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 │《法高哲》 #25 尊重生命同時也剝奪生命

wenyi-avatar-img
發佈於BOOKS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個人閱讀心得記錄,有很多個人想法。

/////////

國家是否有權決定公民的生死?

1. 死刑並非國家主權的權利

「若依照社會契約理論,君王與法律的權力來自公民意志,那麼死刑便不具任何基礎。」

社會契約論提出正當的權力是主權者的權力,其權利來自於所有個人的權利。人民將與生俱來的權利讓渡給主權者。所有人都為了國家的存在而拋棄自身主權,但國家必須建立在保障人民的安全與自由之上。

依照上面對社會契約論的定義,從「國家必須建立在保障人民的安全與自由之上」這點來看,死刑就是個自相矛盾的東西。為了保護人民,所以判人民死刑?

西薩爾‧貝卡利亞 - 沒有人可以把殺自己的權利讓渡給他人

《犯罪與刑罰》

「人類憑藉什麼權利來殺害自己的同類?這權利當然不是讓主權和法律得以存在的權利。主權和法律只是每個個人所讓出的一小部分自由的總和,代表的是個人意志所結合起來的普遍意志。不過,到底誰會將剝奪自己生命的權利讓渡給他人?怎麼解釋每個人所做出的最小自由的犧牲,還包括了價值更勝於所有財產的生命?如果真是這樣,這個原則與不允許人自殺,兩者又該如何調和?既然人沒有這項權利,他如何能將這『沒有的權利』賦予他人或社會?」

Q:根據貝卡利亞的推論,社會契約是否能合理化國家要求國民冒生命危險去打仗的說法?

社會契約保障自己與他人的利益,這也包含生命權,沒有人同意因此去剝奪自己或他人的生命。所以國家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剝奪公民的生命權,包含要求公民冒生命危險去打仗。

-

我的想法

這邊講的東西跟廢死論有點關聯,都是在講「生命權」是人最基本的權利,任何人都不應該被剝奪生命權,即使是犯罪者。


2. 社會有權處死公民

讓‧雅客‧盧梭 - 公民的生命是國家有條件的贈禮

《社會契約論》

「有人問,既然個人沒有處置自己生命的權利,又怎麼可能將他自己都沒有的權利讓渡給主權者呢?這個問題我難以回答,是因為這是個錯誤的提問。每個人都有權冒生命以保全自己的生命。難道我們會說一個跳窗逃離火災的人是犯了自殺罪?[…] 社會條約是為了要保全社會成員。要達成目的,就要使用手段,而這些手段也必須冒點險,甚至面臨一些損失。若有人想依靠他人來保全自己的性命,就得在必要時為別人犧牲,把自己的生命交出去。不過,公民也無法自行判定法律要求他去冒的險,而當政府說:『國家需要你死。』他就必須死。正是因為這樣的條件,才使得他一直安全活到現在。他的生命就不再只是單純的自然恩次,而是國家有條件的贈禮。
我們也大致可用相同的觀點來看待對罪犯執行死刑:是因為不願成為凶手的受害者,人們才會同意,若自己成為凶手就得被處死。這個條約中,人們絕對不是要結束自己的生命,而是希望生命獲得保障。我們不能假設人們在締約之際,就預先想到自己會被吊死。」

Q:盧梭如何證明,根據社會契約,擁有主權的國民可以接受死刑?

「每個人都有權冒生命以保全自己的生命。[…] 社會條約是為了要保全社會成員。要達成目的,就要使用手段,而這些手段也必須冒點險,甚至面臨一些損失。若有人想依靠他人來保全自己的性命,就得在必要時為別人犧牲,把自己的生命交出去。」

Q:對你而言,戰爭與死刑之間的對照有道理嗎?

主要論點是,人們同意死刑或戰爭,並不是要結束自己或他人的生命,而是希望生命獲得保障。

好像…無可反駁?

-

我的想法

這邊好像開始矛盾了。一開始講生命權是人的基本權利,這邊又講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需要有死刑和戰爭..。

嗯?


