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不焦慮的心理課》作者:黃揚名、張琳琳。
作者黃揚名是英國約克大學心理學博士、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系主任,他擅長將心理學的知識生活化,讓我們更瞭解自己,面對心理上的各種問題不再茫然無知、不知所措。
焦慮是一種為了生存進化產生的人體保護機制。老祖宗在弱肉強食的環境中,覺察自己如果一直待在舒適圈內,很容易產生安逸感而無法進步。
特定的焦慮感能釋放腎上腺素,在緊要關頭時表現得更好,面對焦慮有一個最簡單的口訣:把「我應該怎麼辦」變成「我打算怎麼做」。
ABC法則的由來,是一位心理學家強迫自己在公園和100多位女性搭訕之後得出的結論喔。
只要能夠改變你對事件的看法、接著引導行為,就能快速跳脫情緒焦慮的困境。
A代表誘發焦慮的事件。
B代表你對這件事情的看法。
C代表你解釋之後,導致的結果。
舉例
A/事件:老闆正在和小王開會,卻突然叫小明五分鐘後,進去他的辦公室。這讓小明感到很焦慮。
B/小明的看法:小王可能正在老闆面前說我的壞話,導致老闆叫我進去,小王真是可惡啊。
C/針對B的解釋:小明認為老闆接下來可能會指責他,而小明和小王的關係會變得更差。
當小明真正走進老闆辦公室,發現原來是小王臨時接到一個大案子,需要小明的協助,老闆特地找小明來商議討論,這時候小明的B看法馬上被改變了,結果C的解釋當然也跟著改觀,A的焦慮感自然不見了。
因此,當你因為某件事情感到焦慮時,不妨先說出自己的B看法,你可以產生多個看法。接下來,冷靜地面對問題,一旦B看法改變,你的C結果就能夠跟著被調整。
你有沒有遇過情緒很不好,朋友問你,你卻不知怎麼形容的經驗呢?這是因為我們的「情緒顆粒度」不夠。
情緒顆粒度代表一個人區分並識別自己具體感受的能力。
情緒的描繪詞彙越豐富細緻,代表他的情緒顆粒度越高,掌控和管理情緒的能力也就越強。你知道中文描繪情緒的字詞有多少個嗎?
依據學者研究,總共有305個關於情緒的詞彙,例如生氣這個狀態,還可以細分為:憤怒、氣不過、氣惱、氣憤、盛怒、惱火、惱怒、憤慨、震怒、激憤等等。
第一個方法,從文章中汲取。
例如憂鬱的情緒,還可以衍生出悲傷的、鬱悶的、心情低落的、陰鬱的、氣餒的、灰心的、慘澹的等等。
第二個方法,從體驗感受。
靜下心來問自己,最近一次感到生氣或情緒低落是什麼時候?為什麼?當時的感覺能形容出來嗎?
舉例我以前參加大學聯考的經驗,當時正準備考數學科目。當鐘聲響起,進入考場的一瞬間,我忽然全身乏力、呼吸困難、視覺模糊、腦袋一片空白,連拿筆的手都不停地在顫抖。
那是我第一次遇到這種狀況,當時我越是想要讓自己冷靜下來,身體卻越不受控制,最後當然是考得很不好啦。
首先要將抽象的情緒「可視化」,如同汽車駕駛座前方的儀表板一樣,將汽車的引擎溫度、轉速、時速、油錶等狀況,轉換成容易識別的指標。
總共分為五個步驟:
1. 檢視情緒:我怎麼了,我感覺如何?
2. 發生什麼:為什麼我會有這種情緒,發生了什麼事情?
3. 我的期望:這件事我期待的目標是什麼?
4. 能做什麼: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我可以做些什麼?
5. 覆盤檢討:最後執行的結果如何?符合預期嗎?
先將自己內部的情緒安頓好,才有能力處理好外部的問題和關係。
舉例我有一個重要的活動要舉辦:
1. 檢視自己:我覺得有一股壓力襲來,讓我感到沮喪、無力感,情緒溫度計在4分左右。
2. 發生什麼:下週五即將舉辦展覽活動,研發部的新產品資料還沒給我;另一位行銷同仁臨時生病請假;外包廠商的進度一直落後,很多事情不在掌控之內。
3. 我的期望:我希望能夠順利將籌備工作準時完成。
4. 能做什麼:從「我該怎麼辦,轉變成我該怎麼做」,列出可行方案。
例如:找研發部的主管協調,確認展出內容和討論B方案;外包廠商直接面對面溝通,要求加班趕工;向主管尋求支援,借調其他部門人員共同協助等等。
5. 覆盤檢討:最後展覽如期展開,雖然有些突發事件發生,但因為有B方案,因此都能順利進行。覆盤時,總結這次做得好和做不好的地方,有助於下一次更順利的達成目標。
透過這五個步驟,你可以分析出什麼是你能控制的,做出行動方案盡力去達成;什麼是你無法控制的,預想最壞的狀態,準備好B方案,然後順其自然,降低負面的焦慮感。
根據統計,人們一天至少要做出70次以上的選擇,例如要不要穿這套衣服、要不要買咖啡、要不要趕這班車、要不要買這支股票、要不要和同事討論這個問題等等。
比較困難的選擇包含選填志願序、要不要買車、要不要換工作、要不要結婚等等,這時候產生的複雜和糾結心態,該如何解套呢?
