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小談-知道自己為何而戰,比起只知道戰還重要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知道自己為何而戰」這個概念和之前提到的厲害工作者有點相似,但那篇文章裡的概念是遇到問題後,才去思考源頭並順著脈絡解決問題,對我來說屬於被動的處理問題。

但今天想提到的是主動去拆解我們想達成的目標,可以是為了工作或人生,沒有特定的使用場景,我認為只要是目標與現況有一定的落差,都可以藉由這個思考方式去思考出自己應該要做什麼。

在談論為何而戰之前,我想稍微聊聊OKR。

什麼是OKR?

OKR是Objective Key Result的縮寫,由O(目標)和KR(關鍵結果)組成。

舉例來說,我今天想要買一顆蘋果(目標)回家,知道在哪裡買蘋果以及帶夠買蘋果的錢,就會是我的KR,當我完成這兩個KR,買蘋果的目標也就完成了。

又或者,我今天的目標是要幫女朋友過生日,那訂好餐廳以及買好生日禮物,就會是我的KR,假如完成這兩項KR後還沒達成過生日的目標,那就要回頭思考是否有什麼KR漏掉了,有可能是她需要你去接她。

總之大原則就是,完成KR(關鍵結果)後O(目標)也會完成,也因此,OKR的觀念很適合用來將工作切分成一小塊我們嚥得下的大小

先知道要什麼,再知道要做什麼

如果我現在要你停止吃手上的麵包,你可能會照做,但一定滿臉疑惑。可是如果我說那個麵包已經過期了,甚至都不用我說,你還會想辦法把肚子裡的麵包給吐出來。

這就是執行思維和結果導向的差別,知道了最終要呈現的樣貌,我們會自己在過程中微調作法。

試著想想最近一次你主管要求你做的任務,他有告訴你為什麼嗎?又或者你是否有詢問要交付的結果是什麼?

如果沒有的話你如何定義自己做的方向是正確的?

弭平理想和現實的落差

以我的職涯發展舉例,我剛出社會時其實也只是憑藉著自己大學的皮毛,先找到一份工作開始領薪水,直到疫情發生,工作受到影響後,我才發現現在的情況根本不是我想要的,這是我第一次認知到理想與現實的落差。

當時,電商是一個很新的行業,我決定想辦法進入,但我完全非本科系,只能想辦法讓自己沾上一點邊,於是我把找到一個電商工作當成目標,大致拆解了四個KR出來,「學會GA分析」「讀行銷類書籍」「瞭解電商後台」「瞭解廣告運作」,完成後,我也如願以償找到一份和電商相關的工作。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方式,可是會讓大腦更輕鬆一點,比起找到一份工作,不如告訴自己先提升其中一項能力,會更具體。

