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筆記不必落落長,藉由紀錄、摘要、內化,進化為「成長型人類」--《巨人的筆記》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本文摘要:

  1. 筆記與記錄的差異
    • 筆記僅是匆忙記下資訊,缺乏組織和內化;記錄則是對資訊進行整理、統整,賦予其完整性和邏輯性。
    • 記錄能將想法轉化為具體的方法和有價值的經驗,幫助我們突破思考極限。
  2. 記錄促進自我了解與目標實現
    • 透過記錄目標、生活方式和習慣,我們能更清楚地認識自己,發現與理想之間的差距。
    • 記錄有助於自我反思,制定更貼近現實的計劃,從而有效地達成目標。
  3. 有效記錄的方法:內化、摘要與捨棄
    • 在記錄過程中進行思考和內化,避免不經思考的抄寫,確保內容成為自己的知識。
    • 善於摘要,抓住關鍵字,勇於捨棄次要資訊,提高記錄的品質和效率。

------------------------------------------------------

你有做筆記的習慣嗎?你是怎麼做筆記的呢?如果有人說「做筆記只要寫下幾個關鍵字就好」,你認同嗎?

《巨人的筆記》作者金翼漢是一位韓國的紀錄學家。「紀錄」除了是他的專業與工作之外,也讓他在迷惘中找到人生前進的方向。他透過記錄,有效管理了自己的學習與生活,在年輕時以僅六年半的時間,取得一般人需要十年才能獲得的博士學位,順利成為大學教授,並在「紀錄學」的領域發展了25年。他認為,「記錄」是突破思考極限的最佳利器。把所有單純的想法記錄下來,這些想法就能夠逐漸轉化為具體的方法,甚至成為有價值的經驗,進而成為之後設定未來目標時有力的依據

《巨人的筆記》一書中,金翼漢想傳達的核心觀念是:如何透過記錄,來幫助自己達成各種目標與願望。希望藉由他自身的經驗,告訴讀者「記錄」的重要,以及如何運用這項工具,為自己的人生帶來實質的改變。

這本書之所以命名為《巨人的筆記》,是因為作者金翼漢引用了牛頓的名言:「如果我比他人看得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相信,即使我們現在渺小如侏儒,但只要持續累積自己的記錄,這些紀錄就能成為我們的墊腳石,讓我們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把每一次的記錄視為邁向成功的基石,透過不斷的累積,最終可以登上高處,成為巨人。

「紀錄」是什麼?對於自我成長有何幫助?

在書的開頭,作者特別強調了我們一般在做的「筆記」與「紀錄」之間的差別。他認為,要讓筆記真正發揮效果,必須將其進化為紀錄。簡單來說,筆記是紀錄的基礎。舉例:會議或對話時由於時間不夠或談話對象講得太快,我們匆忙記下的內容就是「筆記」。而將這些零碎的筆記進一步整理、統整,並賦予它們完整性和邏輯性,這樣的行為便是「紀錄」。因此,紀錄就是將日常筆記妥善整理的過程,使它們成為有系統、有價值的知識資源。

金翼漢老師強調,筆記的用意並不是作為記憶的替代,如果認為「因為有筆記,就不必費力記憶」,那麼只會讓記憶越來越差。因此要避免以下三種錯誤的筆記習慣:

  • 為了不費心記憶所寫的筆記-->無法在腦海中佔一席之地
  • 不經思考的筆記-->難以消化成自己的東西,不會有深刻印象
  • 未重複利用的筆記-->記了等於沒記

好的「紀錄」,應該要能讓我們在過程中進行思考,因此不是未經思索的抄錄,必須是消化、解讀之後留下的精華。

另外,在談到「紀錄」時,金老師也強調了它與「計劃」之間的密切連結。他指出,一般人對計劃的認知通常是「從現在開始,決定未來要做什麼」,但金老師認為好的計劃應該先從回顧自己開始,培養所謂的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只有透過了解自己(偏好、能力、效率),才能設定正確的目標(方向、程度)並制定有效的計劃(合理、做得到)。

