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護(Sponsorship)的力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擁護」這一詞,是我在上高階NLP執行師聽到的,它讓我感到很溫暖、很涵融、很正向,是不同的一個眼光。


擁護Sponsorship即是看見、讚賞他人身份特質,激發前在的潛能

作為教練或領導者,若能擁護Sponsorship我們的客戶、員工,看見他們並欣賞他人的核心特質,喚醒潛能與內在的資源,讓被擁護者提升個人尚未發展的天賦與能力,何嘗不是一件好事。當一個人只有被看見、被肯定、被祝福,才能真正感受到存在的價值及安全感、自在、歸屬感、被需要,就能夠做自己。

擁護Sponsorship的信念

一、每個人都是最好的,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人因著不同的成長背景,都有屬於自己不同的樣貌,就像寶石一樣有很多種,有紅寶石、綠寶石、藍寶石等等,其實都有著不同顏色的美,都有不同的價值,且獨一無二。

二、所有行為都是為了實現更好的自我:我們人的行為,不管是善意或是惡意,其背後都有它良善的意圖,因為人不會做出對自己沒有好處的事。擁護Sponsorship無論一個人行為是無效的或是負面的,都值得被看見、擁護。

三、每個人都擁有可發展的潛力與特質:一個人的價值高於全世界,相信都有他的潛能與特質,因此更是值得被擁護Sponsorship的。

四、當人被看見與接納,能力會自然的釋放:人和人的關係中,最有價值的體驗之一就是:「被看見」,我們都知道,人類天性是「群居」動物。面對自然的威脅、野獸的入侵、極度匱乏的資源,人類明白,只有相互依靠,才能生存下來。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個人如果無法被他人和群體看見,意味著生存受到直接的威脅。不被看見,實實在在就等於宣判死亡。

五、每個人都是為了帶給這個世界貢獻而存在:當一個人能夠為人們社會或世界帶來貢獻,也因此受到他人的看重、認可,自我也會找到意義與價值,而產生動力與能量。

以上五點為擁護Sponsorship的信念,與意義,也因為如此,擁護看似簡單的一詞,實際的運用也著實不易。

讓被擁護者感覺到自己重要

一位好的教練、領導深信自己所擁護的人;讓被擁護者感覺到自己重要,且要讓他們知道自己是有能力做出改變的,那該如何做到擁護?其實可以透過語言和非語言(眼神、肢體、態度)的方式,來支持一個人的身份傳遞關鍵的訊息,從根本的去認同一個人。   

其中擁護身份的訊息包含:你是有價值的、你在這,我看見你、你是重要的、你屬於這裡,擁護身份的訊息,將會帶來強而有力的信念,像是我是有能力獲得成功的、我絕對是可以成功的。


擁護的訊息能讓個體感受到無條件的被尊重與歸屬感,進而使人更願意做出貢獻和獲得成功的渴望,其實所帶來的影響很大,也會引發個體正向情緒反應,激發內在的正向資源。


擁護Sponsorship這人的全部(理想自我和陰影)


在現實生活中,要擁護Sponsorship一個負向行為的人確實很不容易,因為人總是會有情緒,我們需要先讓自己冷靜,非直覺式的想要改變對方,需要視你我為平等、獨立的個體,尤其在關係裡不要太快進入戲劇三角關係,否則自己多會受情緒影響,再想想這些對方卡住或負向的行為,背後真正的良善意圖是什麼?再把它指出來,去擁護Sponsorship它。

每個人都有陰影面,即是不被接納、不被允許的情緒、想法、行為,但這些也是屬於我們的一部分,如果我們不接受這些屬於我們的一部分,將會造成內在永久性的衝突;然後我們重早期生命經驗為了生存(迎合外人的期待)衍伸出的理想自我,我們相信自己必須成為的我,也因此阻礙我們成為完整的自我,所以我們應該將兩者回歸中心加以整合,成為我自己。


