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但不為了個別的知識獲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閱讀,但不為了個別的知識獲取〉2025-01-19

 

  今年和去年在思考所謂「新年新希望」時,我都把「閱讀」當成一個主要想完成的目標。我並沒有訂定什麼具體的「要讀完幾本書」之類的數字,而是希望盡可能每天都至少花一點時間讀書。

 

  前兩個禮拜有做到,即便一整天下來沒有看書,也會在睡前把近期在看的書拿起來,至少看一個章節再睡。然而,從這禮拜某天停下來之後,一下子便三天連續沒看。忙著做其他事情,睡前也沒想起要讀書。習慣還沒成功養成,需要再加把勁。

 

 

  雖然連續兩年都有這項目標,不過對於為什麼要閱讀,今年的想法已經和去年年初時不太一樣。當時,因為已經每天寫文章一年多,所以不時會感覺到「想說得好像說得差不多了」,一下不知道要寫什麼。那時對於這件事的理解是「要有input才有output」,如果不知道要寫什麼,很可能是因為自己接收的不夠多。就像儲糧吃完了,沒有外出狩獵,就沒有東西可吃。

 

  然而,這段時間,我愈來愈意識到,事情可能和我原來想的完全相反。我們遠遠不是沒有在接收新知,而是我們接收了太多,彷彿整個可以容納思想的空間都已經被占滿,比起「無話可說」,更直接的原因是「已無處安放更多」。

 

 

  《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談及「心靈神遊」的那個段落中,作者引述神經外科教授奈森(Nathan Spreng),提出了一個觀點:「創意是讓已存在的兩件事產生新連結」,而讓自己放空、漫想、不聚焦在任何單一的事情上,是讓這些新連結更有可能產生的方法。

 

  當我們要找出家裡面有價值的東西時,我們需要做的不是盯著購物網站,焦慮地不停瀏覽,而是關掉電腦,挽起袖子整理房間。尤其,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最不缺的就是那些現學現賣的、永遠追逐熱點消息的快速反應。如果真的要「創造」,我們就需要更多「內向性的工作」。

 

 

  因此,雖然我依然認為閱讀在「創作的發生學」中處於一個重要的位置,但重點便不會在我們從閱讀中得到了多少新知;而是,一部完整的、章節架構安排得宜的書籍,其實提供了我們一種精實的切入角度。

 

  譬如前面剛舉的例子,這本書以「專注力缺失」作為一個核心,將現代社會的種種問題串在一起,並尋求一些能夠根本性處理這些問題的解方。如果單拉出其中的任何一個問題,我們都可能不會感到新鮮或意外,譬如說「3C成癮」、「睡眠不足」、「人際交流方式改變」,即便是沒有讀過這本書的人,幾乎也都已經知道現代社會存在有這些問題。

 

  但是,這部書的「創造性」就在於它找到了這些事物之間的連結,並將之闡明在我們面前。而當我們閱讀這樣的書籍時,除了讀上面的文句、看作者經歷的事情以及他拜訪的學者的研究結論之外,我們也會將書本的內容與我們自己的經歷、我們觀察到的社會現象、我們關注的議題相互連結。

 

  這是閱讀的重要意義。它觸發了一種更加積極的「漫遊」,相比於完全沒有目標的天馬行空,這當然還是有所聚焦,但相較於網路上那種透過關鍵字來直接獲取資訊的方式,閱讀書本更慢、更要求我們一字一句邊想邊看,更能激發我們主動在思想的空間中來回遊歷。






延伸閱讀:

