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海浮沉(十八)起跑前必須踏穩腳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成長須要穩固的基礎

跨國企業對地區經理人的主要關鍵績效指標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我自己歸納出三大面向,也就是;營業收入獲利目標,和永續發展。這三者的優先順序一看就清楚,當然是營收的增長。

新策略在執行初期,當道精英的參與是不可或缺的。畢竟,策略執行的起始點採行的是“進化型”擴充,而不是“革命型”的,這是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既是如此,整個成長模型就像營建工程一樣,成敗與否;首先要看基礎工程的量窳。對我而言,穩住當時已經取得的市場占有率是至關重要的。

營造成長的環境

經過費心嘗試之後,了解到現有業務人力部署是有其發展限制的,不如及早投入資源在新血的培養。另一重要課題是,投入新的人力資源之前,有必要安排好未來的市場區塊,以避免尚未成事之前,先敗下陣來。

這裡指的是;是希望原先在市場的人不會錯誤解讀,認定加入的新血對他們而言是前途的威脅。這時就須要一個透明的策略藍圖和一個積極有效的溝通,讓原先在這領域的所有通路成員都了解,繼續安心各自努力。

制定遊戲規則

我使用的是“SBU” (Strategic Business Unit) concept, 也就是策略生意單元的分類方式。這個原本是因市場行銷的需要,在組織結構裡放進去個別行業和專業的元素,讓由上而下的人事組織結構,有一個橫向的功能組別和人力配置,讓其交互作用,達到最大的營銷功效

規則必須簡單明確

我只是借用這個觀念,依照公司產品線的種類,將一個整體市場的現況,進行切割分類。用俗話說,就是按行業分類,這是所有營業人士最能理解的術語。

行業的分類必須簡單清楚,譬如,紡織業,比較上游的紡紗和織布可以歸一類,但印花和染整和定型的中游廠商就應屬於另一類別。因為,他們的製程,工藝和市場,和上游的工廠差距甚遠。其他還有更多更細的行業分類,主要目的是讓原有的從業人員;能清楚辨別各個不同市場的界限,也看清楚他們喜歡而且熟悉的行業。

在此同時,再度重申集團繼續委託開發的誠意。換句話說,耕地還是他們的,只是必須繼續努力,不斷成長,才會是未來的保證。同時也強調,承諾範圍之外的其他廣大尚未開發的行業,就不勞他們費心去處理了。我的說法是,那些讓我去傷腦筋就好了

腳步踏穩就可起跑了

溝通的工程到此算是階段性的告一段落,這也是集團新創分支機構對市場前緣的‘’摸底‘’工作基本完成了。

溝通的初衷本來就想借重原先存在市場的行銷資源,希望提供給傳統盟友更多成長的機會。只是,原先構想整合的願望,在提出諸多陌生的新挑戰和指明必要的更多資源投入,他們開始遲疑了。他們明顯對未知的市場潛力存在疑慮,所以不願加大投資,寧可選擇固守原有的利益,放棄了一起追逐未來不確定的利基。

既然情勢已經明朗,潛在的成長障礙也算掃除了。我也藉此新形成的認知,畫下一條線,算是已知的現況和不確定未來的分界線。我們集團的火力全開,擴充營業,奔向未來目標的陣仗就可以全面展開了。



