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恥與臣服:諮商中的「流動」,到底流動的是什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一、

個人諮商和團體諮商的最大不同,在於諮商師不再是來訪移情與投射的唯一對象,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和潛在的好感與敵意,都變得更加複雜而多元,但這也更符合現實情況。

畢竟我們都不可能僅僅只和一個人發展關係,我們總是同時與好多人發展關係,只是關係有深有淺,有親近與疏遠,有不同功能與類型等差異而已。

從諮商師的角度來看,個人諮商和團體諮商有著顯著的區別。在個人諮商中,諮商師可以專注於來訪者個人的問題,並建立一對一的深度關係,這有助於創造一個安全和私密的環境,使來訪者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經歷。諮商師可以更深入地探討來訪者的個人歷史、內心衝突和潛意識動機。

許多瞬間,我會說我在和來訪者「互相凝視」,這種瞬間是很可貴的,因為現實生活中,有太多可以逃避凝視的機會,凝視容易引起一個人的羞恥感,倒不是說人們害怕被看透,而是因為多數人都害怕對方會看見自己的缺點、弱項、不足之處。說到底,凝視容易引起的羞恥感,是一種對個體自戀本性的挑戰。

然而,在團體諮商中,諮商師需要同時處理多個來訪者的需求和動態。這要求諮商師具備高度的敏感性和靈活性,以便有效地管理團體互動,促進成員之間的相互支持和理解。在這種情境下,來訪者有機會通過觀察和參與他人的經驗來反思自己,這樣的過程能夠提供更豐富的學習和成長機會。

換個角度來說,人與人之間的凝視與羞恥變得複雜了,有時讓我們羞恥的對象,我們會因此而產生了想要向對方臣服的衝動。臣服意味著向對方說:「你已經擁有我了,所以你可以安心背對我,我已經對你毫無威脅。請朝向他人投以你刀般的眼光,去解剖他們吧!」

類似的舉動,其他動物表現的更加凸顯,比如對人類露出肚子的貓,牠將自己最脆弱的部分呈現,並不只是因為討好,而是出於一種求生的本能。

許多時候,團體裡的沉默或衝突,都來自於同一個原因,這個原因就是這裡談到的羞恥與臣服。羞恥會引起我們的死亡焦慮,就像那句話「羞恥的想要找個洞裡鑽進去」。什麼時候人會進到洞裡?

無疑的,就是死亡後被土葬的時刻,可以說土葬就是一種人對於死亡的想像與投射。想像自己進入一種「埋入」的狀態,當中是永恆的黑暗,並充滿令人恐懼的窒息感。

既然害怕窒息,那就要抗爭,就要揮動四肢,在團體中體現為種種攻擊的時刻。對他人的反對、批評、冷嘲熱諷或彼此爭吵,都是出於羞恥背後的死亡焦慮,進而需要通過大聲呼喊來確認自己「仍然活著」。

 

二、

從不同理論的角度來看,個人諮商和團體諮商的差異也有所體現:

A. 精神分析

在精神分析取向的個人諮商中,重點放在來訪者的潛意識和過去經驗對現在行為的影響。諮商師和來訪者之間的移情和反移情關係是治療的核心,通過這種關係,來訪者能夠逐步意識到自己的內心衝突和未解決的情感。

在團體諮商中,移情不僅發生在諮商師與來訪者之間,也會在來訪者之間出現。這種多重移情和反移情的動態提供了更複雜但也更真實的互動圖景,有助於來訪者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行為模式和人際關係問題。

 

B. 存在人本

在存在人本取向的個人諮商中,重點放在來訪者的自我實現和個體存在的意義上。諮商師提供一個無條件積極關懷、真誠和同理心的環境,使來訪者能夠探索自己的內在世界和存在價值。

在團體諮商中,這些原則同樣適用,但會通過團體成員之間的互動來體現。成員可以在團體中找到共同的存在問題和挑戰,並通過彼此的支持和反饋來促進自我探索和成長。

 

C. 認知行為療法 (CBT)

在CBT取向的個人諮商中,重點放在來訪者的認知扭曲和行為模式上,通過系統的技術和練習來改變負面的思維和行為。

在團體諮商中,CBT技術同樣可以應用,但有一個額外的優勢:成員可以相互分享和支持彼此的練習和改變過程,這種互助的環境能夠加強行為改變的效果。此外,觀察他人的成功和挑戰也能激發個體的動機和信心。

 

下面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明:

假設一位來訪者John,他在個人諮商中表達了對自己人際關係的焦慮。

在個人諮商中,諮商師可以幫助John探討他過去的經歷,特別是童年與父母的關係如何影響了他現在的互動方式。在這個過程中,John可以逐漸意識到自己的某些行為模式,並在諮商師的支持下開始改變。

如果John參加的是團體諮商,他會在與其他成員的互動中直接面對自己的焦慮。例如,在一個團體活動中,John可能會發現自己總是避免與某些成員交流。

通過團體的反饋和討論,John可以更快地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模式,並在諮商師和其他成員的支持下嘗試新的互動方式。這種多樣化的互動和即時反饋能夠加速John的自我認識和改變過程。

總結來說,個人諮商和團體諮商各有其獨特的優勢和挑戰,選擇哪種形式取決於來訪者的具體需求和治療目標。諮商師在這兩種設定中的角色和技巧運用也會有所不同,但最終目標都是幫助來訪者達到更好的心理健康和自我實現。

 

