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玩童年遊戲,卻不覺得像以前那麼好玩? 可能的9個原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有一些小時候玩的童年遊戲,對他們總是有一些情感,長大之後起初回歸去玩的時候,確實能夠感覺到那種新奇和回味感,但卻發現好像沒有當初那樣那麼好玩,就對這個問題有些好奇,所以也就寫下這文章

可能的原因

1 生活型態改變

生活型態改變,會連帶影響到遊戲的沉浸感,例如在國小和國一國二,生活相對簡單,主要就是課業段考,當時可以專注於玩遊戲,不必同時煩惱其他太多問題,較多時間和精力,小時候遊戲就像是全世界

但大學後,除了學業之外,還有各方面例如職涯規劃和多元技能等等,這些新出現的想法和計畫,就常常會在我們玩遊戲的時候進入腦中,可能玩遊戲到一半就會去想到這些事情,加上事情變多也會使用時間和精力,長大後焦慮和煩惱也比較多,連帶影響沉浸感

例如這幾天我有玩玩些童年遊戲,有時腦中會突然出現很多計畫和靈感,就會需要趕快記下來,有時則響到一些未來的擔憂,多少會影響一些遊戲體驗


2 觀念的改變

觀念的改變,例如對年度目標的規劃、以終為始的思考、以及發展更多元技能等,讓我們將時間視為一個可分配和運用的資源、效率、重要緊急等觀念,是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規劃人生,但同時,這些在遊戲期間就可能會影響我們的沉浸感。

例如,小時候我們通常不會過多考慮時間的價值,遊戲時候是比較少去想這些,然而逐漸長大,我們將時間視為一種資源,並更傾向於將時間用於那些對未來有幫助的活動,比如學習新技能和知識,使得遊戲的優先順序被排在了比較後面,從而影響了遊戲的沉浸感

意義感也是一個因素。在童年時期,遊戲中的進展,以及能與他人分享,讓我們感受到較強的意義感。然而逐漸長大候,我們對於有意義的事物的看法會改變,且身邊能分享的人也可能較少。這樣一來,遊戲中的進展就可能不再像以前那樣被視為有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意義感本來具有主觀和客觀性,很多時候,就是在這兩者之間找到個平衡吧,意義本來就是人賦予的,沒有標準答案,面對多種意義和觀念,看看哪些要選取,哪些不選取,重點是要適合自己的情況

raw-image


3 社群媒體和聯絡

以小時候比較少有手機傳訊息,常常跟朋友要聯絡就是在遊戲裡面 (還記得12歲升國中才能辦FB),所以當時也比較能有完整一塊時間去玩,沉浸感較高,而跟朋友連絡的話遊戲則是種好選擇

逐漸長大後有各類社群媒體,訊息和各種通知比較多,影響到遊戲沉浸感,跟朋友也不一定只有在遊戲交流,而是可用各種社群媒體交流

4 大腦回憶機制&期望落差

大腦回憶過去時候,是從過去資料庫中抽取事件,不一定代表真實的過去,當我們回憶童年的遊戲時,往往會將將童年遊戲去和快樂、無憂無慮的時光聯繫在一起,但也可能忽略遊戲那些單調、太困難、乏味的部分

實際遊玩時,可能發現遊戲的內容沒有如記憶中那般精彩,這落差就會產生失望感

5 探索過程和熟悉感

小時候玩的時候很多東西都很新,是一個探索的過程,每次探索都有新發現

長大後回到遊戲,起初確實是會啟動探索的過程,而且會有伴隨的重溫,但也因為熟悉感,新奇感的部份就會有所下降,因為就變得熟悉了

6 漫長VS立即回饋

有些童年遊戲會需要漫長的培養過程,例如培養角色和練等升級等等,這種漸進式的進展和成就感,會讓小時候自己感到充實和滿足,當時候可能為了遊戲中的小進展花費數小時是值得

但是長大後,時間有限加上會去考慮時間投入和結果,生活往往會需要一些能帶來更快回饋的事物帶來滿足感,這時候較為緩慢且長期培養的遊戲,就比較難以帶來立即滿足

例如我玩過賽爾號懷舊服,起初當然滿好玩的,起初新奇和重溫感很讚,但一段時間後際會變成熟悉,而且裡面精靈培養真的需要花很多時間,後來就比較會想要看其他人玩的影片,還可加速播放


raw-image


7 社交因素

童年時,我們玩遊戲常可以有同年紀的朋友可以一起聊天或玩,可能是家裡上限一起玩,然後到學校也就可聊遊戲,但長大候大家忙,機會就變少

當然在遊戲可以交到很多新好友,但長大後大家時間較少和事情較多,很難可以不計時間成本去和大家一起玩和討論,也較少能夠固定找時間和大家玩和討論

8 選擇增加

以前遊戲較少時候,大家玩相同遊戲的機率較高,但長大後各類遊戲選擇多起來,大家的選擇就不同,要找到相同遊戲玩家機率減少

9 回憶不僅僅是遊戲本身,更是整個童年

就像上面提到的,很多以前有個元素,現在都變得比較少,有時候玩這類童年由戲時候不僅僅是遊戲本身,而是想起那童年的自己和當時候的生活

有時候回味的,不單單是這些遊戲本身,而是回味那童年時各種人事物,回味那個當時候的自己,可能會想起、當時新奇和樂趣的感受、投入和探索的感覺、當時與朋友的談天、在論壇上討論攻略,回憶的是一段童年、回憶當時的那段時光、那個自己


