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有壞事背後都有未來的好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JoJo讀書會

你有以下這種情緒困擾嗎?

  • 我總是感覺非常孤獨和焦慮,不斷在網路上找人聊天,但卻沒有解決任何問題,反而有更焦慮和壓力更大的感覺。
  • 我的臉上長滿痘痘很難看,所以我一看到鏡中的自己就覺得煩躁而不想唸書,每次都因為這樣難過而浪費許多時間。
  • 我很愛我的女友,他對我來說比什麼都重要,可是現在他突然要跟我分手,因為他覺得我們不合適。可是愛情不是應該在一起好好磨合,而不應該輕易分手嗎?我覺得很痛苦,而且已經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了。

你有情緒教練嗎?

有時候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像個小孩,深陷於負面情緒而無法自拔,有時你悔恨過去,並且焦慮未來;有時可能會有些自大,有時卻又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對人際關係感到苦惱,想要逃避與人互動,卻又害怕孤獨;想要行動,卻又動彈不得…,這個時候,如果有一個人可以引導你或聆聽你, 那麼你就會更快的讓情緒好起來。

而這個人,或這個協助你情緒恢復正常的教練,或許可以是「你自己」

你,就是自己的「情緒教練」。

你,就是自己的「情緒教練」。

情緒教練和精神科醫師或心理諮商師是不同的

「情緒教練」最大的不同處,在於並不認為對象是需要被拯救的,而是相信對象本身就有足夠的資源和能力教練不同於培訓師或是顧問,不會直接告訴客戶應該怎麼做,而是會透過提問、回饋的方式,啟發客戶自己找到問題的答案。

因為是由客戶自己尋找到問題的答案, 所以所有的成果也都來自於客戶本身,教練只是輔助的功用。就像是喜馬拉雅山上的雪巴人,他們的職責是陪伴登山者走過最艱難的一程,而登頂前的最後路程,則需要由登山者獨自完成。


情緒教練會讓自己透過自己的力量找到答案。

情緒教練會讓自己透過自己的力量找到答案。


運用自我教練模型,你也可以情緒自救

情緒教練不會聚焦在客戶過去的創傷、失敗、悔恨,而是會將更多的心力放在客戶當下該如何思考和行動以創造出想要的。所以情緒教練主要有三大功用:


  • 提升對於情緒的覺察。

    情緒覺察是指在情緒發生的時候,能夠意識到自己正在經歷哪些情緒,也明白這些情緒可能會對自己的行為造成哪些影響,這是情商的基礎。如果無法注意到自身的真實感受,我們就只能聽命與情緒操控,就像被一頭大象背著隨便行走。但是如果我們了解自己的情緒,在情緒爆發的時候也保持自信和自我觀察,轉變為「上帝視角」來審視自己, 包括覺察到我現在很憤怒、或我現在很難過,這些都代表理智已經啟動,正在積極的調節情緒。所以覺察是情緒管理的第一步。

    具體的做法,包括:

    📌 捕捉自己的負面情緒,覺得心裡不舒服或是意識到自己正在做一些不該做的事情時,提醒自己跳出來看看發生了什麼事。

    📌 為情緒命名,當你感到心煩意亂、想要吃一堆零食的時候,你必須察覺到,原來這種情緒叫做焦慮。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席格有個理論叫做「重述而平撫」,是經由為情緒命名來平復情緒的練習,這個理論認為當人體驗到強烈的情緒時,思考中樞會暫時癱瘓,身體會被情緒中樞所接管,使人迅速做出戰鬥或逃跑的反應,但因為情緒中樞是非理性的,所以做出的選擇往往都不是最好的。

    📌 找到情緒的源頭, 當你意識到自己正感到焦慮時,可以深入思考為什麼會產生焦慮?經過抽絲剝繭的思考,你可能會意識到影響你焦慮的原因。當你找到情緒發生的緣由之後,就有選擇的權利,你可以選擇吃一大堆零食,也可以選擇透過運動抒發情緒,也可以列出問題解決的行動計劃。重點不是你選擇什麼,而是當發現了情緒源頭時,你可以開始擁有解決問題的選擇。

    在覺察之後你的情緒會有所緩和與安定,無形之中你就掌握了一種有效管理情緒的力量,這就是覺察的作用。
  • 學會接納情緒。

    當負面情緒出現時,人的第一反應往往是逃避和抗拒,甚至覺得是自己出了問題。你或許會想要逃避,以大量的抽煙、喝酒、玩遊戲等不健康的方式來獲取快樂,逃避和壓抑負面情緒都是因為這些情緒讓人太難受,因此本能的想要讓痛苦立刻消失。這些方法可能一時管用,但通常會造成新的問題。逃避也會表現在人際關係中,當面對人際衝突的時候,假裝衝突不存在的結果,只會讓衝突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嚴重,更加難以收拾。逃避和抗拒都是對情緒的不接納,會產生反效果,而正確面對情緒的方法就是「接納」。

