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為了不要上班我做了什麼(一):做了哪些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投 Heptabase

在這一年所有的嘗試裡,印象最深的非屬主動投履歷到 Heptabase。


從小到大,我都是個無法明確說出自己要什麼的人。奇怪的是,家人或某些朋友卻用「感覺很知道自己要什麼」來形容我,我時常對此感到疑惑。我想,那大概指是因為我有很多討厭的事情,所以帶給別人相反的錯覺。例如我之所以覺得寫程式的工作適合自己,只是因為我不想太常跟人講話。實際上,或許只是個難相處、內心空洞又相當自我中心的人而已。真要問「我想要什麼」,我也不見得能毫不猶豫地回答。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元宇宙 了解最新動態!
avatar-img
12會員
25內容數
這是一份想要「給予能量」的電子報。 我是一個需要透過寫作,才能感受到我究竟經歷了甚麼情緒的人。 我在挖掘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難,讀了一些好書。有一天我發現,我講的話原來可以幫助到我的朋友們,幫他們更看清自己的情緒——即使我連自己的情緒都不太了解。 我想將這些故事和經驗分享出來,希望你可以從中獲得一點共鳴和啟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元宇宙 的其他內容
一年前,我開始經營部落格。我想那應該是比較明確的起點。要說為什麼是那個時間點,我也有點說不上來,只記得那陣子在和另一半準備留學申請的事。
不知怎麼,從某個時間點開始,我對「更好」二字慢慢皺起了眉頭。
「應該」2個字,大概是造成我們如此焦慮的罪魁禍首之一。
這個世代充斥著無以名狀的焦慮,以各種型態存在在我們周圍。關於這焦慮是怎麼來的,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說法,心理學家,上班族,學生,大概就算是上流社會也有自己的焦慮。在這裡我想試著討論的是,我們能如何面對這樣的焦慮,是否可以有除了靈性以外的作法。而我之所以想討論,也是因為我本身也深受所苦。 我沒有任何
作者給了三個建議: 1.別把工作和人生中所學到的事隔絕開來 2.感受你的能量如何在生活中不同的領域流動 3.讓周圍充滿有能量的人 其中我最認同的是第三點,也就是找到族人。關於「如何找到族人」,我提供了自己的親身經驗。 以下是我對這幾點進行的思考。
「我決定今年要對工作得小力一點,然後專注在自己身上。」我最近時常聽到這個句子,或是表達出類似意思的不同版本。雜誌會刊登和「野心的結束」相關的報導,以及人們越來越多人選擇主動離開工作一段時間。
一年前,我開始經營部落格。我想那應該是比較明確的起點。要說為什麼是那個時間點,我也有點說不上來,只記得那陣子在和另一半準備留學申請的事。
不知怎麼,從某個時間點開始,我對「更好」二字慢慢皺起了眉頭。
「應該」2個字,大概是造成我們如此焦慮的罪魁禍首之一。
這個世代充斥著無以名狀的焦慮,以各種型態存在在我們周圍。關於這焦慮是怎麼來的,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說法,心理學家,上班族,學生,大概就算是上流社會也有自己的焦慮。在這裡我想試著討論的是,我們能如何面對這樣的焦慮,是否可以有除了靈性以外的作法。而我之所以想討論,也是因為我本身也深受所苦。 我沒有任何
作者給了三個建議: 1.別把工作和人生中所學到的事隔絕開來 2.感受你的能量如何在生活中不同的領域流動 3.讓周圍充滿有能量的人 其中我最認同的是第三點,也就是找到族人。關於「如何找到族人」,我提供了自己的親身經驗。 以下是我對這幾點進行的思考。
「我決定今年要對工作得小力一點,然後專注在自己身上。」我最近時常聽到這個句子,或是表達出類似意思的不同版本。雜誌會刊登和「野心的結束」相關的報導,以及人們越來越多人選擇主動離開工作一段時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明明是辭職,卻像在寫得獎感言。 也寫給現階段可能有些迷惘的你。 我的第一份工作,待了7個月。2021年1月,我決定離開顧問公司,嘗試朝文字領域發展。至於下一份跟文字有關的工作,則要放到以後有機會再說。 畢業前的過渡期,一直在思考可以在什麼樣的領域找到自己的價值,當我回顧那七個月的工作歷
Thumbnail
