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腦科學與心理學解析表演的力量:戲劇如何觸動你的內心與療癒你的傷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從腦科學與心理學解析表演的力量

當你讀過某句台詞,是否曾突然停頓,感覺它像是在說自己的故事?戲劇不僅是一種表演藝術,它更是一種深入內心、探索自我的過程。在戲劇課堂中,許多學生在排練時,會意外地被某句話觸動,甚至喚起深埋記憶的情感。

而這並非巧合,而是心理學與腦科學共同作用的結果。

當戲劇觸動內心

曾經有名演員學生正在練習一場對話。他讀到這句台詞時突然停住了——「你以前都不是這個樣子的……你現在看到我,都不會笑。」(節選自俗女養成記)一瞬間,他的思緒被拉回現實。

他回想起家裡的場景,母親曾對他說過幾乎一模一樣的話。當時,他因為課業與人際壓力而變得沉默,與家人的互動也逐漸變少,而這句台詞,彷彿戳破了他一直不願面對的情感。

這並非偶然,而是戲劇的強大力量:它讓我們在扮演他人的同時,也看見真正的自己。

腦科學解析

為什麼戲劇能激發內在情感?從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看,當我們進入角色時,大腦的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s) 會被激活。這些神經元負責模仿與共鳴,讓我們在觀看或體驗他人情緒時,彷彿親身經歷。

例如,當你看到朋友流淚時,你的大腦也會產生類似的情感反應,這就是同理心的神經基礎。而在戲劇表演中,我們不只是「看」或「聽」,而是「身體力行」地去體驗角色的情緒,這使得大腦對於這些感受的內化程度更深。

此外,大腦的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特別是杏仁核(Amygdala),在情感記憶的處理上扮演關鍵角色。當一段台詞與個人經驗產生共鳴時,杏仁核會快速反應,喚起與這段記憶相關的情緒,讓我們「被觸動」,甚至感受到強烈的情感衝擊。

心理學視角

戲劇如何幫助我們理解自己?心理學家認為,戲劇是一種**「投射性覺察」(Projective Awareness)** 的過程。我們在角色身上投射自己的經驗,無論是過去的傷痛、未解的矛盾,還是渴望被理解的需求。

而當這些感受透過角色表達出來時,內心的情緒便有機會被整理、釋放,甚至轉化。

1. 角色扮演與自我探索心理學家卡爾·榮格(Carl Jung)提出「人格面具(Persona)」的概念,指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社會角色與內在自我,而戲劇正是一種探索不同人格面具的方式。當我們演繹一個角色時,往往能發現自己內心不曾察覺的部分。例如,一個內向的學生在戲劇課中扮演自信的領袖,可能會發現自己其實有潛力成為更具主動性的人。

2. 戲劇作為情緒治療工具心理學中,戲劇治療(Drama Therapy)被廣泛應用於心理治療領域。研究顯示,透過戲劇表演,個人可以在安全的環境中探索內心深處的情感與困擾,這對於處理創傷、焦慮與壓力管理有顯著效果。戲劇不只是演戲,而是一面照見自己的鏡子戲劇讓我們不只是觀看一個故事,而是「經歷」一個故事。

它能夠喚醒我們內心深處的情感,幫助我們更理解自己,甚至療癒過去的傷痛。當下一次你在讀劇本時,不妨留意——哪一句話,讓你停頓了?哪一句話,讓你產生情緒? 這或許,就是你的內心想對自己說的話。

