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雙贏:超越妥協,邁向真正的共贏局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步入社會之後,許多人耳熟能詳的詞彙便是「雙贏」。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這似乎只是一句上司或管理層信心喊話的口號,讓人懷疑其背後的實質意義。

"雙贏"的概念在理論上看來就像是完美解決方案,然而在現實中,不少人對於它的真實性表示懷疑,難道它僅僅是一個空洞的口號,或只是一種妥協的替代品?


讓我們先鋪陳一個小情境:

某公司內,Q團隊與P團隊因生產程序變更而產生了衝突。P團隊要求Q團隊在文件上完成簽名,根據流程,此次變更需附上實驗數據並經長官A蓋章。然而,P團隊事前已與長官A、B開會討論過,並獲得了不必附上實驗數據的許可。因為如果要附上實驗數據,則需要在系統上傳繁雜的過程,可能會浪費一天以上的時間。儘管P已明確告知Q長官的批准意見,但Q卻因為未見任何實驗數據而拒絕簽名。

這樣的情境讓雙方的立場越發對立,互相指責,甚至隱含著衝突的苗頭。


是否有雙贏的局面存在?

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沒有雙贏的局面,這篇文章的討論便無從著手。

我對雙贏的初步理解,源自史蒂芬·柯維的著作《與成功有約》中的觀點。閱讀這本書時,我曾深感理想美好,卻也埋下了未來反思的種子。書中提到,雙贏思維、知己解彼、總合綜效,我認為這三個習慣是彼此密不可分的。

在討論雙贏前,我們不妨先了解其中的溝通與談判。


溝通與談判的不同:

溝通的目的是理解與共享信息,而談判目的為達成協議,涉及不同立場的調和,通常需要交換條件或讓步。跟朋友討論晚餐喜歡吃什麼,甚至晚上要不要一起吃飯,相信沒有人會說這是一種談判吧!!

(當然,如果女友說不跟她一起吃火鍋的話,今晚她就找別人,或許是一種談判吧!!)


同理溝通 vs. 同情:

同理是讓對方感受到情感上的連結,並與他站在同樣的水平上對話,而同情則是在對方遭遇困難時的表面關懷。我認為人們無法展現同理心的原因,不外乎就價值觀立場不同,卻又急著想解決問題

關於同理與同情差異,看過最有趣的小短片,故事大致講述:

有個人很怕黑,不小心摔到地道內,極度害怕謊恐不知所措。

同理心: 走下地道與他並肩 ”地道很黑你很恐慌吧,我來陪你了,我們一起走上去吧!”

同情心: 站在地道上面 “你真是不幸,裡面好恐怖喔!! 那邊有梯子,快爬上來啊!!”

或許故事有點極端與偏激,但其實要傳達個意思相去不遠。


何謂雙贏?是妥協還是滿足雙方的需求?

雙贏並非妥協,因為妥協通常意味著雙方的需求未能完全滿足。雙贏是一種雙方都能滿意且不受委屈的結果。

舉個例子: 同在辦公室的A與B兩人,A 想將空調升溫兩度,B則想調低兩度,兩人意見就出現分歧。

妥協: A 與 B因意見不同,他們想法是想保持和諧,不堅持己見。沒有過多討論,最後各退一步最後兩人維持現況空調溫度,兩人的需求都沒有獲得滿足。

雙贏: A解釋感覺冷,因為今天忘記帶外套。而B 說他覺得空氣不流通有點悶悶的。此時彼此了解對方需求,A將自己桌上小風扇借B ,B則將外套借A穿,雙方需求皆被滿足。

雙贏局面可以大到國家間的議題;小到辦公室的空調,雖然雙贏需要透過溝通、同理、創新來打破固有思維,但雙贏局面確實存在。


讓我們回到一開始的小情境:

P與Q的立場不同,P認為自己符合流程,但Q認為須看到實驗數據才算盡到把關責任。

發展情境(非雙贏)

Q: 反正我沒看到完整的實驗報告,我是不會簽核的。 (威脅)

P: 沒關係,那我就向上舉報濫用權力、不符合規章。(威脅)

Q:你去啊,反正不簽就是不簽….. (情緒化)

P:我們走著瞧…. (情緒化)

不管最後是如何簽核,或是P最後妥協上系統多花費一天時間整理資料,事情沒有如期完成,關係也被不愉悅的心情打破

發展情境(雙贏)

