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一句教養:化解親子衝突,用薩提爾對話連結內心渴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自己讀了幾本關於薩提爾的書,希望在親子教養與相處方式中能運用上,這本書讀了幾章節後,覺得對薩提爾新手來說,這本書比[薩提爾的親子對話]還要友善,至少在對話無法進行下去,覺得挫敗的時候,「一句教養」就能給予很大的幫助,因為「一句教養」的內涵是能與孩子做到「渴望」層次的連結。

本書列出7種常見的親子衝突情境,透過「內線法」與孩子連結並建立界線,最後再以「一句教養」作為對話的「關門句」。

內線法:

「內」--內在:大人內在要平穩。

「線」--界線:訂立底線,給事件訂一個基調。像是家庭規範也是一種界線。

「法」--方法:「聽核心」對話方法。

這裡我很佩服作者,在故事進行、還沒讀到作者的「內線法」時,自己想像了一下是我自己會怎麼做,大部分時候甚至連內在安穩都沒辦法做到。

像是有一個情境是大女兒因為吵架而下車獨自回家,媽媽擔心但也尊重孩子不願上車的選擇而先去工作,最後女兒安全回家也打給媽媽報平安,媽媽也給予正向回饋和讚賞。

覺得如果是內心不夠強大,不夠安穩,不相信小孩是能照顧自己的父母,應該會急得團團轉,找到孩子就會破口大罵吧!

因此在各式教養方法中都會特別一直強調:大人要先平穩自己內在,大人要先照顧好自己。

另外,我覺得清楚的「界線」也會成為安穩內在的基石,在最後的底線之前,一切安好,不是嗎?

最後是用「聽核心」對話方法,如同上一本書[薩提爾的親子對話]所說,我們對話的目的是為了貼近孩子內心,讓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愛。