〈《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閱讀筆記(五):你多久沒有讓自己好好放空?〉

〈《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閱讀筆記(三):閱讀能力、注意力與同理能力的缺失〉

〈關於讀實體書,我想要提倡的原因〉

〈對「效率」的虛幻癡迷與便於分心的工具〉

〈屬於你的,這一時代的知識體系〉

〈去沒去過的附近旅行〉

avatar-img
89會員
784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圖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就像海利最開始提到的,我們總想把自己的每一刻都塞滿。明明還有那麼多工作沒做,卻在「放空發呆」。我們相信自己正在拖延,而從沒有把「心靈神遊」、「做白日夢」當成一種有正面價值的活動。而當海利在普鎮度假,沒有未完成的事追著他跑時,「心靈神遊」成了一件沒有負擔的活動,可以更全面地體現它的積極作用。
  很多乍看之下非常簡單的遊戲,實際玩起來依然充滿樂趣與挑戰性。這些遊戲打破了我「兒童桌遊往往運氣成分太高或過於重複」的偏見,即便是整桌的成人去玩,也能夠得到許多歡樂。這一次,我想分別從「記憶類」、「平衡類」和「數字類」三種類型,分別推薦一款適合與學齡兒童一起遊玩的有趣桌遊。
  對孔恩來說,常態科學研究本身雖然保守、且並不希望典範被改變。但是常態科學的研究反而可以透過「讓科學家發現更重要的異常現象」促進典範改變。透過常態科學的持續研究,科學研究的目標變得更深、更廣、更精確,也有更好的儀器去把事情研究得更精細。這時科學家將有機會發現一些過去的人沒有機會發現到的異常。
  作為上層階級且天資聰穎的高級知識分子,巴德尼想要做的是證明上帝的創造是和諧且完美的(以及證明自己是個特別的人);但奧克茲的世界裡面根本沒有機會向那樣去追求「自我實踐」,他之所以嚮往地動說,只是希望我們所處的世界可以更值得喜歡與期待。在地動說裡,地球與宇宙的其他星球是和諧的,世界與天國並未二分。
  羅珊博士指出,長時間熬夜的身體反應,與酒醉的情況相當。並且會讓身體產生一種「發生了緊急情況」的錯覺,不只傷害短期注意力,也會對長期的生理狀況造成嚴重影響。查爾斯醫生進一步指出,就算你沒有嚴重熬夜的習慣,如果每晚少睡一兩個小時,持續一兩週之後,身體的表現與受損程度也將與整夜不睡相差無多。
  作者並不愛護(或說尊重)角色。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那些在主角身邊慘死的女性,其死亡就是為了讓主角感受到那種無情的、絕望的被剝奪感。要給他最大的打擊,要去挑戰他對於生命、對於人性、對於意義的基本想法。就像要讓約伯去咒罵上帝,或者賦予艾蓮葉卡一個強烈到足以滅世的動機。
  就像海利最開始提到的,我們總想把自己的每一刻都塞滿。明明還有那麼多工作沒做,卻在「放空發呆」。我們相信自己正在拖延,而從沒有把「心靈神遊」、「做白日夢」當成一種有正面價值的活動。而當海利在普鎮度假,沒有未完成的事追著他跑時,「心靈神遊」成了一件沒有負擔的活動,可以更全面地體現它的積極作用。
  很多乍看之下非常簡單的遊戲,實際玩起來依然充滿樂趣與挑戰性。這些遊戲打破了我「兒童桌遊往往運氣成分太高或過於重複」的偏見,即便是整桌的成人去玩,也能夠得到許多歡樂。這一次,我想分別從「記憶類」、「平衡類」和「數字類」三種類型,分別推薦一款適合與學齡兒童一起遊玩的有趣桌遊。
  對孔恩來說,常態科學研究本身雖然保守、且並不希望典範被改變。但是常態科學的研究反而可以透過「讓科學家發現更重要的異常現象」促進典範改變。透過常態科學的持續研究,科學研究的目標變得更深、更廣、更精確,也有更好的儀器去把事情研究得更精細。這時科學家將有機會發現一些過去的人沒有機會發現到的異常。
  作為上層階級且天資聰穎的高級知識分子,巴德尼想要做的是證明上帝的創造是和諧且完美的(以及證明自己是個特別的人);但奧克茲的世界裡面根本沒有機會向那樣去追求「自我實踐」,他之所以嚮往地動說,只是希望我們所處的世界可以更值得喜歡與期待。在地動說裡,地球與宇宙的其他星球是和諧的,世界與天國並未二分。
  羅珊博士指出,長時間熬夜的身體反應,與酒醉的情況相當。並且會讓身體產生一種「發生了緊急情況」的錯覺,不只傷害短期注意力,也會對長期的生理狀況造成嚴重影響。查爾斯醫生進一步指出,就算你沒有嚴重熬夜的習慣,如果每晚少睡一兩個小時,持續一兩週之後,身體的表現與受損程度也將與整夜不睡相差無多。
  作者並不愛護(或說尊重)角色。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那些在主角身邊慘死的女性,其死亡就是為了讓主角感受到那種無情的、絕望的被剝奪感。要給他最大的打擊,要去挑戰他對於生命、對於人性、對於意義的基本想法。就像要讓約伯去咒罵上帝,或者賦予艾蓮葉卡一個強烈到足以滅世的動機。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閱讀不僅僅是一種好的興趣,更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閱讀對於語言能力、思維邏輯和自我成長的重要性,同時也提到閱讀能夠提升人的抽象思維、擴大知識面、豐富內在世界。閱讀對於社交互動、事業發展等方面也有積極的裨益。在生活中,閱讀有助於人們暫時抽離生活壓力,去關心、感受和享受。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信息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然而,真正有價值的是知識和智慧。閱讀是一個深度思考的過程,思考速度決定了閱讀速度。有效的閱讀是帶著問題去思考,閱讀的本質在於解決問題。閱讀的目的是為了改變我們的思維和行動。說書或書評不能取代我們自己的閱讀,應該將說書或書評當作選書的工具。
