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推薦的台灣小吃 - 清湯瓜仔肉,也聊聊罐頭裡的添加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台灣常見的漬物罐頭如脆瓜、菜心、辣筍、土豆麵筋等,都走鹹甜路線,很適合配飯。由於罐頭的味道本身夠鹹又很完整,拿罐頭來另做他菜時,較常見的就是那些菜色,其中清湯瓜仔肉湯就是其中一個嶲永常見的罐頭菜。清湯瓜仔肉湯使用的脆瓜罐頭有許多品牌,我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個是罐頭大廠愛之味,另一個則是經典廣告大茂黑瓜。

就是這罐,經典款。

就是這罐,經典款。

不知道是誰想出來把黑瓜罐頭稀釋後加肉羹來喝,但無論如何味道很不錯,而且做法又相當簡單。這道湯好吃到,在萬華的小王煮瓜(原小王清湯瓜仔肉),以清湯瓜仔肉這道菜,獲得米其林必比登的推薦。

這道菜味道應該是鹹甜,有醬油香氣,如果有辣度會來自於胡椒。用料上除了脆瓜外,肉的部份台灣常見的是用肉羹,但應該也可以用抓醃過的瘦肉,由於湯本身口感偏清爽,因此不太適合有太多肥肉的部位,後腿肉或小里脊應該可以。整體在口中會有脆瓜湯汁的鹹甜香,加上肉羹及脆瓜的鮮味混合;口感上有肉羹的Q彈、脆瓜的脆兩種,加上湯本身清寡的質地,組合出這道湯。

小王煮瓜的清湯瓜仔肉。

小王煮瓜的清湯瓜仔肉。


清湯瓜仔肉的鹹度,我試了加十倍左右的水量也才剛好而已。肉羹的部份是用現成的肉羹,或想參考我之前自製肉羹 的經驗也行。整體來說非常…簡單。

清湯瓜仔肉

食材

大茂黑瓜 一罐
水 約黑瓜水量的十倍左右
肉羹 適量

白胡椒粉(可不用) 適量

做法

1、黑瓜打開後倒入鍋中,加入水煮滾。水量可以先加五倍,再依個人需求、口味進行調整,要用高湯也行。

這是還沒加水的黑瓜的量

這是還沒加水的黑瓜的量

2、加入肉羹,煮透,或可以用中小火煮久一點,讓肉羹的鮮味及鹹味出來。

3、盛盤,依個人口味灑上白胡椒即可。

煮完,沒加白胡椒時的樣子

煮完,沒加白胡椒時的樣子


由於太過簡單,因此想跟大家分享我一直很好奇的事情:罐頭上那些寫著中文卻完全看不懂的化學添加物是什麼?這些添加物是真的很不好嗎?還是其實還好?有些添加物很常看見,究竟在食物中扮演著什麼作用呢?

raw-image




查了之後發現,原來在2016年時,衛福部食藥署公告了「食品添加物通用名稱」,而「食力」整理了一些我們常見添加物的屬性如下:

raw-image


在這之中可以對照大茂黑瓜的添加物中,L-麩酸鈉就是味精的主要成份,鈉含量是鹽的1/3,而DL-胺基丙酸也是一種鮮味劑,是兼具新鮮蛤蠣、花枝等水產旨味及甘味的胺基酸,和其他旨味成分(如:味精)具有相乘效果。

沒有在列表中的琥珀酸二鈉,除了是鮮味劑外,還有緩和其它調味品刺激性及防止食品酸化的功能,可能兼具調味、改良及防腐?

5’-次黃嘌呤核苷磷酸二鈉(IMP)及 5’-鳥嘌呤核苷磷酸二鈉(GMP)是種核苷酸磷酸鹽,存在香菇、魚類之中,和味精一起可以發揮加乘的鮮味效果。最後是偏磷酸鈉屬於改良及穩定,有著幫助保持水份、防止肉品變質、維持色澤穩定的功能。

這樣看來,大茂黑瓜還不算是太複雜的罐頭產品,加入的添加物以調味為主,防腐跟改良的似乎不多?