    📌接納情緒是允許自己當下體驗任何情緒,明白所有的情緒都是正常的。就像沒有人能夠一直持續感到快樂、滿足,並且完全與憂鬱、悲傷等負面情緒絕緣,所以對情緒的接納,就是對人性的接納。另外負面情緒並非完全無用,而是能為我們提供重要訊息,告訴我們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例如當一個員工,感覺老闆有不公平的對待而感到憤怒時,撇開老闆個人因素,或許也表示這位員工需要在工作上需要做出實質的改變,如果他逃避這種憤怒的情緒,也就代表他失去了改變的機會。接納是改變的開始,以減重為例,如果想減重,就要先接納自己現在的體重,接納自己不太完美的樣子,才可能有動力想要減重。

    你如何幫助自己接納情緒呢?可以允許自己焦慮,同時提醒自己好好的進行計劃,並且將這份焦慮轉化成動力。另外接納情緒的另一個部分就是自我疼惜,自我疼惜是指在遭受失敗、痛苦時,對自己保持關愛和同情,而停止繼續責備自己。自我疼惜也代表,你明白你不是獨自一人在遭受這些困惑和痛苦也有許多人跟你有類似的煩惱。
  • 積極做出改變。

    接納情緒不代表是消極被動的接受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就像你的手碰到滾燙的熱水時,會迅速把手移開,避免繼續接觸滾水而受到燙傷,負面情緒就像滾燙的熱水一樣,提供了危險訊號,但若是接收到訊號卻仍然沉浸在負面情緒中,就如同沒有把手抽離滾燙的水,終將導致自己受傷。

    改變的方法包括:

    📌 找出情緒背後沒有被滿足的需求,並且去滿足它。 生理需求的滿足較為容易,例如餓了、可樂、累了、睏了,都會影響心情,把自己的生理需求解決,情緒自然就會變得平穩。但是心理需求就比較困難了,我們大多數人都希望被尊重、被理解、被欣賞、被愛,希望實現自己的價值,每個負面情緒的背後都隱藏著沒有被滿足的心理需求,接納這些需求,並嘗試滿足需求的時候,情緒問題就能夠得到解決。 有的時候我們體驗到的是衍生的情緒,就是對原生情緒的反應,例如妻子因為丈夫沒有洗碗而生氣,並不是代表其實討厭洗碗,而是他希望被丈夫支持、愛護的需求沒有獲得滿足,因此憤怒是衍生情緒,真正的情緒是悲傷、失望, 因此如果丈夫只是回應妻子生氣而情緒時,其實真正的需求並沒有獲得滿足,因此就很難徹底解決婚姻中的問題。