Thumbnail
閱讀對於身份認同和知識累積的影響,作者分享了閱讀對於改變自己想法、克服知識焦慮、拓展觀點的重要性。同時,部落格也作為知識內化和分享心得的方式,對讀者提供更有方向的閱讀建議。作者以自己閱讀的心得作為開始,並歡迎對於閱讀、學習有興趣的人一起討論和分享。
Thumbnail
我們是為了什麼閱讀,沒有絕對的定義,重要的是什麼樣的形式能讓讀者更貼近自己。
Thumbnail
閱讀對人們的好處包括還原概念本來面目、獲取豐富的選擇、增長知識、自我突破、創造無限時間。另外,也整理出作者從24種不同的角度,介紹各類好書及對自身的好處,並提供了相應的閱讀節錄與整理。
Thumbnail
沒有閱讀習慣,一直是許多人最困擾的事情。 你今年又在制定要養成閱讀習慣、要讀幾本書的年度目標嗎?這可能是許多人每年給自己的期許,但等到年末回顧時,才發現今年就這樣莫名其妙地過了。如果想來點不一樣,可以看看這本閱讀變現!
Thumbnail
閱讀對個人成長和學習有著巨大的幫助,從生疏到熟練,閱讀帶給我們的收穫遠遠超過我們所想像的。閱讀讓我們能從每一本書、每一次閱讀中獲得新的知識和體驗,讓我們未知的已知變多。
在閱讀認識自己相關書籍中遇到瓶頸,剛好又有讀到“多元思維”這個詞,所以想轉換一下思維,多閱讀多思考多整合,想透過這本書學習如何閱讀以及訓練一下思考力的肌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A.讀書能獲得知識,並能在書中得到不同體驗,思考其中能為自己帶來什麼幫助,若能將知識與體驗內化,就能
Thumbnail
閱讀是獲取新知識和信息的有效途徑,能夠增強語言技能和思維能力,並培養同理心。此外,閱讀還可以帶來娛樂和放鬆,激發創意,並有助於個人成長和智力發展。
很多人在許新年願望的時候會把「閱讀」放進目標清單 但是做起來並不容易 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沒時間、不知道要讀什麼、讀完就忘 以下將一一破解這幾個理由,讓你在新的一年可以享受閱讀的樂趣並從中得到你想要的收穫  
Thumbnail
閱讀不僅僅是一種好的興趣,更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閱讀對於語言能力、思維邏輯和自我成長的重要性,同時也提到閱讀能夠提升人的抽象思維、擴大知識面、豐富內在世界。閱讀對於社交互動、事業發展等方面也有積極的裨益。在生活中,閱讀有助於人們暫時抽離生活壓力,去關心、感受和享受。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信息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然而,真正有價值的是知識和智慧。閱讀是一個深度思考的過程,思考速度決定了閱讀速度。有效的閱讀是帶著問題去思考,閱讀的本質在於解決問題。閱讀的目的是為了改變我們的思維和行動。說書或書評不能取代我們自己的閱讀,應該將說書或書評當作選書的工具。
Thumbnail
閱讀對於身份認同和知識累積的影響,作者分享了閱讀對於改變自己想法、克服知識焦慮、拓展觀點的重要性。同時,部落格也作為知識內化和分享心得的方式,對讀者提供更有方向的閱讀建議。作者以自己閱讀的心得作為開始,並歡迎對於閱讀、學習有興趣的人一起討論和分享。
Thumbnail
我們是為了什麼閱讀,沒有絕對的定義,重要的是什麼樣的形式能讓讀者更貼近自己。
Thumbnail
閱讀對人們的好處包括還原概念本來面目、獲取豐富的選擇、增長知識、自我突破、創造無限時間。另外,也整理出作者從24種不同的角度,介紹各類好書及對自身的好處,並提供了相應的閱讀節錄與整理。
Thumbnail
沒有閱讀習慣,一直是許多人最困擾的事情。 你今年又在制定要養成閱讀習慣、要讀幾本書的年度目標嗎?這可能是許多人每年給自己的期許,但等到年末回顧時,才發現今年就這樣莫名其妙地過了。如果想來點不一樣,可以看看這本閱讀變現!
Thumbnail
閱讀對個人成長和學習有著巨大的幫助,從生疏到熟練,閱讀帶給我們的收穫遠遠超過我們所想像的。閱讀讓我們能從每一本書、每一次閱讀中獲得新的知識和體驗,讓我們未知的已知變多。
在閱讀認識自己相關書籍中遇到瓶頸,剛好又有讀到“多元思維”這個詞,所以想轉換一下思維,多閱讀多思考多整合,想透過這本書學習如何閱讀以及訓練一下思考力的肌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A.讀書能獲得知識,並能在書中得到不同體驗,思考其中能為自己帶來什麼幫助,若能將知識與體驗內化,就能
Thumbnail
閱讀是獲取新知識和信息的有效途徑,能夠增強語言技能和思維能力,並培養同理心。此外,閱讀還可以帶來娛樂和放鬆,激發創意,並有助於個人成長和智力發展。
很多人在許新年願望的時候會把「閱讀」放進目標清單 但是做起來並不容易 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沒時間、不知道要讀什麼、讀完就忘 以下將一一破解這幾個理由,讓你在新的一年可以享受閱讀的樂趣並從中得到你想要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