我個人對於鳥嘌呤本來是最為好奇,查找之後才知道他的功用。你還對哪種添加物印象深刻嗎?你是希望完全排拒添加物的人,還是在適當劑量下吃吃無妨的呢?歡迎來分享你喜歡的罐頭,以及用罐頭做出來的菜式哦!

舞台劇製作人、編導,剛好喜歡做菜跟寫字,跟你分享我工作上、料理時、人生中覺得可能會有趣的一些小事。(合作洽談:immigo@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除了泰式三寶外,光是加個魚露就可以呈現東南亞料理的風味了,如果加上檸檬汁、生洋蔥、香菜、辣椒,就更有泰國味囉!這次跟大家分享的溫拌沙拉「涼拌荷包蛋」就是一個食材在台灣都很容易取得,也很容易做的小菜!
日本人的和風洋食已然發展出一套體系,並流傳到國外。這次分享的明太子義大利麵就是其中一道,做法非常簡單,食材也很少,而且非常好吃喲!
你吃過澎湖絲瓜嗎?跟常見的絲瓜口感甜度都有些不同,如果在市場看到了,非常推薦買回家試試看!這次我做的食譜做法簡單快速,很適合下飯,也很適合帶便當喲!
台北少見的印度雜貨店,我買了五種不同咖哩調理包,有青豆奶油、黑扁豆奶油、馬薩拉起司、坦都里起司、香料扁豆來跟大家分享。
幾年前曼谷的夜市流行火山排骨,很辣但很好吃,所以我想在台灣試做看看。也從這道菜,來跟大家聊聊泰國菜系有哪些。
只有過年才想做獅子頭這種要油炸的菜。我常在想獅子頭憑什麼有不同的名字,這次寫食譜的過程查找資料,才發現原因。中國的做法最麻煩的就是手切肉「細切粗斬」這一步吧。
除了泰式三寶外,光是加個魚露就可以呈現東南亞料理的風味了,如果加上檸檬汁、生洋蔥、香菜、辣椒,就更有泰國味囉!這次跟大家分享的溫拌沙拉「涼拌荷包蛋」就是一個食材在台灣都很容易取得,也很容易做的小菜!
日本人的和風洋食已然發展出一套體系,並流傳到國外。這次分享的明太子義大利麵就是其中一道,做法非常簡單,食材也很少,而且非常好吃喲!
你吃過澎湖絲瓜嗎?跟常見的絲瓜口感甜度都有些不同,如果在市場看到了,非常推薦買回家試試看!這次我做的食譜做法簡單快速,很適合下飯,也很適合帶便當喲!
台北少見的印度雜貨店,我買了五種不同咖哩調理包,有青豆奶油、黑扁豆奶油、馬薩拉起司、坦都里起司、香料扁豆來跟大家分享。
幾年前曼谷的夜市流行火山排骨,很辣但很好吃,所以我想在台灣試做看看。也從這道菜,來跟大家聊聊泰國菜系有哪些。
只有過年才想做獅子頭這種要油炸的菜。我常在想獅子頭憑什麼有不同的名字,這次寫食譜的過程查找資料,才發現原因。中國的做法最麻煩的就是手切肉「細切粗斬」這一步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來自大溪老街的六種人氣小菜的開箱體驗,包括黃金泡菜、百香青木瓜等,每一種菜品都有其獨特的風味和口感。作者細膩介紹了食材的製作過程和口感,並提供了購買渠道,讓讀者能輕鬆嘗到這些美味的小菜。無論是搭配白飯或下酒,這些小菜都是絕佳選擇。
Thumbnail
火鍋~肉質!湯底! 缺一不可 1.湯底 牛奶鍋 : 我都會直接點一個牛奶鍋的湯底,直接喝一半才開始煮料 湯底是有濃郁牛奶香 喝起來是鹹鹹的但是會回甘,但覺有點起司味, ,非常推薦煮高麗菜和蛋 會超好吃 但是加湯會是白湯就比較可惜
Thumbnail
