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學習勞動法-勞動契約的執行(全時勞工/部分工時勞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實務中常常會把員工分為正職、兼職,調解時常常也能聽到的雇主以「他不是正職人員,所以(以下省略五百字)…」作為違法抗辯的起手式,然而勞動法中其實並沒有所謂正職、兼職的差異,但凡受雇主指揮監督、提供勞務獲領薪資,且沒有被排除適用的工作者就叫做「勞工」,勞工的權利並不會因為工作時間的約定而產生減損喔!!

一、法律上,只有「勞工」與「非勞工」的差別

首先,先來看兩個勞動基準法的法規範:

  • 勞動基準法第2條第1款: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一、勞工:指受雇主僱用從事工作獲致工資者。」

  • 勞動基準法第3條第3項:

本法適用於一切勞雇關係。但因經營型態、管理制度及工作特性等因素適用本法確有窒礙難行者,並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公告之行業或工作者,不適用之。」

勞基法第2條第1款,很明確地指出了勞工的定義,從屬於雇主,提供勞務以獲取工資者即為勞工(具體判斷為從屬性,可參本篇);勞基法法第3條第3項,更是明確地說明除指定排除適用的少數工作以外「本法適用於一切勞雇關係」;簡單來說,只要是勞工就有勞基法的保護,坊間時常聽到非正職因此沒有特別休假…的說法,是很明顯的錯誤說法

  • 工作時間、計薪方式的不同並不影響是否是「勞工」的認定
  • 工作時間、計薪方式的不同並不影響是否是「勞工」的認定
  • 工作時間、計薪方式的不同並不影響是否是「勞工」的認定

因為真的很重要,所以說三次。

勞工的權利並不會因為工作時間的約定而產生減損,不要在有部分工時(間職、工讀或其他稱謂)的勞工不屬於正式員工,因此不受勞基法保障的錯誤概念了。

二、全時與部分工時的定義

其實從勞動法中並沒辦法直接找到「部分工時」的定義,但相關說明與定義依然可以從勞動部提供的「僱用部分時間工作勞工應行注意事項」中尋得,如下:

  • 僱用部分時間工作勞工應行注意事項:

「參、 定義

部分工時勞工:謂其所定工作時間,較該事業單位內之全部時間工作勞工(下稱『全時勞工』)工作時間(通常為法定工作時間或事業單位所定之工作時間),有相當程度縮短之勞工,其縮短之時數,由勞雇雙方協商議定之。」

按上面的說明,所謂的部分工時勞工是比較出來的結果,只要勞工與企業內其他勞工的工作時間「有相當程度縮短之勞工」即屬之;只是究竟是縮短到哪種程度才算「相當程度」勞動部沒有說明(但也不是重點就是了)。

不過從「而是說明縮短之時數,由勞雇雙方協商議定之」來看,其實重點應該是放在「縮短」而不是相當;因此公司上班時間若是6小時,則某一位勞工予雇主約定每天只需工作5小時,即使只是縮短1小時,理論上也能將該勞工解釋為部分工時勞工

上面的例子中,公司的上班時間是6小時因此其工作滿6小時的勞工,就不能認定屬於部分工時勞工喔!

此外,應行注意事項中提到的「法定工作時間」,指的是每天8小時、每週40小時(若採用變形工時,則可在範圍內調整),「法定工作時間」這部分很重要請畫線記起來,釐清「法定工時」與「約定工時」才能正確地進行加班費的計算,相應的規範在於勞基法第30條中可看到

  • 勞動基準法第30條第1項:

「勞工正常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八小時,每週不得超過四十小時。」

三、部分工時的勞動權益

(一)年資

如果跟勞工的工時約定,從部分工時轉換至全時,這時候年資應該如何處理?

其實勞動基準法對年資已經有很明確的規範了!!

  • 勞動基準法第 84-2 條:

「勞工工作年資自受僱之日起算」

不要懷疑,年資從受僱用當天起算,一直到契約消滅當天終止;轉換工作時間的約定(從部分工時轉為全時)完全不會影響勞工的年資計算;工作時間的變更只是「勞動條件」的變更,本質上勞資雙方依然是在跑同一份契約,只是契約的內容、條件有所改變

簡單舉個例子:調整薪資(工資重新議定)後,年資也不會重新累計對吧~

(二)工資

工資的約定是另外一個誤區,99%民眾會認為「部分工時勞工=時薪」,這其實是一個完全錯誤的概念,並沒有任何法律有如此規範與限制,我們來看看勞基法對於工資議定的規範

  • 勞動基準法第21條第1項:

「工資由勞雇雙方議定之。但不得低於基本工資。」

是的,只要不低於基本工資,工資數額、計算或結算方式都可以隨勞資雙方自由約定約定,而目前基本工資有二種:

