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驚呼我的天呀四次的,《平常的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曾任美國政治學與法哲學協會主席的茱蒂斯N.施克萊 Judith N. Shklar (1928—1992),在她所寫的《平常的惡》裏面提醒我們說:「殘忍、虛偽、勢利和背叛都太過尋常,因此沒什麼可討論的了。」

為什麼?

由於這些平常的惡,太常被討論,以至於我們都會對之掉以輕心,忽略了尋常的小惡,可以產生人神共憤的大惡。

我的天呀,這不就是過去幾天發生在以色列境內的不平常的大惡嗎?

怎麼辦?

施克萊說,法國哲人蒙田很早就意識到,面對惡所需要的是,勇氣。這裏所強調的勇氣,包括在個人層面上,也包括整個社會所需飽含的勇氣。

但是,人類很難做到呀。有沒有「斯斯」之類的,比較簡單的特效藥呢?

有的。一句話:人最要避免的平常的惡就是,殘忍。

我的天呀,這根本一句話頂一萬句。

曾任哈佛大學政治學教授的作者說,希臘人沒有直接討論殘忍,他們說那是病態的獸性(pathological bestiality)。

那麼,希臘悲劇理,伊底帕斯王的弑父娶母、米蒂亞為了報復負心先生而手刃親生子女。他們的不得不為的殘忍,又怎麼說呢?

必須說,殘忍是破壞「神聖秩序」的首惡,也是所有惡的源頭。古希臘人在劇場讓公民看到巨大的惡,揭示了「善的脆弱性」。

只有理性,可以挽回人們走向罪惡深淵的步伐。

這本書有趣的地方是,作者接著說道,因為惡是醜陋的,我們需要勇氣去面對。但是,也因為惡是醜陋的,人們有時候會憐憫行惡的人,一如我們憐憫受惡者。

第三次說,我的天呀。

殘忍讓人覺得恐怖,我們會因為恐怖而心生寬容。對自己寬容,對受害人寬容,乃至於同情起加害者。

But(人生就怕這個,但是),同情跟憐憫在很多時候都是狹隘的,很容易被當下感受所影響的。所以,殘忍會催生殘忍。

因為,殘忍太醜陋,人們不敢直視,反而容忍它的存在。

施克萊在書中,旁徵博引的對小說家和劇作家的作品來勾勒惡的本質。例如,莫里哀和狄更斯的虛偽,珍•奧斯汀的勢利,莎士比亞和孟德斯鳩的憤世嫉俗等等。

平常的惡,隨處可見。衝突跟矛盾,很多時候根本不可能被解決。

作者說我們要避免相信,那些「無限的確認」自己是絕對真誠的人。

這是第四次說我的天了。因為,這不就是在說恐怖份子嗎?