🎭 「你曾在哪句台詞裡,看見過自己?」留言分享你的故事吧!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表演|覺察|優化人生
2會員
35內容數
🌷鍛鍊心韌性 🌷質感養成 🌷心態培養 👉以表演作為媒介,優化人生角色
2025/02/14
演員的路上,總有高峰與低谷,有掌聲雷動的時刻,也有被拒絕無數次的挫折。而在這條充滿未知的旅程中,我們究竟應該如何看待自己的努力與結果? 在《優越的暴政:共同利益何去何從?》一書中提到,人的一生其實仰賴「運氣」甚多。聽起來或許有些無奈,畢竟我們總希望掌握自己的命運,不讓機遇決定一切。但這並不意味著努
2025/02/14
演員的路上,總有高峰與低谷,有掌聲雷動的時刻,也有被拒絕無數次的挫折。而在這條充滿未知的旅程中,我們究竟應該如何看待自己的努力與結果? 在《優越的暴政:共同利益何去何從?》一書中提到,人的一生其實仰賴「運氣」甚多。聽起來或許有些無奈,畢竟我們總希望掌握自己的命運,不讓機遇決定一切。但這並不意味著努
2025/02/10
在戲劇裡,每一句台詞都不是隨意說出的,它承載著角色的情感、故事,甚至是人生觀。 而當我們靜下心來讀劇、體會台詞,會發現這不只是演員的課題,更是一種深入了解人性的方式。 從經典台詞開始,感受角色的世界
2025/02/10
在戲劇裡,每一句台詞都不是隨意說出的,它承載著角色的情感、故事,甚至是人生觀。 而當我們靜下心來讀劇、體會台詞,會發現這不只是演員的課題,更是一種深入了解人性的方式。 從經典台詞開始,感受角色的世界
2025/01/28
許多人誤以為演員不需要動腦,但事實上,表演是一項需要高度腦力運作的專業,需要演員運用記憶力、創造力、邏輯思維及理性與感性的平衡,才能在高壓環境下穩定輸出,創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2025/01/28
許多人誤以為演員不需要動腦,但事實上,表演是一項需要高度腦力運作的專業,需要演員運用記憶力、創造力、邏輯思維及理性與感性的平衡,才能在高壓環境下穩定輸出,創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山日月表演工作坊-0529助理紀錄聖希整理分享 在表演訓練中,從模仿到內化的過程具有深遠的意義,對於演員的成長和表演質量的提升至關重要。這一過程不僅幫助演員更好地掌握角色,還促進了情感的真實表達和創作能力的培養。 在我山日月表演工作坊裡,模仿不是演員基礎的訓練開始,對我而言要先找到...
Thumbnail
山日月表演工作坊-0529助理紀錄聖希整理分享 在表演訓練中,從模仿到內化的過程具有深遠的意義,對於演員的成長和表演質量的提升至關重要。這一過程不僅幫助演員更好地掌握角色,還促進了情感的真實表達和創作能力的培養。 在我山日月表演工作坊裡,模仿不是演員基礎的訓練開始,對我而言要先找到...
Thumbnail
辨識出小我之後,實質上有為生活帶來什麼影響嗎?伴侶認知到「感覺痛苦的其實是小我——是心智的產物,而不是真正的我」、意識到小我只是心智創造出來的「角色」後,她開始練習以觀察者的視角看待情緒,藉此與情緒保持適當距離。以這樣的視角看待情緒風暴出現,一次次地辨識出小我的戲路後,伴侶比以往更快地恢復內心平靜。
Thumbnail
辨識出小我之後,實質上有為生活帶來什麼影響嗎?伴侶認知到「感覺痛苦的其實是小我——是心智的產物,而不是真正的我」、意識到小我只是心智創造出來的「角色」後,她開始練習以觀察者的視角看待情緒,藉此與情緒保持適當距離。以這樣的視角看待情緒風暴出現,一次次地辨識出小我的戲路後,伴侶比以往更快地恢復內心平靜。
Thumbnail
當我們在許多人面前,或許不用很多人,要我們做點什麼屬於自己的表達方式,可能就卻場了;這是我這些日子以來又有的一些感觸。 雖然我不確定是否是3c產品的影響(或多或少),但若是來自於科技,也可以聯想到現今大眾敲著鍵盤都能表達著自己的想法,但在更深一層(屬於自己內心層面的),是否依然侃侃而談(當然不見得
Thumbnail
當我們在許多人面前,或許不用很多人,要我們做點什麼屬於自己的表達方式,可能就卻場了;這是我這些日子以來又有的一些感觸。 雖然我不確定是否是3c產品的影響(或多或少),但若是來自於科技,也可以聯想到現今大眾敲著鍵盤都能表達著自己的想法,但在更深一層(屬於自己內心層面的),是否依然侃侃而談(當然不見得
Thumbnail
藝術從模仿開始,人們從大自然中模仿風、樹林、雲雨、動物等... 從動作開始接著創造出言語,很自然的我們在這些動作言語上模仿,也就是扮演,我們每個人都接觸過戲劇,只是沒意識。 親友總是傳講著誰和誰的故事,甚至不時扮演起當下的情緒姿態,更能在擁有相機的時刻擔任起導演的角色,要被攝者如何擺拍(我的兒時照片
Thumbnail
藝術從模仿開始,人們從大自然中模仿風、樹林、雲雨、動物等... 從動作開始接著創造出言語,很自然的我們在這些動作言語上模仿,也就是扮演,我們每個人都接觸過戲劇,只是沒意識。 親友總是傳講著誰和誰的故事,甚至不時扮演起當下的情緒姿態,更能在擁有相機的時刻擔任起導演的角色,要被攝者如何擺拍(我的兒時照片
Thumbnail
本課是進入有聲小說第一課,這課中要瓦解原有的自己,進入到別人的世界,成為別人,經歷別人的人生和故事,使我們的演播有真實感、場景感、角色感 在市場受歡迎的有聲小說,並非朗誦腔、播音腔有,而是自然真實的表達。 由內向外,解放天性: 不在乎別人的眼光 不怕被人嘲笑 釋放自己被禁錮的內心 大膽地表現自己
Thumbnail
本課是進入有聲小說第一課,這課中要瓦解原有的自己,進入到別人的世界,成為別人,經歷別人的人生和故事,使我們的演播有真實感、場景感、角色感 在市場受歡迎的有聲小說,並非朗誦腔、播音腔有,而是自然真實的表達。 由內向外,解放天性: 不在乎別人的眼光 不怕被人嘲笑 釋放自己被禁錮的內心 大膽地表現自己
Thumbnail
那次我生伴侶的氣(無聊到記不得發生什麼事),只記得我話說到一半,一瞬間時間像是放慢一樣,出現了一個過渡空間。就像乳液的押頭從off轉到on的那段空檔、也像疊影沒對好的邊緣與邊緣之間,此時的我聽見了自己的聲音、看到自己正在比畫的手、感覺身處在低氣壓的氛圍裡。然而這些都在漸漸褪去,與我拉開距離⋯⋯
Thumbnail
那次我生伴侶的氣(無聊到記不得發生什麼事),只記得我話說到一半,一瞬間時間像是放慢一樣,出現了一個過渡空間。就像乳液的押頭從off轉到on的那段空檔、也像疊影沒對好的邊緣與邊緣之間,此時的我聽見了自己的聲音、看到自己正在比畫的手、感覺身處在低氣壓的氛圍裡。然而這些都在漸漸褪去,與我拉開距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