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事件不適任調查員的樣態有那些?

綠園嬿語-avatar-img
發佈於不適任校長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自從政府實施校事會議以來,教育調查案件大增,甚至連老師被檢舉「疑似」對學生說了一句:「不要問這種笨問題」,都會被送進校事會議並進入調查。再者,由於家長投訴老師教學不力等事由,不需要舉證,因此,有不少老師要為其根本沒做過的事情辯護,這時,若遇到不適任的調查員,老師的處境就會更為艱難與不利。

因此,若能辨識出不適任調查員,並有效率地將其自人才庫除名,不僅能提高教育案件的調查品質,減少教育冤案,也能化解目前社會大眾對教育部培養的調查員幾乎都不適任之疑慮。

到底不適任調查員的樣態有哪些呢?透過第一線老師及其他不同管道得到的資料,目前大略可整理歸類如下:

一、向資方(校方、教育主管機關)傾斜的調查員

這類調查員執行調查的目標並非釐清事實真相,而是執行資方意志。在「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的社會現實下,只要資方要行為人(涉案老師)得以存活,再嚴重的不適任教學行為也會「高高舉起,輕輕放下」;若資方要行為人活不下去,就算老師完全沒有做被投訴的所謂不適任教學行為,此類調查員也要想盡辦法羅織罪名,將老師構陷入罪。

二、將老師「有罪推定」的調查員

學校啟動不適任教師案件調查的原因,許多時候是來自家長的投訴。問題是,家長投訴老師不需要有證據,也就是說,就算家長的投訴完全來自想像,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學校還是可以啟動調查。

習於「有罪推定」的調查員,其特性就是,完完全全將行為人(涉案老師)當成犯人來看,所以,其訪談過程的言行作為就是想辦法羅織出老師有罪的證據,並將對老師有利的證據或證詞全數忽略。

舉例來說:

網路上將某個一般運動時會練習的動作,做成不雅的姿勢,且已在學生之間流傳,甲老師發現後特別在上課時講解該動作,並要學生練習正確的姿勢。結果,老師被投訴體罰學生,學校並聘請A來調查。

在調查的過程中,幾乎大部份的學生都表示不覺得老師在體罰他們,只覺得老師就是正常教學。於是,A便不斷增加訪談的樣本數,甚至在訪談過程中還反覆詢問,誘導學生對老師的教學從「還好啊!」變成「有一點不舒服」,並以此作為體罰成立的理由。

三、實施「誘導式詢問」方式訪談的調查員

調查員在從事案件調查時,其主要目的應為釐清真相。但是,有的調查員卻不知為何,習慣使用誘導式詢問,甚至被訪談者已經多次對調查員所詢問題給予答案,該類調查員還是非把被訪談者問到頭昏腦脹,疲憊不堪,直至被訪談者不堪其擾,能夠配合講出完全符合調查員所要的答案。

四、自行發展調查標的之調查員

一般來說,調查員在接到案子時,都會拿到需要調查的標的,如:體罰或教學不力行為…等。

這類調查員的特色是,若在訪談過程中,問不到足以證明檢舉內容為真的證詞,便自行發展標的。例如:在訪談學生皆無法取得與體罰或教學不力的相關資訊後,就問學生是否喜歡該老師,或是否喜歡該老師任教之科目。只要學生回答「不喜歡」,就被這類調查員視為老師有教學不力的問題。

學生不喜歡某老師或討厭某學科的原因很多,有的是來自學生之前學習態度散漫,而某老師對學生的要求較嚴格;有的則是學生長期在某學科出現低成就的狀況,所以不喜歡該科目。故,任何具有教育專業素養者絕不會以學生不喜歡某師或討厭某師任教之科目就判定該老師教學不力。

無法堅守教育調查應秉持專業、是非、良知、聚焦於案件標的,甚至以自行發展、衍生、套用與檢舉標的無關資訊以對行為人入罪者,當然是不適任的調查員。

五、在調查全程不問問題,不寫報告,純賺出席費的調查員

這類調查員基本上對行為人不會「刻意」造成不利影響,但是,對於學校要順利完成案件調查卻產生相當的困擾。

為何?因為目前許多學校,校事會議所組成的調查小組通常只聘一位來自人才庫的調查員,其他兩位為學校之教師代表和家長代表。在這種生態下,受過寫調查報告訓練的外聘調查員通常要肩負完成報告之責。

