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尋找完整的自己

更新於 2024/10/07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前幾天,在我即將進行一次視訊工作前,卻發現攝像頭壞了。

這個攝像頭用了不過一年多,平日並不頻繁使用。雖然相比不需要視頻工作的人,我的使用頻率偏高,但它的突然損壞還是讓我感到意外。

這時,我可以用筆記本自帶的攝像頭替代,但不同設備有各自的特點,最後還是決定報修。由於已過保修期,維修費用不菲,我只好考慮購買新的。恰巧市面上推出了新一代產品,於是索性入手了最新款。

有人形容這可能是廠商設置的「時間炸彈」,認為有些品牌的電子產品常常在保修期一過就出現故障,半強迫消費者購買新品。

我個人並不贊同這種說法。電子產品需要經過嚴格的檢驗才能出廠,被允許銷售。我更傾向於相信,大多數人是善良的,不會刻意作惡。

然而,我的這種信念有時並沒有科學依據。或許正是某種內在的成因,使我成為這樣一個人——相信好人多,相信世界上多數人不會故意傷害他人。這是我所認知的世界。

但並非所有人都如此想。有些人習慣做最壞的打算,凡事傾向於負面思考。他們會先懷疑你,花費大量時間驗證你的可信度,之後才可能與你建立關係。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我們無法簡單地評判何為好,何為壞。

有時,我們指責他人疑心病重,實際上也是一種評判。但這樣的批評能真正代表一個人的品質嗎?我認為未必。

回想當初學習諮商,開始諮商工作,我接受了許多心理學家的理念。這些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我過去的看法。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受益匪淺。曾經的我,特別吹毛求疵,言辭犀利,可以想像,並不受歡迎。

那時的我何以如此?是自我意識過強?不顧及他人感受?還是思維出了問題?或許這些都有可能。也許某個原因擊中了要害,或者多種因素兼而有之。只能說,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我曾盲目地堅信自己所相信的。

說到這裡,你是否覺得有些矛盾?如今,我相信這個世界上好人多,相信多數人不會作惡,這不也是一種個人的、不科學的信念嗎?

所以,主觀的信念,關鍵不在於主觀本身,而在於你所相信的內容。你是偏向樂觀,信賴他人,還是偏向悲觀,懷疑他人。這才是重點。

主觀並不一定讓人變得令人厭惡。若一個人的主觀是利他的,反而會被多數人接受。相反,客觀就一定是好的嗎?會讓人更受歡迎嗎?其實未必。多數人並不追求絕對的客觀,而是希望得到對自己有利的回應。

因此,一個主觀但對他人有利的人,會受歡迎;而一個完全客觀、理性、公正的人,反而可能不討喜。就像冰冷的法官,雖然公正,卻缺乏人情味。

這讓我聯想到「內團體偏私」這個概念。

人們往往喜歡那些對自己團體有偏愛的人。畢竟,誰不希望被偏愛呢?如果你的伴侶與他人發生爭執,你會選擇做公正的第三方嗎?恐怕多數人會站在伴侶一邊,無條件地支持她。這種偏愛,正是愛的表現。

我們常在新聞中看到,父母在孩子犯錯時,第一反應是:「我的孩子不會做這樣的事情。」你或許覺得他們盲目、愚蠢。但這正是情感的力量。人類的情感本來就帶有非理性的成分,用純粹的理性去要求情感,似乎有些苛刻。

因此,社會需要法律、科學、哲學,需要那些能夠超越個人情感的工具和理論,來應對人性的弱點。而這些弱點,往往也是人類獨特的價值所在——偏愛。愛,本身就是一種非理性卻珍貴的東西。沒有愛,人就成了一台冷冰冰的機器。