3. 與其處死不如管控生命

古代主權者掌握臣民的生和死,主要是行使與展現權力。而從 17 世紀開始,權力更多的是掌控與管理生命。

米歇爾‧傅柯 - 從處死的權利,到讓人活下來的權力

《性史》

「長久以來,最高權力的特性之一,就是掌握生與死的權利。或許,這是源自古老的『partria potestas』(拉丁文,意為『父權』或『家長權』),羅馬家庭中的父親因此有權利去操控兒女生命,一如操控奴隸生命。就像父親給予了子女生命,也因此可以剝奪子女生命。從君王到臣民都不再認為有人能夠絕對且無條件地行使這個權利,而只有在君王的生存受到威脅時,才能使用,這是一種反擊的權利。若他受到外來敵人的威脅,敵人想推翻或挑戰他的權力,他該如何?此時,他便可合法地發動戰爭,並要求臣民以保衛國家知名投入戰爭,無需『直接提議他們赴死』。對君王而言,他可以合法讓臣民的生命『暴露於危險之中』,這表示,他對他們『間接』行使了決定生死的權利。[…] 這生與死的權利,實際上是處死和放生的權利。畢竟,劍 (代表戰爭) 是這項權利的象徵。[…] 我應該要從另一個層面上舉死刑做例子。長久以來,死刑是與戰爭並存但形式上有別於戰爭的另一種權利。君王拿死刑來對付攻擊其意志、律法與人格的人。死於斷頭台上的人越來越少,但死於戰爭的人越來越多,然而兩者死亡的原因卻是相同的。自此以後,權力認為自己具有管理生命的功能,但這並不是基於人道主義,而是由於權力存在的理由以及權力行使的邏輯,使得死刑越來越難以施行。如果權力主要的任務是要保障、支持、加強並且繁衍生命,並使之井然有序,那權力如何能透過死刑來執行其最高特權呢?對這種權力而言,死刑同時也是極限、醜聞與矛盾。因此,人們不再以犯罪數量龐大為理由,而是根據罪犯太過罪大惡極、無法矯正,以及保障社會安全的理由來維持死刑。我們依法殺死那些威脅到其他生命的人。
可以說,處死以及放生的古老權利,如今已被使人活著丟到 (戰爭的) 死亡中的權利所取代。」

Q:傅柯如何解釋死刑為何變得如此令人反感?是否因為我們對生死變得比較敏感?

上面提到,古代人民的生命並不是生命,而是工具,是君王生存受到威脅時用來保護自己的工具。而執行死刑也不是因為〝人道〞理由,而是君王用來控制人民,讓人民感到恐懼的工具。

Q:如何解釋既然人對生命有所關切,還會去主導殺人的行為?

這問題是在問人重視生命,但為什麼卻在做如死刑、戰爭這種反生命的行為。

死刑和戰爭都是為了保障社會安全。我們不能認定除了自己以外的所有人、國家的意圖都是好的,這個世界惡絕對存在,所以需要法律和軍事力量來保持平衡。

-

我的想法

這邊主要講古代的死刑和戰爭是因為君王要展現權力,為了君王的利益。

而現代國際普遍趨向廢除死刑,強調生命權是每個人的基本權利,不應受到法律或政府的隨意剝奪。而支持死刑的人,有些認為這可以對犯罪份子起到威嚇作用;死刑對受害者家庭的正義回應;政府用死刑作為維護政治權力的手段,正壓反對派等;或一些宗教傳統支持死刑。

恩…廢死與否是一個巨大的議題…,會講到這邊主要是我覺得書中給我「廢除死刑是好的」的價值觀,但要真的了解一個議題,還是要從各個不同角度,才能更全面的理解,也才能做出選擇。