    我們的情緒就像一頭大象,非常強大且有力量,所以我們必須教育它,以讓自己成為一個理智的「騎象人」。

成為自己情緒的騎象人。

成為自己情緒的騎象人。

Photo from Unsplash and Giphy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oJo Ms的沙龍
8會員
6內容數
自我成長、心靈探索、女性思維
JoJo Ms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1/02
作者塔爾班夏哈教授說,建構反脆弱性的目的,並不是要為你帶來永遠幸福快樂的生活。他甚至不相信有永遠幸福快樂這種事。 創傷可以拖垮我們,也可以讓我們振作起來;創傷可以讓我們變得軟弱,或是讓我們變得更為強大。 尼采說,「凡殺不死我的,都會讓我變得更為強大。」他所描述的就是一種反脆弱性。
Thumbnail
2023/11/02
作者塔爾班夏哈教授說,建構反脆弱性的目的,並不是要為你帶來永遠幸福快樂的生活。他甚至不相信有永遠幸福快樂這種事。 創傷可以拖垮我們,也可以讓我們振作起來;創傷可以讓我們變得軟弱,或是讓我們變得更為強大。 尼采說,「凡殺不死我的,都會讓我變得更為強大。」他所描述的就是一種反脆弱性。
Thumbnail
2023/10/20
我們天生就有以問題為中心的想法,當對問題越執著的時候,就會衍生出更多的問題。如果希望在人生中勝出,就不能再逃避問題,相反地要學會攻擊問題、打敗問題。 你的心智一次只能專注在一件事情上。如果你專注的是問題,那麼你就沒有辦法專注在思考解決方案。
Thumbnail
2023/10/20
我們天生就有以問題為中心的想法,當對問題越執著的時候,就會衍生出更多的問題。如果希望在人生中勝出,就不能再逃避問題,相反地要學會攻擊問題、打敗問題。 你的心智一次只能專注在一件事情上。如果你專注的是問題,那麼你就沒有辦法專注在思考解決方案。
Thumbnail
2023/10/14
每個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都可能感到孤獨。 孤獨是正常的人類情感,感到孤獨也不代表你出了問題。那些令你羨慕看似快樂或是受歡迎的人,都可能曾經或者“正在感受孤獨”,所以當你意識到,孤獨是人類共同的感受,這個理解會讓你感覺好一點。
Thumbnail
2023/10/14
每個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都可能感到孤獨。 孤獨是正常的人類情感,感到孤獨也不代表你出了問題。那些令你羨慕看似快樂或是受歡迎的人,都可能曾經或者“正在感受孤獨”,所以當你意識到,孤獨是人類共同的感受,這個理解會讓你感覺好一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寫這篇主題~內心的我真的很糾結也複雜 面對以前讓自己痛苦與傷痕累累的過去與現在,真的要有很大的勇氣學會放下與原諒~他(她)畢竟是過去式了。 但內心的崁老就老是跟自己過不去,就像一個跌倒哭泣的小小孩要找人討抱抱和秀秀,但長期缺乏安全依附感的內在小小孩我只好自我封閉在黑暗箱子裏,一個人面對無窮盡
Thumbnail
寫這篇主題~內心的我真的很糾結也複雜 面對以前讓自己痛苦與傷痕累累的過去與現在,真的要有很大的勇氣學會放下與原諒~他(她)畢竟是過去式了。 但內心的崁老就老是跟自己過不去,就像一個跌倒哭泣的小小孩要找人討抱抱和秀秀,但長期缺乏安全依附感的內在小小孩我只好自我封閉在黑暗箱子裏,一個人面對無窮盡
Thumbnail
我所理解的「諮商」,是透過深度、高品質的聆聽、提問與對話的互動過程,讓人更瞭解自己、看清問題和找到解法和出路,回到清明與平靜、重拾力量,以上述的定義來看,其實朋友之間的聊天也可以達到諮商的品質(我與摯友的對話總是能使我瞥見、洞察真相),無需囿於持有執照與否的標準。 我認為諮商的療癒力量在於
Thumbnail
我所理解的「諮商」,是透過深度、高品質的聆聽、提問與對話的互動過程,讓人更瞭解自己、看清問題和找到解法和出路,回到清明與平靜、重拾力量,以上述的定義來看,其實朋友之間的聊天也可以達到諮商的品質(我與摯友的對話總是能使我瞥見、洞察真相),無需囿於持有執照與否的標準。 我認為諮商的療癒力量在於
Thumbnail
重塑自我:一次心靈創傷療癒的旅程 我發現我的個案都蠻可愛的,他們會告訴我原因,想找我做服務是因為遇到什麼事?或甚麼問題? 也或許是之前我給他們的觀念吧!所以來找我服務前都會跟我說他們遇到什麼問題,或甚麼狀況,請我做什麼服務。或著詢問我這些狀況可以用什麼服務?
Thumbnail
重塑自我:一次心靈創傷療癒的旅程 我發現我的個案都蠻可愛的,他們會告訴我原因,想找我做服務是因為遇到什麼事?或甚麼問題? 也或許是之前我給他們的觀念吧!所以來找我服務前都會跟我說他們遇到什麼問題,或甚麼狀況,請我做什麼服務。或著詢問我這些狀況可以用什麼服務?
Thumbnail
