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我:解讀TA溝通分析中的自我狀態與人際互動

Iming.心理師-avatar-img
發佈於心理遊戲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三個我,指的不是過去–現在–未來三個不同階段的自己,而是延續上一篇文章提及關於過去和現在的自己。簡而言之,成長過程中我們如同海綿般,看著、聽著、學著周圍大人們的身教、言教,吸收成為我們成長過中的思考與行為;除此之外,我們亦有屬於孩童期或該年齡應有的活潑、好動、調皮,及在大人的教導下慢慢學會的家庭習慣及社會規範。

年幼犯錯時,大人們給予的可能是細心教導也可能是嚴厲處罰;不小心跌倒哭鬧時,大人們給予的可能是呵護也可能是斥責;拿到禮物開心又跳又叫時,大人們可能滿足地微笑看著或者是要求小聲一點、低調一點。家中的父母親或長輩們,有人扮黑臉、有人扮白臉、有人不苟言笑、有人溫暖慈祥,年幼的我們在成長過程中慢慢學會了,什麼情況下應該找誰當救兵和靠山。即使年幼,但我們學會了何時該乖乖聽話、何時可以稍微耍脾氣也不會有事,年幼的我們可能也學會了做什麼事會有獎勵、或做了什麼事就會受到處罰。然而,只要大人們一個不留意,身為孩子的我們可能就轉身帶著好奇心不知去哪冒險了;當然我們也有可能需要幫忙照顧較為年幼的手足或幫忙分攤家務沒辦法像個孩子般單純的玩鬧。

TA溝通分析中提到的「自我狀態」,指的正是上述不同情境下的自己。

學習、吸收自父母、重要他人的思考和言行舉止,我們在腦海中形塑了長輩們的形像,TA溝通分析稱此為「父母自我狀態P」。而父母長輩們的形象中定有嚴厲及呵護兩種不一樣的面貌,故父母自我P可進一步區分為嚴厲、控制型父母自我CP撫育型父母自我NP

當面對大人們不同的管教風格,年幼的我們也會發展出不同的應對方式,TA溝通分析稱之為「兒童自我狀態C」;呼應父母自我P的兩種狀態,兒童自我C同樣也區分為自由型兒童自我FC順從聽話型AC(包含叛逆型RC,因叛逆回應的是–為反對而反對的不想順從)。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自我P和兒童自我C都是受【過去】影響成為部分【現在】的自己

哪個我,是現在的我呢?處理和協調受過去影響的父母自我P和兒童自我C,類似橋樑般存在的就是TA溝通分析中的「成人自我狀態A」,與父母自我P和兒童自我C之間最大的差異是,成人自我A是唯一屬於現在、此時此刻思考及行為的狀態。成人自我A屬於學習下的產物,處理及面對生活大小事,就事情當下的狀況決定如何How、什麼What、何時When、誰Who、那裡Where、為什麼Why等六大面向的判斷性思考。當然,若決定【現在】要採取如兒童般不顧後果的做法,也是成人自我A選擇採用【過去】兒童自我C的決定。

回到上篇文章中的簡短對話,五種自我狀態隱身在五種回應方式中:

Q:我該怎麼辦?

A:我不是跟你說過了,你應該照我的建議。〔CP〕

B:不管你怎麼決定,我都會支持你。〔NP〕

C:就目前來看,先想想會影響你決定的狀況有什麼。〔A〕

D:你想怎麼做就去做啊,開心比較重要。〔FC〕

E:你再問問其他人好了,不要太快下決定。〔AC〕


人際間互動和溝通的方式,透過語言、音調、肢體、表情等,其實透露出溝通者是由哪一種自我狀態發出訊息,而回應者會以哪一種自我狀態回應訊息。人際間的心理遊戲,便是在這樣一來一往的試探中慢慢啟動。