總結「國家是否有權決定公民的生死?」

答案好像很清楚了。

國家可以決定公民的生死,前提是為了社會安全,為了整個社會,不是為了特定團體或個人利益、權力等。

我發現「為了社會整體,不是為了特定團體或個人」這點一直在重複的感覺,而且不只在法律正義這個章節提到,而是所有章節都有提到。

恩..。


raw-image



avatar-img
11會員
188內容數
日常 / 心得 / 設計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enyi 的其他內容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24 人民,公民,臣民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23 法律是強者的工具,或是為了捍衛弱者而存在?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22 合法就是對 (公正、正當) 的嗎?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21 合理的不平等是否存在?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19 國家是否是思想自由的保障?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24 人民,公民,臣民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23 法律是強者的工具,或是為了捍衛弱者而存在?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22 合法就是對 (公正、正當) 的嗎?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21 合理的不平等是否存在?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19 國家是否是思想自由的保障?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如果你是間諜,那我就是間諜之妻。   聰子是誰呢?或者說優作的妻是什麼呢?這便看完《間諜之妻》後最深刻的疑問了。如同這部以兩種角色結合而成並命名的電影,如同泰半戰爭類型電影中,以戰爭下的個人映射時代之暗面的理念起點,在「間諜」與「妻子」的意義下,企求平衡是種憨傻,那企求愛也會是嗎?
千年前的歷史榮光,透過物質遺跡被挖掘,製作、使用這些器物的人,卻早已灰飛煙滅,人類的軀體多麼脆弱不堪;歷史的長河悠遠擺盪,千年的時光,只是一瞬,個人的一生,也就更遠遠相形見絀;然而「從人類在洞穴牆上留下第一個手印開始,我們都是時間延續的一部分,人不會真正死去。」
百年前戰爭下的旅行物語,跟活在現下的普羅大眾所想像的,其實很不一樣。你的旅行當然可以因戰爭而取消,但我要在烽火漫天繼續我的行程,也實屬合理,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如果你是間諜,那我就是間諜之妻。   聰子是誰呢?或者說優作的妻是什麼呢?這便看完《間諜之妻》後最深刻的疑問了。如同這部以兩種角色結合而成並命名的電影,如同泰半戰爭類型電影中,以戰爭下的個人映射時代之暗面的理念起點,在「間諜」與「妻子」的意義下,企求平衡是種憨傻,那企求愛也會是嗎?
千年前的歷史榮光,透過物質遺跡被挖掘,製作、使用這些器物的人,卻早已灰飛煙滅,人類的軀體多麼脆弱不堪;歷史的長河悠遠擺盪,千年的時光,只是一瞬,個人的一生,也就更遠遠相形見絀;然而「從人類在洞穴牆上留下第一個手印開始,我們都是時間延續的一部分,人不會真正死去。」
百年前戰爭下的旅行物語,跟活在現下的普羅大眾所想像的,其實很不一樣。你的旅行當然可以因戰爭而取消,但我要在烽火漫天繼續我的行程,也實屬合理,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正如柏林和韓炳哲所指出的,自由不應被道德化、功利化或規訓化,而應是個體對自我存在的真實追尋。我們需要重新審視那些被視為理所當然的觀念。在這個充滿喧囂與紛爭的時代,靈魂的高貴,正在於它的獨立性和對自由的堅守。讓我們不再用他者的正義去評判他人的選擇,而是以開放的心態,去理解和尊重每一個獨特的生命。
Thumbnail
殺人的原因,和死刑存廢無關,主要還是對人命不夠尊重。今天不管死刑存廢,你我都不會去殺害無辜的人,因為我們懂得要尊重別人的生命與選擇,不應該勉強別人、或是把別人當成達成自已目標的工具或手段。因此,不管是要防止熟人殺人、隨機殺人,最根本、最重重要的一件事,還是是能尊重他人。
Thumbnail
道德的最低底線,就是不管這人適不適合留待社會都一率給我活著,這樣嗎。
Thumbnail
前陣子看完這本不完美的正義,作者是一位長期為了死刑、量刑過重、少年犯,特別是那些貧窮、黑人、婦女、孩童等弱勢提供法律支持的辯護律師。 這本書內容提到了許多有關美國司法體制的狀況,作者的工作內容,主要在為死刑犯辯護,對於作者來說看待的角度不是:「犯人該不該為了自己所做的事情而附上死亡的代價?」,而是