你就是自己的救星。 我們常常會像個小孩,深陷於負面情緒而無法自拔,有時你悔恨過去並焦慮未來;有時可能自大,有時卻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想要逃避與人互動,卻又害怕孤獨;想要行動,卻又動彈不得。如果有一個人可以引導你或聆聽你, 那麼你就會更快的讓情緒好起來。 協助你情緒恢復正常的教練,就是「你自己」。
Thumbnail
你就是自己的救星。 我們常常會像個小孩,深陷於負面情緒而無法自拔,有時你悔恨過去並焦慮未來;有時可能自大,有時卻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想要逃避與人互動,卻又害怕孤獨;想要行動,卻又動彈不得。如果有一個人可以引導你或聆聽你, 那麼你就會更快的讓情緒好起來。 協助你情緒恢復正常的教練,就是「你自己」。
Thumbnail
在逐漸自我探索後,我開始踏上成為教練的學習旅途。而我學習的第一站,是從認知行為治療開始。我認為它的迷人之處在於清楚點出人們之所以痛苦往往不是因為某件事,而在於我們的信念。有趣的是,我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才發現自己也掉入許多自我詆毀信念的陷阱中。雖然我尚未完全擺脫這些念頭,但我想與大家分享近期啟發。
Thumbnail
在逐漸自我探索後,我開始踏上成為教練的學習旅途。而我學習的第一站,是從認知行為治療開始。我認為它的迷人之處在於清楚點出人們之所以痛苦往往不是因為某件事,而在於我們的信念。有趣的是,我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才發現自己也掉入許多自我詆毀信念的陷阱中。雖然我尚未完全擺脫這些念頭,但我想與大家分享近期啟發。
Thumbnail
最近回頭讀自己七、八年前的文章,被以前那個細膩、善感、念舊的自己嚇了一跳,我記得以前的我因為不被肯定而沮喪,但我不記得自己是那麼沒有歸屬感。「若不是實際生活充滿垃圾,滿足不了想望,又何必將生活寄託在遙遠的他方?」我曾經寫出這麼失落的句子,當時如果沒有寫文章,不曉得有誰接得住我呢?
Thumbnail
最近回頭讀自己七、八年前的文章,被以前那個細膩、善感、念舊的自己嚇了一跳,我記得以前的我因為不被肯定而沮喪,但我不記得自己是那麼沒有歸屬感。「若不是實際生活充滿垃圾,滿足不了想望,又何必將生活寄託在遙遠的他方?」我曾經寫出這麼失落的句子,當時如果沒有寫文章,不曉得有誰接得住我呢?
Thumbnail
我越來越少批判自己。長期以來追求情緒管理跟自我覺察走到的死胡同就是認為一切都是自己的問題,甚至覺得”心如止水”才是最高境界,對於自己的浮動,總是又氣餒又自責,懂得越多只是越自虐,也無法把錯丟給別人,真的很痛苦。現在我實際體會,在想讓自己更好,或與他人價值觀交換的過程,跟照應自己的感受是不衝突的。
Thumbnail
我越來越少批判自己。長期以來追求情緒管理跟自我覺察走到的死胡同就是認為一切都是自己的問題,甚至覺得”心如止水”才是最高境界,對於自己的浮動,總是又氣餒又自責,懂得越多只是越自虐,也無法把錯丟給別人,真的很痛苦。現在我實際體會,在想讓自己更好,或與他人價值觀交換的過程,跟照應自己的感受是不衝突的。
Thumbnail
那位學員在整個個案中 敘述了滿滿的擔心 伴侶的身心不穩定的狀態、伴侶的注意力缺乏症候群、伴侶說自己內在有東西、伴侶要進入新工作可能無法應付 到一定的時間 我提出了適當的提醒 「你的話語充滿擔心喔,你得抓回來自己的界線。」 然而她會馬上再安慰自己 「 喔不,他也會很關心我,我們的流動很好!」 繼續
Thumbnail
那位學員在整個個案中 敘述了滿滿的擔心 伴侶的身心不穩定的狀態、伴侶的注意力缺乏症候群、伴侶說自己內在有東西、伴侶要進入新工作可能無法應付 到一定的時間 我提出了適當的提醒 「你的話語充滿擔心喔,你得抓回來自己的界線。」 然而她會馬上再安慰自己 「 喔不,他也會很關心我,我們的流動很好!」 繼續
Thumbnail
工作、未來、家庭、戀愛……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事事美滿,但現實往往沒那麼簡單。當你想改變現狀,卻因種種原因遲遲沒有行動時,懷疑、恐懼和焦慮,就會悄悄找上門來。它們在不知不覺中耗盡我們的力氣,我們越是逃避,越逃不出它們的手掌心。其實,情緒是我們的幫手,而不是絆腳石。如果我們一直跟情緒鬥爭,試圖打壓或
Thumbnail
工作、未來、家庭、戀愛……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事事美滿,但現實往往沒那麼簡單。當你想改變現狀,卻因種種原因遲遲沒有行動時,懷疑、恐懼和焦慮,就會悄悄找上門來。它們在不知不覺中耗盡我們的力氣,我們越是逃避,越逃不出它們的手掌心。其實,情緒是我們的幫手,而不是絆腳石。如果我們一直跟情緒鬥爭,試圖打壓或
Thumbnail
心理諮商、心理治療到底是什麼? 如果您有點好奇,想嘗試看看諮商卻又有些卻步,都可以看看這篇文章,先了解諮商可能是什麼、會經歷到什麼唷~
Thumbnail
心理諮商、心理治療到底是什麼? 如果您有點好奇,想嘗試看看諮商卻又有些卻步,都可以看看這篇文章,先了解諮商可能是什麼、會經歷到什麼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