溝通: P解釋到他有時程上的壓力,需要今天讓文件生效,因為今天需要提供給客戶。而Q解釋過去曾經被某長官刁難過,儘管符合規章,長官還是要求他們做最後的把關。

同理: 雙方各自表達自己需求,並且換為思考,彼此非刻意刁難對方,只是立場與角色的不同。雙方有共識想讓文件順利生效,並達成雙方的需求。

突破(第三選擇): 為了避免Q被長官刁難,P詢問是否可以附上”現成的非正式實驗報告”,並跟Q簡單講解實驗結果。Q也同意儘管非正式實驗報告,經過解釋還是能落實把關,況且A/B 長官也已同意。未來如果其他長官有意刁難,也都可以順利解釋過去。

最後P當日取得簽核,可以給客戶交代。Q也盡到把關責任,避免長官未來刁難。


總結:

雙贏的局面確實存在,然而達成它需要三項元素的協同:良好的溝通、真摯的同理心及創新的思維。希望每一位在面對談判或衝突時,都能善用這些元素,追求真正的雙贏。當然,這並非每次都能成功,但只要我們持續努力,就會找到理想的解決方案。

當然~~

街頭上賣愛心筆的人,他有需求賣筆給你,但你卻沒有任何需求購買。單方面的需求是無法構成談判與雙贏,這是另一種說話的能力: ”說服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ycling_W
2會員
3內容數
工程師 閱讀愛好者 自行車狂熱者 希望能夠藉由簡單的文字,整理腦內的資訊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人際關係之所以重要,是因為要合作。 本篇文章提出超強四步驟,讓無論溝通對象是對同仁甚至是對家人,都能有策略的溝通。 讓自己找到人際關係中的幸福感、支持感
Thumbnail
人際關係之所以重要,是因為要合作。 本篇文章提出超強四步驟,讓無論溝通對象是對同仁甚至是對家人,都能有策略的溝通。 讓自己找到人際關係中的幸福感、支持感
Thumbnail
服務業該不該對客戶分級?在「以客為尊」的款待精神下,我們是否仍能實施資源的策略性配置?這篇文章從課堂上的商業案例出發,延伸至房地產與飯店業的實務經驗,深度探討「制度上的公平分級」與「態度上的真誠款待」如何並存,並提出透明、可監督的機制設計,讓每位客戶都感受到被尊重,同時讓企業資源運用達到最佳效益。
Thumbnail
服務業該不該對客戶分級?在「以客為尊」的款待精神下,我們是否仍能實施資源的策略性配置?這篇文章從課堂上的商業案例出發,延伸至房地產與飯店業的實務經驗,深度探討「制度上的公平分級」與「態度上的真誠款待」如何並存,並提出透明、可監督的機制設計,讓每位客戶都感受到被尊重,同時讓企業資源運用達到最佳效益。
Thumbnail
「唯有真心利他,才能真正回饋自己。讓別人贏,不代表就是讓自己輸。」 「在企業管理中,讓別人贏並不代表自己輸,而是創造一個雙贏的局面。當你幫助員工成功,他們自然會回饋給企業更多的價值。」 「在跨國經營中,我們更需要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員工,這樣才能讓他們感受到被重視,進而全力以赴。」 「我始
Thumbnail
「唯有真心利他,才能真正回饋自己。讓別人贏,不代表就是讓自己輸。」 「在企業管理中,讓別人贏並不代表自己輸,而是創造一個雙贏的局面。當你幫助員工成功,他們自然會回饋給企業更多的價值。」 「在跨國經營中,我們更需要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員工,這樣才能讓他們感受到被重視,進而全力以赴。」 「我始
Thumbnail
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許多人將成功定義為「贏」,並將其與擊敗對手、爭取最多資源相聯繫。然而,旭榮集團執行董事黃冠華提出了一種截然不同的哲學:「讓別人贏不代表讓自己輸」。這種理念強調,真正的成功來自於合作、利他與共贏,而非單純的競爭。透過他的經歷與洞察,黃冠華展示了為什麼「讓別人贏」不僅是個人幸福與企
Thumbnail
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許多人將成功定義為「贏」,並將其與擊敗對手、爭取最多資源相聯繫。然而,旭榮集團執行董事黃冠華提出了一種截然不同的哲學:「讓別人贏不代表讓自己輸」。這種理念強調,真正的成功來自於合作、利他與共贏,而非單純的競爭。透過他的經歷與洞察,黃冠華展示了為什麼「讓別人贏」不僅是個人幸福與企