  對梭羅而言,公民不該把自己的良心全部託付給立法者,對梭羅而言,我們並不首先是一個被統治者,而是一個有良心與思辯的人。我們的良心能告訴我們有一些法律是不正義的,只培養對法律的尊敬,就像培養對權力與權力者的尊敬一樣有問題。
Thumbnail
今天聯合報A2版,刊登以「大法官廢死表忠」作標題的社論。作者閱讀整篇內容,願純粹從「法」的角度,針對死刑釋憲問題,表達個人觀點。
Thumbnail
憲法法庭23日死刑釋憲案言詞辯論,半數認為符合應報並罪有應得,憲法追求所有人的正義,應合憲,半數學者認侵犯人性尊嚴、剝奪生命權而違憲。 顏厥安:刑罰論須引進分配正義觀點,在個人責任外考量社會責任,那就不可能有死刑。因國家不能對社會也要承擔起部分責任的犯人施以終極刑罰,這是民主國家政治權力的起碼界線。
Thumbnail
『自由的界限,應當是他人的自由開始之處。』~ 約翰·斯圖亞特·米爾 米爾是在其的名著《自由論》(On Liberty, 1859)一書中詳細闡述了“害人原則(Harm Principle)”。其核心思想是,個人的自由只有在其行為對他人造成實質性害處時才可受到社會的限制。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探討死亡自主權的書籍,作者以旁觀者的態度參與整個過程,並討論安樂死在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的差異。文章涵蓋了醫學、道德、社會問題等多方面的討論,以及對於有尊嚴的死亡的追求。它也探討了所謂的自主自由死亡所帶來的社會影響
Thumbnail
以前曾經讀到:「一個人的自由,以不侵犯到他人的自由為範圍。」這其實表示真實的自由還是受到社會人我之間的分際,而呈現受限的狀態。 同樣的,「一個人的人權也以不侵犯到他人的人權為範圍」,這在某些程度也表明人權是受限,特別是當他侵犯到他人的人權以後,人權勢必受到限制,甚至取消,不然政府就沒有權力把侵犯人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正如柏林和韓炳哲所指出的,自由不應被道德化、功利化或規訓化,而應是個體對自我存在的真實追尋。我們需要重新審視那些被視為理所當然的觀念。在這個充滿喧囂與紛爭的時代,靈魂的高貴,正在於它的獨立性和對自由的堅守。讓我們不再用他者的正義去評判他人的選擇,而是以開放的心態,去理解和尊重每一個獨特的生命。
Thumbnail
殺人的原因,和死刑存廢無關,主要還是對人命不夠尊重。今天不管死刑存廢,你我都不會去殺害無辜的人,因為我們懂得要尊重別人的生命與選擇,不應該勉強別人、或是把別人當成達成自已目標的工具或手段。因此,不管是要防止熟人殺人、隨機殺人,最根本、最重重要的一件事,還是是能尊重他人。
Thumbnail
道德的最低底線,就是不管這人適不適合留待社會都一率給我活著,這樣嗎。
Thumbnail
前陣子看完這本不完美的正義,作者是一位長期為了死刑、量刑過重、少年犯,特別是那些貧窮、黑人、婦女、孩童等弱勢提供法律支持的辯護律師。 這本書內容提到了許多有關美國司法體制的狀況,作者的工作內容,主要在為死刑犯辯護,對於作者來說看待的角度不是:「犯人該不該為了自己所做的事情而附上死亡的代價?」,而是
  對梭羅而言,公民不該把自己的良心全部託付給立法者,對梭羅而言,我們並不首先是一個被統治者,而是一個有良心與思辯的人。我們的良心能告訴我們有一些法律是不正義的,只培養對法律的尊敬,就像培養對權力與權力者的尊敬一樣有問題。
Thumbnail
今天聯合報A2版,刊登以「大法官廢死表忠」作標題的社論。作者閱讀整篇內容,願純粹從「法」的角度,針對死刑釋憲問題,表達個人觀點。
Thumbnail
憲法法庭23日死刑釋憲案言詞辯論,半數認為符合應報並罪有應得,憲法追求所有人的正義,應合憲,半數學者認侵犯人性尊嚴、剝奪生命權而違憲。 顏厥安:刑罰論須引進分配正義觀點,在個人責任外考量社會責任,那就不可能有死刑。因國家不能對社會也要承擔起部分責任的犯人施以終極刑罰,這是民主國家政治權力的起碼界線。
Thumbnail
『自由的界限,應當是他人的自由開始之處。』~ 約翰·斯圖亞特·米爾 米爾是在其的名著《自由論》(On Liberty, 1859)一書中詳細闡述了“害人原則(Harm Principle)”。其核心思想是,個人的自由只有在其行為對他人造成實質性害處時才可受到社會的限制。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探討死亡自主權的書籍,作者以旁觀者的態度參與整個過程,並討論安樂死在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的差異。文章涵蓋了醫學、道德、社會問題等多方面的討論,以及對於有尊嚴的死亡的追求。它也探討了所謂的自主自由死亡所帶來的社會影響
Thumbnail
以前曾經讀到:「一個人的自由,以不侵犯到他人的自由為範圍。」這其實表示真實的自由還是受到社會人我之間的分際,而呈現受限的狀態。 同樣的,「一個人的人權也以不侵犯到他人的人權為範圍」,這在某些程度也表明人權是受限,特別是當他侵犯到他人的人權以後,人權勢必受到限制,甚至取消,不然政府就沒有權力把侵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