avatar-img
193會員
280內容數
候鳥歸來,歷盡滄桑,回首憶往: [職海浮沉--雲層裡的風暴]早期職場點滴實錄。 [陪伴孩子的童年]放棄職涯升遷,陪伴孩子童年。 [隱形經營者]澳洲經商實錄。 [異樣思維的激盪]冷眼旁觀評論,針貶時弊。 [安立格散文集錦]天馬星空,文藝創作。 [短歌天涯路]心理,感知,哲學薈萃。 [獅子山下煙雲]香江記憶,回首前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安立格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一句戲謔的話:“老狗玩不出新把戲”,我個人不是太認同,也覺得它的字面意思是明顯的偏見,也流於先入為主。 就說當年自己入的那一行,本身就是個十足的門外漢。真要說對其產品線的認識,當年的自己怕不及百分之一。要不是經過當年的職場獵頭奇遇,單憑自己想像,應該是不會走進去這個行當的。 後來入行了,一切的
計畫和執行是兩件獨立的事 新的通路結構定案之後,有兩大執行重點必須照顧。新的秩序是全新通路結構預想的效果,沒有保證一定行得通。第二,若能從幾家老牌經銷商中間獲得幾家有識的公司,參與開發新的領域,對他們來說;會是很正面的生意發展機會。對我方而言,他們畢竟熟門熟路,對集團接下來的生意發展計劃會有事半功
短期熱度是假象 眼下活躍的市場現況不但擁擠,而且秩序混亂,但在特定產業市場佔有率卻逐年變大,表面看似品牌方為最大得利者。因為經銷商數量多,競相追逐商機,也努力的向上游品牌商表功,自然的;銷售量也會大量提升。 可是,事實不然。在這種情況下的市場,經銷商的獲利會隨著時間流逝;利潤空間轉趨微薄,推廣的
戰略思維擺中間 市場負責人首要具備市場的宏觀視野;以及長程戰略目標,切勿像魯莽的領軍主帥,在尚未佈陣完善之前,已經讓部將或軍中小隊捲入了零星的小規模戰鬥。如此,無論如何,對戰略的執行只有負面影響的可能。 評估過程維持中立 經過幾輪訪談,加上各項市場資訊收集,和內部數據資料顯示,已經看出我們家產
集團設立分支機構對於本地幾個現有的經銷商來說;無疑是一記春雷巨響,接下來等的是何時迎來一場春天的暴雨。 看似先禮後兵 在這個時間點,出現在他們面前的就是我。還記得我新加坡來的主管;帶著我去見幾家多年代理的經銷商,介紹我和各家負責人認識,同時說明集團往後的遠大目標云云。我只覺得人家的眼神和笑容都是
“變化”既是轉機,也可能帶來危機 為了生意增長或是組織變革,有人提出過浪漫的,或是聳動的做法,就是所謂的‘’創造性的破壞" (Creative Destruction )。這是革命性的,也是劇烈的手法。做法上的差異當然取決於文化認知,實力強弱,客觀因素,或是可能的現況認知偏差,林林種種,不一而足。
有一句戲謔的話:“老狗玩不出新把戲”,我個人不是太認同,也覺得它的字面意思是明顯的偏見,也流於先入為主。 就說當年自己入的那一行,本身就是個十足的門外漢。真要說對其產品線的認識,當年的自己怕不及百分之一。要不是經過當年的職場獵頭奇遇,單憑自己想像,應該是不會走進去這個行當的。 後來入行了,一切的
計畫和執行是兩件獨立的事 新的通路結構定案之後,有兩大執行重點必須照顧。新的秩序是全新通路結構預想的效果,沒有保證一定行得通。第二,若能從幾家老牌經銷商中間獲得幾家有識的公司,參與開發新的領域,對他們來說;會是很正面的生意發展機會。對我方而言,他們畢竟熟門熟路,對集團接下來的生意發展計劃會有事半功
短期熱度是假象 眼下活躍的市場現況不但擁擠,而且秩序混亂,但在特定產業市場佔有率卻逐年變大,表面看似品牌方為最大得利者。因為經銷商數量多,競相追逐商機,也努力的向上游品牌商表功,自然的;銷售量也會大量提升。 可是,事實不然。在這種情況下的市場,經銷商的獲利會隨著時間流逝;利潤空間轉趨微薄,推廣的
戰略思維擺中間 市場負責人首要具備市場的宏觀視野;以及長程戰略目標,切勿像魯莽的領軍主帥,在尚未佈陣完善之前,已經讓部將或軍中小隊捲入了零星的小規模戰鬥。如此,無論如何,對戰略的執行只有負面影響的可能。 評估過程維持中立 經過幾輪訪談,加上各項市場資訊收集,和內部數據資料顯示,已經看出我們家產
集團設立分支機構對於本地幾個現有的經銷商來說;無疑是一記春雷巨響,接下來等的是何時迎來一場春天的暴雨。 看似先禮後兵 在這個時間點,出現在他們面前的就是我。還記得我新加坡來的主管;帶著我去見幾家多年代理的經銷商,介紹我和各家負責人認識,同時說明集團往後的遠大目標云云。我只覺得人家的眼神和笑容都是
“變化”既是轉機,也可能帶來危機 為了生意增長或是組織變革,有人提出過浪漫的,或是聳動的做法,就是所謂的‘’創造性的破壞" (Creative Destruction )。這是革命性的,也是劇烈的手法。做法上的差異當然取決於文化認知,實力強弱,客觀因素,或是可能的現況認知偏差,林林種種,不一而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新創企業的成功關鍵不僅在於創新和資金,更在於構建穩固的文化基石:合理性、透明度與目標感。這三者在策略經營中相輔相成,合理性是穩定發展的根基,透明度是協作的橋樑,目標感是驅動成長的動力。當新創企業將這些文化價值融入策略,便能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高效運作,吸引人才與資本,實現短期突破與長期成功。