當我們欣賞人類特殊的屬性,感受人性的美感,就必須接受其優點和缺點。缺少任何一部分,都不再是完整的人性。

這讓我進一步思考一個經常被提到,卻也經常被誤解的概念,「扮演」。

我覺得有必要區分,「扮演」和「欺騙」是不同的。扮演主要源於內心的責任感,你想把事情做好,你知道那是你該做的。所以你會用扮演的方式去扮演好這個角色。

就像一個演員上台,他是普通老百姓,但他得扮演王侯將相,甚至是動物。他之所以能扮演好,是因為這是他要做的事情,他想做的事情,他想看好的事情。這種追求有理想、有責任感的行為,就叫扮演。

欺騙則不同。孔子在《論語》中談到「損者三友」,其中有一種損友叫做「便辟」。這種人就是欺騙,他為了滿足個人的自戀,為了立一種人設而做這樣的事情。

比如說,有些候選人為了獲得權力和聲名,就假裝成《論語》中描述的君子模樣,假裝對大家很好。但他的目的不是為了實現某種責任感,不是為了把該做的事做好,而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自戀,為了獲取一些不當的利益。這就是欺騙和扮演的區別。

任何動物都會扮演,就像假死。動物遇到危險時,會假裝死亡,這不也是一種扮演嗎?它們扮演著死亡的角色,但實際上並未真正死去。

有時候,我們所扮演的,可能是一種先天的、難以言喻的東西,或許可以稱之為基因的印記。有些人深愛著人類,但卻渴望成為其他生物。他們模仿動物的心態,模仿它們的叫聲,甚至過著與動物相似的生活。

你說他們瘋了嗎?我覺得不能用「瘋」或「不瘋」來定義。他們只是想要回歸一種自認為原生態的心態。

從某種角度來說,如果他們的行為不妨礙他人,不傷害他人,那麼他們怎樣做都是可以接受的。

或許,每個人內心都有一頭野獸,只是種類不同。那麼,放棄人的本質去扮演這種野獸,究竟是一種回歸、活出真我,還是一種墮落或退化呢?這其實很難下定論。

當我們對人類的定義本身就是一種人為的限定時,這個定義就是由人來書寫的,而任何書寫都有空間,沒有人可以作為唯一的標準。因此,人性的界限在某種程度上是模糊的。我們不可能完全清楚自己是誰,自己在做什麼。儘管我們有想要弄清楚自我身份的衝動,但我們永遠無法徹底知道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們只能不斷地去接近這個問題的答案,卻永遠找不到最完美的那個。

這種對自我的探索,與心理學家羅洛.梅(Rollo May)在《呼喚神話》(The Cry for Myth)中的觀點不謀而合。他引用但丁的《神曲》,描繪了一個人從迷失到自我覺醒的心路歷程。在這個旅程中,但丁經歷了地獄、煉獄和天堂,象徵著人類靈魂的三重旅程。

羅洛.梅認為,只有直面自己的陰暗面,接受自身的矛盾與缺陷,才能達到內心的平衡與和諧。這與我們對「扮演」的理解相契合。扮演並非違背人性,而是人性的一部分。我們扮演不同的角色,探索不同的自我,試圖找到那個真實的自己。

作為老師或父母,我們有時會對孩子感到非常沮喪或憤怒。但是為了扮演好我們該扮演的角色,我們不會隨便對孩子發脾氣。我們這樣做不是為了欺騙孩子或任何人,而是為了扮演好我們的角色。這種自我克制和角色扮演,正是我們作為成熟個體的表現。

或許,人生就是在理性與情感的碰撞中,不斷尋找平衡。我們需要接受自己的全部,包括光明和黑暗,理性和情感。這既有趣,又奇妙,當然也麻煩,但這是無法逃避的。

我們無法控制風的方向,但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態。在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找到內心的寧靜,或許才是最重要的。

在探索人性的過程中,我們既要保持理性的洞察力,又要尊重情感的力量。只有在這種平衡中,我們才能真正找到自己,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作者:高浩容。哲學博士,道禾實驗教育基金會兒童青少年哲學發展中心主任研究員、台灣哲學諮商學會(TPCA)監事。著有《小腦袋裝的大哲學》、《心靈馴獸師》、等書。課程、講座或其他合作邀約,請來信studiomowen@gmail.com。  