Thumbnail
《讓別人贏》是由黃冠華所著的一本深具洞察力的商業書籍,書中探討了如何通過幫助他人獲得成功,最終實現自己和企業的成功。這本書不僅限於商業經營的具體策略,更深入探討了領導力與合作精神,並強調了「利他」的重要性。黃冠華提出的核心理念是:成功來自於讓他人成功,而這正是企業持續增長與穩定的關鍵。 利他精神:
Thumbnail
《讓別人贏》是由黃冠華所著的一本深具洞察力的商業書籍,書中探討了如何通過幫助他人獲得成功,最終實現自己和企業的成功。這本書不僅限於商業經營的具體策略,更深入探討了領導力與合作精神,並強調了「利他」的重要性。黃冠華提出的核心理念是:成功來自於讓他人成功,而這正是企業持續增長與穩定的關鍵。 利他精神:
Thumbnail
成功的談判是一種藝術而不是透過壓力與權勢達成目的,談判的基礎是建構在理解對方的需求,找到兩方能夠接納的解決方案,因此談判的重要因素是,會談的準備以及策略的制定。 在優勢談判中列舉了大量的談判案例,讓讀者能夠知道談判策略的理...
Thumbnail
成功的談判是一種藝術而不是透過壓力與權勢達成目的,談判的基礎是建構在理解對方的需求,找到兩方能夠接納的解決方案,因此談判的重要因素是,會談的準備以及策略的制定。 在優勢談判中列舉了大量的談判案例,讓讀者能夠知道談判策略的理...
Thumbnail
在《華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談判課》的書中,作者談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應用談判技巧,以得到更多。透過談判技巧與情感因素,可以在不放棄的情況下,達成更多的目標。書中涉及多種生活範例,並提及在追求getting more的同時,也要考慮道德與他人的損失。
Thumbnail
在《華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談判課》的書中,作者談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應用談判技巧,以得到更多。透過談判技巧與情感因素,可以在不放棄的情況下,達成更多的目標。書中涉及多種生活範例,並提及在追求getting more的同時,也要考慮道德與他人的損失。
Thumbnail
這本書真的有寫出來的必要嗎? 這麼嗆的標題還好這是作者自己在自序裡面寫出來的內容,不是我對他的批評和指教!但如果真是別人對他有任何的批評指教,依照書中的新法,他應該也不會很介意吧! 作者是TED的著名講者,從中我也獲得了不少的啟發!
Thumbnail
這本書真的有寫出來的必要嗎? 這麼嗆的標題還好這是作者自己在自序裡面寫出來的內容,不是我對他的批評和指教!但如果真是別人對他有任何的批評指教,依照書中的新法,他應該也不會很介意吧! 作者是TED的著名講者,從中我也獲得了不少的啟發!
Thumbnail
大量人類學研究指出,人類的進化不只是競爭和適者生存的過程,同時也是合作和互相支援的過程。當人踏上演化的階梯,在敵意與急功好利之上,逐漸累積了利他主義、理想主義、慷慨、讚美以及由情感激發的行為。 ~道格拉斯‧麥葛瑞格,《專業管理》
Thumbnail
大量人類學研究指出,人類的進化不只是競爭和適者生存的過程,同時也是合作和互相支援的過程。當人踏上演化的階梯,在敵意與急功好利之上,逐漸累積了利他主義、理想主義、慷慨、讚美以及由情感激發的行為。 ~道格拉斯‧麥葛瑞格,《專業管理》
Thumbnail
菲德烈.赫茲伯格,美國心理學家、管理學家、行為科學家,也是雙因素理論的提出者。他在這篇文章中探討「如何激勵員工照自己的意思辦事?」這個議題,並指出:滿意的反面不是不滿;消除員工不滿的有效方式,與提升滿意度的有效方式不會相同。並不是消除員工的不滿,他們就會感到滿意,這是兩回事。​
Thumbnail
菲德烈.赫茲伯格,美國心理學家、管理學家、行為科學家,也是雙因素理論的提出者。他在這篇文章中探討「如何激勵員工照自己的意思辦事?」這個議題,並指出:滿意的反面不是不滿;消除員工不滿的有效方式,與提升滿意度的有效方式不會相同。並不是消除員工的不滿,他們就會感到滿意,這是兩回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