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歷程重點在於「學生」面對「問題」的「學習過程」與「反思」,如何完整地將一個「問題」(或主題、議題)呈現才是學習歷程的重點。
所以:重點不是「頁數」多寡、而是「內容」有沒有足夠的品質。
什麼叫足夠的品質?
題目設定可以:
主標題:「從僑生華語的使用看東南亞華人移民的華語文化」
副標題:「以XXX班?位學生為例」
只是給個方向,自己怎麼設定也都可以~
第二冊中國史第四章「近代以後的東亞移民」讓我們了解到東南亞有許多華僑群體blabla......
東南亞事實上與我們不遠,台灣社會逐年增加東南亞群體,也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像是台北在???年開始有穆斯林開齋節的活動(例子可以是新聞上看到的,也可以是自身體驗的等等)。
台灣社會逐漸認識東南亞各國,了解他們的族群、文化,但東南亞各國的華人群體我們似乎是較少接觸,也因此無法透過他們認識到他們的群體、文化特色等等。
我們學校僑生班已經有十六屆的時間,他們是東南亞華僑的後代子弟來到台灣就讀。近年來人數有明顯成長,達到數百、近千人(詳細數據再跟我拿),是我們認識移民東南亞華人群體的一個好機會blabla
因為我們歷史老師,也是僑生班導師,所以在這個機緣之下,我們與僑生班幾位華語能力好的學生進行交流、訪談。
僑生班學生中文程度有落差懸殊,無法全面分析。只能就中文能力佳,且有意願的對象進行訪談。
可以依國家進行分類。然後再進行細部描述。細部描述的內容可以有:
該國華人多寡、當地對待華人的社會風氣blabla
訪問對象在自己國家的分類/認同?
(像台灣人老一輩分本省、外省;又或是台灣新一輩覺得都台灣人,只是會講不同語言?
跟你們溝通有沒有障礙,或需要解釋等等,又或是會講?不會寫?用羅馬拼音?還是注音等等。
跟台灣一樣,是父母家庭學習?還是在學校有學習?又或是雙語學校?或雙語教育?
是家裡多使用華語?還是自己國家的國語?
還是跟台灣一樣學了英文 就只是學了。九成時間都不會用到?
還是就他們自己會說 家長已經不會說華語等等blabla
看的中文所以適應很快?還是有些詞彙是不相通的?
又或是台灣有些中文會讓他們混淆等等blabla
基本上,沒有標準答案,只要有「你自己的結論」就是很好的結論。
本次交流、訪談讓我們認識到課本沒有提及的華人移民後代,透過他們發現到原來會「中文」不是只有跟中國人溝通,在東南亞是華人群體可以交流、溝通的。
是綜合性敘述,或許可以表列顯示成果?
以正向的論述、多元、族群融合(新住民)未來台灣人的新組成的方向來寫,或許會是一個很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