  1. 時薪:176元,113年起調漲為至183元
  2. 月薪:26,400元,113年起調漲為27,470元

因此部分工時勞工也可以約定為「月薪」,只是要注意「基本月薪」是依據勞基法30條第1項的標準訂定,若勞工的工作時間相較於「法定工時」有所減少,此時依然要求雇主給付相同標準的「基本月薪」顯然不公平,因此就有以下規範:

  • 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第13條:

「勞工工作時間每日少於八小時者,除工作規則、勞動契約另有約定或另有法令規定者外,其基本工資得按工作時間比例計算之。」

簡單舉個例子:

  1. 公司與勞工約定工資為基本月薪26,400元
  2. 雇主與勞工約定,每日工作4小時、每週工作20小時
  3. 勞工每月薪資應為:26,400元×20/40小時=13,200元

部分工時是工作時間的約定,與工資計算、結算的方式並沒有直接相關聯;部分工時可以採用月薪全時勞工也可以採用時薪

(三)例、休、假日與特別休假

部分工時勞工每天只工作1小時,也需要給例假和休息日?先來看看例、休日的法律規範

  • 勞動基準法第36條第1項:

「勞工每七日中應有二日之休息,其中一日為例假,一日為休息日。」

顯然勞基法第36條沒有但書規範,因此例假與休息日的給予,實際上與勞工實際提供勞務的時數沒有關係,因此即使部分工時勞工每日的工作時間很短暫,雇主依然不能使勞工連續工作超過6日(第6日算休息日出勤,要發給加班費喔)。

特別休假部分同理,特別休假的給予端看年資是否滿足要件,而年資部分前面已說明「自受僱之日起算」,假定:勞工於1月1日到職,便是次年1月1日取得特別休假,不會因為勞工是部分工時勞工而導致年資計算特別休假的取得要件有任何改變

但是!!

回到部分工時勞工的定義,部分工時勞工的「一日工時」有相當程度縮短,因此部分工時勞工的「一日」內涵與每天工作8小時的勞工顯然不同(都是一日,但部分工時勞工的一日比較短),因此應行注意事項也有告訴你各位,部分工時勞工的特別休假怎麼算,如下:

僱用部分時間工作勞工應行注意事項:

「三、例假、休息日、休假、請假等相關權益

部分工時勞工工作年資滿 1 年以上者,以部分工時勞工全年正常工作時間占全時勞工全年正常工作時間之比例,乘以勞動基準法第 38 條所定特別休假日數計給。」

簡單說,就是跟部分工時採用月薪約定一樣的邏輯與概念,依出勤時數比例計算:

簡單舉個例子:

  1. 雇主與勞工約定,每週工作20小時
  2. 勞工年資滿一年,依法享有7天特別休假
  3. 全時勞工全年法定工作:2,088小時(實際工時還要扣掉國定假日)
  4. 實際計算:7日×(20小時×52週/2,088小時)≒3.5日=28小時

(四)延長工作時間

部分工時勞工的延長工時,可以分為兩種類型:

  1. 超過約定工時
  2. 超過法定工時

請注意勞基法中的加班費是指「超過法定工時」,因此勞資雙方如果約定工作時間為4小時,雇主若因故而有請勞工加班1個小時的需求,這時候雖然依然是稱為「加班」,但卻不是勞基法中的「延長工時」喔!!

簡單說,超過「約定工時」但沒有超過「法定工時(一天8小時)」的狀況,這時候的加班費由勞資雙方自行議定,只要發給不低於基本工資的薪資就不構成違法,實務中往往都是按原約定工資正常發給。

  • 僱用部分時間工作勞工應行注意事項:

「陸、 勞動條件基準

(二)勞工每日工作時間超過約定之工作時間而未達勞動基準法所定正常工作時間部分之工資由勞雇雙方議定之;超過該法所定正常工作時間部分及於休息日出勤工作者, 應依該法第 24 條規定給付工資。」

四、小節

覺得文章、推論太長,字太多、懶得看、只想知道結論:

