥伴的你,那個聆聽內心自我卻被旁人說「太過理想」的你。從現在開始,找到你的「獨一無二」,釋放它吧!
「我相信,人類根本上就有真心創造價值、與盟友一起合作並發揮影響力的熱情。我相信每個人都可以貢獻一些價值,地球上的七十五億人都可以。雖然不見得每個人都會這麼做,但每個人都能。在今天有那麼多人沒有這麼做,並不是代表他們缺乏能力,反而是代表了應該要打造支架和結構來讓他們發揮。」(頁353)

Previous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關於各種書的心得與評論,內容涵蓋社會學、哲學、心理學、科學、神學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不夠了解的我們:在修心理學之前,你了解過什麼?│《心理學的法則:101個了解情緒,破解人性的黃金法則》書評前陣子我在餐廳聽到對面桌的人說:「我最近在唸心理諮商的書,之後想考心理師,老了可以一起開一間諮商所、發大財。」 有時候當新認識的朋友發現我是心理師時,就會滿懷期待的問:「你覺得我適不適合當心理師?其實我以前想過大學要唸心理學的!」 而相信同行們一定有過類似的經驗,即個案們往往在諮商一段日子以後便
Thumbnail
avatar
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
2024-05-16
【台中室內設計】我家的童趣圖書館│鯨魚書架│大膽用色活潑透天宅│靜享閱讀時光│設計坪數40坪│綻緣空間設計推薦今天是要開箱我大學同學的新家,喜歡童趣、獨特設計的話,可以參考看看~我個人覺得很像小朋友的遊樂園,可以玩可以鑽,果然很有他的個性! 以下是同學角度,正文開始: 我覺得現在大部分裝潢看起來都很像,木紋啊、白色啊,而我和我老婆就是想和人家不一樣,所以先開了設計要求,才去找適合的設計公司。
Thumbnail
avatar
艾瑪娘的小日子
2023-12-03
不衝突,不愛情?│《佛洛伊德的椅子》書評一位新手小學老師在認識班上小朋友的過程中,她觀察到小明同學常常欺負莎莉同學,她便帶著為莎莉抱不平的心態,去詢問班上其他小朋友,到底小明為甚麼這麼討厭莎莉。其他小朋友一聽,就露出驚訝的表情,搶著糾正說:「老師,不是呀!小明是很喜歡莎莉的!」聽完以後,老師就更不解了,小朋友們只好幫忙解釋:「因為他不想讓
Thumbnail
avatar
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
2023-11-13
一味追求好公關,世界不會更關公│《教出殺人犯 I:你以為的反省只會讓人變得更壞》書評華人教育文化很強調犯錯就得接受罰懲,而且是要看到犯錯者誠心誠意的表達出悔意,最好是小孩哭著說「我知道錯了…」,彷彿這樣就確保了對方真的悔過,然後審判者老師,或家長,便會心滿意足。 我常常想,事情是有這麼簡單就好囉! 許多時候,只是(恐懼)懲罰本身迫使犯錯者表達悔意,但結果往往像那些幫助罰抄「我以
Thumbnail
avatar
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
2023-10-03
無盡的「少年」:《海獸之子》的精神分析│《日本經典動畫指南》書評「少年」與「少女」是日本動畫的一個長期大主軸,如電影: 新世紀福音戰士:碇真嗣和明日香的童年創傷與自戀補償(我寫過兩篇,可搜女人迷的關鍵字)。 你的名字:三葉和瀧在災難的創傷後,如何重新找尋離散與錯位的自我與他者碎片。 聲之形:將也與硝子在霸凌與被霸凌的路上,如何得到同理、罪惡的救贖、寬恕。
Thumbnail
avatar
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
2023-08-24
【閱讀書評】歡迎光臨夢境百貨(下)-如果可以夢到你想見的人,你會想夢見誰呢? 書中第九章「來自匿名者的夢」,有提到「亡者之夢」,是亡者在生前寄出給自己家人的夢。這個章節我看了不只一次,每每看到書中描繪的情節,我哭了不只一次……
Thumbnail
avatar
§詹惠文§ 諮商獅
2023-08-20
【閱讀書評】歡迎光臨夢境百貨(中)-如果能在夢中體驗一次不同的人生,你會想體驗什麼呢? 在諮商室中,我常常會遇到很多不滿意自己當下生活的人。可能會羨慕其他人過的生活,可能是對於自己的外型、工作、婚姻不太滿意,也可能是覺得生活日復一日,空洞乏味,鬱鬱寡歡。 這篇文章想要針對書中第八章「他人的人生之夢」,分享我的閱讀心得。
Thumbnail
avatar
§詹惠文§ 諮商獅
2023-08-13
深度書評►你多久沒與孤獨對話?試試看一個人的朝聖之路吧。|因為尋找,所以看見 |謝哲青 |西班牙|灰鴿私塾迷失之人尋找救贖,一條與孤獨對話的朝聖之路。來一起看看謝哲青老師所著《因為尋找,所以看見》吧!
Thumbnail
avatar
灰鴿私塾|GrayPigeon
2023-08-06
【閱讀書評】歡迎光臨夢境百貨(上)-如果可以預知未來,你會想看看未來的自己長什麼樣子嗎?我早忘了〈歡迎光臨夢境百貨〉這本書擺在我的書架上多久了,趁著最近有一點空檔,開始靜靜閱讀這本書。相信有對心理學有些涉獵的人,一定都聽過夢是通往我們潛意識的一條路,夢可以反映我們的潛意識......
Thumbnail
avatar
§詹惠文§ 諮商獅
2023-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