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分享]公司系統前端介面可以怎麼分工?到底要外包還是請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前面都在講故事跟脈絡,你只想看結論可以拉到最下面。


因為我年後就要離職了,主管昨天找我討論接下來前端的部分可以怎麼拆分工。


我們公司是資安軟體公司,我是負責公司的後台系統。之前公司前端介面都是我一手包辦,甚至還有包視覺流程、美化優化界面等等,很多眼睛看得見的成就,所以我的績效從進公司以來都很好。


但現在我要走了,主管需要找人接班。目前已經找了一個程式能力不錯的新人,還有另一個也是程式功力不錯的前端(跟我同期的),然後公司這幾個月有找了PM做專案規劃,PM要負責介面流程規劃的部份,但是PM規劃出來的流程只有功能架構跟基礎互動,之後就沒有人負責美化的部分,我主管就是發現了這個問題,所以找我進去討論他之後可以從什麼方向開始找新人,以及之後可以怎麼分工。


跟一般的網頁設計不同,我們公司的系統後台功能非常複雜,要拆模組、拆帳號、拆權限、有組織分權......所以其實如果UI/UX設計的能力不夠,平時沒有很注重使用者體驗,就只能做出差強人意的東西,後台會變得很難用,業務在做推廣時就會很難推出去。而若是程式功力不夠就更慘,會連功能都做不出來,或者很多後端給的邏輯會看不懂。


因為東西做不出來會連案件都無法完成,我們應該要先求有再求好,所以我跟我主管說,你如果要請人的話,最重要的指標是「程式能力」,其次是「流程規劃能力」,美感只是加分項目。


畢竟我們在剛推出新產品的時候,其實一開始只要主要功能有做出來就可以,後續再進行介面優化就好(我之前手上沒工作時,幫另一個前端同事優化了很多次介面)。所以公司裡起碼要有程式能力強的前端工程師坐鎮,再來往外擴增人手。


現在的前端新人就是用這個基準找來的,所以我們公司目前已經有兩個程式能力很強的前端工程師了,流程規劃的部分可以交給PM,所以現在可以找一個專注於視覺優化的UI/UX設計師。


但據我所知,UI/UX的背景落差很大,有些會寫程式,有些只擅長介面設計。


比方說如果我現在出來做UI/UX,就是有程式背景UI/UX工程師,而平面設計出身不會寫Code的就是UI/UX設計師


如果是有程式底子的UI/UX工程師,就可以讓UI/UX工程師開一個Branch直接寫Code把介面刻出來(俗稱「切版」),刻完把Code Commit到git上,再把這個Branch交接給前端工程師,讓前端繼續完成細部功能、程式碼調整跟串接API的工作。


因為串接API的工作通常要等後端工程師完成到一個程度才有辦法繼續,所以前端很常會卡在這裡,沒辦法繼續進行。


這段等待期我通常會去做其他事,再多開一個Server切到別的Branch去做別的功能或者修Bug。也是因為這樣,我才認真覺得介面跟程式功能串接可以完全切開來,因為我平常工作就會把這兩段切開來做。


那如果是只有設計能力,完全不懂程式的UI/UX設計師呢?


以這個前提來說,當然不可能讓UI/UX設計師去寫Code。我們可以讓UI/UX設計師看過系統整體,讓他依照系統內常用的元件、顏色、使用習慣去設計新功能,只需要產出圖稿,再讓前端工程師進行切版、功能產出、串接API的工作。


此外,如果過去沒有定義過系統的色彩定義,UI/UX設計師最好認真看待一下這個部分。如果整個系統沒有統一定義顏色,畫面會顯得很雜亂、沒有質感,甚至是會讓人操作不直覺,需要耗費額外的心力才能正常操作。而這些細節,你如果不在乎使用者體驗、沒有設計底子,你可能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優化,只會覺得「好像怪怪的」、「好像不太好用」,但講不出個所以然。


這樣分工的好處是可以找對某個領域特別專長的人,不必非得找通才,通才很難找。


我也跟我主管說了,你要找UI/UX設計或者新的前端工程師,老實說台北一大堆,不然就是考慮開放遠端職缺,目前我們公司在台中,又沒開放遠端工作,能選擇的新人就是會比較少。


主管有一度考慮過要不要視覺這塊就外包出去,我很快就打槍他的這個念想,跟他說一定要請人進來。


畢竟都待在這間公司這麼久了,公司內怎麼做事我都一清二楚。因為溝通造成的資訊落差其實很常見,甚至業務那邊搞不定客戶導致要追加小功能也很常見,所以功能做到後面還要再改再加的狀況很常見。


請問一下,外包來回溝通的時間要多久?上線時間穩定嗎?如果聯絡不上怎麼辦?還有,長期在做外包的人都知道要限制修改次數,你確定你做公司系統還要包給有修改次數上限的人嗎?你怎麼可能保證我們改到這次就再也不用再改了?而且,你的系統想要變得更好,一定會有很多優化意見,怎麼可以限制修改次數?