 

 

 

 

 

avatar-img
77會員
80內容數
哲學博士。結合哲學諮商與教育的實務經驗,以存在心理學視角,提供對於:自由、責任、命運、孤獨、存在感、價值感等人生課題的分析與覺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容我說 的其他內容
「不回應」往往並不能真正避免衝突或解決問題,反而可能釀成更大的誤會,甚至損害重要的人際關係。一個簡單的回復,一個及時的確認,也許就能為彼此省去不必要的麻煩和誤解。重拾這門看似簡單卻又深奧的藝術,正是我們在這個複雜世界中找到歸屬感和意義的關鍵。
每個人都值得被理解,被接納,被愛。無論你經歷了什麼,都請相信,你依然擁有掌控自己生活的力量。治癒是一個過程,它需要時間,需要勇氣,但最終,你會重新找到屬於自己的光芒。
性慾既是我們的動力,也是我們矛盾的根源。性慾不是我們生命中的敵人,而是我們存在的一部分,它引領我們去探索更深層次的自我,同時也提醒我們接受自身的有限性與不完美。這正是性慾在存在心理學中的深刻意義:它既帶來短暫的快樂,也帶來對生命本質的沈思。
在後人類組成的世界,情感被程序化,痛苦被管理,記憶被選擇性保留或刪除。這樣的世界似乎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但也帶來了新問題。當情感變成了一種可以調整的設置,那種因痛苦而產生的堅韌和反思是否會消失?後人類的世界可能是一個無痛的烏托邦,也可能是一個虛無的深淵。如果是你,你會如何在這個世界中找到自己的意義?
我們活在一個充滿挑戰的世界中,這些挑戰要求我們時刻保持堅強。然而,這種堅強往往只是我們用來抵御恐懼的一道心理防線。儘管如此,這份幻覺卻不可或缺,因為它能幫助我們在逆境中找到力量,繼續前行。
中年並不是終點,而是一個全新的起點。只有通過不斷反思、調整和行動,才能在人生的下半場譜寫出更加精彩、更具意義的篇章。我們需要超越單一的成就追求,在更廣闊的社會和公共領域中尋找自我價值,最終實現真正的自我滿足與平和。
「不回應」往往並不能真正避免衝突或解決問題,反而可能釀成更大的誤會,甚至損害重要的人際關係。一個簡單的回復,一個及時的確認,也許就能為彼此省去不必要的麻煩和誤解。重拾這門看似簡單卻又深奧的藝術,正是我們在這個複雜世界中找到歸屬感和意義的關鍵。
每個人都值得被理解,被接納,被愛。無論你經歷了什麼,都請相信,你依然擁有掌控自己生活的力量。治癒是一個過程,它需要時間,需要勇氣,但最終,你會重新找到屬於自己的光芒。
性慾既是我們的動力,也是我們矛盾的根源。性慾不是我們生命中的敵人,而是我們存在的一部分,它引領我們去探索更深層次的自我,同時也提醒我們接受自身的有限性與不完美。這正是性慾在存在心理學中的深刻意義:它既帶來短暫的快樂,也帶來對生命本質的沈思。
在後人類組成的世界,情感被程序化,痛苦被管理,記憶被選擇性保留或刪除。這樣的世界似乎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但也帶來了新問題。當情感變成了一種可以調整的設置,那種因痛苦而產生的堅韌和反思是否會消失?後人類的世界可能是一個無痛的烏托邦,也可能是一個虛無的深淵。如果是你,你會如何在這個世界中找到自己的意義?
我們活在一個充滿挑戰的世界中,這些挑戰要求我們時刻保持堅強。然而,這種堅強往往只是我們用來抵御恐懼的一道心理防線。儘管如此,這份幻覺卻不可或缺,因為它能幫助我們在逆境中找到力量,繼續前行。
中年並不是終點,而是一個全新的起點。只有通過不斷反思、調整和行動,才能在人生的下半場譜寫出更加精彩、更具意義的篇章。我們需要超越單一的成就追求,在更廣闊的社會和公共領域中尋找自我價值,最終實現真正的自我滿足與平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阿揪西放送的老朋友們應該知道,今年我剛結束了一段大齡留學生活。這段時間偶爾有網友私訊詢問學校申請、開銷和準備流程等問題,我也樂於分享各種細節。其中常提到的建議之一就是:開通一個便捷的網銀帳戶。
