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步入社會之後,許多人耳熟能詳的詞彙便是「雙贏」。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這似乎只是一句上司或管理層信心喊話的口號,讓人懷疑其背後的實質意義。
"雙贏"的概念在理論上看來就像是完美解決方案,然而在現實中,不少人對於它的真實性表示懷疑,難道它僅僅是一個空洞的口號,或只是一種妥協的替代品?
某公司內,Q團隊與P團隊因生產程序變更而產生了衝突。P團隊要求Q團隊在文件上完成簽名,根據流程,此次變更需附上實驗數據並經長官A蓋章。然而,P團隊事前已與長官A、B開會討論過,並獲得了不必附上實驗數據的許可。因為如果要附上實驗數據,則需要在系統上傳繁雜的過程,可能會浪費一天以上的時間。儘管P已明確告知Q長官的批准意見,但Q卻因為未見任何實驗數據而拒絕簽名。
這樣的情境讓雙方的立場越發對立,互相指責,甚至隱含著衝突的苗頭。
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沒有雙贏的局面,這篇文章的討論便無從著手。
我對雙贏的初步理解,源自史蒂芬·柯維的著作《與成功有約》中的觀點。閱讀這本書時,我曾深感理想美好,卻也埋下了未來反思的種子。書中提到,雙贏思維、知己解彼、總合綜效,我認為這三個習慣是彼此密不可分的。
在討論雙贏前,我們不妨先了解其中的溝通與談判。
溝通的目的是理解與共享信息,而談判目的為達成協議,涉及不同立場的調和,通常需要交換條件或讓步。跟朋友討論晚餐喜歡吃什麼,甚至晚上要不要一起吃飯,相信沒有人會說這是一種談判吧!!
(當然,如果女友說不跟她一起吃火鍋的話,今晚她就找別人,或許是一種談判吧!!)
同理是讓對方感受到情感上的連結,並與他站在同樣的水平上對話,而同情則是在對方遭遇困難時的表面關懷。我認為人們無法展現同理心的原因,不外乎就價值觀與立場不同,卻又急著想解決問題。
關於同理與同情差異,看過最有趣的小短片,故事大致講述:
有個人很怕黑,不小心摔到地道內,極度害怕謊恐不知所措。
同理心: 走下地道與他並肩 ”地道很黑你很恐慌吧,我來陪你了,我們一起走上去吧!”
同情心: 站在地道上面 “你真是不幸,裡面好恐怖喔!! 那邊有梯子,快爬上來啊!!”
或許故事有點極端與偏激,但其實要傳達個意思相去不遠。
雙贏並非妥協,因為妥協通常意味著雙方的需求未能完全滿足。雙贏是一種雙方都能滿意且不受委屈的結果。
舉個例子: 同在辦公室的A與B兩人,A 想將空調升溫兩度,B則想調低兩度,兩人意見就出現分歧。
妥協: A 與 B因意見不同,他們想法是想保持和諧,不堅持己見。沒有過多討論,最後各退一步最後兩人維持現況空調溫度,兩人的需求都沒有獲得滿足。
雙贏: A解釋感覺冷,因為今天忘記帶外套。而B 說他覺得空氣不流通有點悶悶的。此時彼此了解對方需求,A將自己桌上小風扇借B ,B則將外套借A穿,雙方需求皆被滿足。
雙贏局面可以大到國家間的議題;小到辦公室的空調,雖然雙贏需要透過溝通、同理、創新來打破固有思維,但雙贏局面確實存在。
P與Q的立場不同,P認為自己符合流程,但Q認為須看到實驗數據才算盡到把關責任。
發展情境(非雙贏)
Q: 反正我沒看到完整的實驗報告,我是不會簽核的。 (威脅)
P: 沒關係,那我就向上舉報濫用權力、不符合規章。(威脅)
Q:你去啊,反正不簽就是不簽….. (情緒化)
P:我們走著瞧…. (情緒化)
不管最後是如何簽核,或是P最後妥協上系統多花費一天時間整理資料,事情沒有如期完成,關係也被不愉悅的心情打破。
發展情境(雙贏)
溝通: P解釋到他有時程上的壓力,需要今天讓文件生效,因為今天需要提供給客戶。而Q解釋過去曾經被某長官刁難過,儘管符合規章,長官還是要求他們做最後的把關。
同理: 雙方各自表達自己需求,並且換為思考,彼此非刻意刁難對方,只是立場與角色的不同。雙方有共識想讓文件順利生效,並達成雙方的需求。
突破(第三選擇): 為了避免Q被長官刁難,P詢問是否可以附上”現成的非正式實驗報告”,並跟Q簡單講解實驗結果。Q也同意儘管非正式實驗報告,經過解釋還是能落實把關,況且A/B 長官也已同意。未來如果其他長官有意刁難,也都可以順利解釋過去。
最後P當日取得簽核,可以給客戶交代。Q也盡到把關責任,避免長官未來刁難。
雙贏的局面確實存在,然而達成它需要三項元素的協同:良好的溝通、真摯的同理心及創新的思維。希望每一位在面對談判或衝突時,都能善用這些元素,追求真正的雙贏。當然,這並非每次都能成功,但只要我們持續努力,就會找到理想的解決方案。
當然~~
街頭上賣愛心筆的人,他有需求賣筆給你,但你卻沒有任何需求購買。單方面的需求是無法構成談判與雙贏,這是另一種說話的能力: ”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