《巨人的筆記》建議我們先從記錄以下三件事開始,以更深入了解自己:

  1. 目標是什麼:寫下你想要做的事、想實現的目標或想要的東西,不論大小,先記錄下來。這可以幫助你更清楚地認識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
  2. 想要過怎樣的生活:記錄你想要的生活方式,包括工作和休憩的時間分配。觀察現在的生活方式,並思考未來希望如何改變,這有助於了解你的日常狀態和理想生活之間的差距。
  3. 有什麼習慣:習慣反映一個人的行為模式。有些人的習慣與目標完全不相關,甚至可能成為達成目標的阻力。透過記錄日常習慣並反思其與目標的關係,可以明確哪些習慣成為助力,哪些則在拖累自己。

當養成習慣記錄下這些內容後,會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生活與目標之間的關聯性是正向還是負向。如果發現自己並沒有實際付出努力來實現目標,那麼這樣的計劃其實只是空想而已。透過這樣由紀錄開展的自我檢視,幫助我們制定更貼近現實的計劃,真正讓紀錄成為改變的起點。

運用「紀錄」,達到「瞬間思考」與內化

如果只是被動地讀書、閱讀或聽講,並不能稱之為真正的學習。要實現學習與成長,一定要經歷「思考」這個關鍵環節。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適時停下來想想自己已經讀了什麼,或者在聽講時,思考講者的話對自己有什麼意義。作者將這樣的即時反思稱為「瞬間思考」。

經由「瞬間思考」,我們能夠在當下消化和內化所接收到的資訊,讓學習不再只是表面上的接收,而是深入理解與主動消化,從而真正推動自身的成長。因此,作者建議大家在閱讀時可以嘗試完成以下三個步驟:

  1. 閱讀一兩頁後,抬頭停下來思考:想一想自己在讀什麼,這個段落正在探討哪些主題。
  2. 讀完一個章節後,寫下關鍵字:在讀完每個章節後,將章節內容的核心關鍵字記錄下來。
  3. 讀完整本書後,整理兩到三頁的摘要:讀完書後,嘗試將整本書的內容整理成兩到三頁 A4 篇幅的摘要,對所學內容進行總結和深化。

當你完成這些步驟,並能夠在不檢視摘要的情況下複誦、解釋書中的內容時,就代表這本書真正屬於你了。

在進行「紀錄」的過程,無形中將所讀到的內容內化,這個內化的過程同時也具有篩選的作用--選出對自己相對重要的資訊。我們經歷的事件或每天閱讀的書籍或猶如一連串的畫面,但並非每個畫面都重要,也無法一一記住。透過內化和思考,我們就能夠篩選並整理出對自己最有價值的部分,保留下那些真正能夠影響我們的關鍵內容。

另外,金老師建議大家每天晚上不妨坐在書桌前或床邊,回想一下今天有哪些想法留在自己的腦海裡,也把內容記錄下來。如果每天都這樣做,即使第一天僅能記住 10% 的內容,第二天可能就能提升到 20%,接著是 30%、40%...,逐漸累積。透過這樣的習慣,我們將能更加靈活運用那些經過瞬間思考後留下的寶貴想法,並將其轉化為持續進步的動力。

「紀錄」就是取捨,留下重要的,其他全丟了

金老師提到,常有人問他是否真的會記錄一天中發生的所有事情。他總是這樣回答:「不,我會『摘要』一整天發生的事情。」與其在筆記本上逐一記錄,他更看重在腦中找出重點的過程。無論記錄的是想法、閱讀還是對話,都需要經過摘要。

