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還沒看完就急著分享的好書《夠好的工作》六個吸引我入手的原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坦白說,這是本書名跟封面(的確有點膚淺XD)都不是很吸引我的書,我會買下它是因為推薦者有「《人生4千個禮拜》奧利佛.柏克曼」。我抱著姑且翻翻的心情買了電子書,沒想到卻一發不可收拾差點熬夜看完。這本書有什麼地方吸引我呢?

1.翻譯流暢。

許多社科的書我都看得頭暈暈,必須給譯者陳珮榆大大的讚,看到目前為止文句都很流暢,前後因果一目瞭然。(畢竟社科的書要邊看邊想,如果不夠流暢真的好痛苦QQ)

2.引文與引用數據十分扎實。

剛開始看書名我以為是類似心靈雞湯,提倡生活與工作平衡之類的,沒想到裡面的內容引証很扎實,也梳理了以工作為中心的生活如何發生的歷史脈絡,說服力十足。

3.理性感性兼具。

基本上...太過數據化的書對我而言實在頭很痛,這本書除了數據與引證,故事也很精彩,論述與故事的比例於我個人而言有著剛剛好的甜蜜比例。(但每個人偏好的比例不同)

4.主題正中我心!

我很熱愛工作,但跟工作「黏」太緊也造成了我的困擾,並不是工時的因素,而是我常把工作的我無限放大成全部的我。舉個例子,當我煮飯被說難吃時,我會哈哈大笑,提議說不然這一餐來訂個披薩吧~ 但如果情境放在辦公室,那就不同了,我會非常沮喪,覺得自己很糟。

我們先在這裡停一停,為什麼不會煮飯不會讓我感到個人價值的失落,不會冒出我很糟的想法;但反觀工作,我就會因為做不好,危及自我價值與自我認同呢?

這本書梳理美國信仰人數的數據提到

像宗教團體這樣曾為許多美國人提供歸屬感、目標和身份認同的基礎設施,現在顯然正逐漸失去人氣。然而這些機構淡出之際,人們對歸屬感、目標和身份認同的需求卻依然存在。結果人們將目光轉向別處,而美國人最有可能投入大部分時間的地方,就是辦公室。

這是美國的社會現象,又何嘗不是台灣的社會現象呢?

但宗教帶來的身份認同,與工作帶來的身份認同畢竟有本質上的差異,作者引用大衛・福斯特・華萊士的話是「選擇信仰某種神祇或靈性事物更有說服力的理由是,因為你崇拜的其他事物幾乎都會把你困在其中。」重視工作沒有什麼錯,投入工作也沒有什麼不對,但過度崇拜工作而致使自己困在其中,就會產生煩惱了。


5.論述架構清晰。

書中有九個章節,每個章節的主題幾乎都是現在的主流價值,這九個關於工作的主流價值反應出人們在工作感到開心與不開心的原因,分別為:(1)我們的作為決定我們是誰。(2)把工作當成神。(3)夢想工作。(4)工作等於價值。(5)把公司當成家。(6)工作時數越長越好。(7)辦公室福利。(8)地位等於成功。(9)個人界線。

如果你正為了工作不開心,那可以靜下心深入思考,是哪些價值觀致使工作讓你感到沮喪;同樣的,如果你以工作為榮,也可以想一想,工作滿足了內心的哪些需求?


6.反思。

書裡並沒有否定對工作抱持熱誠這件事,雖然還沒完全看完,但透過作者的梳理,我似乎能更「抽離」去思考,「為什麼我會把工作跟自己的價值黏那麼緊?背後牽涉的宏觀的歷史文化、價值體系以及微觀的人格思維養成之路是什麼?」

一切因果,其來有自。等我整本看完,再分享詳細的心得。

在此之前,先謝謝作者花了那麼多心思找那麼多引證與數據,讀起來實在很過癮!