破解的方法,一共有三招:
第一招、減少選項
《推力行銷》一書曾提出「選擇悖論」的概念:太多的選擇會給人們帶來壓力、反而造成無法決策。最佳的方式是,將選項收斂成三個,比較容易促使人們做出決定。
舉例你正在猶豫要不要換工作,可以先找一兩位和這些產業相關的廠商或朋友聊聊,打聽一下他們對該產業的前景和想法,有助於確認這個產業是不是你所喜歡的,篩選之後,找出三個你覺得比較適合的方向。
第二招、理性分析
分析選項時,你可以拿出一張白紙,中間畫一條線,左邊列出優點、右邊列出缺點,將利弊得失條列出來。
作者推薦一個實用的技巧,稱為「10-10-10」法則。
面對困惑的選擇時,穿越時空想像一下:
(1)10分鐘後,我會怎麼想?
(2)10個月後,我會怎麼看待今天這件事?
(3)10年後,當我回頭看今天的選擇,我的想法是什麼?
舉個小明一直在猶豫要不要和心儀已久的小美告白,運用上述的法則如下:
(1)如果現在去告白,10分鐘後,小明可能因為被拒絕而難過。
(2)10個月後,小明可能找到新的對象,正在約會呢!
(3)10年後,小明可能已經結婚生子,這段被拒絕的經歷不過是青春年少的回憶之一。
這麼一想,小明要不要把握機會,現在就去告白,變得沒有那麼困難決定了。
第三招、預期管理
我們之所以不敢做出選擇,是因為害怕後悔。預期管理的目的,在幫助我們降低做出決策後的焦慮感。魚與熊掌無法兼得,我們要練習的是,做出符合自己價值觀的最佳選擇。
共有四個步驟:
(1)W願望(Wish):寫下一個你對於這個問題的願望,加上完成時間。
(2)O結果(Outcome):想像一下願望實現後美好的景象,越清晰越好,並把它寫下來。
(3)O障礙(Obstacle):實踐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哪些困難阻礙,把清單羅列出來。
(4)P計畫(Plan):面對可能的困難阻礙,我想要採取的行動計畫是什麼?逐一把它們列出來。
舉個小明從事行銷業務工作10年,苦惱要不要換工作或是轉換賽道?
(1)W願望(Wish):核心目標是希望三年內,年收入可以增加40%。因此換工作和學習第二專長是最好的方式。
(2)O結果(Outcome):
(3)O障礙(Obstacle):
(4)P計畫(Plan):
運用上述的方法,可以將眾多雜亂的選項逐一收斂,找出最適合自己核心價值觀的決定。
萬一我們左思右想之後,還是做出讓自己後悔的決定呢?先談談「後悔」這件事,主要是因為好不容易做出選擇,結果卻不如預期,產生遺憾的感受。
心理學稱為「反事實思考」,我們對於發生的事情加以否定,產生另一種想像的結果,拿來跟現況比較,產生後悔的心態。
舉例你選擇轉換工作時,決定選擇A公司、放棄B公司,半年後,A公司的公司理念和發展不如你的預期,你就會產生當時如果去B公司就好了。
實際上,去B公司一定比較好嗎?B公司比較好的結果,其實是你自己想像的,說不定裡頭的主管、同事很難搞,或者沒多久發生組織重組人員異動,你去了反而更後悔呢!
1. 不比較
社群媒體經常充斥著各種美圖美照,年輕時比學歷、比臉蛋、比身材;工作後比公司大小、比年薪多寡、比職位高低;成家時比房子大小、開什麼品牌的車子。這些外在的比較都是造成焦慮的原因之一。
另一個陷阱是「社會時鐘」,我們經常聽別人說,你已經30歲了,應該開始準備結婚;你已經35歲了,怎麼還沒有對象;你都40歲了,怎麼沒有升主管等等,好像沒有照著這規律的時間表過人生,就是異類、失敗者一樣。
《為你的心定錨》作者愛比克泰德曾說:
人們的困擾不是來自事情的本身,而是來自他們對事情的看法。
針對社會時鐘的框架,我們要建立的是自己的「個人時鐘」,年齡不代表成功或成就,沒有人能成為你自己,你只需按照自己的步調,活出屬於自己的生活節奏。
作者建議可以多做一些讓你感受到生命意義和自我成長的事情,簡單來說就是自己熱愛的事。找到自己人生的價值觀,把注意力放在能夠讓自己感受到快樂的事情上,不需被世俗的比較所干擾。
2. 學會滿足
每個選擇都是一種機會成本,選擇有得必有失,不要用想像的理想結果和現況作比較,這樣比並不公平,只會讓自己更後悔焦慮。
如果現況暫時無法改變,我們可以轉換思維,問自己從這個選擇結果,我獲得什麼好處,而不是惋惜我可能失去的,試著和選擇帶來的機會損失「和解」。
用「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心態來看待決定的結果,就算這次你選擇錯了,你的人生也不會因此而毀滅。
適當地焦慮對我們是有益處的,我們要學習的是用正面的態度、理性的分析來看待它、控管它,促使自己表現得更好、做出更好的決定。
把「我應該怎麼辦」變成「我打算怎麼做」,將情緒視覺化,拆解成小目標和行動計畫。當你感到焦慮時,想一下我是為了自己變得更好?還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
心理學家榮格曾說:
每個人都有兩次人生,第一次人生是為別人而活,第二次人生是為自己而活。
當你覺得自己好像沒有找到「真正的我」而感到焦慮時,不要緊張,仔細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學會面對焦慮的方法,負責任地做出每一次的選擇。
不斷地嘗試,設計屬於自己的個人時間表,你將會在試錯中不斷成長茁壯,走出一條自己的路,活出專屬自己的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