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資深心理師看錫蘭的心靈課程論述(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三階段心靈課程

近來網紅錫蘭做了一個兩小時多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其中有很多的文獻查證,已經到了論文的等級(很欽佩)。錫蘭所指的心靈課程是指以LGAT(large group awareness training )為原型的三階段課程,他去檢視很多三階段心靈課程的運作方式跟內容。

基本上我認爲錫蘭的論述揭露了三階段心靈課程的骨架跟血肉,而我今天要以一個臨床心理師的觀點來補充錫蘭影片的一些說法:

 

五點資深心理師觀點

1、三階段心靈課程的第一步手法,是讓學員陷入無知的環境,然後孤立學員,使學員必須跟隨環境的設定來反應。

首先課程要求設立一個「不知情的同意書」,意即學員參加這個活動,但是不會事先知道這個活動的內容是什麼!這會造成什麼效果呢?它讓一個人陷入探險或冒險的情境,不只引發好奇,還可能身歷危險的處境。

有證照的心理師在進行對身心健康的課程或治療(心理服務),都必須充份事前告知當事人(參與者),它的未來作為、目標及可能的副作用為何,以讓當事人(參與者)決定是否要加入!這是對當事人權益的一種保障,也是倫理的措施,更是保護雙方(當事人及服務提供者),讓當事人把心理服務納入生活控制的手段。像在目前我的醫院所提供施行的「家暴加害人認知輔導教育」的團體處遇,一開始都會說明團體帶領者和參與人的權利與義務⋯等,縱使這個團體是法律上強制性的輔導團體,都有「知情同意書」,更遑論一般個別的心理諮商或治療的實施,不管是採用健保途徑接受心理諮商治療或當事人(參加者也稱案主)採用自行付費的途徑。

但是這個課程並不是如此作為,它一開始只告知課程目的,就要你簽下同意書,有一種簽「空白支票」的感覺!它並不說明課程內容對當事人實施什麼,可能會造成什麼副作用。就像魷魚遊戲一樣,在魷魚遊戲中它只是先告訴你,你可能會得到很高的獎金,但是它沒有講遊戲的內容是什麼,沒有告知可能失去性命。參加者進到這個遊戲的環境,就必須跟隨遊戲的規則,而每一個遊戲都是一個探險。參加三階段心靈課程的當事人也是類似的處境,並不知羞辱、眨抑會發生。

第二個要求是不能談論活動的任何內容。它的說法是要保障別人的隱私。老實說,這個隱私權的保護在很多心理團體也是如此約定,不對外談論在團體中發生的事,這在團體諮商或團體心理治療中很常見,保護團體各成員的隱私,並設立團體中安全界限,以讓團體成員能𣈱所欲言。

但是上述所談的隱私保護,為的是運用團體成員間類似的私密經驗,以交流討論而成長(因爲在團體中他人私密經驗的揭露,有助於其他成員建立參考點),而不是像在三階段心靈課程中反過來操控其他成員成為責罵方(加害方),對目標學員加以指責。因為這樣的心理操作很有可能造成目標學員的創傷,這是非常不道德的。

而且在錫蘭的影片中,揭示保密條款的另一企圖,是保護課程運作 ,因此三階段心靈課程所簽下的保密條款,並不像一般心理諮商中常見的「保密條款」是保護當事人的隱私為要,所以三階段心靈課程的保密條款具有「雙重企圖」。

「雙重企圖」在詐騙中很常見,它先講了一個表面的理由,實際上的目標就是要詐騙你或是爲了達到另外的目的。

所以透過「不知情同意書」及有雙重企圖的「保密條款」(還有不能和學員互動交流),減低學員在課堂中的自主性和可控制感,就容易讓學員感受到社會會孤立,而且是陷入一無所知處境的孤立環境,這就像陷入黑夜伸手不見五指的陌生環境中,不得動彈,這時對環境的可控制感會降到最低,焦慮感隨之產生。

當處在陌生的黑暗情境中,所能依賴的「光」,只有「導師」的指導語,所以學員能夠依靠的就是導師傳遞的訊息,此番設計會讓參與的學員沒有其他的參考點可以抗拒這種情境,加上強調「體驗」,可以說課程設計的活動是拿掉個人的理性思維了。