所以我主管很快就打消了外包UI/UX的念頭,畢竟過去這幾年,我們也是外包了不少設計廠商。的確大公司都是會有修改次數上限的,有時候就算給錢他們也不願意再多改、多給你加功能,因為成本太高、收益太低。


基本上外包只適合那種一次性完成就不太會有更動的案子,如果想要做持續優化持續加功能的案子,外包真的不太實際。


接著我們又開始討論,如果要找UI/UX設計師,要用什麼作為依據選人?


我跟主管說,過往經歷跟上過什麼課都不重要,你只要看作品集就好。


作品集打開,第一瞬間你覺得畫面漂不漂亮?閱讀起來舒不舒服?用你最直接的感受去選人就好,因為UI/UX本來就是要呈現這些給使用者,要是他連作品集呈現出來的都差強人意,其實就可以直接跳過。他有其他能力是更好,但充其量都只是加分項,我們公司目前就是缺有美感的新人,那就是要專門找這方面的人才補強。


然後他又問我薪資要怎麼開,我跟他講了我3~5年前看104大概的薪資範圍,他要依據通膨自己往上加。基本上薪資由高到低是前端工程師>UI/UX設計>網頁設計師,前端工程師依照年資跟能力,浮動很大,會寫程式還是比較值錢,所以幾年前價格最貴。但未來有機會變成前端工程師=UI/UX設計>網頁設計


UI/UX在幾年前還是剛興起的行業,依照規劃能力跟公司需求,薪水落差超大(可以自己去104看,今年的UI/UX身價變高很多)但總之幾年前的薪資還是低於前端工程師。現在可能很多公司都知道UI/UX的重要性,比較願意重金請人。


UI/UX這一塊我認為是需求遠多過於供給,優秀的UI/UX設計師搭配優秀的業務、行銷能夠把產品推向一個新的高度,如果沒有優秀的介面,你的產品功能再好都很難推──但優秀且經驗豐富的UI/UX設計不是你想請就請得到的。


UI/UX跟寫程式不同,他是更沒有標準答案的技能,更看感覺、更看直覺,且更看中「你是否在乎他人感受」的特質。如果你平常就是個完全不在乎他人感受的人,那你的UI/UX能力通常好不到哪去,或者你需要耗費極大的精神才有辦法理解它的邏輯。


因為UI/UX是為了他人而生的職業,你必須理解別人想要、需要什麼,你才能提供他人需要的媒介供對方使用,才能創造優秀的使用者體驗,這就是UI/UX設計在做的事。通常有這種特質的人溝通能力都很強,會是整個團隊的溝通橋樑。


我認為以目前的趨勢來看,未來專精於UI/UX的人出路會越來越好。


我觀察目前的職缺,UI/UX設計從低薪、中等、高薪的級距都有職缺,這是比較良性的結構。因為每個階段的人適合不同的職缺,高薪的職缺不會需要也不適合新人,但如果一個職業沒有任何公司需要初階技術人員,環境就會養不出新的技術人員,畢竟人都需要慢慢打磨才有辦法成為大師,我當年也只是個什麼都不懂的轉職菜鳥。


如果對我的轉職故事感興趣,可至:
【故事分享】關於我從零轉職成網頁前端工程師的那檔事(上)


5年前的環境還沒有這麼重視使用者體驗,所以當時UI/UX的薪水偏低,只比網頁設計稍高一些,現在看已經和前端工程師差不多了。


我想這應該也跟AI興起,以及各式各樣的No Code(無程式碼)軟體興起有關吧。如果公司專案的技術需求不高,要做的技術深度偏低,其實市面上已經有很多無程式碼就可以做出網頁上架的雲端軟體了,例如WebflowFramer


【延伸閱讀】


我會比較推薦Framer,因為Framer有免費上架網站的功能,甚至有後台CMS能夠使用,很適合建置個人網站、部落格。如果公司對於特殊調整的需求沒有太高,其實很多網頁建置的需求都可以直接透過Framer完成,全程No Code,只需要熟悉介面操作邏輯就能完成網站。


看到這裡也能理解,為什麼UI/UX設計往後的身價會水漲船高。因為你要完成一個簡單的企業網站,只需要UI/UX設計師操作Framer這種無程式碼軟體就夠啦!不需要再切版,完成設計的同時就等於完成切版工作,常見的登入功能跟資料庫功能Framer都有提供,連外包給後端工程師都不用了。


對於專門接案做企業形象網站的公司來說,這是個很大的福音。因為儘管給UI/UX設計的薪水變高,但是整體成本會下降非常多。畢竟最大的成本其實是後端工程師,現在設計公司可以省下外包給後端工程師串後台功能的成本,拿來給自家的UI/UX設計師加薪。


嗯?所以以後都不需要前端工程師跟後端工程師了嗎?