如果學校不幸聘到這種「不問問題,不寫報告,純賺出席費」的調查員,在案件調查上就會出現困難,除非小組中的其他委員也有撰寫調查報告的能力,否則就可能遲遲無法結案。

六、調查報告內容空洞,用大篇幅逐字稿或法條衝高報告字數,以賺取較高稿酬的調查員

在校園事件中,有的非常單純,不必大費周章就能釐清,報告內容也就相對單純。

然,由於調查報告採以字數計酬,報告字數太少,稿酬也就不高;故,有不適任調查員會在報告中灌入大量逐字稿內容或法條文字,以衝高字數,賺得較高稿費;而在檢視整篇報告之後,可以察覺那些逐字稿內容和法條其實是多餘的。

七、邏輯能力差,常識不足的調查員

以調查程序來說,調查員在接到調查案件時,也會收到與案件相關的檢舉資料,如:家長的投訴函、檢舉內容…等。

調查員在看到檢舉函時,就應該先過濾相關投訴內容是來自家長的情緒性發洩、構陷或真的符合教學不力要件。

舉例來說,若家長投訴「孩子遲到『居然』被老師寫聯絡簿」;而調查員竟也「居然」強勢盤問老師:是否真的做這件事?對於遲到的定義是在規定時間進校門還是進教室?是否每一個遲到的學生都用寫聯絡簿的方式告知家長?…

請問:「老師將孩子遲到這件事寫聯絡簿」構成教學不力嗎?構成不當管教嗎?構成霸凌嗎?難道調查員看到如此瞎的檢舉內容都不懂得要過濾嗎?(更瞎的是,應具備教育專業的校事會議委員竟然會做成進入調查的決定。)

八、無法用正確方式和語言訪談的調查員

在調查教育案件時,會遇到不同年齡層的學生。

幼兒、小學生、智能障礙生或某些類別的特殊生屬於十分不易訪談的對象,因為這幾類的學生一般來說理解及表達能力欠佳、很容易遺忘事件發生的經過,甚至可能連調查員的問題都聽不懂,也就容易被誘導。

我就曾親眼看過一篇訪談逐字稿,調查員訪談智能障礙生時,如連珠砲般一連問四、五個問題,結果該生根本難以回答,最後,他的答案全都是調查員的答案,也就是不管調查員說什麼,他只回答「是」。

某縣市的夥伴亦曾分享,提到有位調查員訪談小一學生,就是以連珠砲般的方式一連問了好幾個問題,該生根本難以回答,只能搖頭。問題是「搖頭」究竟代表什麼?完全由調查員自行解讀。

試問,這樣的調查員所調查出的案子有公信力嗎?

有效提升調查員素質才能取得社會公信力

自從政府實施調查員制度以來,調查員的公信力就屢被質疑,不當的調查屢屢出現。

以目前的狀況來說,學校校事會議調查小組只聘一名人才庫調查員的狀況下,若該名調查員有問題,就可能整個調查出問題。但也有人質疑,若教育部人才庫調查員的素質那麼差,所有的調查既欠缺把關,也缺乏有效除名不適任調查員的機制,未來調查小組全數聘任人才庫的調查員不是會更慘?

建議教育部重新審視專審會所抄襲的政策--美國的《同儕協助與審查(Peer Assistance and Review,簡稱PAR)》,瞭解PAR的Consulting Teacher(簡稱CT,類似我國的調查員暨輔導員)為何擁有那麼高的公信力?為何PAR實施多年,除了昂貴之外,幾乎沒有其他負評?