一個喪失理性思維的人很容易被他人帶著走,因此這個狀況像極了獨裁國家或者是一個封閉集團的治理,人民不能夠聚集,不能夠交頭接耳,只能聽從統治者的命令。此時的人民活的是統治者希望的樣態;對應於三階段心靈課程,課程參與者的反應也是課程設計者所預期的,或是說所塑造的。

 

2、在焦慮的處境中,降低或毀損「自我強度」

「自我強度」(ego strengths)簡單地說是指人發展出面對生活困境的強健程度;或是說一個人的自我功能運作的健全程度。它源自於精神分析。當有較高的自我強度,能夠有較佳的心理彈性、較能𠄘受壓力、能維持穩定的自我認同以及在困境中保持希望和樂觀。

但三階段的心靈課程的操作是,當學員都已經變成孤立無知的狀態時,它進一步對學員的自我進行一些毀壞。比如說「廢墟遊戲」。它再告訴學員說,這一切生活困境都是學員自己來造成的。

寫到這裡,忽然發覺設計這套活動的人,可能以為如此活動可以清空原本學員內在的負能量。但是這樣的想法實在太素樸了(naive),太天真了。身為心理師的我認為,這實在是一個粗糙又粗魯的「心理手術」,心病不但治不好,還衍生很多負面效果。但是它的表現很戲劇化,讓人感覺有速效的錯覺。

 

 

 