如果你只侷限在企業形象網站的領域,或許是,但你如果擴大到其他領域,你就會知道工程師還有很多可以發揮的地方──像是我們公司目前的系統,就不可能透過這種簡單的No Code軟體完成。


這些無程式碼軟體是在做「模組化」的行為,能夠模組化就表示需求普遍、需求量大,事實上這些功能的確足以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也能有效降低無意義的重複性程式產出(一直寫一樣的Code其實很無聊,所以我脫離專案型公司後再也不會想回去)。


既然市面上都是模組化功能,那不符合模組的功能當然都沒有啊,沒有模組化的特殊需求就是前端工程師、後端工程師的專精領域了,簡單來說就是「客製化」──客製化的需求往往天馬行空到你無法想像,這樣的工作很有挑戰性,做完了也會很有成就感。


所以我並不認為No Code軟體、AI興起會壓迫到工程師的生存空間,我反而認為我們可以大幅減少做無意義的工作,真!是!太!好!了!


老用一樣的模板產出差不多的Code到底有什麼意思?不只超無聊,錢也超少,做完還零成就感,只覺得自己是個碼農。


最後總結一下資訊:


---


總結一:公司系統前端介面怎麼分工?


  1. 步驟一:需求確認、操作流程規劃(PM=產品經理)
  2. 步驟二:完整畫面設計+介面流程規劃(UI/UX設計)
  3. 步驟三:切版,把畫面設計圖檔寫成可以動的程式碼(UI/UX工程師or前端工程師)
  4. 步驟四:完成操作功能、串接API(前端工程師)


每個步驟都可以切開,也可以都同一個人負責,看公司跟專案規模需求自己評估。

此外,建議每個步驟做完都給其他人確認一下,看做出來的畫面/需求是否符合專案實際需求,如果有偏差就要在當下進行修正。




總結二:到底要外包還是請人?


