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化內心的恨意

更新於 2024/09/26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剛開始學習靈性時,老師曾經告訴過我,在我的累世中,因為多半是當被害者,並沒有什麽業力,因此能夠學靈性學得很快。

不過,學了幾年之後,現在我慢慢理解到,業力不大,也不代表沒有做過傷害別人的事。甚至有些時候,因為內心有著深深的「被害者信念」,反倒讓自己變得更不願易調整。

我所觀察到的「被害者信念」,指的是「把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點,認為自己做的事都是對的,別人對我好也是應該的。」

我發現家人也有類似的現象,或許這個「被害者」的能量,就是我們這一整個家族共通的信念。

最近搬回家之後,天天聽爸爸抱怨政府、聽媽媽抱怨爸爸害她人生過得不快樂,我覺得很煩躁🤯。但也讓我突然意識到,以前比較憂鬱的時候,我也經常是用這種方式說話的。

如果感受到自己被傷害,會對世界產生一股「恨」的能量,累積太多,也會對他人有攻擊性,而且還會自認為自己是對的。

或許是因為被害者覺得,「明明我是被傷害的,錯的是別人,為什麼我要改變?他才應該改。是他害我變成這樣的。」

當生活順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因為我們不傷害別人,老天自然會對我們好,這是理所當然的。