最後別忘了,要擁護Sponsorship別人前,要先擁護Sponsorship自己,可以試著將手放在胸口,告訴自己,我愛我自己、我肯定我自己、我接納我自己,練習看見、肯定自己,將自我整合,找到繼續往前的動力。

avatar-img
16會員
26內容數
您好,我叫陳振穎,同時我也是一位青少年社工師/認證NLP專業執行師/社工專協督導認證/教練學院結業教練/家族治療師培訓累計165小時。這裡是我的生活、專業、工作、學習的札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振穎的異想世界 的其他內容
起初會接觸教練,是因為年輕的我升上主管,在領導團隊時覺得有些困惑、不容易、及做人怎麼如此的難的感受,我覺得每個人都不一樣,在互動的過程,如何好好的、又有效的溝通,與團隊一起前進,而非彼此消耗,更是希望這技巧能幫助我,與自己的團隊,進而開始透過網路查詢,最後找到「教練」這個專業…
今天社工專協邀請一位日本的教授大谷京子來分享「日本社工的督導現況與交流」 日本教授提及在日本整體的社工人員以年輕人居多,但離職率也高,對督導的期待也日益增加,提到他們的資深社工其實也是缺乏督導經驗、督導技巧不明確、沒自信、不知該如何開始督導,於是她就開始了對督導的研究,近年日本的督導其實也是剛起步。
引導是什麼?是主導嗎?還是造著自己的意思就是引導?什麼場合適合引導?誰需要引導?我想接下來就來講講這兩天的學習收穫與感觸。 引導失靈:不容易
起初會接觸教練,是因為年輕的我升上主管,在領導團隊時覺得有些困惑、不容易、及做人怎麼如此的難的感受,我覺得每個人都不一樣,在互動的過程,如何好好的、又有效的溝通,與團隊一起前進,而非彼此消耗,更是希望這技巧能幫助我,與自己的團隊,進而開始透過網路查詢,最後找到「教練」這個專業…
今天社工專協邀請一位日本的教授大谷京子來分享「日本社工的督導現況與交流」 日本教授提及在日本整體的社工人員以年輕人居多,但離職率也高,對督導的期待也日益增加,提到他們的資深社工其實也是缺乏督導經驗、督導技巧不明確、沒自信、不知該如何開始督導,於是她就開始了對督導的研究,近年日本的督導其實也是剛起步。
引導是什麼?是主導嗎?還是造著自己的意思就是引導?什麼場合適合引導?誰需要引導?我想接下來就來講講這兩天的學習收穫與感觸。 引導失靈:不容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世上所有是非對錯、煩惱都是自己創造的,人幾乎能渡己…往往無法渡人” 改變一個人,這是癡心妄想!其實對方比較需要的是「聆聽」 —來自宇牛發佈於進擊的宇牛你會安慰人嗎? 會寫這篇‘’緣‘’自內心真心有感,也覺得這個~你會安慰人。亦也是我們人生中會碰到的一件事。 我除了擁抱,我最常說的話就是“
Thumbnail
人永遠不會因爲優秀而被愛。真正的愛,恰恰是建立在彼此的脆弱和缺失之上,而非所謂的“優秀”
當你感到被尊重,就是真的被尊重; 當你覺得不被尊重,就是真的不被尊重。 以自己的第一道敏銳感受為準,不要再用大腦找證據,大腦能找的都是失真掉了的,會判斷與衡量過多的條件,再來阻塞自己的感受與直覺。 能夠做什麼處理,才是第二道事。 就算有旁人自認為好心相當公親或和事佬勸誡你
Thumbnail
深刻的生活態度 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這是一種深刻的生活態度,一種融入生活、溶於心靈的哲學。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不僅是一種行為準則,更是一種內在修養,一種價值觀的體現。 獨一無二的個體 首先,尊重自己是建立在對自己價值的認同和肯定之上的。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都擁有
親愛的大師,為何我們會需要被接納與認同呢?當不被他人特別是重要他人接納與認同時,該如何自處呢?   孩子,我們開始吧。你所認知的接納與認同,那意味著,你們的想法、情緒以及你們認知的自我身分及價值感,各式各樣由你們在地球上創造出來的遊戲規則,被其他的人所接納。這是一個層面的實相,而另外一方面,那是
Thumbnail
一種禮貌和關懷 尊重是一種最基本的人際關係態度,是彼此間的一種禮貌和關懷,謙遜自重是獲得他人尊重的重要前提。自重是指一個人對自己的良好評價並尊重自己的價值和尊嚴。只有在自我尊重的基礎上,才能建立起他人對自己的尊重與關注。這裡將探討為什麼人要自重,以及如何通過自重獲得他人的尊重。 對自己的準確評價
Thumbnail