Thumbnail
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是自我察覺的第一步。這句話道出了自我成長與內心探索的重要性。人生中,我們往往忙於追求外在的成功、滿足他人的期待,卻很少靜下心來真正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不僅是認識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更是了解自己的需求、渴望、價值觀以及內心深處的真正感受。 不斷探索 了解自己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反
Thumbnail
【我們的真實自我】對自己的「高我」好奇嗎? 為了了解如何讓療癒發生,你首先必須了解自己真正是誰 。 你不只是血肉之軀,你擁有一個身體。它是跟一個偉大的多的東西連結。 你不是一個身體,你擁有一個身體,它是你為了這個塵世經驗所選擇的外衣。你選擇這生的一切,都是有原因的。這是為了你想要的學習。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渴望成為特別的人,但在成長過程中,我不斷地失敗。這樣的感受令我迷失了自己,變得討厭自己,討厭這個世界。在這樣的情緒下,我努力證明自己,卻始終無法擺脫自己對自己的不信任。直到我開始告訴自己⋯⋯
我無法確定的說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是否善良、是否善於傾聽、是否穩重、是否溫柔;能給予人什麼、不能給予什麼,做得到的事算多還少;有哪些特質、哪些優點和缺點,然後那又代表什麼--這些我全都不知道。我不知道我究竟在人群中的定位是什麼,這使我慌亂。 太久不和人交流的結果,就是使自己的面貌日漸模糊。自我
Thumbnail
[找自己]有時候我們為了找自己用叛逆式的否定了所有當下的自己 並在隨後的找自己行動中迷了路 所有點點滴滴的自己既是理想的也有時讓人失望的既是渴望變化的也有想要安定的當我們用過多負面詞彙否定了當下的自己也無法去追尋不存在於未來那理想的自己
我若看得懂你的心跟慾望的脈絡動態,也就是你在幹嘛 不是因為有一個外界的你可以被看見 是因為我能清楚觀覽到我自己的內心生態 因為我通我自己等於通一片性海一樣 現象上從來沒有更動,一樣具有差別 觀覽到自己1/1000就同時也能觀覽別人的1/1000 這是自然映射作用,
Thumbnail
常見錯誤路徑:(1)想成為真正的自己,但心中很多害怕,不敢走自己的路;(2)不知道如何正確運用自己, 活成忙碌的生命,身心疲憊;(3)想要擁有豐沛物質,但一直擔心錢不夠用 當你走在正確路徑上,每個人都會發出自己的獨特光彩,這是宇宙對你的承諾! 活出最高版本的自己,這是每個珍貴靈魂到人間最想完成的事!
Thumbnail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我們經常聽到別人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怎麼想,甚至試圖為我們定義身份。但重要的是,永遠不要自我否定,也不要自我設限。
Thumbnail
在這個繁忙且多變的世界中,我們常常迷失在繁忙的生活中,忘記自己究竟是誰?自己的價值在哪?尋找自我探索的旅程是件漫長且有趣的事,透過發現自己的潛力和價值,讓我們充分發揮我們的潛力和才華。
你看見的,不是完整的我 真正的我,我連自己都不認得 零散地、一塊塊地 剛好又很不會歸納管理,那該怎麼辦呢? 若能將一塊塊的自己,歸納成自己舒適且容易取用的樣子那該有多好 原來,所以,我才 這麼對心理學著迷啊! 認識一塊塊的自己 就像 玩樂高那樣 堆疊出自己喜歡的樣子 拆解、拼湊、拆解、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阿揪西放送的老朋友們應該知道,今年我剛結束了一段大齡留學生活。這段時間偶爾有網友私訊詢問學校申請、開銷和準備流程等問題,我也樂於分享各種細節。其中常提到的建議之一就是:開通一個便捷的網銀帳戶。