三、

最後我想說說,我在個人諮商與團體諮商中實踐下來的一點心得。

我認為人最大的難題,是面對自己內心的羞恥感。這很難,在於很多時候我們原本並不羞恥,但成長過程中我們不斷被賦予種種羞恥的「代碼」。

比如當你在外受了委屈,回到家跟爸媽哭訴,爸媽非但沒有安慰你,卻質問你說:「肯定你也做了點錯事,他們才會欺負你。」

當爸媽不斷重複類似的話語,久而久之,你也懶得跟他們哭訴了,因為你知道在他們這裡得不到安慰與支持。同時,你也內化了他們說的話,於是當你在求學中、工作中受了委屈,你也開始檢討自己,而不是爭取自己的權益。

這一切都會在諮商中顯現,無論個人或團體。

無論你是否相信諮商的作用,無論你願不願意,你都必須承受這一切。承受自己的自戀,承受自己的羞恥感,以及隨時可能被喚醒的焦慮與恐懼。

然而,當你投身於諮商中,你願意做出一點向外索取的嘗試,那麼你就有機會讓自己封閉而壓迫的這一切心理動力得以流通,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僅僅只是踏入諮商室,他就會覺得好多了。

因為他允許自己在這裡可以保持流動,可以恣意的自戀,可以恣意的羞恥,並且他知道這是安全的。


作者:高浩容。哲學博士,道禾實驗教育基金會兒童青少年哲學發展中心主任研究員、台灣哲學諮商學會(TPCA)監事。著有《小腦袋裝的大哲學》、《心靈馴獸師》、等書。於兩岸公私立學校,從事哲學教育等哲學實踐活動。
43會員
41內容數
結合哲學諮商實務經驗,以及存在心理學視角,提供對於:自由、責任、命運、孤獨、存在感、價值感等人生課題的分析與解答。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容我說 的其他內容
愛,就是給出真實的承諾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如何去愛?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諮商能帶給來訪者快樂嗎?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痛感與信仰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27 羞恥只是一種感受,感受是可以改變的羞恥感來自於什麼?該如何處理?
Thumbnail
avatar
查爾斯
2024-03-07
Q6 被看見與羞恥當你不斷去說出那些你未曾說過的話, 從你的羞恥一層一層的剝下,當你透過我認識到自己的光和愛,當你穩住在自己的軸心,當你想念愛而不羞恥,當你表達愛也不會不自在,當你都能給他們一個擁抱,很多的擁抱。 在等這一切都在消融,當這一切消融了….只要(表達)你的看見,光,才有了愛傳達的,和連結的力量
avatar
Li Li
2024-02-24
羞恥、自卑與謊言讓我心中一沉的是,我現在怎麼樣,二十年後可能還是一樣,那麼⋯⋯   現在因為「不能認清自己」而苦於自卑情結的我,二十年後可能還是會死性不改,因為無法認份,然後繼續苦於自卑情結。
Thumbnail
avatar
想跟現實接軌的李靡靡
2023-12-20
羞恥、噁心、骯髒、邪惡、血腥、汙穢、月經男性懼怕月經,但只要男性需要,他依舊可以輕鬆寫意的說道「月經來就可以不上體育課,真好。」
Thumbnail
avatar
Jeffrey
2022-08-31
認識「羞辱創傷」▸(一):羞恥與羞愧如果我問你,你無法忍受什麼樣的人?我們可以很直覺性拋出各種形容詞,然而卻沒發現我們說出口的,是否可能是自己身上厭惡的特質。
Thumbnail
avatar
幼稚園哲學湯
2022-07-25
【阿卡西紀錄9—我與大師導師的對話】—《關於羞恥心》孩子,只有當你願意去看見每一件事背後的意圖,去接受它,去看見它帶來的美好,你們才是真正願意拋棄那個名為羞恥心的虛假外衣,讓你們無條件的愛成為真正的主角站上這個世界舞台,那才是真正每個人都一模一樣的時候,無分別、無批判,這時候你們才是真正能進入彼此的內心交流、穿透、接納、包容,迎來真正的世界大同。
Thumbnail
avatar
朵莉的阿卡西花園
2022-03-03
shame 與「羞;羞愧;愧;羞恥;可恥;失恥;羞蒙;丟面;憾遺;失望」等的橋接完整標題:shame 與「羞」或「羞愧」或「愧」或「羞恥」或「可恥」或「失恥」或「羞蒙」或「丟面」或「憾遺」或「失望」等的轉換密碼
Thumbnail
avatar
羅聖爾
2021-07-26
羞恥的記號讓別人知道他們眼中認定的讚美、時尚與秀異,恰恰是別人眼裡的老土、傖俗、低品味,因褒得貶,因抬舉失誤而自曝其短。如此貶抑他人的自豪,使他們認知自己身上原來別了一個低下、不如人、羞恥的記號。
avatar
電子浮生
2021-06-24
羞恥的魅力:魔女宅急便話說我不知道有多少次,強調我是個魔女控,超愛魔女角色的。 但老實說,這一切都是從魔女宅急便開始的,所謂魔女的原型也在這裡,至於其他作品裡的魔女,其實也不見得符合標準啦! 這一切都是從動畫版魔女宅急便開始的(雖然小說版我也超愛,或更愛更多一點),因為出現了不一樣的飛行少女。 故事回到風之谷,我們看到一
Thumbnail
avatar
momoge (毛毛牙)
2021-05-26
羞恥、霓虹、到頭來的自以為是離第一篇宣示說要面對我總是感到羞恥而想要忘記的過去。可是回頭看看內容,大半都在寫別人如何如何;似乎也沒有挖掘出太多我真正感到羞恥的點。也沒寫出那些我在淋浴時想到就會抱頭悲鳴的時刻。
avatar
危雁
2019-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