所謂的「摘要」可以用以下情境模擬來比喻:當你在上課時邊聽邊做筆記,不要一股腦地邊聽邊寫,而是聽了五分鐘後,用筆電或手寫將內容濃縮為三到四個關鍵字。這個過程不僅可以幫助你理清脈絡,也讓你抓住最具代表性的重點,這其實是一種高強度的摘要練習。透過這樣的訓練,我們能更有效地整理資訊,將其轉化為真正屬於自己的知識。

書中建議,不擅長摘要的人可以先從簡單的方法開始:無論如何,先試著記下兩個關鍵字。例如,看完一部 20 分鐘的 YouTube 影片後,挑選出兩個最能代表影片內容的關鍵字。閱讀時也一樣,不論書籍的篇幅長短,都可以用同樣的方法記下重要關鍵字。

因為若一開始摘要就想要選出十個以上的關鍵字,可能會感到困難,但選擇兩個關鍵字,幾乎人人都能做到。實際上,當我們要求自己用簡短的方式做筆記時,摘要的能力就會逐漸提升。這樣的方法能夠有效減少心理負擔,更容易抓住重點,也讓記錄過程變得輕鬆許多。

金翼漢老師這麼說

當你決心開始選出兩個關鍵字時,你會意識到自己需要找出那個絕對不能忘記的重點,而其他不重要的內容就可以捨棄。如果你因為害怕捨棄太多而感到猶豫,我想告訴你,勇於捨棄是成為出色紀錄者的必要條件。要找出真正有價值的紀錄,就必須克服對捨棄的恐懼。

努力抄寫不是「紀錄」,內化是關鍵

如果你花了一個小時閱讀大約 50 頁的書,同時花一個多小時寫好幾頁的筆記,與其說這是「紀錄」,更像是節錄抄寫一本書。這樣並沒有達到摘要的目的。若最終你什麼都沒有記住,那這些記錄也就失去了意義。筆記的重點不在於記下每個細節,而是在於抓住關鍵,讓內容真正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因此,習慣寫下大量筆記的人,不妨試著改變自己的方式,挑選出最重要的重點,進行簡短的紀錄。這樣的練習將幫助你培養更精準的摘要能力,並讓你的學習變得更有效率。

用關鍵字記下重點是一種內化的過程,因為要挑選出重點,必須先了解內容架構,並完整消化吸收,而這遠比單純的抄寫來得更有挑戰性。這時,需要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讀和整理資訊。沒有內化的知識或想法,很難長時間留存在腦海中。如果你只是寫下大量筆記,卻沒有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依然無法真正記住內容。內化的關鍵在於主動思考和轉化,而非被動記錄。

從書籍、報告或他人言論中找出關鍵字,充分消化後,再加入 10% 自己的理解和表達,這就是內化的過程。這種方式不僅能幫助你更好地掌握資訊,還能將這些知識轉化為真正屬於自己的內容。

坦白說,我原本在閱讀書籍時會記下很多筆記,但的確未必有深度內化(也許是覺得有寫下來反而就放心了),讀完《巨人的筆記》之後,決定照金老師的方法來試試。

運用三階段紀錄,讓自己成為「成長型人類」

如果想透過記錄來促進成長,作者建議你我可以在學習、對話、思考、日常生活和工作這五個領域中,實踐三個階段的記錄,即「記錄、再記錄、持續記錄」。這具體該如何操作呢?

第一階段是透過「記錄」來培養知識、心態和訣竅。無論是記錄學習、對話、思考的內容,還是記錄書籍、課堂上的知識,或者與他人的談話,這些記錄都能幫助我們內化外界的知識。透過記錄,不僅能夠捕捉經驗中的洞察和智慧,還可以將內在的想法具體化,表現出自身的知識,進一步提升理解和應用的能力。

第二階段是「再記錄」,目的是提高記錄的品質。記錄不能僅做一次,初稿往往只是粗略的紀錄,意義有限。所謂的再記錄,不是簡單地重抄,而是通過內化、分類和重新整理來升級記錄的內容。如果說記錄是發掘和挑選原石的過程,那麼再記錄就像是用精湛技術進行寶石加工的過程,使內容更具價值。

