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陪伴與書:感到痛苦的不是我,而是小我、心智的產物|《當下的力量》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當下的力量》說是伴侶的靈性啟蒙書籍也不為過。裡面涵蓋了心智的運作與小我的慣性模式,引導我們運用「當下」辨識出痛苦的來源,並打開智慧的覺知活出內在平安。它是坐鹽山,而我只能取比綠豆還要小的一粒鹽巴,稀釋在生活裡。

這次的啟發與「辨識出小我」有關。在辨識出小我之後,有為我們生活帶來什麼影響嗎?

鬆動認知。伴侶有感地認知到「感覺痛苦的其實是小我——是心智的產物,而不是真正的」。意識到小我只是心智創造出來的「角色」後,她開始練習以觀察者的視角看待情緒,藉此保持適當的距離。

我們想像自己坐在電影院,看著投螢幕上的角色演戲。看戲的自己很投入,隨著劇情起伏也跟著喜怒哀樂。但,電影結束後,你會記得自己不是劇中人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224 字、22 則留言,僅發佈於憂鬱你好,這是我女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7.4K會員
289內容數
捕捉稍縱即逝的覺察時刻,分享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不想改變他人價值觀,只期望在生活淤塞不前時提供一點靈感。認為事情是中性的,若能鬆動僵固信念,就能更輕鬆面對關係、自在的活著。☞ 常見主題:陪伴憂鬱伴侶 |自我覺察 |鬆動信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奇蹟課程》中「小我」的概念,揭示了其作為一種虛假自我認同的本質。小我源於過去的經歷和外界的評價,使個體陷入焦慮和競爭的狀態。通過實踐365課,讀者能夠逐步放下對小我的依賴,回歸內心的平靜與愛,最終達到真正的靈性自由。本文將引導讀者理解小我的運作及如何在生活中選擇愛而非恐懼。
Thumbnail
在與人際關係或團體組織中。我們往往因他人的言行而感到內心波動,甚至會自導自演過多的情緒戲碼,如內疚、焦慮、懊悔等,拉離現實的當下。 許多人習慣性地認同並沉迷於自己的劇本,人生故事成為個人身份的一部分。然而,這些戲碼的長期堆積,不僅造成心理上的負擔,也可能引發衝突、暴力,甚至是集體層面的災難。
Thumbnail
小我與內在小孩到底有什麼區別?在身心靈這塊內在小孩通常被描述為一個童年受了傷的自己,而小我雖然是給予我們負面信念的存在,但也經常被提到是因為我們過去受到的傷害,為了避免再次受傷而發展出來的大腦機制,我一直疑惑既然小我是想保護我們,為何我們總是非常討厭他?在一次的課堂上剛好有同學提問小我是什麼……
Thumbnail
最近對於小我與感謝過去感到疑惑,在學習身心靈這條路上,似乎小我自身帶有貶低的意思,恐懼的、負面的、退縮的、只利己的都是小我的訊息,而我們許多擁有壞結果的事情,都是因為選擇小我的聲音,但另一方面,也經常聽到要去感謝過去,也包括感謝因為聽從小我而經歷的,那些我們認為壞結果的過去。
放下小我是一個有趣而又深刻的過程,通過深刻的理解和觀察來超越它。認識到小我錯誤的認同,練習如實觀察,專注當下,無私的愛和服務,都是放下小我的重要方法。這個過程帶來的不僅是內心的平靜,更是一種深刻的自由和喜悅。
Thumbnail
本文描述對於身份認同、自我保護與感情之間的糾結。在這篇文章中,作者以《小王子》、《在車上》等作品和電影進行引用,並通過個人的成長體悟表達了對於愛與自我之間關係的思考。文章通過個人情感的糾結,反思了愛情與真實自我的定位。
Thumbnail
人生痛苦的主要原因,是被侷限在小我的視野裡 。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小我的誕生,是源自於人類心靈中的分裂,在其中,人的身份被分成兩個部分,稱之為“ 主詞的我” (I )和“ 受詞的我” (me )或是“ 受詞的我” (me )和“ 我自己” (myself)。 因此,每個小我都是精神分裂的,用比較通俗的說法就是“ 人格分裂” 。你和你自己的心理形象相生相依,這個心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奇蹟課程》中「小我」的概念,揭示了其作為一種虛假自我認同的本質。小我源於過去的經歷和外界的評價,使個體陷入焦慮和競爭的狀態。通過實踐365課,讀者能夠逐步放下對小我的依賴,回歸內心的平靜與愛,最終達到真正的靈性自由。本文將引導讀者理解小我的運作及如何在生活中選擇愛而非恐懼。
Thumbnail
在與人際關係或團體組織中。我們往往因他人的言行而感到內心波動,甚至會自導自演過多的情緒戲碼,如內疚、焦慮、懊悔等,拉離現實的當下。 許多人習慣性地認同並沉迷於自己的劇本,人生故事成為個人身份的一部分。然而,這些戲碼的長期堆積,不僅造成心理上的負擔,也可能引發衝突、暴力,甚至是集體層面的災難。
Thumbnail
小我與內在小孩到底有什麼區別?在身心靈這塊內在小孩通常被描述為一個童年受了傷的自己,而小我雖然是給予我們負面信念的存在,但也經常被提到是因為我們過去受到的傷害,為了避免再次受傷而發展出來的大腦機制,我一直疑惑既然小我是想保護我們,為何我們總是非常討厭他?在一次的課堂上剛好有同學提問小我是什麼……
Thumbnail
最近對於小我與感謝過去感到疑惑,在學習身心靈這條路上,似乎小我自身帶有貶低的意思,恐懼的、負面的、退縮的、只利己的都是小我的訊息,而我們許多擁有壞結果的事情,都是因為選擇小我的聲音,但另一方面,也經常聽到要去感謝過去,也包括感謝因為聽從小我而經歷的,那些我們認為壞結果的過去。
放下小我是一個有趣而又深刻的過程,通過深刻的理解和觀察來超越它。認識到小我錯誤的認同,練習如實觀察,專注當下,無私的愛和服務,都是放下小我的重要方法。這個過程帶來的不僅是內心的平靜,更是一種深刻的自由和喜悅。
Thumbnail
本文描述對於身份認同、自我保護與感情之間的糾結。在這篇文章中,作者以《小王子》、《在車上》等作品和電影進行引用,並通過個人的成長體悟表達了對於愛與自我之間關係的思考。文章通過個人情感的糾結,反思了愛情與真實自我的定位。
Thumbnail
人生痛苦的主要原因,是被侷限在小我的視野裡 。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小我的誕生,是源自於人類心靈中的分裂,在其中,人的身份被分成兩個部分,稱之為“ 主詞的我” (I )和“ 受詞的我” (me )或是“ 受詞的我” (me )和“ 我自己” (myself)。 因此,每個小我都是精神分裂的,用比較通俗的說法就是“ 人格分裂” 。你和你自己的心理形象相生相依,這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