他們就是覺得自己在替天行道,而且彼此經過無限的確認。

要理性。不要跟行惡的人為伍。只能這樣了。

大眾閱讀跟小眾閱讀在這裡交會,看文學看社會看心理看歷史更要看,李想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日本小說《一個貧窮的年輕人》,描述21歲的三流大學學生時枝修,父母突然失去聯絡。他如何在三失,失學失戀失業,的狀態中,度過35萬字展現出來的貧窮人生。
今天閱讀主編《哈佛中國史》的加拿大史學家卜正民(Timothy Brook1951-),所寫的《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對一般讀者、管理階層、創意工作者的啟示是什麼?
萬物皆可細讀,萬物都可探微。王文興一直在提醒我們。
美國人類學家羅伊•理查德•格林克的曾祖父、祖父、父親都是精神科醫師,他不是。但是,他太太是。他彙集家族四代人的研究成果所寫的《誰都不正常:文化、偏見與精神疾病的汙名》,展現了人們在與精神疾病「汙名化」鬥爭的曲折過程。同時,也提醒了我們要怎麼去面對「正常」,這個魔咒。
從字面上面來說,劍型的人--攻擊,盾型的人--防守。但是,一直攻擊或一直防守,其實都,有病。但是,我們很容易就不花腦袋,聽憑直覺來操縱。遇到問題,就會直接出劍或取盾。
除了歷史記載之外,就跟他所寫過的《耶路撒冷三千年》和《青年史達林》一樣,作者參考了大量的日記跟書信,讓羅曼諾夫王朝在1613年至1918年二十位沙皇與女皇的故事,讓人深覺人物多很立體。
日本小說《一個貧窮的年輕人》,描述21歲的三流大學學生時枝修,父母突然失去聯絡。他如何在三失,失學失戀失業,的狀態中,度過35萬字展現出來的貧窮人生。
今天閱讀主編《哈佛中國史》的加拿大史學家卜正民(Timothy Brook1951-),所寫的《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對一般讀者、管理階層、創意工作者的啟示是什麼?
萬物皆可細讀,萬物都可探微。王文興一直在提醒我們。
美國人類學家羅伊•理查德•格林克的曾祖父、祖父、父親都是精神科醫師,他不是。但是,他太太是。他彙集家族四代人的研究成果所寫的《誰都不正常:文化、偏見與精神疾病的汙名》,展現了人們在與精神疾病「汙名化」鬥爭的曲折過程。同時,也提醒了我們要怎麼去面對「正常」,這個魔咒。
從字面上面來說,劍型的人--攻擊,盾型的人--防守。但是,一直攻擊或一直防守,其實都,有病。但是,我們很容易就不花腦袋,聽憑直覺來操縱。遇到問題,就會直接出劍或取盾。
除了歷史記載之外,就跟他所寫過的《耶路撒冷三千年》和《青年史達林》一樣,作者參考了大量的日記跟書信,讓羅曼諾夫王朝在1613年至1918年二十位沙皇與女皇的故事,讓人深覺人物多很立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恨意+權力慾望-->走火入魔 📖 人類之所以緊緊抓住仇恨不放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他們察覺到,一旦仇恨不再,他們必須處理的就是痛苦。這句話出自美國小說家詹姆斯·鮑爾頓,他認為人類對仇恨的執著是一種對未解決痛苦的逃避,讓人不願面對內心深處的傷痛。 仇恨讓人感覺到權力感與強大,而無須去感受到自己的脆弱
Thumbnail
擇善固執,是我一直執著想要實踐的價值觀 - 但其實我所謂的「善」是否只是我的一廂情願?我一直相信#人性本惡 , 所以認為行善是需要努力的事。 而#人慈 的作者則透過不同的數據、歷史、人類進化、科學實驗論證:人類其實比我們想像的善良。
Thumbnail
善惡,到底是什麼?   善意指善良,惡意志邪惡,想必這是沒有問題的,對吧? 善舉是讓他人對你尊敬,惡舉是讓他人對你唾棄。  那麼...我們來看看性惡(善)論和無惡無善、有惡有善。    性惡論是對人性的一種看法。主張人之本性趨向惡,作惡比向善要容易。 [性惡論 被譽為一代大儒的-荀子,所提
Thumbnail
所有人都會認為自己是個好人,這是因為「人類自我馴化」讓自己更友善。有團隊的時候,人類也會傾向團隊合作。如果我們真的天性善良,又怎麼會同時幹出「殘忍的事?」,怎麼看就怎麼矛盾!人類雖然擅於社交、同情,甚至會害羞,但為什麼也能殘酷到極致呢?
Thumbnail
你覺得我們現在處於怎樣的世界呢? 是大家互相幫忙或是狗咬狗的世界呢? 也許我們從小就被教育「防人之心不可無」,但這本書想告訴大家,人性沒有你想的這麼壞,歷史上各種好事壞事,其實都能用「人性本善」來解釋,看過這本書或許你會對於人性會有不同的看法。
這不是宗教用語,就很單純是光明磊落、正人君子的作為! 一個人是善是惡、是邪是正,那本性可能是與生俱來,老天爺給的。但是方法絕對是後天學來的,這些應該不能歸咎於天了吧! 我被坑了一次或害過一次以後,腦海裡就會想出十種以上的方法,被坑害這麼多次,我最恨的不是那些羞辱,而是我成了想法很不單純的人。我常
Thumbnail