Thumbnail
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是自我察覺的第一步。這句話道出了自我成長與內心探索的重要性。人生中,我們往往忙於追求外在的成功、滿足他人的期待,卻很少靜下心來真正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不僅是認識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更是了解自己的需求、渴望、價值觀以及內心深處的真正感受。 不斷探索 了解自己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反
Thumbnail
【我們的真實自我】對自己的「高我」好奇嗎? 為了了解如何讓療癒發生,你首先必須了解自己真正是誰 。 你不只是血肉之軀,你擁有一個身體。它是跟一個偉大的多的東西連結。 你不是一個身體,你擁有一個身體,它是你為了這個塵世經驗所選擇的外衣。你選擇這生的一切,都是有原因的。這是為了你想要的學習。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渴望成為特別的人,但在成長過程中,我不斷地失敗。這樣的感受令我迷失了自己,變得討厭自己,討厭這個世界。在這樣的情緒下,我努力證明自己,卻始終無法擺脫自己對自己的不信任。直到我開始告訴自己⋯⋯
我無法確定的說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是否善良、是否善於傾聽、是否穩重、是否溫柔;能給予人什麼、不能給予什麼,做得到的事算多還少;有哪些特質、哪些優點和缺點,然後那又代表什麼--這些我全都不知道。我不知道我究竟在人群中的定位是什麼,這使我慌亂。 太久不和人交流的結果,就是使自己的面貌日漸模糊。自我
Thumbnail
[找自己]有時候我們為了找自己用叛逆式的否定了所有當下的自己 並在隨後的找自己行動中迷了路 所有點點滴滴的自己既是理想的也有時讓人失望的既是渴望變化的也有想要安定的當我們用過多負面詞彙否定了當下的自己也無法去追尋不存在於未來那理想的自己
我若看得懂你的心跟慾望的脈絡動態,也就是你在幹嘛 不是因為有一個外界的你可以被看見 是因為我能清楚觀覽到我自己的內心生態 因為我通我自己等於通一片性海一樣 現象上從來沒有更動,一樣具有差別 觀覽到自己1/1000就同時也能觀覽別人的1/1000 這是自然映射作用,
Thumbnail
常見錯誤路徑:(1)想成為真正的自己,但心中很多害怕,不敢走自己的路;(2)不知道如何正確運用自己, 活成忙碌的生命,身心疲憊;(3)想要擁有豐沛物質,但一直擔心錢不夠用 當你走在正確路徑上,每個人都會發出自己的獨特光彩,這是宇宙對你的承諾! 活出最高版本的自己,這是每個珍貴靈魂到人間最想完成的事!
Thumbnail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我們經常聽到別人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怎麼想,甚至試圖為我們定義身份。但重要的是,永遠不要自我否定,也不要自我設限。
Thumbnail
在這個繁忙且多變的世界中,我們常常迷失在繁忙的生活中,忘記自己究竟是誰?自己的價值在哪?尋找自我探索的旅程是件漫長且有趣的事,透過發現自己的潛力和價值,讓我們充分發揮我們的潛力和才華。
你看見的,不是完整的我 真正的我,我連自己都不認得 零散地、一塊塊地 剛好又很不會歸納管理,那該怎麼辦呢? 若能將一塊塊的自己,歸納成自己舒適且容易取用的樣子那該有多好 原來,所以,我才 這麼對心理學著迷啊! 認識一塊塊的自己 就像 玩樂高那樣 堆疊出自己喜歡的樣子 拆解、拼湊、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