教育部若能做到上述,或許就能找到正確的方式改革目前弊病叢生的調查員制度。

*******************************************************

持續創作不易,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追蹤、訂閱、分享、留言並點擊愛心。

avatar-img
95會員
172內容數
自從新教師法暨退休新制實施後,教育職場遭逢鉅變。因此,此專題會探討教育職場狀況與風險,以幫助更多人瞭解教育職場的實際狀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綠園嬿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由於過去社會氛圍不斷強調「師師相護」,於是,教育部仿美國PAR制度,設立調查員制度。只可惜,由於制度設計不夠嚴謹,調查員不夠專業,再加上校長影響調查權限過大,於是造成教育現場人人自危。讓人高興的是,教育部也發現相關問題,所以,也開始研擬解決方案。
過去,人本教育基金會不斷主張,不適任教師難以處理是因為「師師相護」,事實上,在新教師法實施後,校長獨攬大權,因此,落實淘汰不適任校長才是處理不適任教師的關鍵。
在校園案件中,可能出現冤案的因素很多,這篇文章要探討的是患有智能障礙的學生證人,在做證中可能被誘導,導致校園冤案的狀況。
面對校園案件調查,行為人(被調查的老師)會遇到的風險很多,而證人的證詞也是風險之一。這篇文章的主軸就是探討證人對行為人所造成的風險。
當社會濫用「受教權」的同時,它也成為不少情障特教生的保護傘。不少情障特教生在「受教權」的保護傘下,對老師和同學實施肢體和語言暴力,讓校園內充滿恐懼。希望教育部能正視情障特教生所造成的教育問題,並提出有效解決之道。
在目前的教育環境中,嚴重影響學校教學品質的原因之一,就是恐龍家長橫行。在恐龍家長中,部份可能是情緒不成熟的人。因此,在這篇文章中,除了介紹情緒不成熟者的特徵之外,也舉實例說明,以幫助讀者更易辨識出情緒不成熟的恐龍家長。
由於過去社會氛圍不斷強調「師師相護」,於是,教育部仿美國PAR制度,設立調查員制度。只可惜,由於制度設計不夠嚴謹,調查員不夠專業,再加上校長影響調查權限過大,於是造成教育現場人人自危。讓人高興的是,教育部也發現相關問題,所以,也開始研擬解決方案。
過去,人本教育基金會不斷主張,不適任教師難以處理是因為「師師相護」,事實上,在新教師法實施後,校長獨攬大權,因此,落實淘汰不適任校長才是處理不適任教師的關鍵。
在校園案件中,可能出現冤案的因素很多,這篇文章要探討的是患有智能障礙的學生證人,在做證中可能被誘導,導致校園冤案的狀況。
面對校園案件調查,行為人(被調查的老師)會遇到的風險很多,而證人的證詞也是風險之一。這篇文章的主軸就是探討證人對行為人所造成的風險。
當社會濫用「受教權」的同時,它也成為不少情障特教生的保護傘。不少情障特教生在「受教權」的保護傘下,對老師和同學實施肢體和語言暴力,讓校園內充滿恐懼。希望教育部能正視情障特教生所造成的教育問題,並提出有效解決之道。
在目前的教育環境中,嚴重影響學校教學品質的原因之一,就是恐龍家長橫行。在恐龍家長中,部份可能是情緒不成熟的人。因此,在這篇文章中,除了介紹情緒不成熟者的特徵之外,也舉實例說明,以幫助讀者更易辨識出情緒不成熟的恐龍家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任何霸凌都應該被重視究責,但同為公教人員,教師的調查小組的組成,必須全部由教育部調查人才庫遴選,交由不了解學校的外聘名單;而官員的調查小組卻體現官官相護的結構。 防師如防賊,官員對上無權無勢的小蝦米時,卻可以藉由詞藻修飾,包裝出粉飾太平的調查報告,官僚腐敗可見一斑,也可見得教師的地位真的很低落!!
Thumbnail
大L老師,曾跟導生有衝突,心結難解,所以對全班學生做分類,定義"敵我",畫清界線,讓學生清楚明白,不要隨便越界。 ☙ ❦ ❧ 大M老師,好惡分明,對導生有好之,有惡之,多次私下對其他同仁透露對不喜歡的導生之厭惡。 ☙ ❦ ❧ 老師也是人,也有情緒,也有愛恨情仇,很人性,很正常。 學
Thumbnail
上國小以後,通常放學後就會去安親班或補習班,因為大部分的爸媽需要上班。 我們總聽到安親班、補習班不好,因為孩子很可憐,他應該好好享受他的童年,但社會和父母又期望他能考個好成績,又,父母太忙沒時間,教育責任就全外包給安親補習班承擔。
Thumbnail
當老師自己也不熟悉所教授的內容時,學生可能因為認為老師知識有限而對他失去信心。
Thumbnail
過去教師被意識形態影響,大多願意認同崇高的師道,如今經過一再的修法、工作性質轉變...... 教師拒絕道德綁架,只做最低程度的工作要求,以免多做多錯,最先倒楣的就是弱勢孩子,這也怪不得老師,而是施政錯誤的結果。