上面幾個觀念大家也都可以看看,之後也會寫一篇針對這部分一些想法和解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マル_maru-avatar-img
2024/08/31
小時候只玩NDS,沒有自己的手機和電腦,回想起那段童年,讓我不禁感到一陣懷念…
小豆pik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18
長大後玩童年遊戲,卻不覺得像以前那麼好玩? 9種解方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avatar-img
小豆pika的園地
128會員
376內容數
目前主要會以書籍心得、動漫心得、生活想法等方面來寫
小豆pika的園地的其他內容
2024/11/03
有時候,玩遊戲,想要快樂與放鬆卻沒有達成效果,反而被「效率」和「完美」的過度減少了快樂 我的經驗告訴我,適當降低標準或放棄效率,能帶來更真實的快樂,下面想舉幾個例子 1 舉例來說,當時我玩《摩爾莊園》手遊時,這款遊戲有每日成長數值進度的上限,一開始,我總是把每一天的成長數值最大化,為了快速提升
Thumbnail
2024/11/03
有時候,玩遊戲,想要快樂與放鬆卻沒有達成效果,反而被「效率」和「完美」的過度減少了快樂 我的經驗告訴我,適當降低標準或放棄效率,能帶來更真實的快樂,下面想舉幾個例子 1 舉例來說,當時我玩《摩爾莊園》手遊時,這款遊戲有每日成長數值進度的上限,一開始,我總是把每一天的成長數值最大化,為了快速提升
Thumbnail
2024/10/30
之前有分享過幾個遊戲化改善生活的方向,想要繼續分享
Thumbnail
2024/10/30
之前有分享過幾個遊戲化改善生活的方向,想要繼續分享
Thumbnail
2024/10/12
大家安安,今天想要分享這部動漫「驀然回首」的內容和心得
Thumbnail
2024/10/12
大家安安,今天想要分享這部動漫「驀然回首」的內容和心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小時候… 最近想想,覺得生活挺荒謬的 小時候總是以為,長大後會有很多時間,可以玩自己喜歡的遊戲,但真正長大後卻發現和當初的想像大不相同,遊戲好像沒有當初那麼好玩了
Thumbnail
⬛️小時候… 最近想想,覺得生活挺荒謬的 小時候總是以為,長大後會有很多時間,可以玩自己喜歡的遊戲,但真正長大後卻發現和當初的想像大不相同,遊戲好像沒有當初那麼好玩了
Thumbnail
從年少時電子遊戲癡迷到成年的生活瑣事,這是一趟探索的旅程。隨著成長,遊戲變成了生活的擾人之物,直到我重新發現它們的魔力,並思考如何將這股熱情註入日常生活。我們將深入遊戲元素劇情、機制、角色塑造並探索它們如何豐富我們的現實世界。無論你是遊戲迷還是尋求更多生活樂趣的人,我將帶你重新認識遊戲與生活的交織。
Thumbnail
從年少時電子遊戲癡迷到成年的生活瑣事,這是一趟探索的旅程。隨著成長,遊戲變成了生活的擾人之物,直到我重新發現它們的魔力,並思考如何將這股熱情註入日常生活。我們將深入遊戲元素劇情、機制、角色塑造並探索它們如何豐富我們的現實世界。無論你是遊戲迷還是尋求更多生活樂趣的人,我將帶你重新認識遊戲與生活的交織。
Thumbnail
我家的母親大人曾經問過我,玩遊戲對我而言到底是什麼。我那時候跟他回答,這是為了放鬆休閒和殺時間。對她而言,她不能理解為什麼我們會願意花時間心力(甚至真實的金錢)在一項虛擬的世界上。畢竟在無論在這裡獲得多少東西,都是假的不是嗎? 沒錯,遊戲本質上只是一連串程式的運行結果。可是玩家會不知道這些東西是虛
Thumbnail
我家的母親大人曾經問過我,玩遊戲對我而言到底是什麼。我那時候跟他回答,這是為了放鬆休閒和殺時間。對她而言,她不能理解為什麼我們會願意花時間心力(甚至真實的金錢)在一項虛擬的世界上。畢竟在無論在這裡獲得多少東西,都是假的不是嗎? 沒錯,遊戲本質上只是一連串程式的運行結果。可是玩家會不知道這些東西是虛
Thumbnail
「你還記得我們小時候玩的那個嗎?」長大後的你們是不是也很常說起這種憶當年的話題呢?如果談論童年的時候有不同世代的人在場,會發現不同世代的童年長得很不一樣,本期走揣就要帶大家看看我們觀察到的三個世代的童年遊戲,回憶過去的同時,也來看看我們能從這些不同的遊戲中看出怎樣的時代變化吧!