但是當生活不順利的時候,便會比他人更容易怨天尤人。因為明明我們不害人且為善,老天怎麼能夠錯待我們。

這麼想的話,久而久之就會變得越來越不感恩,也會越來越不快樂。

業力比較大的人,固然有他的功課需要學習;而有著深深的被害者信念的我們,則是需要學習去轉化內心的「恨」。

如果沒有去轉化對於世界、對他人的敵意,自己的內心也會慢慢地變得沒有生機。

當覺得錯的都是別人,我們自己也會往下掉,會變成黑色的。

轉化內心的恨意和敵意,這是我最近在學習的事。



這世間所有的功成名就,不過都是「往外」的道路,有所謂的標準答案、能夠被複製與仿照;而「往內」的道路,其實才是最難的,沒有標準答案與固定的路徑,但只要有一顆願意對自己感到無限好奇的心,就有可能走出一條路來,通向真實的自己。 在此分享個人跟著@numa.sprititualfield學習靈性、了解自我的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最近在工作時,發現了一個會引發我爆氣的點。這是以前沒注意到的。民眾詢問我某個規定該如何理解或運作,我會依照我所學習的內容回答。但對方堅信(通常是中年大叔😂)他自認為正確,或從其他地方聽來的意見。講著講著,不知不覺我就提高了音量。
跟爸爸說話時,有時覺得很煩躁,想說他講的這些事情我早就知道了。 結果工作時,發現自己也很愛說教或過度解釋。 民眾只是問一個東西,我就會興奮地從制度設計的源頭和目的開始談起。對方根本沒有興趣,常常直接打斷我的話。 想起老闆說的,要直接去針對民眾的問題回答,而不是一味地說自己想說的。 其實,
生活中可以去觀察、記錄自己在從事哪些活動時,會感到「輕盈」。 當感覺自己的狀態不對時,可以藉由相同的方法,讓自己回歸到輕盈的狀態,而這就是「回到自己」。
以前當研究生時,生活中常常覺得沒動力。並不是對於學習的東西沒興趣,而是對整個人生提不起勁。 老師說,是因為我累世經歷了很多事,內心感到很疲憊,因此今生也常常會感到心累無力,建議我趕快畢業、趕快去找工作,這樣這股疲憊就會卸掉一些。當時我想說,蛤?!去工作不是應該會變得更累嗎?沒想到,真的有比較不累。
「看不見希望」,是許多有憂鬱症的人共同的狀態。活著卻「看不見希望」,是什麼樣的感覺呢?首先,做事情一定很容易疲憊。因為對於這樣的人來說,人生就像是一場無止盡的攀岩,無法想像自己什麼時候會抵達終點,因此會覺得「放手摔落山谷」就是一種解脫。究竟,人為什麽會看不見希望呢?
剛開始工作的第一個禮拜,主管很用心地給了我許多建議。像是,應該先聆聽民眾真正想要詢問的問題是什麼,而不是自己急著給出答案。一邊聆聽主管的交代,一邊我聽見了自己心裡冒出「可是我不覺得我有這樣~」、「好煩喔」的聲音。突然間我警覺到,啊我的習氣跑出來了。
最近在工作時,發現了一個會引發我爆氣的點。這是以前沒注意到的。民眾詢問我某個規定該如何理解或運作,我會依照我所學習的內容回答。但對方堅信(通常是中年大叔😂)他自認為正確,或從其他地方聽來的意見。講著講著,不知不覺我就提高了音量。
跟爸爸說話時,有時覺得很煩躁,想說他講的這些事情我早就知道了。 結果工作時,發現自己也很愛說教或過度解釋。 民眾只是問一個東西,我就會興奮地從制度設計的源頭和目的開始談起。對方根本沒有興趣,常常直接打斷我的話。 想起老闆說的,要直接去針對民眾的問題回答,而不是一味地說自己想說的。 其實,
生活中可以去觀察、記錄自己在從事哪些活動時,會感到「輕盈」。 當感覺自己的狀態不對時,可以藉由相同的方法,讓自己回歸到輕盈的狀態,而這就是「回到自己」。
以前當研究生時,生活中常常覺得沒動力。並不是對於學習的東西沒興趣,而是對整個人生提不起勁。 老師說,是因為我累世經歷了很多事,內心感到很疲憊,因此今生也常常會感到心累無力,建議我趕快畢業、趕快去找工作,這樣這股疲憊就會卸掉一些。當時我想說,蛤?!去工作不是應該會變得更累嗎?沒想到,真的有比較不累。
「看不見希望」,是許多有憂鬱症的人共同的狀態。活著卻「看不見希望」,是什麼樣的感覺呢?首先,做事情一定很容易疲憊。因為對於這樣的人來說,人生就像是一場無止盡的攀岩,無法想像自己什麼時候會抵達終點,因此會覺得「放手摔落山谷」就是一種解脫。究竟,人為什麽會看不見希望呢?
剛開始工作的第一個禮拜,主管很用心地給了我許多建議。像是,應該先聆聽民眾真正想要詢問的問題是什麼,而不是自己急著給出答案。一邊聆聽主管的交代,一邊我聽見了自己心裡冒出「可是我不覺得我有這樣~」、「好煩喔」的聲音。突然間我警覺到,啊我的習氣跑出來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當我們願意伸手幫助別人的那一刻,心裡那道無法結痂的陳年傷口就會開始漸漸乾爽。童年受到的傷害,長大後就用各種方式假裝它已經不存在,如果是家暴陰影,便會佯裝堅強,以強勢個性偽裝自己,讓人畏懼以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如果是言語霸凌,就會養成不輕易認錯以及得理不饒人的習氣,讓自己不再輕易受到口語上的威脅和傷害
Thumbnail