avatar-img
83會員
28內容數
仙杜瑞拉不穿水晶高跟鞋而穿起了靴子!不搭南瓜馬車,而騎乘大老鷹!王子不在宮殿吹冷氣跳舞,而要去環遊世界當吟遊詩人!讓我們一起看看與記憶不一樣的《 灰姑娘》。專題頭像、封面一併致謝臉書「何碧卿」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孩子大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情人節的今天,無論有沒有情人,透過蘇軾的這闕詞,讓我們再體會一次苦中有甜、甜中帶酸的愛情。
現實生活中沒有小叮噹,但有萬能的觀世音菩薩,認識觀世音菩薩的入門經籍是〈普門品〉,文章是我的三點心得。
孔子離開魯國時回頭了,還哭了?新詩〈仲尼回頭〉三點心得。
這是個以「自由」為目標,分享閱讀筆記的專題。期盼能得到荷米斯(Hermes)的守護,傳遞一本本好書。
情人節的今天,無論有沒有情人,透過蘇軾的這闕詞,讓我們再體會一次苦中有甜、甜中帶酸的愛情。
現實生活中沒有小叮噹,但有萬能的觀世音菩薩,認識觀世音菩薩的入門經籍是〈普門品〉,文章是我的三點心得。
孔子離開魯國時回頭了,還哭了?新詩〈仲尼回頭〉三點心得。
這是個以「自由」為目標,分享閱讀筆記的專題。期盼能得到荷米斯(Hermes)的守護,傳遞一本本好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書比起對於個人工作態度的檢討,更多著墨在文化、環境,以及整個社會結構對我們所造成的影響,說明大環境的因素如何引響我們選擇工作、執行工作,以及想像工作,最後提醒我們應該思考工作對自己的意義。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很多關於面對未來人生未知困難的建議,以及如何藉由讀書來磨練智慧、獲得工作力和變現力。書中也結合了企劃書的概念,探討暢銷書的心理狀態和經濟活動的關聯,提供了富有洞見的資訊。這些內容對於關注個人成長和商業領域的讀者來說都非常有價值。
Thumbnail
這本書使用插畫搭配文字,看起來目標客群是中小學學生,其實也適合思考人生方向的大人,或是對於未來工作迷途的大人。全文討論了工作與幸福的關係,以及探索自己的興趣和夢想,獨立思考的重要性等主題。
Thumbnail
這本書是之前我大約1月的時候看的,對於讀書和工作問題有些迷茫,然後看到這本書名,聽說這本書銷量還不錯,因此就看了這本書,期望從書中得到一些想法 這本書分為六個章節,其中五個章節是在談論有關工作,最後一個章節則談論到讀書,下面整理幾個書中內容,最後再寫寫我的心得
Thumbnail
前言 世界需要的是「你」,而不是你認為「應該成為」的人 在職涯轉換之際,這本書正是我在翻閱的書籍。 作者是一名美國的職涯規畫師,曾經從公司助理成為了五角大廈中的年輕主管,是她的夢幻職業。然而當她開始工作之後,感受到的種種痛苦和不協調,迫使她思考這是否真為她所追求的。 也因為這段經歷,使他成了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作者:池上彰(監修)。這不是一本只能給青少年閱讀的書,我們不妨想像一下,如果有一台時光機,載著你回到過去,遇見當時15歲的你,向自己詢問這個問題,你會怎麼回答呢?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一本適合青少年與成年人一起閱讀的書籍,以漫畫與插畫圖文書的形式交叉排版,引出不同分章,一段段討論工作的不同話題。 此外,書中收集了各種真實的職場人士心聲,分享不同的工作觀點與態度,並針對當代工作趨勢進行了分析。
Thumbnail
重要他人推薦的書,放進待讀清單,並且很快地看完。之前沒有讀過這位作者的其他作品,但可以感覺得出作者強大的氣場和自信,書的內容上有些重點反覆說明,算輕鬆好讀,經歷也相當特殊,值得一看。 工作確實很難跟自由聯想在一起,即便是SOHO都有雇主,也得自律的規畫專案進度。通常工作也都是為了薪水,下班才是人生
Thumbnail