第三階段是「持續記錄」,將內化成長轉化為一種習慣。只要掌握具體的方法,任何人都可以進入持續成長的循環。透過不斷記錄、再記錄,我們不僅能累積知識,還能逐步提升自身的能力和見解,實現長期的自我成長。

藉由「紀錄」,發展出自己的成長機制

藉由「紀錄」,發展出自己的成長機制

金翼漢老師這麼說

當我們養成記錄的習慣,人生將因此而改變。以一天、一星期或一個月為單位,逐步實踐並記錄,並且持續努力去達成每一個目標,你將會看到自己在不斷成長。記錄的力量在於讓我們清晰地看到自己的進步軌跡,並為未來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avatar-img
26.8K會員
179內容數
持續分享商業好書閱讀心得與整理,以及人生下半場的轉型心得,歡迎你一起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作為OpenAI 的初始創辦人之一和Inflection AI 的共同創辦人,雷德霍夫曼第一時間接觸到最新的AI發展。他決定與GPT-4共同寫書,探討AI將如何改變與形塑新的未來。書中,霍夫曼多次強調,不應該悲觀的認為人類將被AI取代,而應該著眼人類如何善用AI這項工具,讓自己進化,變得更強大。
對於電子書閱讀器,相較其他讀友也許在意的是彩色、螢幕大,我反而重視的是輕巧、易攜帶,最好可以單手進行閱讀—因為我常搭捷運,沒有座位時不方便用雙手捧書、翻閱。 有些朋友也許在這樣的情境會用手機來作為電子書閱讀器,但不免受到手機的通知或訊息干擾而分心,且我還是喜歡電子紙E-ink舒適不傷眼的閱讀體驗。
相信很多人都曾經有過對於「夢幻職業」的想像,但真的能如願以償的人不多,對很多人來說,工作似乎只是賺取收入的方式,而不是展現自我的舞台。 《發現你的天職》要告訴讀者:找到「真心想做的事(夢幻工作)」並非不可能,運用「熱情」「才華」「價值觀」三重篩選機制,發掘出能讓自己獲得莫大成就感的天職。
重要的對話像是理念或政見的討論,通會都有以下三個共同點: 1. 一定會有歧異,參與對話的人不可能意見完全相同。 2. 對話過程感覺會很艱難、棘手。 3. 除了對話之外,還有後續其他的事要被完成,要導出實際的行動或改變 試著回想一下和別人進行重要的對話的經驗,結果如你預期嗎?相信不會每一次都順利。
改變自己不簡單,通常在「立定志向,信誓旦旦,從明天開始,一切就要變得不同」之後,過幾天就不了了之。或者我們會不承認自己立即需要改變,以及低估了惰性的力量,導致不知如何有效進行改變。 《零阻力改變》要告訴讀者的是—想要改變行為,需要找出妨礙自己進步的弱點,量身定做策略來跨越障礙。
談到影響力,也許你認為「那是政治人物/ 明星/ 網紅才需要的,與我無關」,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們處在一個影響力交互作用的世界,既受到他人的影響讓我們產生目標與期望,我們也對他人產生影響。影響力就如同「星際大戰」裡無所不在的原力,端看你是否能夠察覺並運用。若能夠發揮好的交互影響,將會得到互利的結果。
作為OpenAI 的初始創辦人之一和Inflection AI 的共同創辦人,雷德霍夫曼第一時間接觸到最新的AI發展。他決定與GPT-4共同寫書,探討AI將如何改變與形塑新的未來。書中,霍夫曼多次強調,不應該悲觀的認為人類將被AI取代,而應該著眼人類如何善用AI這項工具,讓自己進化,變得更強大。
對於電子書閱讀器,相較其他讀友也許在意的是彩色、螢幕大,我反而重視的是輕巧、易攜帶,最好可以單手進行閱讀—因為我常搭捷運,沒有座位時不方便用雙手捧書、翻閱。 有些朋友也許在這樣的情境會用手機來作為電子書閱讀器,但不免受到手機的通知或訊息干擾而分心,且我還是喜歡電子紙E-ink舒適不傷眼的閱讀體驗。