  1. 需要高度配合修改的專案 => 請人
  2. 單次完成即可直接結案的專案 =>外包/請人都可



---


這篇是一時興起寫的隨筆,所以架構比較隨興,比較偏聊天性質的口吻。

如果喜歡這篇文,歡迎幫我點個愛心,有任何疑問也可以留言喔~


合作邀約:s88431ss@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斜著向前走 | Slash GO!》
106會員
90內容數
斜槓不是為了賺更多錢,只是因為我想做就做! 國中斜槓寫小說,高中斜槓畫插畫,大學斜槓畫漫畫──現在又要斜槓寫部落格、做Podcast,到底有沒有在念書/工作呢? 這個部落格會分享我從小到大斜著向前走的過程,以及一些心靈成長、自我成長相關的故事,若有興趣歡迎追蹤訂閱,並留言讓我知道你的想法哦~
2025/01/06
儘管前一篇文似乎找到了新的方向,但2025年的第一週,我發現我整個人是提不起勁、很乏力的。 雖然因為通靈體質,我的狀況的確會受到集體意識影響,現在因為大多數人的狀況都不好,我的心情也很容易受到影響,但這個無力感真的太強烈了,無力到我不禁回頭審視自己原本的計畫,我看到計劃的第一個念頭竟然是:20
2025/01/06
儘管前一篇文似乎找到了新的方向,但2025年的第一週,我發現我整個人是提不起勁、很乏力的。 雖然因為通靈體質,我的狀況的確會受到集體意識影響,現在因為大多數人的狀況都不好,我的心情也很容易受到影響,但這個無力感真的太強烈了,無力到我不禁回頭審視自己原本的計畫,我看到計劃的第一個念頭竟然是:20
2024/12/30
又到了年末總回顧的時間,以前我都是在噗浪上簡單打打心情跟總結,既然今年開始用方格子,就順手整理成文章吧!
2024/12/30
又到了年末總回顧的時間,以前我都是在噗浪上簡單打打心情跟總結,既然今年開始用方格子,就順手整理成文章吧!
2024/11/24
2024年十一月初,休息了半年多的我開始收心,打算回歸職場,但找前端工程師工作的路莫名地不順遂...
2024/11/24
2024年十一月初,休息了半年多的我開始收心,打算回歸職場,但找前端工程師工作的路莫名地不順遂...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企業服務到一個階段,並評估已可脫離顧問服務時,我會將服務轉向諮詢比重比較多一點,逐步輕量合作但仍保持諮詢。這篇文章討論了企業顧問服務的重要性,並提供了一些策略和方法。
Thumbnail
當企業服務到一個階段,並評估已可脫離顧問服務時,我會將服務轉向諮詢比重比較多一點,逐步輕量合作但仍保持諮詢。這篇文章討論了企業顧問服務的重要性,並提供了一些策略和方法。
Thumbnail
產品需求怎麼來?產品經理能決定產品走向嗎?產品路線圖怎麼制定?這篇想整理我在不同公司的產品開發流程,也分享不同公司的產品決策方式。
Thumbnail
產品需求怎麼來?產品經理能決定產品走向嗎?產品路線圖怎麼制定?這篇想整理我在不同公司的產品開發流程,也分享不同公司的產品決策方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從兼職開發轉為全職開發的過程,並分享了從混進學界指日可待的積極態度。作者也提及自己在專案製作與個人生活上的矛盾與感想,最後分享了專案管理和敏捷開發相關的文章與影片。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從兼職開發轉為全職開發的過程,並分享了從混進學界指日可待的積極態度。作者也提及自己在專案製作與個人生活上的矛盾與感想,最後分享了專案管理和敏捷開發相關的文章與影片。
Thumbnail
近期在準備產品經理的職涯訪談,剛好把一些產品思維紀錄一下,包含對於產品工作的理解、產品規劃流程、和產品經理的自我反思,這篇不代表最正確的答案,僅代表個人在產品經理道路上的思維。
Thumbnail
近期在準備產品經理的職涯訪談,剛好把一些產品思維紀錄一下,包含對於產品工作的理解、產品規劃流程、和產品經理的自我反思,這篇不代表最正確的答案,僅代表個人在產品經理道路上的思維。
Thumbnail
本文適合誰看 1.在工作中經常需要在不同利害關係人之間穿梭進行說服工作的工作者。 2.想要在溝通當中展現出自己是擁有說服力的人。 3.想要提升向上管理能力的人。
Thumbnail
本文適合誰看 1.在工作中經常需要在不同利害關係人之間穿梭進行說服工作的工作者。 2.想要在溝通當中展現出自己是擁有說服力的人。 3.想要提升向上管理能力的人。
Thumbnail
先舉一個負面的例子舉例給大家聽,A公司曾經想要擴大公司的經營版圖,於是找來六位非常優秀的人員,絕大多數都是從留美、英、德博士,學有專精,甚至有雙博士,在社會上有一定地位的人,來參與這個企劃的工作。 A公司希望企劃小組,研究出是有什麼可以更加發展A公司的版圖,拓展A公司品牌,打開A公司
Thumbnail
先舉一個負面的例子舉例給大家聽,A公司曾經想要擴大公司的經營版圖,於是找來六位非常優秀的人員,絕大多數都是從留美、英、德博士,學有專精,甚至有雙博士,在社會上有一定地位的人,來參與這個企劃的工作。 A公司希望企劃小組,研究出是有什麼可以更加發展A公司的版圖,拓展A公司品牌,打開A公司
Thumbnail
業務流程委外 (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 BPO) 可以為企業主帶來一系列的好處。將人力資源、客戶服務、資訊技術、會計和薪酬管理等的複雜任務委外,來降低管理成本,儘管 BPO 需要前期投資,但它已成為許多企業考量的選擇,也是一個持續成長的市場。
Thumbnail
業務流程委外 (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 BPO) 可以為企業主帶來一系列的好處。將人力資源、客戶服務、資訊技術、會計和薪酬管理等的複雜任務委外,來降低管理成本,儘管 BPO 需要前期投資,但它已成為許多企業考量的選擇,也是一個持續成長的市場。
Thumbnail
#運營委外 (Operational Outsourcing) 指企業聘請第三方服務供應商,來執行與企業運營相關的業務活動或流程。讓公司可以專注於核心業務,同時節省成本並提高日常運營效率。了解運營委外的概念,可以幫助你更清楚了解如何使公司的業務運行順利。
Thumbnail
#運營委外 (Operational Outsourcing) 指企業聘請第三方服務供應商,來執行與企業運營相關的業務活動或流程。讓公司可以專注於核心業務,同時節省成本並提高日常運營效率。了解運營委外的概念,可以幫助你更清楚了解如何使公司的業務運行順利。
Thumbnail
委外服務能幫助公司組織提高生產力和利潤,並提升工作/產品交付品質。本文介紹委外策略、委外工作範例、委外服務的好處以及訂定委外策略的步驟。
Thumbnail
委外服務能幫助公司組織提高生產力和利潤,並提升工作/產品交付品質。本文介紹委外策略、委外工作範例、委外服務的好處以及訂定委外策略的步驟。
Thumbnail
本篇討論專案經理收到任務後的基本動作,還有如何挖掘出簡報文字之下客戶真正想要的東西。
Thumbnail
本篇討論專案經理收到任務後的基本動作,還有如何挖掘出簡報文字之下客戶真正想要的東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