開始工作後,每天都在堅強和發瘋間徘徊。 從我出社會做了第一份工作 就知道 我是一個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討厭工作的人。 尤其我這人又只憑自己喜好做事。 (∩▽∩) 好大心 生活和工作帶給我的無可奈何只能面對、放下;面對、放下。 朋友說我很有抗壓性 我只
Thumbnail
這東西應該是帳號初期第一篇出現的東西才是 但有些東西不吐不快 所以獻給了職場抱怨 之後可能也想朝分享職場瑣碎事為主題吧 畢竟我從大學實習含當兵到現在換了至少有......八份工作吧? 在傳統觀念上我鐵定是個不忠的員工 但嚴格說起來 我是藉由換工作來加薪水 一間公司待一段時間後 感受一下那個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價值和對工作的期許,並對未來提出了一些思考。
Thumbnail
2024/2/29-告別了人生第一份正職工作
Thumbnail
我好懷念剛出社會工作的那個我,懂得不多,還常問「這不是我該做的嗎?」對方以為我用的是激問,其實是懸問,我是很認真的問這些事是不是我該做的事耶。那時後好傻,做事全憑一股熱情。 因為不懂的事太多,所以不會、也不知道要計較。後來閒言閒語變多了,也影響了最初那個心無旁騖一心只想把完成份內工作的我。
身體的記憶 一直很想去上班,或者是因為身體的記憶一直在那八小時裡,不管是開車、到公司、洗杯子、吃早餐、打開電腦看著郵件、開始想著一天該做什麼事情,一切的一切都沁入身體的記憶裡,所以一下子整個把自己拔走,就看到一個不斷揮舞著功力卻無處可做的人在那乾枯著,但這也是沒辦法的,雖然已經預告了好幾個月、但整個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
Thumbnail
我認為能在一開始就承認:「自己不知道要做什麼」,遠勝過於:「我以為自己適合做什麼」。 如果有了解我的轉職故事的話,會知道在我在大學畢業以前,非常篤定自己「很適合走語言」這條路,這讓我在遇到機會時出現一個很不可取的思維:「反正我都要走語言相關的路,我幹嘛還要花時間去嘗試毫不相關的事?」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明明是辭職,卻像在寫得獎感言。 也寫給現階段可能有些迷惘的你。 我的第一份工作,待了7個月。2021年1月,我決定離開顧問公司,嘗試朝文字領域發展。至於下一份跟文字有關的工作,則要放到以後有機會再說。 畢業前的過渡期,一直在思考可以在什麼樣的領域找到自己的價值,當我回顧那七個月的工作歷
Thumbnail
開始工作後,每天都在堅強和發瘋間徘徊。 從我出社會做了第一份工作 就知道 我是一個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討厭工作的人。 尤其我這人又只憑自己喜好做事。 (∩▽∩) 好大心 生活和工作帶給我的無可奈何只能面對、放下;面對、放下。 朋友說我很有抗壓性 我只
Thumbnail
這東西應該是帳號初期第一篇出現的東西才是 但有些東西不吐不快 所以獻給了職場抱怨 之後可能也想朝分享職場瑣碎事為主題吧 畢竟我從大學實習含當兵到現在換了至少有......八份工作吧? 在傳統觀念上我鐵定是個不忠的員工 但嚴格說起來 我是藉由換工作來加薪水 一間公司待一段時間後 感受一下那個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價值和對工作的期許,並對未來提出了一些思考。
Thumbnail
2024/2/29-告別了人生第一份正職工作
Thumbnail
我好懷念剛出社會工作的那個我,懂得不多,還常問「這不是我該做的嗎?」對方以為我用的是激問,其實是懸問,我是很認真的問這些事是不是我該做的事耶。那時後好傻,做事全憑一股熱情。 因為不懂的事太多,所以不會、也不知道要計較。後來閒言閒語變多了,也影響了最初那個心無旁騖一心只想把完成份內工作的我。
身體的記憶 一直很想去上班,或者是因為身體的記憶一直在那八小時裡,不管是開車、到公司、洗杯子、吃早餐、打開電腦看著郵件、開始想著一天該做什麼事情,一切的一切都沁入身體的記憶裡,所以一下子整個把自己拔走,就看到一個不斷揮舞著功力卻無處可做的人在那乾枯著,但這也是沒辦法的,雖然已經預告了好幾個月、但整個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
Thumbnail
我認為能在一開始就承認:「自己不知道要做什麼」,遠勝過於:「我以為自己適合做什麼」。 如果有了解我的轉職故事的話,會知道在我在大學畢業以前,非常篤定自己「很適合走語言」這條路,這讓我在遇到機會時出現一個很不可取的思維:「反正我都要走語言相關的路,我幹嘛還要花時間去嘗試毫不相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