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但是,成功的演講無法單靠練習所達成。
上台前的練習非常重要,然而練習是一個「確定目標」後的過程,因此,演說是否會成功,更多的是取決更早的階段,也就是決定努力方向的時候。若是一開始的準備方向便錯了,那接下來的練習也會白費,變成另一句俗話:「方向不對,努力白費」。
因此,有幾件事情,是打造成功的演說必須得做的準備。
我們大致整理了一下幾個關鍵的步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看到標題對你提出的疑問時,你可以先自己回答看看,然後再看下去。
如果發現你所想的,和我們所說的是一樣的,那麼恭喜你,你一定是個很厲害的演說家!!
演說場合決定簡報形式。
對正在摸索上台演講的人來說,演說場合是最重要的一項關鍵。
根據不同的演講場合,簡報呈現形式需要隨之而變。當然,呈現形式的改變不代表你的演講主題會不同,而是「呈現給觀眾的方式」會不同。
演說場合有非常多種,包括學術研討會、KPI 報告、公司政策宣導、行銷活動宣傳、產品發表會等。在這麼多種的演說場合中,依據「呈現方式」的不同,可以分成 2 種性質:
那麼,這 2 種性質的演說,對於演講者有什麼差異呢?
開始解釋之前,我們先看個範本影片:
經典案例 - 賈伯斯的蘋果發表會(你可以邊看邊想這個案例屬於哪種性質):
在看賈伯斯的發表會影片中,你可以注意到幾個套路:
賈伯斯的簡報非常簡單,基本上都是圖片,頂多加一些文字。
賈伯斯不斷營造「使用者情境」。
像是傳統滑鼠、觸控筆好麻煩,為什麼手機不能直接用手指在螢幕上操作?
賈伯斯沒有提到任何的技術與工程問題,甚至開發流程。
當時的蘋果發表會造成了手機市場的空前轟動,先不論蘋果在當時的技術上的確非常先進,我們在這裡關注的是賈伯斯「如何呈現」IPhone 的厲害之處。
在這場發表會後,不管是現場觀眾,還是看到這部影片的普通民眾,甚至整個市場,都一窩蜂的開始「行動」; 也就是買一台 IPhone。
看到這,你應該已經察覺到,這個蘋果發表會的經典案例,便是屬於「遊說型演說」(或者你本來就知道,那還是得謝謝你花時間看我解釋了老半天)。賈伯斯目的就是要觀眾在這場演講後,開始「行動」,開始買 IPhone!
有了遊說型演說的畫面後,我們開始解釋 2 個演說形式的細節:
最後,畢竟遊說型演說都有範例了,不能偏心,對吧。
附上一個資訊型演說的範例,給大家參考:(如果你覺得內容很硬,那就對了!這就是大部分的資訊型演說)
如果你對於業務、行銷等商業活動有興趣,那麼你一定知道「目標族群」 TA (Target Audience) 的重要性。準備演講前,演講的內容與呈現方向很大部分取決於你的 TA 到底是誰,以及他們到底有興趣的是什麼?
對於聽眾的分析可以很複雜,但是這邊提供兩個大方向給你們參考(行銷專家們請容我們獻醜):
地球村的現在,我們接觸到的聽眾來源越來越廣了。一場演說中,台下的觀眾除了本地外,可能也來自歐美、大陸、日韓等國家。每個國家背景的人都有不同的習慣,而這就會影響你的內容與演說方式(我以前對文化這件事根本不以為意,結果經歷了很長時間的教訓)!
我把聽眾的文化背景大致分為「歐美聽眾」與「亞洲聽眾」,以下說明在面對這些聽眾時,應該掌握的幾個要點:
歐美聽眾:
亞洲聽眾:
結束這 part 前我要澄清一下,以上不含任何的歧視和偏見,這些都是真的啦!
搞清楚在場人士的位階有 2 個好處:
不知道你有沒有類似的經驗,你覺得自己準備的簡報資料很多有趣、有價值的點,結果聽眾根本不買單,也抓不到你要表達的重點。
如果你有類似的痛點,恭喜你闖入了演講人最常踏到的誤區。很多時候,準備資料的我們對自己所在的圈子太熟悉了,結果越做越開心,想放的資訊太多,卻忽略了外行人根本不了解你要表達的重點。
那麼,如何「創造關鍵訊息」?很簡單,掌握一個原則:
切勿貪心。一次演講只創造一個重點。
像是一首歌,Punchline 太多反而讓整首歌令人疲乏,而且找不到記憶點。所以不論演講長短,都要想出一個關鍵訊息。
關鍵訊息,或者核心訊息 Core value,可以想像成,你想要聽眾在演講結束後,可以帶著走的記憶點。
這點和第三點「關鍵訊息」有點相像,都是關於如何創造令聽眾有感的記憶點。
你可以想像一下,「連結」就是演講結束後,他會記得你的方式。聽眾也許會記得你的名字、你的公司,或者你創造的關鍵訊息。那麼,要怎麼樣連結呢?這大概是整個演講中最困難的問題了(至少對我來說是啦),不過有幾個方法可以給大家參考:
寫到這裡,非常謝謝各位花時間看完,我們誠心地希望大家可以對上台演說這件事和我們一起學習!
當然,如果有任何指教(一定有更專業的人啦),超級歡迎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