Thumbnail
「每個商業領導人都需要做的四方面決策:"人 People", "策略 Strategy", "執行 Execution", "現金 Cash"。」 「Start Up --> Scale Up --> Sc@%w up --> ...」 「商業的生態循環,都有成長的S曲線。而“擴展 Sc
Thumbnail
經營環境 一、競爭:是你的「產品」和「服務」再競爭。 幫底下的每一個層級(第一線人員)把客戶服務做到最好。 高層能為部屬做甚麼? 1.擴大營運,創造規模效益:用較低的成本把產品或服務送到客戶手上。 2.提供經驗,創造累積效益:可用遠比新事業自己建立的品牌還低的成本,為這個新品牌加分。 
Thumbnail
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如何引領團隊從被動執行轉為主動思考?這篇文章分享了一個部門營業目標的轉型實例,包括轉型契機與挑戰、設定績效目標的關鍵步驟、轉型後的成果與反思,並給予其他主管的建議。透過明確的目標、可量化的指標、有效的溝通與回饋,成功實現了從被動到主動、從執行到創新的轉變。
Thumbnail
瞭解行銷企劃在四大層面的職能及能力要求,包括運營管理、操作技能、財務知識和數據分析。提供了相關技能和知識的要求,幫助企劃有效執行並達到業績目標。
Thumbnail
準創業者應著重企業內部管理,包括顧客管理、商圈經營、進銷存管理、員工管理、行政管理、行銷(線上線下)管理等。從成功與失敗的路前進,關注內務管理及在競爭中優化,以提高營業效率。
Thumbnail
在選擇商品銷售區域及商品定價時需要謹慎,透過瞭解市場需求和競爭情況,以及掌握商品成本毛利,才能找到最適合你的商品銷售區域和甜蜜定價。
Thumbnail
在職埸中曾經參與過一家公司由願景萌芽到茁壯實現,過程辛苦但不茫然,因為知道自己認真努力的工作,會得到回饋。 高層主管由建構願景開始發展公司的營運方針,由遠到近訂定長、中、短期執行計劃,依據目標製定策略目標,依據策略目標給予各階層主管年度的績效目標KPI Key Performance Index。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新創企業的成功關鍵不僅在於創新和資金,更在於構建穩固的文化基石:合理性、透明度與目標感。這三者在策略經營中相輔相成,合理性是穩定發展的根基,透明度是協作的橋樑,目標感是驅動成長的動力。當新創企業將這些文化價值融入策略,便能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高效運作,吸引人才與資本,實現短期突破與長期成功。
Thumbnail
「每個商業領導人都需要做的四方面決策:"人 People", "策略 Strategy", "執行 Execution", "現金 Cash"。」 「Start Up --> Scale Up --> Sc@%w up --> ...」 「商業的生態循環,都有成長的S曲線。而“擴展 Sc
Thumbnail
經營環境 一、競爭:是你的「產品」和「服務」再競爭。 幫底下的每一個層級(第一線人員)把客戶服務做到最好。 高層能為部屬做甚麼? 1.擴大營運,創造規模效益:用較低的成本把產品或服務送到客戶手上。 2.提供經驗,創造累積效益:可用遠比新事業自己建立的品牌還低的成本,為這個新品牌加分。 
Thumbnail
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如何引領團隊從被動執行轉為主動思考?這篇文章分享了一個部門營業目標的轉型實例,包括轉型契機與挑戰、設定績效目標的關鍵步驟、轉型後的成果與反思,並給予其他主管的建議。透過明確的目標、可量化的指標、有效的溝通與回饋,成功實現了從被動到主動、從執行到創新的轉變。
Thumbnail
瞭解行銷企劃在四大層面的職能及能力要求,包括運營管理、操作技能、財務知識和數據分析。提供了相關技能和知識的要求,幫助企劃有效執行並達到業績目標。
Thumbnail
準創業者應著重企業內部管理,包括顧客管理、商圈經營、進銷存管理、員工管理、行政管理、行銷(線上線下)管理等。從成功與失敗的路前進,關注內務管理及在競爭中優化,以提高營業效率。
Thumbnail
在選擇商品銷售區域及商品定價時需要謹慎,透過瞭解市場需求和競爭情況,以及掌握商品成本毛利,才能找到最適合你的商品銷售區域和甜蜜定價。
Thumbnail
在職埸中曾經參與過一家公司由願景萌芽到茁壯實現,過程辛苦但不茫然,因為知道自己認真努力的工作,會得到回饋。 高層主管由建構願景開始發展公司的營運方針,由遠到近訂定長、中、短期執行計劃,依據目標製定策略目標,依據策略目標給予各階層主管年度的績效目標KPI Key Performance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