相信很多人都曾經有過對於「夢幻職業」的想像,但真的能如願以償的人不多,對很多人來說,工作似乎只是賺取收入的方式,而不是展現自我的舞台。 《發現你的天職》要告訴讀者:找到「真心想做的事(夢幻工作)」並非不可能,運用「熱情」「才華」「價值觀」三重篩選機制,發掘出能讓自己獲得莫大成就感的天職。
重要的對話像是理念或政見的討論,通會都有以下三個共同點: 1. 一定會有歧異,參與對話的人不可能意見完全相同。 2. 對話過程感覺會很艱難、棘手。 3. 除了對話之外,還有後續其他的事要被完成,要導出實際的行動或改變 試著回想一下和別人進行重要的對話的經驗,結果如你預期嗎?相信不會每一次都順利。
改變自己不簡單,通常在「立定志向,信誓旦旦,從明天開始,一切就要變得不同」之後,過幾天就不了了之。或者我們會不承認自己立即需要改變,以及低估了惰性的力量,導致不知如何有效進行改變。 《零阻力改變》要告訴讀者的是—想要改變行為,需要找出妨礙自己進步的弱點,量身定做策略來跨越障礙。
談到影響力,也許你認為「那是政治人物/ 明星/ 網紅才需要的,與我無關」,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們處在一個影響力交互作用的世界,既受到他人的影響讓我們產生目標與期望,我們也對他人產生影響。影響力就如同「星際大戰」裡無所不在的原力,端看你是否能夠察覺並運用。若能夠發揮好的交互影響,將會得到互利的結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本書分享如何擅於思考、訓練思考能力,以面對生活中各項問題與挑戰,並依序以四大思考力論述:獨立思考、邏輯思考、換位思考、創意思考,並於最後的「修煉思考」章節中,融合書中提及的各項思考能力,統整提出提升思考的三個方法、以及如何解決思考三大障礙,幫助思考更上一層樓。
Thumbnail
不管如何,對記憶最好的事情就是創造他們,嘗試新事物,失敗後再嘗試,永不停止。
Thumbnail
曾經自己好像看過這資訊,可是卻想不起來記錄在哪邊或是用什麼形式記錄下來,導致每次遇到相同的問題都必須重新花心力再找一次或再整理一次筆記。剛好看到《打造第二大腦》簡介,可能是對現在的我有幫助的一本書,期待看完這本書可以讓我使用自己的資料庫更加上手。
Thumbnail
「紀錄」是需要刻意練習,如果用心執行,會帶給你成長和自由,拿回主控權。 閱讀完了由韓國紀錄學家金翼漢撰寫的【巨人的筆記】後自己獲得的一個印象最深的概念。書中內容和以往教筆記方法的書(如子彈筆記)略有不同,並不著重在教人特別的有系統筆記方法,更加強調是「記錄的本質與重要性」,以及能夠應用的領
Thumbnail
「巨人的筆記」是金翼漢教授的著作,提倡透過記錄和寫筆記來掌握自己的人生。書中強調紀錄能幫助實現自由、內化知識,以及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本書中的方法和建議對於想要改善自我管理、充實人生的讀者來說,是一個實用的指南。
Thumbnail
透過紀錄摘要,在過程中提升思考力,感受到自由,提升記憶力,成為未來自學的途徑,並找到生活的意義。
Thumbnail
1.憑藉第二大腦,我們可以記錄所有的想法、過去發生的事情以及未來的計畫,還有任何我們看到的有用的資料,也就是記錄過去、現在和未來;作者依據實際應用的角度,將需要紀錄的區塊分成4大類 (1) 各個領域的知識 (2) 需要完成的專案 (3) 日記,即個人日常生活和活動的記錄 (4) 備忘訊息