avatar-img
210會員
387內容數
歡迎來到「穗波心理師」沙龍。這是一個「生活、家庭、愛與人生」的領域,關注親情、愛情、婚姻、家庭及人生議題,先祝福大家都能遇見幸福、圓滿伴侶關係及維繫家庭。 我是執業臨床心理師,歡迎對上述議題留言,讓我可以用心理學的概念與你討論,或提出建議。也可以在下方留言你介紹自己,讓我有機會更認識你、一起交流成長,人生路上不寂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文針對「三階段心靈課程」的爭議,從心理學專業角度進行分析,指出課程中運用心理學理論的錯誤及倫理缺失,包括誤用心理學機制、忽略系統環境因素、強行挖掘潛意識內容等,並以案例說明課程可能造成的傷害,呼籲大眾提高警覺。
深入探討韓劇《魷魚遊戲》的社會心理學意涵,從巨觀(系統對人的影響)與微觀(遊戲參與者及執行者的心理)兩個層面分析角色行為,並探討觀眾的觀影感受及劇中革命隱喻。
本文探討了劇中兩組老少配愛情的不同樣貌,以及個體在社會中所呈現的「表」與「裡」的關係。透過史艾瑪與李導演的權勢關係,以及周凡與流氓的純粹愛情,分析了不同人物如何在追求自我與接受現實之間找到平衡。最終,劇末的新生契機展示了勇於追尋真正自我的重要性,對於女性在成長與老化過程中的焦慮也提供了深入見解。
本文探討臺劇《影后》中角色的心理層面及其意義,闡述角色如周凡、艾瑪與薛亞之在社會文化中的不同表現,以及他們如何在個性與社會角色的矛盾中尋求平衡。透過心理學的觀點,本文揭示了人際關係與自我實現的重要性。希望能引發讀者對角色及其行為的反思與理解。
本文探討了《黑白大廚》實境秀中,個性與群性之間的競合關係,評析參賽者在競賽中的角色轉變。文章中提到三階段成長理論,包括初期群性陶冶、隨後的個性發展及最後的群性回歸,強調個人在團體中的價值和獨特性如何受到壓制與評估的影響。最終,探索在社會文化中如何平衡個人追求與群體意見,以及這對於廚師們的影響與啟示。
本文針對「三階段心靈課程」的爭議,從心理學專業角度進行分析,指出課程中運用心理學理論的錯誤及倫理缺失,包括誤用心理學機制、忽略系統環境因素、強行挖掘潛意識內容等,並以案例說明課程可能造成的傷害,呼籲大眾提高警覺。
深入探討韓劇《魷魚遊戲》的社會心理學意涵,從巨觀(系統對人的影響)與微觀(遊戲參與者及執行者的心理)兩個層面分析角色行為,並探討觀眾的觀影感受及劇中革命隱喻。
本文探討了劇中兩組老少配愛情的不同樣貌,以及個體在社會中所呈現的「表」與「裡」的關係。透過史艾瑪與李導演的權勢關係,以及周凡與流氓的純粹愛情,分析了不同人物如何在追求自我與接受現實之間找到平衡。最終,劇末的新生契機展示了勇於追尋真正自我的重要性,對於女性在成長與老化過程中的焦慮也提供了深入見解。
本文探討臺劇《影后》中角色的心理層面及其意義,闡述角色如周凡、艾瑪與薛亞之在社會文化中的不同表現,以及他們如何在個性與社會角色的矛盾中尋求平衡。透過心理學的觀點,本文揭示了人際關係與自我實現的重要性。希望能引發讀者對角色及其行為的反思與理解。
本文探討了《黑白大廚》實境秀中,個性與群性之間的競合關係,評析參賽者在競賽中的角色轉變。文章中提到三階段成長理論,包括初期群性陶冶、隨後的個性發展及最後的群性回歸,強調個人在團體中的價值和獨特性如何受到壓制與評估的影響。最終,探索在社會文化中如何平衡個人追求與群體意見,以及這對於廚師們的影響與啟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當想要學習身心靈課程時,首先要與自己對話,確認目標。可以透過尋求諮詢和療癒來評估是否需要進行學習。課程常以分階段方式呈現,投資應視經濟狀況進行評估。面對問題時應冷靜分析,並不應期望一次改變現狀。遇到不合適的老師應該聽從直覺。學習後需練習,維持品質的生活需要做相對的工作。
Thumbnail
前言 你有聽過的「心靈調頻」嗎? 上週我在女力線上課程上一堂 心靈作家柚子甜的「心靈調頻的秘密」的課程, 今天就來分享這個課程中的大綱與我的學習吧! 一、調頻是什麼? 簡單來說,就是調整頻率的意思. 每個人都會散發出某種氛圍; 例如: 有的人你接近他的時候,你會覺得他充滿了正能
本文介紹了身心靈的定義,探討了身心靈的平衡以及進行身心靈修煉的必要性。文章最後分享了選擇水晶作為身心靈夥伴的重要性。身心靈修煉是當今社會學習或修煉的核心,同時也強調了水晶在學習身心靈路上的價值。
課程第三天,也是最後一天,一早的小組分享,我竟然跟特地從國外回來的朋友一組,她們臉很臭,因為上課環境差,還一直聽重複的笑話,課程內容沒有之前說得更深入,加上老師又賣了新的課程,大家擔心之前答應給我們的課程,是否真的能如期開課。 今天上了超意識與集體冥想,觀想第三隻眼與另外一個維度,還有如何認知重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一位患有失智症及神經受損的患者,透過靈氣療法的自我療癒之路。蘇老師重新設計了課程安排,讓學生得以一對一的形式進行教學,並結合自我靈氣的方案設計和個案管理模式,陪伴她完成了初級班結束後數個月內的自我療癒目標。文章中也詳細介紹了靈氣課程的內容和時間安排,以及學生的學習心得分享。