Thumbnail
導師管教學生是職責,管到學生家裡去就是逾責! 而且我何德何能啊!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但如果學生在學校的行為是果,在家裡的情形是因,那,可以逾責以對症下藥嗎? 例如, ❦ 請家長不要對孩子太兇,兇過頭,他(她)叛逆的方式之一,就是拒絕學習、擺爛成績,這是無聲的抗
不適任教師的處理新制,規定調查小組「全數外聘」,教育部和人本基金會表示是為了防止「師師相護」。 人本沒有提供全面研究結果,拿著幾個個案,就把法規整個修了?? 哪條法沒有錯誤執行,那六法全書是不是都要重寫了? 人本基金會和教育部,竟然沒有學術研究的態度? 就大喇喇地在主導教育法規的改革? 意外嗎?
昨天聽一位校長夥伴說,他們有一份「性平案」報告一直被退,來來回回兩個多月,因為遣詞用字不夠理性客觀,充滿主觀意識和價值判斷等等,弄到行政人員都不想做了! 原來老師不只是「教師」,還得是「律師」,會寫理性客觀的陳述書;甚至還要是法官,能出冷靜公正的「判決文」。 今早則又看到教育部位因應數位化時代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高中生打老師事件的背後教育政策與問題,分析了特教生與一般生上課、校園霸凌以及教師對特教學生的疑慮等議題。提出學校在教育過程中應承擔更多責任,恢復特教班與普通班,特教生應由特教老師負責教導與輔導。文章討論了學校教育不負責任的態度及對特教與一般生的整合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任何霸凌都應該被重視究責,但同為公教人員,教師的調查小組的組成,必須全部由教育部調查人才庫遴選,交由不了解學校的外聘名單;而官員的調查小組卻體現官官相護的結構。 防師如防賊,官員對上無權無勢的小蝦米時,卻可以藉由詞藻修飾,包裝出粉飾太平的調查報告,官僚腐敗可見一斑,也可見得教師的地位真的很低落!!
Thumbnail
大L老師,曾跟導生有衝突,心結難解,所以對全班學生做分類,定義"敵我",畫清界線,讓學生清楚明白,不要隨便越界。 ☙ ❦ ❧ 大M老師,好惡分明,對導生有好之,有惡之,多次私下對其他同仁透露對不喜歡的導生之厭惡。 ☙ ❦ ❧ 老師也是人,也有情緒,也有愛恨情仇,很人性,很正常。 學
Thumbnail
上國小以後,通常放學後就會去安親班或補習班,因為大部分的爸媽需要上班。 我們總聽到安親班、補習班不好,因為孩子很可憐,他應該好好享受他的童年,但社會和父母又期望他能考個好成績,又,父母太忙沒時間,教育責任就全外包給安親補習班承擔。
Thumbnail
當老師自己也不熟悉所教授的內容時,學生可能因為認為老師知識有限而對他失去信心。
Thumbnail
過去教師被意識形態影響,大多願意認同崇高的師道,如今經過一再的修法、工作性質轉變...... 教師拒絕道德綁架,只做最低程度的工作要求,以免多做多錯,最先倒楣的就是弱勢孩子,這也怪不得老師,而是施政錯誤的結果。
Thumbnail
導師管教學生是職責,管到學生家裡去就是逾責! 而且我何德何能啊!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但如果學生在學校的行為是果,在家裡的情形是因,那,可以逾責以對症下藥嗎? 例如, ❦ 請家長不要對孩子太兇,兇過頭,他(她)叛逆的方式之一,就是拒絕學習、擺爛成績,這是無聲的抗
不適任教師的處理新制,規定調查小組「全數外聘」,教育部和人本基金會表示是為了防止「師師相護」。 人本沒有提供全面研究結果,拿著幾個個案,就把法規整個修了?? 哪條法沒有錯誤執行,那六法全書是不是都要重寫了? 人本基金會和教育部,竟然沒有學術研究的態度? 就大喇喇地在主導教育法規的改革? 意外嗎?
昨天聽一位校長夥伴說,他們有一份「性平案」報告一直被退,來來回回兩個多月,因為遣詞用字不夠理性客觀,充滿主觀意識和價值判斷等等,弄到行政人員都不想做了! 原來老師不只是「教師」,還得是「律師」,會寫理性客觀的陳述書;甚至還要是法官,能出冷靜公正的「判決文」。 今早則又看到教育部位因應數位化時代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高中生打老師事件的背後教育政策與問題,分析了特教生與一般生上課、校園霸凌以及教師對特教學生的疑慮等議題。提出學校在教育過程中應承擔更多責任,恢復特教班與普通班,特教生應由特教老師負責教導與輔導。文章討論了學校教育不負責任的態度及對特教與一般生的整合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