Thumbnail
幫助你面對未來人生當中某個未知難題的所有提示,全都已經被世界上的某個人寫進書裡了。   第一章 生存智慧 時間自由大於財富自由,有時間閱讀的人更容易變成富有的人。 你有多忙,就代表你有多常被他人使喚  只要你把閱讀視為第一優先,就一定有時間讀書。如果這是你喜歡的事情,就應該排除萬難優先進行
Thumbnail
★你需要的不是學更多,而是開始鍛鍊觀察力!
Thumbnail
閱讀,是所有成功人士所具備的特質。這應該是沒有人會否認的道理,但是現代人已經習慣吸收快資訊,很難靜下心來好好閱讀一本書,我也不例外。我開始自我反省,自己為何無法靜下心來看一本書,曾經自己對於閱讀有著濃厚的興趣,是什麼改變了自己?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本書分享如何擅於思考、訓練思考能力,以面對生活中各項問題與挑戰,並依序以四大思考力論述:獨立思考、邏輯思考、換位思考、創意思考,並於最後的「修煉思考」章節中,融合書中提及的各項思考能力,統整提出提升思考的三個方法、以及如何解決思考三大障礙,幫助思考更上一層樓。
Thumbnail
不管如何,對記憶最好的事情就是創造他們,嘗試新事物,失敗後再嘗試,永不停止。
Thumbnail
曾經自己好像看過這資訊,可是卻想不起來記錄在哪邊或是用什麼形式記錄下來,導致每次遇到相同的問題都必須重新花心力再找一次或再整理一次筆記。剛好看到《打造第二大腦》簡介,可能是對現在的我有幫助的一本書,期待看完這本書可以讓我使用自己的資料庫更加上手。
Thumbnail
「紀錄」是需要刻意練習,如果用心執行,會帶給你成長和自由,拿回主控權。 閱讀完了由韓國紀錄學家金翼漢撰寫的【巨人的筆記】後自己獲得的一個印象最深的概念。書中內容和以往教筆記方法的書(如子彈筆記)略有不同,並不著重在教人特別的有系統筆記方法,更加強調是「記錄的本質與重要性」,以及能夠應用的領
Thumbnail
「巨人的筆記」是金翼漢教授的著作,提倡透過記錄和寫筆記來掌握自己的人生。書中強調紀錄能幫助實現自由、內化知識,以及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本書中的方法和建議對於想要改善自我管理、充實人生的讀者來說,是一個實用的指南。
Thumbnail
透過紀錄摘要,在過程中提升思考力,感受到自由,提升記憶力,成為未來自學的途徑,並找到生活的意義。
Thumbnail
1.憑藉第二大腦,我們可以記錄所有的想法、過去發生的事情以及未來的計畫,還有任何我們看到的有用的資料,也就是記錄過去、現在和未來;作者依據實際應用的角度,將需要紀錄的區塊分成4大類 (1) 各個領域的知識 (2) 需要完成的專案 (3) 日記,即個人日常生活和活動的記錄 (4) 備忘訊息
Thumbnail
幫助你面對未來人生當中某個未知難題的所有提示,全都已經被世界上的某個人寫進書裡了。   第一章 生存智慧 時間自由大於財富自由,有時間閱讀的人更容易變成富有的人。 你有多忙,就代表你有多常被他人使喚  只要你把閱讀視為第一優先,就一定有時間讀書。如果這是你喜歡的事情,就應該排除萬難優先進行
Thumbnail
★你需要的不是學更多,而是開始鍛鍊觀察力!
Thumbnail
閱讀,是所有成功人士所具備的特質。這應該是沒有人會否認的道理,但是現代人已經習慣吸收快資訊,很難靜下心來好好閱讀一本書,我也不例外。我開始自我反省,自己為何無法靜下心來看一本書,曾經自己對於閱讀有著濃厚的興趣,是什麼改變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