Thumbnail
面對靈性課程或活動時,保持警惕、獨立思考,以腳踏實地的態度探索自我成長之路。 現今社會,靈性發展和心靈成長的需求越來越受到重視,但與此同時,靈性詐騙也逐漸增多。這些詐騙往往包裝成各種轉運、改運的課程或活動,以吸引人們參加。我們需要保持警惕,謹慎選擇參與的活動,避免成為詐騙的受害者。 今天
Thumbnail
本文主要討論已經學了很多靈性課程的人可能陷入的靈性成癮問題,探討這些課程是否有助於內在轉變,以及避免沉迷靈性體驗而影響現實生活。
Thumbnail
神奇的是,連續兩天長時間的課程竟然不會讓我感到疲累,反而很享受那種浸在靈氣的感覺裡。 身體僵硬的反應感覺是→僵硬→被靈氣解除→僵硬→再解除這樣循環,漸漸的僵硬反應就緩和了許多...
Thumbnail
身心靈課程是近年來在台灣逐漸興起的一種新興課程,強調透過身體、心理、靈性等層面的整合,達到身心健康與提升自我意識的目的。身心靈課程的內容五花八門,包括瑜伽、冥想、正念、催眠、塔羅牌、靈氣等,有些課程還會結合宗教信仰或哲學思想。 身心靈課程是否具有認知作戰的潛力,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認知作戰是
Thumbnail
身心靈課程有多樣的形式,適合不同人的需求。最好挑選適合自己興趣、目標和生活方式的課程。應保持開放的心態,準備從中學習和成長。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當想要學習身心靈課程時,首先要與自己對話,確認目標。可以透過尋求諮詢和療癒來評估是否需要進行學習。課程常以分階段方式呈現,投資應視經濟狀況進行評估。面對問題時應冷靜分析,並不應期望一次改變現狀。遇到不合適的老師應該聽從直覺。學習後需練習,維持品質的生活需要做相對的工作。
Thumbnail
前言 你有聽過的「心靈調頻」嗎? 上週我在女力線上課程上一堂 心靈作家柚子甜的「心靈調頻的秘密」的課程, 今天就來分享這個課程中的大綱與我的學習吧! 一、調頻是什麼? 簡單來說,就是調整頻率的意思. 每個人都會散發出某種氛圍; 例如: 有的人你接近他的時候,你會覺得他充滿了正能
本文介紹了身心靈的定義,探討了身心靈的平衡以及進行身心靈修煉的必要性。文章最後分享了選擇水晶作為身心靈夥伴的重要性。身心靈修煉是當今社會學習或修煉的核心,同時也強調了水晶在學習身心靈路上的價值。
課程第三天,也是最後一天,一早的小組分享,我竟然跟特地從國外回來的朋友一組,她們臉很臭,因為上課環境差,還一直聽重複的笑話,課程內容沒有之前說得更深入,加上老師又賣了新的課程,大家擔心之前答應給我們的課程,是否真的能如期開課。 今天上了超意識與集體冥想,觀想第三隻眼與另外一個維度,還有如何認知重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一位患有失智症及神經受損的患者,透過靈氣療法的自我療癒之路。蘇老師重新設計了課程安排,讓學生得以一對一的形式進行教學,並結合自我靈氣的方案設計和個案管理模式,陪伴她完成了初級班結束後數個月內的自我療癒目標。文章中也詳細介紹了靈氣課程的內容和時間安排,以及學生的學習心得分享。
Thumbnail
面對靈性課程或活動時,保持警惕、獨立思考,以腳踏實地的態度探索自我成長之路。 現今社會,靈性發展和心靈成長的需求越來越受到重視,但與此同時,靈性詐騙也逐漸增多。這些詐騙往往包裝成各種轉運、改運的課程或活動,以吸引人們參加。我們需要保持警惕,謹慎選擇參與的活動,避免成為詐騙的受害者。 今天
Thumbnail
本文主要討論已經學了很多靈性課程的人可能陷入的靈性成癮問題,探討這些課程是否有助於內在轉變,以及避免沉迷靈性體驗而影響現實生活。
Thumbnail
神奇的是,連續兩天長時間的課程竟然不會讓我感到疲累,反而很享受那種浸在靈氣的感覺裡。 身體僵硬的反應感覺是→僵硬→被靈氣解除→僵硬→再解除這樣循環,漸漸的僵硬反應就緩和了許多...
Thumbnail
身心靈課程是近年來在台灣逐漸興起的一種新興課程,強調透過身體、心理、靈性等層面的整合,達到身心健康與提升自我意識的目的。身心靈課程的內容五花八門,包括瑜伽、冥想、正念、催眠、塔羅牌、靈氣等,有些課程還會結合宗教信仰或哲學思想。 身心靈課程是否具有認知作戰的潛力,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認知作戰是
Thumbnail
身心靈課程有多樣的形式,適合不同人的需求。最好挑選適合自己興趣、目標和生活方式的課程。應保持開放的心態,準備從中學習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