想想看,自己溝通時處在「哪個PAC自我狀態」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ming心理師.談心❣️說情
19會員
36內容數
1. 透過TA溝通分析探討心理遊戲 2. 書寫生活及心情點滴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溝通類型四象限模型是改善人際溝通的重要工具,將性格特徵劃分為主動感性、被動理性、主動理性與被動感性四大類型。每種類型都有獨特的溝通技巧,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不同性格之間的互動。此外,本文探討如何透過性格測試、自我觀察及他人反饋來判斷自己的性格類型,以促進更有效的人際交流。
Thumbnail
溝通類型四象限模型是改善人際溝通的重要工具,將性格特徵劃分為主動感性、被動理性、主動理性與被動感性四大類型。每種類型都有獨特的溝通技巧,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不同性格之間的互動。此外,本文探討如何透過性格測試、自我觀察及他人反饋來判斷自己的性格類型,以促進更有效的人際交流。
Thumbnail
今天來解釋我眼中每個人的"ego"視角: 等級初級: 易受影響,看法標準隨群眾擺盪,很明顯地有自我是否被人群接納的憂慮。 心理年齡大概在8~15歲左右 第二級: 自我意識較為強烈,開始建立自己的世界觀,喜好分明,需要熟悉的社交圈來 維持
Thumbnail
今天來解釋我眼中每個人的"ego"視角: 等級初級: 易受影響,看法標準隨群眾擺盪,很明顯地有自我是否被人群接納的憂慮。 心理年齡大概在8~15歲左右 第二級: 自我意識較為強烈,開始建立自己的世界觀,喜好分明,需要熟悉的社交圈來 維持
Thumbnail
TA溝通分析中的心理地位是指我對自己和別人的看法,影響童年時形成的心理地位,進而影響一生的態度和觀點。這些心理地位會受到情境的影響,並形成四種組合。瞭解心理地位對心理遊戲的關係,可以幫助人們認識自我、改變固有心理地位。
Thumbnail
TA溝通分析中的心理地位是指我對自己和別人的看法,影響童年時形成的心理地位,進而影響一生的態度和觀點。這些心理地位會受到情境的影響,並形成四種組合。瞭解心理地位對心理遊戲的關係,可以幫助人們認識自我、改變固有心理地位。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內在結構的三個主要層:無意識心智的第一脈輪、本能心智的第二脈輪和本能心智的第三脈輪。文章指出了這三個層面如何相互關聯並影響自我功能,並探討了未治癒的記憶創傷對身體和身心的影響。此外,文章還討論了3D個性矩陣以及國家民族的痛苦之身等議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內在結構的三個主要層:無意識心智的第一脈輪、本能心智的第二脈輪和本能心智的第三脈輪。文章指出了這三個層面如何相互關聯並影響自我功能,並探討了未治癒的記憶創傷對身體和身心的影響。此外,文章還討論了3D個性矩陣以及國家民族的痛苦之身等議題。
Thumbnail
我自己使用3d node 軟體,發現可以用來理解心理的觀念: 人交互影響的認知 > 大致分為 三個群組 1. 理解[個人]對於 [自己] 和 [事物] 的反應 2. 了解 [他人] 對於 [事物] 的反應 3. 感受到 [社會文化] 給予 [自己] 與 [他人] 的氛圍 4. 自己 對
Thumbnail
我自己使用3d node 軟體,發現可以用來理解心理的觀念: 人交互影響的認知 > 大致分為 三個群組 1. 理解[個人]對於 [自己] 和 [事物] 的反應 2. 了解 [他人] 對於 [事物] 的反應 3. 感受到 [社會文化] 給予 [自己] 與 [他人] 的氛圍 4. 自己 對
Thumbnail
EGO很執著,知道放下但就是做不到。 所以,我們要了解EGO執著的五種語言現象,轉成觀察工具。 *以前人們是誇張的裝扮或色彩,象徵勢力威力來表達,現在Ego的人設或者我相的面具則是用嘴巴,用言語,來展現出威力展現出自己,來防衛來攻擊。其實在我們的我執上面,如果有太多在言語方面下功夫,就表
Thumbnail
EGO很執著,知道放下但就是做不到。 所以,我們要了解EGO執著的五種語言現象,轉成觀察工具。 *以前人們是誇張的裝扮或色彩,象徵勢力威力來表達,現在Ego的人設或者我相的面具則是用嘴巴,用言語,來展現出威力展現出自己,來防衛來攻擊。其實在我們的我執上面,如果有太多在言語方面下功夫,就表
Thumbnail
跟據上一篇《16 人格識人術》,來聊聊16人格的機制與光譜感
Thumbnail
跟據上一篇《16 人格識人術》,來聊聊16人格的機制與光譜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