小結

最近一直覺得有種還可以更好的想法出來,這算是又一次發現理想和現實有落差,所以才開始思考希望明年的自己是什麼樣子,而要達成這個樣子,我需要做到什麼。

因為正在使用OKR,所以才想上來分享,並藉由文章梳理自己想法,最近真的攝取太多資訊,很需要把一些提取出來。

每當我在做這種類似盤點的動作時,我都會很慶幸,慶幸自己還在思考,慶幸自己沒有試著妥協自己的現況,慶幸自己有時間慢慢思考。

思考永遠都是值得花時間做的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來自太陽系的菲爾的沙龍
23會員
62內容數
剛出社會時,我對於職涯或是我究竟擅長什麼並沒有太多規劃,很多時候都是先往一個方向走,接著便撞上牆壁。直到撞到頭有點暈時才算勉強找到我的北極星,開始知道了哪裡是我的北方。在這個專題裡,我並不能站在遠處告訴你應該怎麼走,但我想讓你知道這段路有我們一起走。幾分鐘的文章裡,藏的是我這幾年的碰撞。
2024/03/07
當更多選擇等於更多優勢的同時,是否我們應該著手的是為自己創造更多選擇,並減少對手的選擇。
Thumbnail
2024/03/07
當更多選擇等於更多優勢的同時,是否我們應該著手的是為自己創造更多選擇,並減少對手的選擇。
Thumbnail
2023/10/29
最近,公司接了幾張大單,以業務的角度我應該是要開心的,但我卻面臨了生管單位的抱怨,甚至是接近情緒化的發洩。
Thumbnail
2023/10/29
最近,公司接了幾張大單,以業務的角度我應該是要開心的,但我卻面臨了生管單位的抱怨,甚至是接近情緒化的發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知道自己為何而戰」這個概念和之前提到的厲害工作者有點相似,但那篇文章裡的概念是遇到問題後,才去思考源頭並順著脈絡解決問題,對我來說屬於被動的處理問題。 但今天想提到的是主動去拆解我們想達成的目標,可以是為了工作或人生,沒有特定的使用場景,我認為只要是目標與現況有一定的落差,都可以藉由這個思考方式
Thumbnail
「知道自己為何而戰」這個概念和之前提到的厲害工作者有點相似,但那篇文章裡的概念是遇到問題後,才去思考源頭並順著脈絡解決問題,對我來說屬於被動的處理問題。 但今天想提到的是主動去拆解我們想達成的目標,可以是為了工作或人生,沒有特定的使用場景,我認為只要是目標與現況有一定的落差,都可以藉由這個思考方式
Thumbnail
《如何成為一個會思考的人》,講述了作者體悟到求學時期以來自己與天才之間的能力差距,透過持續訓練與累積的思考習慣,在42歲時成為東京大學教授的故事與方法分享。期望在內容中找到能夠較完整的思考脈絡與架構,幫助自己和讀者建立思維的提升。
Thumbnail
《如何成為一個會思考的人》,講述了作者體悟到求學時期以來自己與天才之間的能力差距,透過持續訓練與累積的思考習慣,在42歲時成為東京大學教授的故事與方法分享。期望在內容中找到能夠較完整的思考脈絡與架構,幫助自己和讀者建立思維的提升。
Thumbnail
我覺得在訂定個人目標的時候,會有幾個地方要小心,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Thumbnail
我覺得在訂定個人目標的時候,會有幾個地方要小心,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Thumbnail
  你是否也受過比較心態所帶來的壓力與痛苦呢? 我是剛開始在VOCUS上寫作的新住民,從收穫心態中學習專注在自己的成長,而不是和目標的差距,幫助我更有動力進步,寫出下一篇文章。
Thumbnail
  你是否也受過比較心態所帶來的壓力與痛苦呢? 我是剛開始在VOCUS上寫作的新住民,從收穫心態中學習專注在自己的成長,而不是和目標的差距,幫助我更有動力進步,寫出下一篇文章。
Thumbnail
「我們每天都要督促自己,一個人最終的成敗取決於一路上做出的所有小選擇。」(p. 265)人的一生,是由一連串的一點一滴的各種選擇所建構而成。今天出門後,想遵從每日習慣的從左邊走,或者挑戰的向右走,這些都是選擇,爾後因為選擇左走或右走,抬頭看到的不同景色,也是源自於自身剛剛做出的選擇而...
Thumbnail
「我們每天都要督促自己,一個人最終的成敗取決於一路上做出的所有小選擇。」(p. 265)人的一生,是由一連串的一點一滴的各種選擇所建構而成。今天出門後,想遵從每日習慣的從左邊走,或者挑戰的向右走,這些都是選擇,爾後因為選擇左走或右走,抬頭看到的不同景色,也是源自於自身剛剛做出的選擇而...
Thumbnail
2023年的你,還好嗎? 不知道現在的你,滿不滿意現在的工作?年後有新的安排嗎? 前幾天與朋友吃飯,我們聊到2023目標與職涯規劃,朋友跟我分享她的心智圖,超級完整又具體,達標率90%以上! 我習慣用OKR幫助我校正目標與成果之間的互助循環系統,確認讓目標的KRs能彼此借力使力,只需要找到幾個關
Thumbnail
2023年的你,還好嗎? 不知道現在的你,滿不滿意現在的工作?年後有新的安排嗎? 前幾天與朋友吃飯,我們聊到2023目標與職涯規劃,朋友跟我分享她的心智圖,超級完整又具體,達標率90%以上! 我習慣用OKR幫助我校正目標與成果之間的互助循環系統,確認讓目標的KRs能彼此借力使力,只需要找到幾個關
Thumbnail
新的年度來到第四天了,你是否也設定好新年新目標?前幾天臉書流傳著把去年的目標清單拿出來,更改年度就成為新年目標的笑話,雖然我不是那種習慣設定目標的人,但業務工作怎麼可能沒有設定目標呢?與其用「目標」這麼嚴肅又沈重的字眼,我比較喜歡使用「想完成事項」來取代,至少對我來說會比較有動力啊!
Thumbnail
新的年度來到第四天了,你是否也設定好新年新目標?前幾天臉書流傳著把去年的目標清單拿出來,更改年度就成為新年目標的笑話,雖然我不是那種習慣設定目標的人,但業務工作怎麼可能沒有設定目標呢?與其用「目標」這麼嚴肅又沈重的字眼,我比較喜歡使用「想完成事項」來取代,至少對我來說會比較有動力啊!
Thumbnail
持續進行讀書體驗練習第4天。 昨天的思考題目中有問到,今年,我對成功的定義是什麼?今天文章裡說,成功就是將有意義的目標逐一實現。我覺得有意義的目標,跟我們用什麼態度來看待和面對事息息相關的。
Thumbnail
持續進行讀書體驗練習第4天。 昨天的思考題目中有問到,今年,我對成功的定義是什麼?今天文章裡說,成功就是將有意義的目標逐一實現。我覺得有意義的目標,跟我們用什麼態度來看待和面對事息息相關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