Thumbnail
「你還記得我們小時候玩的那個嗎?」長大後的你們是不是也很常說起這種憶當年的話題呢?如果談論童年的時候有不同世代的人在場,會發現不同世代的童年長得很不一樣,本期走揣就要帶大家看看我們觀察到的三個世代的童年遊戲,回憶過去的同時,也來看看我們能從這些不同的遊戲中看出怎樣的時代變化吧!
Thumbnail
因應懷舊主題策展,一起喚起兒時回憶,進入時光迴廊吧! 回想起小時候,發現有許多開心幸福的片段,只是也察覺到自己大概是腦容量常常超載,有些事情實在是想不起來,或許是本能地只想記住想記得的人事物吧??😆😆然後還發覺自己一直是個愛玩的女孩,從小到大都沒變過。
Thumbnail
因應懷舊主題策展,一起喚起兒時回憶,進入時光迴廊吧! 回想起小時候,發現有許多開心幸福的片段,只是也察覺到自己大概是腦容量常常超載,有些事情實在是想不起來,或許是本能地只想記住想記得的人事物吧??😆😆然後還發覺自己一直是個愛玩的女孩,從小到大都沒變過。
Thumbnail
我以前總覺得無暇也無心陪小孩玩,內心常吶喊著:我還有一堆事要做耶!你為什麼就不能自己玩呢?當我終於有空陪玩的時候,我卻很容易感到好無聊好浪費時間喔!根本心不在焉。 你可以藉此窺探他的內心, 藉由笑聲釋放他的壓力, 你將更了解你的孩子, 你們的情感連結更深了! 以下整理了一些讀後筆記:
Thumbnail
我以前總覺得無暇也無心陪小孩玩,內心常吶喊著:我還有一堆事要做耶!你為什麼就不能自己玩呢?當我終於有空陪玩的時候,我卻很容易感到好無聊好浪費時間喔!根本心不在焉。 你可以藉此窺探他的內心, 藉由笑聲釋放他的壓力, 你將更了解你的孩子, 你們的情感連結更深了! 以下整理了一些讀後筆記:
Thumbnail
大家有沒有轉過念,或是有沒有認真思考過自己正在轉念。我覺得轉念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回想起來,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在轉念。老實說我覺得轉念,並不只是用在遇到危機的時候。以自己的例子來說,第一次有深刻的感覺是在小時候,便與大家來分享這段過程,以及從以前到現在我所體會到的感受。
Thumbnail
大家有沒有轉過念,或是有沒有認真思考過自己正在轉念。我覺得轉念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回想起來,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在轉念。老實說我覺得轉念,並不只是用在遇到危機的時候。以自己的例子來說,第一次有深刻的感覺是在小時候,便與大家來分享這段過程,以及從以前到現在我所體會到的感受。
Thumbnail
生命是要一直面對困難、解決困難的;活著本身是一種「不斷失去」的旅行。而長大就是在這些過程中體會這些變化、繼續往前的過程! 前方有什麼?誰知道呢?不要失去孩子的時候那份好奇,繼續往前探索。長大,是一件有趣又好玩,還能感到美好的事情!
Thumbnail
生命是要一直面對困難、解決困難的;活著本身是一種「不斷失去」的旅行。而長大就是在這些過程中體會這些變化、繼續往前的過程! 前方有什麼?誰知道呢?不要失去孩子的時候那份好奇,繼續往前探索。長大,是一件有趣又好玩,還能感到美好的事情!
Thumbnail
最近看了一本書「玩心設計」。 這本書在剛要出的時候我就感興趣了,那時從書店買回來時我很快就看完一遍,對作者在裡頭介紹的大量有趣設計跟遊戲感到厲害,真的大開眼界也覺得很有趣,而且五月天阿信還有幫這本書寫推薦序,覺得好羨慕哈哈。 對於我來說,身為已經是半個大人的我,「玩心」是必須對自己有一定的自
Thumbnail
最近看了一本書「玩心設計」。 這本書在剛要出的時候我就感興趣了,那時從書店買回來時我很快就看完一遍,對作者在裡頭介紹的大量有趣設計跟遊戲感到厲害,真的大開眼界也覺得很有趣,而且五月天阿信還有幫這本書寫推薦序,覺得好羨慕哈哈。 對於我來說,身為已經是半個大人的我,「玩心」是必須對自己有一定的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