  1. 全時勞工與部分工時勞工,只是工作時間約定不同,身分別都是「勞工」
  2. 勞工年資自受僱之日起算,部分工時、全時的轉換不會影響、中斷年資累計
  3. 部分工時、全時屬於「工作時間」的約定,跟「工資約定」沒有關係
  4. 基本工資可按實際出勤狀況比例計算,因此部分工時也可採基本月薪聘僱
  5. 部分工時勞工一樣有例假與休息日的限制,一樣不能連續工作逾6日
  6. 部分工時勞工一樣享有特別休假,特休日數應依出勤狀況比例計算
  7. 加班有「超過約定工時」與「超過法定工時」二種,前者可自行約定加班費、後者有法律強制規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勞資手札 的沙龍
90會員
67內容數
勞動法其實是相對平易近人的法律,沒有太多艱澀的文字。我個人深信只要花點時間累積與學習,其實一般民眾(不管你是勞工、雇主或人資)都能妥善地處理多數狀況。勞資爭議的發生確實難以避免,但只要事前將相關概念了解清楚、處理時妥適援引法律規範進行風險管理,事後大多能將爭議較完整地處理。
勞資手札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19
在符合勞基法第10-1條的前提下,司法實務多肯認雇主擁有合理的調動權,即使未經勞工同意,也未必違法。文章探討了調動的核心要素、常見爭議及法院判決,以幫助讀者理解調動的法律界限及合適做法,特別是薪資及工作條件的變更影響,並提出如何判斷調動合法性的方法。
Thumbnail
2024/12/19
在符合勞基法第10-1條的前提下,司法實務多肯認雇主擁有合理的調動權,即使未經勞工同意,也未必違法。文章探討了調動的核心要素、常見爭議及法院判決,以幫助讀者理解調動的法律界限及合適做法,特別是薪資及工作條件的變更影響,並提出如何判斷調動合法性的方法。
Thumbnail
2024/09/11
「派遣勞動」是勞動市場彈性化下的產物,雖然多數人對於採負面評價,但其實派遣本身有其正面的存在價值與意義,例如:利用已具備一定工作經驗的派遣勞工,填補育嬰留職停薪期間的人力空卻;然而,在許多不肖業者努力地違法下與濫用,許多人對於派遣產生了很多錯誤,並認為派遣勞動者並不受勞動法上的保護。
Thumbnail
2024/09/11
「派遣勞動」是勞動市場彈性化下的產物,雖然多數人對於採負面評價,但其實派遣本身有其正面的存在價值與意義,例如:利用已具備一定工作經驗的派遣勞工,填補育嬰留職停薪期間的人力空卻;然而,在許多不肖業者努力地違法下與濫用,許多人對於派遣產生了很多錯誤,並認為派遣勞動者並不受勞動法上的保護。
Thumbnail
2024/08/28
生理假確實屬於非常特別的假種,基於其不用提供請假證明的特殊性,因此雇主難以拒絕給假與查核,但又有性平法第21條特別予以保護,且因生理假逾3日部分應併入病假的規範,也使得許多人資對於生理假產生誤解進而衍生爭議,因此本文旨在說明生理假相關法律規範,包括生理假的申請條件、日數限制及薪資計算方式。
Thumbnail
2024/08/28
生理假確實屬於非常特別的假種,基於其不用提供請假證明的特殊性,因此雇主難以拒絕給假與查核,但又有性平法第21條特別予以保護,且因生理假逾3日部分應併入病假的規範,也使得許多人資對於生理假產生誤解進而衍生爭議,因此本文旨在說明生理假相關法律規範,包括生理假的申請條件、日數限制及薪資計算方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現在的人的確是不想加班,就算公司在不超時也給加班費的法律規定之下,勞工還是不願意。 本文要討論的是如果公司確有經濟上的利益,該怎麼處理呢? 就法論法 《勞基法第42條》 勞工因健康或其他正當理由,不能接受正常工作時間以外之工作者,雇主不得強制其工作。 本條文反面解釋 員工只有基於「健康
Thumbnail
現在的人的確是不想加班,就算公司在不超時也給加班費的法律規定之下,勞工還是不願意。 本文要討論的是如果公司確有經濟上的利益,該怎麼處理呢? 就法論法 《勞基法第42條》 勞工因健康或其他正當理由,不能接受正常工作時間以外之工作者,雇主不得強制其工作。 本條文反面解釋 員工只有基於「健康
Thumbnail
部分工時人員未必就是屬於定期契約! 按《勞基法第 9 條》 勞動契約,分為定期契約及不定期契約。臨時性、短期性、季節性及特定性工作得為定期契約;有繼續性工作應為不定期契約。 並未將部分工時排除在外喔。 勞動部 111 年 3 月 14 日勞動條 1 字第 1110140177 號函修正
Thumbnail
部分工時人員未必就是屬於定期契約! 按《勞基法第 9 條》 勞動契約,分為定期契約及不定期契約。臨時性、短期性、季節性及特定性工作得為定期契約;有繼續性工作應為不定期契約。 並未將部分工時排除在外喔。 勞動部 111 年 3 月 14 日勞動條 1 字第 1110140177 號函修正
Thumbnail