去年分享過台灣製造的手工職人泡菜,來自金門的協發行泡菜! 這次有更多特色泡菜介紹給大家啦! 協發行又和異業結盟推出超萌泡菜:番茄梅梅! 和包大山合作的番茄梅梅,不添加色素及非天然香料,使用百分百的日本梅酒釀造,番茄成份高達七成,還沒有嚐就流口水! 一夾起來就感受到汁水的飽滿,番茄梅梅選用頂級
Thumbnail
黃瓜切片 紅蘿蔔刨絲 豬絞肉加豆腐先炒好備用 調味料是不知哪來的酸辣醬 再炒紅蘿蔔絲跟黃瓜 配顆水煮蛋 水果是最近愛上的啤梨 飲料就是咖啡加鮮奶啦 熱量不高吧😉
Thumbnail
每次到花蓮旅遊必帶的特產是什麼?我的購物清單裡絕對不會漏掉的就是洄瀾醬人的剝皮辣椒醬。剝皮辣椒醬獨特的醬汁,加入到任何的料理調味都有畫龍點睛的效果,瞬間可以讓料理的特色突顯出來,剝皮辣椒醬除了醬汁迷人外,單吃剝皮辣椒也很開胃。
Thumbnail
鮮肉麻將抄手口味淡淡的,湯底混合了醬油和烏醋,整體偏酸。抄手肉的比例偏少,價格偏高。用餐環境良好。
生活實驗 七三一     久違的 滿滿的油的, 台式可頌, 比起貝果, 我覺得巧克力豆, 搭可頌, 更合適, 軟綿綿的, 像極了, 我暫時 留住的 那些肉肉。
Thumbnail
甜中帶一絲苦味的滷芥菜,是佐飯的最佳料理~ 這個週末,一起動手做一做吧 🧑‍🍳
Thumbnail
本網誌天字第一號食譜就獻給台灣料理了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來自大溪老街的六種人氣小菜的開箱體驗,包括黃金泡菜、百香青木瓜等,每一種菜品都有其獨特的風味和口感。作者細膩介紹了食材的製作過程和口感,並提供了購買渠道,讓讀者能輕鬆嘗到這些美味的小菜。無論是搭配白飯或下酒,這些小菜都是絕佳選擇。
Thumbnail
火鍋~肉質!湯底! 缺一不可 1.湯底 牛奶鍋 : 我都會直接點一個牛奶鍋的湯底,直接喝一半才開始煮料 湯底是有濃郁牛奶香 喝起來是鹹鹹的但是會回甘,但覺有點起司味, ,非常推薦煮高麗菜和蛋 會超好吃 但是加湯會是白湯就比較可惜
Thumbnail
去年分享過台灣製造的手工職人泡菜,來自金門的協發行泡菜! 這次有更多特色泡菜介紹給大家啦! 協發行又和異業結盟推出超萌泡菜:番茄梅梅! 和包大山合作的番茄梅梅,不添加色素及非天然香料,使用百分百的日本梅酒釀造,番茄成份高達七成,還沒有嚐就流口水! 一夾起來就感受到汁水的飽滿,番茄梅梅選用頂級
Thumbnail
黃瓜切片 紅蘿蔔刨絲 豬絞肉加豆腐先炒好備用 調味料是不知哪來的酸辣醬 再炒紅蘿蔔絲跟黃瓜 配顆水煮蛋 水果是最近愛上的啤梨 飲料就是咖啡加鮮奶啦 熱量不高吧😉
Thumbnail
每次到花蓮旅遊必帶的特產是什麼?我的購物清單裡絕對不會漏掉的就是洄瀾醬人的剝皮辣椒醬。剝皮辣椒醬獨特的醬汁,加入到任何的料理調味都有畫龍點睛的效果,瞬間可以讓料理的特色突顯出來,剝皮辣椒醬除了醬汁迷人外,單吃剝皮辣椒也很開胃。
Thumbnail
鮮肉麻將抄手口味淡淡的,湯底混合了醬油和烏醋,整體偏酸。抄手肉的比例偏少,價格偏高。用餐環境良好。
生活實驗 七三一     久違的 滿滿的油的, 台式可頌, 比起貝果, 我覺得巧克力豆, 搭可頌, 更合適, 軟綿綿的, 像極了, 我暫時 留住的 那些肉肉。
Thumbnail
甜中帶一絲苦味的滷芥菜,是佐飯的最佳料理~ 這個週末,一起動手做一做吧 🧑‍🍳
Thumbnail
本網誌天字第一號食譜就獻給台灣料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