引言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經歷靈魂的傷痛。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前幾天分享處理人的心情的貼文,得到大家很好的回饋,很多人問我說,如果身邊的人總是倒負面情緒給自己,問我有什麼看法? 最近我看到身邊的人因為遇到不如意的事,就亂發脾氣、一直陷入迴路中,其實我也一樣,有時候心情不好也會把負面情緒帶給身邊親近的人,甚至負面情緒卡得太深,讓自己一直陷入所謂「被害者」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到,傷心和難過都源自於錯誤的限制性信念,並呼籲大家要刪除這類信念。並且提到,在學習顯化的過程中,有些同學會發現到刪除限制性信念後,不僅在感情上沒有問題,甚至工作和其他方面都開始順利起來。該文也解釋了限制性信念對生活的全方位影響,並概括了教練在顯化班中對學員的諮詢和觀察。
Thumbnail
我們的心會受傷,會試到傷透心為止,絕望之後便不敢再伸出去了 受傷的心第一類來自童年,被父母或照顧者「情感疏忽照顧」,他們不理你,忽視冷漠不回應,你會以為自己不好或做不好,責怪自己。此匱乏並將延伸到成人的不安全依附關係 受傷的心第二類是「關係裡的互動」,是真心換絕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經歷過痛苦和傷害後的成長與感悟,並表達了感恩和堅強的心態。文章內容充滿了正能量和勵志,適合各種年齡層的讀者。
Thumbnail
責備使自己成了關係中的被害者,都是因為我,對方或事情才會如此吧! 但這無法解決問題,甚至延伸出受害者情緒 要找出自己能負責的部分,而這時要使用理性來看待事件的發生。 藉由觀察自己
前言 時不時的就有某些人,某些事讓我們覺得難以容忍,無法接受,悲傷、痛苦、憤怒、焦慮、煩惱、羞愧…等負面情緒油然而生,這些情緒是如此的真,如此的痛,讓人不由自主的質疑人生,懷疑境遇。事實上,這些情緒—不管是正面的,或是負面的—都是人想像出來的,是人對所遭遇的人或所面對的事加工添料的結果。你在人、事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當我們願意伸手幫助別人的那一刻,心裡那道無法結痂的陳年傷口就會開始漸漸乾爽。童年受到的傷害,長大後就用各種方式假裝它已經不存在,如果是家暴陰影,便會佯裝堅強,以強勢個性偽裝自己,讓人畏懼以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如果是言語霸凌,就會養成不輕易認錯以及得理不饒人的習氣,讓自己不再輕易受到口語上的威脅和傷害
Thumbnail
引言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經歷靈魂的傷痛。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前幾天分享處理人的心情的貼文,得到大家很好的回饋,很多人問我說,如果身邊的人總是倒負面情緒給自己,問我有什麼看法? 最近我看到身邊的人因為遇到不如意的事,就亂發脾氣、一直陷入迴路中,其實我也一樣,有時候心情不好也會把負面情緒帶給身邊親近的人,甚至負面情緒卡得太深,讓自己一直陷入所謂「被害者」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到,傷心和難過都源自於錯誤的限制性信念,並呼籲大家要刪除這類信念。並且提到,在學習顯化的過程中,有些同學會發現到刪除限制性信念後,不僅在感情上沒有問題,甚至工作和其他方面都開始順利起來。該文也解釋了限制性信念對生活的全方位影響,並概括了教練在顯化班中對學員的諮詢和觀察。
Thumbnail
我們的心會受傷,會試到傷透心為止,絕望之後便不敢再伸出去了 受傷的心第一類來自童年,被父母或照顧者「情感疏忽照顧」,他們不理你,忽視冷漠不回應,你會以為自己不好或做不好,責怪自己。此匱乏並將延伸到成人的不安全依附關係 受傷的心第二類是「關係裡的互動」,是真心換絕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經歷過痛苦和傷害後的成長與感悟,並表達了感恩和堅強的心態。文章內容充滿了正能量和勵志,適合各種年齡層的讀者。
Thumbnail
責備使自己成了關係中的被害者,都是因為我,對方或事情才會如此吧! 但這無法解決問題,甚至延伸出受害者情緒 要找出自己能負責的部分,而這時要使用理性來看待事件的發生。 藉由觀察自己
前言 時不時的就有某些人,某些事讓我們覺得難以容忍,無法接受,悲傷、痛苦、憤怒、焦慮、煩惱、羞愧…等負面情緒油然而生,這些情緒是如此的真,如此的痛,讓人不由自主的質疑人生,懷疑境遇。事實上,這些情緒—不管是正面的,或是負面的—都是人想像出來的,是人對所遭遇的人或所面對的事加工添料的結果。你在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