結語

如一開始說的,這本書我覺得比[薩提爾的親子對話]還要更好讀一點,建議常覺得在親子教養上感到挫敗的父母可以先閱讀這本書。「內線法」比較簡單好施行一些,而且每章節最後的「一句教養」也都是最能貼近孩子內心的話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Grace的沙龍
2會員
84內容數
Grac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4
歡迎各位來抽一張看看5/4-5/10的祝福與指引喔~ . . . . . . . 選好了嗎? . . . . . . . 翻牌如下 祝褔各位有美好的一天~
Thumbnail
2025/05/04
歡迎各位來抽一張看看5/4-5/10的祝福與指引喔~ . . . . . . . 選好了嗎? . . . . . . . 翻牌如下 祝褔各位有美好的一天~
Thumbnail
2025/05/01
今年在阿薩畝學堂報名了「正向教養課程」。 我之前是只有看李儀婷老師的教養書籍,但是覺得卡卡的,大概是因為自己內在容易卡關吧...後來知道Lulu老師,聽她的podcast,看她發表的文章,後來決定報名上課。 除了內在不夠安穩的因素,另一個就是想要避免「閉門造車」,想透過交流實作的方式來提升自己的
2025/05/01
今年在阿薩畝學堂報名了「正向教養課程」。 我之前是只有看李儀婷老師的教養書籍,但是覺得卡卡的,大概是因為自己內在容易卡關吧...後來知道Lulu老師,聽她的podcast,看她發表的文章,後來決定報名上課。 除了內在不夠安穩的因素,另一個就是想要避免「閉門造車」,想透過交流實作的方式來提升自己的
2025/04/27
4/27-5/3的祝福與指引, 一樣八種顏色各抽出了一張,歡迎接收下週的祝福與指引: . . . . . . . 選擇好了嗎? . . . . . . . 翻牌如下: 祝福各位有美好的一天!
Thumbnail
2025/04/27
4/27-5/3的祝福與指引, 一樣八種顏色各抽出了一張,歡迎接收下週的祝福與指引: . . . . . . . 選擇好了嗎? . . . . . . . 翻牌如下: 祝福各位有美好的一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薩提爾模式工作坊中,家庭圖是一個有力的工具。分享我在畫家庭圖的過程中,開始欣賞並接納過去,進而改善了與家人的關係。
Thumbnail
在薩提爾模式工作坊中,家庭圖是一個有力的工具。分享我在畫家庭圖的過程中,開始欣賞並接納過去,進而改善了與家人的關係。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寫一段在家族裡,讓你百感交集、層次複雜的關係。
Thumbnail
寫一段在家族裡,讓你百感交集、層次複雜的關係。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個書名,但是看到內容有關親子與婆媳,這兩種完全不在我人生清單中的關係時,還猶豫是否要推薦這本書,不過,當我看著書稿中,以手寫字體設計的讀者信件以及與作者回覆的文章,我竟然得到了作者在序言裡提到的「照見自己」───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個書名,但是看到內容有關親子與婆媳,這兩種完全不在我人生清單中的關係時,還猶豫是否要推薦這本書,不過,當我看著書稿中,以手寫字體設計的讀者信件以及與作者回覆的文章,我竟然得到了作者在序言裡提到的「照見自己」───
Thumbnail
這本書談及了作者羽茜對於父母與子女之間關係的深刻思考,並提出對父母和孩子關係的特殊見解。書中提到的關鍵詞包括愛、家庭傷痕、獨立個體等。
Thumbnail
這本書談及了作者羽茜對於父母與子女之間關係的深刻思考,並提出對父母和孩子關係的特殊見解。書中提到的關鍵詞包括愛、家庭傷痕、獨立個體等。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一種集合文章的概念,每篇故事都是來自於不同的作者,背景也是非常不同的。在一本書裡看到很多不同角度、不同層面的內容,況且就算是都圍繞在同一個議題,還是可以有著許多不同的故事。即便科技進步、交通便利,也不要忘了多關心重要的家人跟朋友。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一種集合文章的概念,每篇故事都是來自於不同的作者,背景也是非常不同的。在一本書裡看到很多不同角度、不同層面的內容,況且就算是都圍繞在同一個議題,還是可以有著許多不同的故事。即便科技進步、交通便利,也不要忘了多關心重要的家人跟朋友。
Thumbnail
在人生的舞臺上,溝通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是一把打開心靈之門的鑰匙,是建立良好關係的基石,更是解決問題、化解衝突的神奇妙藥。論及溝通,我們不能不提到其在各種關係中的重要性。 首先,讓我們來談談家庭關係。家庭是我們生命中最初的溝通學校,從父母到兄弟姐妹,每個家庭成員都是彼此溝通的對象。良好的家庭溝
Thumbnail
在人生的舞臺上,溝通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是一把打開心靈之門的鑰匙,是建立良好關係的基石,更是解決問題、化解衝突的神奇妙藥。論及溝通,我們不能不提到其在各種關係中的重要性。 首先,讓我們來談談家庭關係。家庭是我們生命中最初的溝通學校,從父母到兄弟姐妹,每個家庭成員都是彼此溝通的對象。良好的家庭溝
Thumbnail
這篇文章敘述了家人之間相處及愛的重要性,提醒我們要多一份寬容和包容,避免在家人身上發洩不良情緒。家人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支持者和依靠,是值得我們用最真摯的愛和包容來對待的。讓我們一起用行動來表達對家人的愛和關懷,讓家庭成為幸福的天堂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敘述了家人之間相處及愛的重要性,提醒我們要多一份寬容和包容,避免在家人身上發洩不良情緒。家人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支持者和依靠,是值得我們用最真摯的愛和包容來對待的。讓我們一起用行動來表達對家人的愛和關懷,讓家庭成為幸福的天堂吧!
Thumbnail
本篇探討家庭中的情緒與衝突,以及如何解壓縮過去的記憶,重新理解家的故事。 作者透過大家庭的奮鬥史,描繪了父母在三、四、五十年代的生活歷程以及煤炭市場變遷和社會轉變。這段家庭故事不僅讓人找到共鳴點,並感受到記憶與情緒的共振。雖然每個家庭經驗不盡相同,卻能引導重新看待家庭處境,啟發了理解、接納、轉化。
Thumbnail
本篇探討家庭中的情緒與衝突,以及如何解壓縮過去的記憶,重新理解家的故事。 作者透過大家庭的奮鬥史,描繪了父母在三、四、五十年代的生活歷程以及煤炭市場變遷和社會轉變。這段家庭故事不僅讓人找到共鳴點,並感受到記憶與情緒的共振。雖然每個家庭經驗不盡相同,卻能引導重新看待家庭處境,啟發了理解、接納、轉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