無論走在那一條朝聖路上,慈悲都是我們所要回歸的自性本質。 然而,過去我對仁慈的概念,就是一種待人的美德,目標總是向外,未曾針對自己,此書卻指出,我們若無法溫柔仁慈地看待自己的缺陷,化解自己內在的不安,則往往自以為的仁心善舉,對他人反而是一種攻擊,令我不禁想起自己過往的迷思。
Thumbnail
人性是複雜的,但卻有跡可循。有些人窮極一生都在研究人性,有些人則在生活的磨礪中逐漸悟透了人性。 在利己的驅使下,人們往往會做出一些傷害他人的事情。比如,有些人為了利益,會欺騙他人。在利他的驅使下,往往會做出一些幫助他人的事。了解人性,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他人,也幫助我們更好地保護自己。
Thumbnail
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 以前有一本書叫做"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那時我覺得這本書的書名有點刺眼,但是卻是讓人無法忘懷。 這個人是經過怎樣的事情,才能寫出這樣的書名呢?但是也有可能是書本的編輯替作者取的吧? 其實這個社會有一個習慣叫做軟土深堀,就是人家都會去欺負那些看起來好欺負的人,這是一個共通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恨意+權力慾望-->走火入魔 📖 人類之所以緊緊抓住仇恨不放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他們察覺到,一旦仇恨不再,他們必須處理的就是痛苦。這句話出自美國小說家詹姆斯·鮑爾頓,他認為人類對仇恨的執著是一種對未解決痛苦的逃避,讓人不願面對內心深處的傷痛。 仇恨讓人感覺到權力感與強大,而無須去感受到自己的脆弱
Thumbnail
擇善固執,是我一直執著想要實踐的價值觀 - 但其實我所謂的「善」是否只是我的一廂情願?我一直相信#人性本惡 , 所以認為行善是需要努力的事。 而#人慈 的作者則透過不同的數據、歷史、人類進化、科學實驗論證:人類其實比我們想像的善良。
Thumbnail
善惡,到底是什麼?   善意指善良,惡意志邪惡,想必這是沒有問題的,對吧? 善舉是讓他人對你尊敬,惡舉是讓他人對你唾棄。  那麼...我們來看看性惡(善)論和無惡無善、有惡有善。    性惡論是對人性的一種看法。主張人之本性趨向惡,作惡比向善要容易。 [性惡論 被譽為一代大儒的-荀子,所提
Thumbnail
所有人都會認為自己是個好人,這是因為「人類自我馴化」讓自己更友善。有團隊的時候,人類也會傾向團隊合作。如果我們真的天性善良,又怎麼會同時幹出「殘忍的事?」,怎麼看就怎麼矛盾!人類雖然擅於社交、同情,甚至會害羞,但為什麼也能殘酷到極致呢?
Thumbnail
你覺得我們現在處於怎樣的世界呢? 是大家互相幫忙或是狗咬狗的世界呢? 也許我們從小就被教育「防人之心不可無」,但這本書想告訴大家,人性沒有你想的這麼壞,歷史上各種好事壞事,其實都能用「人性本善」來解釋,看過這本書或許你會對於人性會有不同的看法。
這不是宗教用語,就很單純是光明磊落、正人君子的作為! 一個人是善是惡、是邪是正,那本性可能是與生俱來,老天爺給的。但是方法絕對是後天學來的,這些應該不能歸咎於天了吧! 我被坑了一次或害過一次以後,腦海裡就會想出十種以上的方法,被坑害這麼多次,我最恨的不是那些羞辱,而是我成了想法很不單純的人。我常
Thumbnail
無論走在那一條朝聖路上,慈悲都是我們所要回歸的自性本質。 然而,過去我對仁慈的概念,就是一種待人的美德,目標總是向外,未曾針對自己,此書卻指出,我們若無法溫柔仁慈地看待自己的缺陷,化解自己內在的不安,則往往自以為的仁心善舉,對他人反而是一種攻擊,令我不禁想起自己過往的迷思。
Thumbnail
人性是複雜的,但卻有跡可循。有些人窮極一生都在研究人性,有些人則在生活的磨礪中逐漸悟透了人性。 在利己的驅使下,人們往往會做出一些傷害他人的事情。比如,有些人為了利益,會欺騙他人。在利他的驅使下,往往會做出一些幫助他人的事。了解人性,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他人,也幫助我們更好地保護自己。
Thumbnail
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 以前有一本書叫做"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那時我覺得這本書的書名有點刺眼,但是卻是讓人無法忘懷。 這個人是經過怎樣的事情,才能寫出這樣的書名呢?但是也有可能是書本的編輯替作者取的吧? 其實這個社會有一個習慣叫做軟土深堀,就是人家都會去欺負那些看起來好欺負的人,這是一個共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