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後休假天數:7天
先從體感來聊聊:上班時每天經歷的肩頸酸痛、眼睛乾澀、偏頭痛、疲勞無力感幾乎恢復8成。
至於這幾年伴我良久的 - 斗妹
(就在剛剛,我決定把右面顏面神經痙攣這個症狀給他一個稱號,表示我希望跟她和平相處,各安其位的善意; 用女生來代稱是因為我希望她是可愛的妹子,不是另一個大叔)
她依然會每天不定時的上工(抽動),好消息是,她跳舞的頻率降低,舞步也輕柔了一些。
離職後的前面3-5天,老實說都在補眠,想睡就睡。即使是傍晚5點一樣照睡,約熟睡2小時後會慢慢醒來,晚上12點正常入睡也OK。
驚訝的是,今天為了去登馬那邦山,凌晨4:30醒來,5點起床後,持續到12點下山,拜完佛的下午2點鐘都還有精神! 要知道,身為資深上班族,我可是每天中午堅持要午睡20-30分鐘的阿北啊!對比過去假日也會因為沒有午睡,下午2點前就會愛睏到不行,果然證實了沒有什麼是離職不能解決的(💰:確定?)。
講完幹話,紀錄一些生活中值得思考的事情,關於自我覺察 / 自我對話:
觀察一:社群媒體上,每個人都在表演
文字或影音的開始跟結束,都是從我自己的角度出發,去述說一個事實或故事,去扮演我們希望自己成為的樣子。
回到自己,我為什麼想要PO這些貼文或限動? 首要滿足自己的分享欲,讓朋友們知道:嘿,我在這裡,體驗著一個可能跟你相同又不同的人生,並期望與人交流分享心得。
但,只有這樣嗎? 還有一部分的我,是希望以日記的方式記錄生活。搭配用隱私交換來的:『各平台年度回顧』,原來我什麼時候做了什麼了不起的事,什麼蠢事等等。
觀察二:把自己活成一道光(泰戈爾)
媽媽就是最溫暖的那道光。縱使她的原生家庭兄弟姐妹間並不和諧,縱使她辛苦獨自照顧並教育我們兄弟,縱使她面對過的客戶千百萬種,直到現在她仍堅持做對的事:對自己負責,用愛與善意化解仇恨。
謝謝媽媽,妳讓我知道這句話的真正意義。
觀察三:個體化(榮格)
身而為人,每天的雜事煩事一堆,只有在現在沒上班的時候才較有餘裕跟自己對話。
但透過啟點文化的節目,了解到榮格提到的個體化,是為一件比自我更高、更大的目標努力與奉獻(e.g. 退休後走遍大街小巷擦路邊反光鏡的大哥,陳樹菊市場賣菜收入大部分捐出來做公益)
展開新生活的現在,我問自己:曾經想過或心中期待的那個更好的自己,是為了什麼事情/目標努力? 或許還要一點時間,但我越來越確定自己走在對的方向。
推薦音樂:外面的世界。 歌詞就像我們與心中的潛意識/自我在對話,她總是提醒我們外面的世界很熱鬧,但我會一直在這裡等你。
感恩日記
1. 我的意志力 - 讓我可以凌晨5點起來去爬山
2. 山 - 天氣、氣溫、路況還有滿地的紅楓葉地毯
3. 小白佛 - 即將邁入13年的車,跑起山路一樣好開 (前兩年你讓我大失血...)
我是AC,習慣用文字梳理自己,始終在練習成為更好的自己的超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