如何辨別和給予認同感的情緒價值,會是社交中最重要的一項超能力。每個人都渴望被理解和接受,而這種渴望往往源自於對認同感的需求,認同感是我們對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和價值的認知和感受,它影響著我們的自尊、自信和心理健康。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慶祝自己的小成功、價值被愛被尊重的重要性,並鼓勵我們以自己為出發點,現在就行動並展現正確的事情。文章中也引用了《第二座山》中的譬喻,告訴我們在完成人生第一座山後,應該如何攀登為他人服務的第二座山。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
Thumbnail
尊重一個人很難嗎?對有些人來說,不是難不難的問題,而是他們根本不理解何謂尊重。 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的解釋,尊重是:「敬重、重視」。又根據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尊重是待人的一種態度…… 基於人人平等的觀念,任何人都應尊重他人,因為自己也要得到別人同樣的尊重。」換句話說,尊重就是重視一個人身而為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世上所有是非對錯、煩惱都是自己創造的,人幾乎能渡己…往往無法渡人” 改變一個人,這是癡心妄想!其實對方比較需要的是「聆聽」 —來自宇牛發佈於進擊的宇牛你會安慰人嗎? 會寫這篇‘’緣‘’自內心真心有感,也覺得這個~你會安慰人。亦也是我們人生中會碰到的一件事。 我除了擁抱,我最常說的話就是“
Thumbnail
人永遠不會因爲優秀而被愛。真正的愛,恰恰是建立在彼此的脆弱和缺失之上,而非所謂的“優秀”
當你感到被尊重,就是真的被尊重; 當你覺得不被尊重,就是真的不被尊重。 以自己的第一道敏銳感受為準,不要再用大腦找證據,大腦能找的都是失真掉了的,會判斷與衡量過多的條件,再來阻塞自己的感受與直覺。 能夠做什麼處理,才是第二道事。 就算有旁人自認為好心相當公親或和事佬勸誡你
Thumbnail
深刻的生活態度 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這是一種深刻的生活態度,一種融入生活、溶於心靈的哲學。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不僅是一種行為準則,更是一種內在修養,一種價值觀的體現。 獨一無二的個體 首先,尊重自己是建立在對自己價值的認同和肯定之上的。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都擁有
親愛的大師,為何我們會需要被接納與認同呢?當不被他人特別是重要他人接納與認同時,該如何自處呢?   孩子,我們開始吧。你所認知的接納與認同,那意味著,你們的想法、情緒以及你們認知的自我身分及價值感,各式各樣由你們在地球上創造出來的遊戲規則,被其他的人所接納。這是一個層面的實相,而另外一方面,那是
Thumbnail
一種禮貌和關懷 尊重是一種最基本的人際關係態度,是彼此間的一種禮貌和關懷,謙遜自重是獲得他人尊重的重要前提。自重是指一個人對自己的良好評價並尊重自己的價值和尊嚴。只有在自我尊重的基礎上,才能建立起他人對自己的尊重與關注。這裡將探討為什麼人要自重,以及如何通過自重獲得他人的尊重。 對自己的準確評價
Thumbnail
如何辨別和給予認同感的情緒價值,會是社交中最重要的一項超能力。每個人都渴望被理解和接受,而這種渴望往往源自於對認同感的需求,認同感是我們對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和價值的認知和感受,它影響著我們的自尊、自信和心理健康。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慶祝自己的小成功、價值被愛被尊重的重要性,並鼓勵我們以自己為出發點,現在就行動並展現正確的事情。文章中也引用了《第二座山》中的譬喻,告訴我們在完成人生第一座山後,應該如何攀登為他人服務的第二座山。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
Thumbnail
尊重一個人很難嗎?對有些人來說,不是難不難的問題,而是他們根本不理解何謂尊重。 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的解釋,尊重是:「敬重、重視」。又根據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尊重是待人的一種態度…… 基於人人平等的觀念,任何人都應尊重他人,因為自己也要得到別人同樣的尊重。」換句話說,尊重就是重視一個人身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