書名: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 作者:池上彰   從結論來說,預習人生將要面對的問題,找到屬於你自己的答案。   最有印象的地方是第3章,從「喜歡」的事物找到工作方向。 這裡給我的啟發就是—如果喜歡某個領域,而想要從事最直接想到的職業時,不訪也找相關聯的工作,增加自己的選擇。
Thumbnail
這本書探索工作背後的真正目的,提出了兩個重要的概念:自我認知三角形和工作範圍三角形。書中進一步討論了三個常見的錯誤路標:追求完美、僅追求興趣和金錢。以及拼圖大學的概念,強調工作是一場終身學習的旅程。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書比起對於個人工作態度的檢討,更多著墨在文化、環境,以及整個社會結構對我們所造成的影響,說明大環境的因素如何引響我們選擇工作、執行工作,以及想像工作,最後提醒我們應該思考工作對自己的意義。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很多關於面對未來人生未知困難的建議,以及如何藉由讀書來磨練智慧、獲得工作力和變現力。書中也結合了企劃書的概念,探討暢銷書的心理狀態和經濟活動的關聯,提供了富有洞見的資訊。這些內容對於關注個人成長和商業領域的讀者來說都非常有價值。
Thumbnail
這本書使用插畫搭配文字,看起來目標客群是中小學學生,其實也適合思考人生方向的大人,或是對於未來工作迷途的大人。全文討論了工作與幸福的關係,以及探索自己的興趣和夢想,獨立思考的重要性等主題。
Thumbnail
這本書是之前我大約1月的時候看的,對於讀書和工作問題有些迷茫,然後看到這本書名,聽說這本書銷量還不錯,因此就看了這本書,期望從書中得到一些想法 這本書分為六個章節,其中五個章節是在談論有關工作,最後一個章節則談論到讀書,下面整理幾個書中內容,最後再寫寫我的心得
Thumbnail
前言 世界需要的是「你」,而不是你認為「應該成為」的人 在職涯轉換之際,這本書正是我在翻閱的書籍。 作者是一名美國的職涯規畫師,曾經從公司助理成為了五角大廈中的年輕主管,是她的夢幻職業。然而當她開始工作之後,感受到的種種痛苦和不協調,迫使她思考這是否真為她所追求的。 也因為這段經歷,使他成了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作者:池上彰(監修)。這不是一本只能給青少年閱讀的書,我們不妨想像一下,如果有一台時光機,載著你回到過去,遇見當時15歲的你,向自己詢問這個問題,你會怎麼回答呢?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一本適合青少年與成年人一起閱讀的書籍,以漫畫與插畫圖文書的形式交叉排版,引出不同分章,一段段討論工作的不同話題。 此外,書中收集了各種真實的職場人士心聲,分享不同的工作觀點與態度,並針對當代工作趨勢進行了分析。
Thumbnail
重要他人推薦的書,放進待讀清單,並且很快地看完。之前沒有讀過這位作者的其他作品,但可以感覺得出作者強大的氣場和自信,書的內容上有些重點反覆說明,算輕鬆好讀,經歷也相當特殊,值得一看。 工作確實很難跟自由聯想在一起,即便是SOHO都有雇主,也得自律的規畫專案進度。通常工作也都是為了薪水,下班才是人生
Thumbnail
書名: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 作者:池上彰   從結論來說,預習人生將要面對的問題,找到屬於你自己的答案。   最有印象的地方是第3章,從「喜歡」的事物找到工作方向。 這裡給我的啟發就是—如果喜歡某個領域,而想要從事最直接想到的職業時,不訪也找相關聯的工作,增加自己的選擇。
Thumbnail
這本書探索工作背後的真正目的,提出了兩個重要的概念:自我認知三角形和工作範圍三角形。書中進一步討論了三個常見的錯誤路標:追求完美、僅追求興趣和金錢。以及拼圖大學的概念,強調工作是一場終身學習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