在職場上是否有勞資爭議? 想知道考上就服乙級有何幫助? 就業服務乙級證照對於勞動爭議調解具有多方面的幫助。能讓調解者熟悉廣泛的勞動法規、學習勞動爭議解決的程序和技巧,以及深入瞭解中高齡勞工法令與性別平等法等專題。透過證照考試的過程,也全面檢驗持有乙級證照的調解者的專業知識和實務能力。
Thumbnail
在職場上是否有勞資爭議? 想知道考上就服乙級有何幫助? 就業服務乙級證照對於勞動爭議調解具有多方面的幫助。能讓調解者熟悉廣泛的勞動法規、學習勞動爭議解決的程序和技巧,以及深入瞭解中高齡勞工法令與性別平等法等專題。透過證照考試的過程,也全面檢驗持有乙級證照的調解者的專業知識和實務能力。
Thumbnail
責任制其實是勞基法第84-1條的俗稱,而適用勞基法第84-1條並代表可以非無法無天,適用84-1條的工作者雖然可以在「一定範圍內」,對於工作時間、例假...等工時條件「另行約定」,但依然有相應的規範予以制衡,勞工依然有工時上限、加班費與例假的規範,而非坊間誤解的「沒有加班費」、「做完為止」。
Thumbnail
責任制其實是勞基法第84-1條的俗稱,而適用勞基法第84-1條並代表可以非無法無天,適用84-1條的工作者雖然可以在「一定範圍內」,對於工作時間、例假...等工時條件「另行約定」,但依然有相應的規範予以制衡,勞工依然有工時上限、加班費與例假的規範,而非坊間誤解的「沒有加班費」、「做完為止」。
Thumbnail
請假是法律明文所賦予勞工的權利,因此雇主無法否準合法行使請假權利。然而,若公司確實有制定明確、合法且可執行的請假程序,則勞工於請假時應該配合相關程序辦理,若無正當理由拒絕依規定請假,仍可能視為「未請假」而構成「曠職」喔。
Thumbnail
請假是法律明文所賦予勞工的權利,因此雇主無法否準合法行使請假權利。然而,若公司確實有制定明確、合法且可執行的請假程序,則勞工於請假時應該配合相關程序辦理,若無正當理由拒絕依規定請假,仍可能視為「未請假」而構成「曠職」喔。
Thumbnail
員工在職期間可不可以約定禁止兼差? 答案:可以。 但是,得視工作職類與契約條款如何約定。 因為當事人會主張以單方擬定契約條款,限制範圍缺乏明確性,不合理亦無必要,違反相當性、衡平原則,顯然違反勞動基準法第1條、民法第247條之1規定而無效。 勞動關係法律性質(重點之重!) 以勞工之勞務提
Thumbnail
員工在職期間可不可以約定禁止兼差? 答案:可以。 但是,得視工作職類與契約條款如何約定。 因為當事人會主張以單方擬定契約條款,限制範圍缺乏明確性,不合理亦無必要,違反相當性、衡平原則,顯然違反勞動基準法第1條、民法第247條之1規定而無效。 勞動關係法律性質(重點之重!) 以勞工之勞務提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闡述了勞動契約定期合法性的問題,指出只要工作內容是常態性存在的業務,便不能以定期契約僱用。實務中簽訂定期契約合法的情況相當有限。建議不要濫用名詞「約聘」,該名詞在勞動法中並不存在。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闡述了勞動契約定期合法性的問題,指出只要工作內容是常態性存在的業務,便不能以定期契約僱用。實務中簽訂定期契約合法的情況相當有限。建議不要濫用名詞「約聘」,該名詞在勞動法中並不存在。
Thumbnail
相信你各位應該大多聽聞以下說法「勞基法很複雜,搞慘老闆」,但其實整部勞動基準法僅僅只有86條而已,所以勞基法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複雜。畢竟,將86條中比較不常使用的除童工、女工、技術生、監督與檢查、罰則扣除以後,剩下的條文也沒多少條,但為甚麼許多人資還是搞不定勞動法呢?
Thumbnail
相信你各位應該大多聽聞以下說法「勞基法很複雜,搞慘老闆」,但其實整部勞動基準法僅僅只有86條而已,所以勞基法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複雜。畢竟,將86條中比較不常使用的除童工、女工、技術生、監督與檢查、罰則扣除以後,剩下的條文也沒多少條,但為甚麼許多人資還是搞不定勞動法呢?
Thumbnail
「我們公司想要...,是不是只要勞資會議決議、取得共識就可以?」、「我們這個制度變更,有經過勞資會議同意...」相似的提問常常聽到;簡單說,涉及個別勞工權利的事項「不能」以勞資會議決議片面變更,相關變更需「個別」勞工個別同意才行。勞資會議的性質是溝通、交流,作成的決議只屬於建議性直,並沒有辦法直接發
Thumbnail
「我們公司想要...,是不是只要勞資會議決議、取得共識就可以?」、「我們這個制度變更,有經過勞資會議同意...」相似的提問常常聽到;簡單說,涉及個別勞工權利的事項「不能」以勞資會議決議片面變更,相關變更需「個別」勞工個別同意才行。勞資會議的性質是溝通、交流,作成的決議只屬於建議性直,並沒有辦法直接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