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陷阱:你的「體貼」正在悄悄殺死你的職場生命力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你是否習慣用「沒關係」掩蓋自己的委屈,只為維持表面的和諧?

你是否習慣了用「好的」代替「我需要時間考慮」,只為了避免同事失望的表情?

如果「照顧他人感受」已成為你的本能,那麼你的善意,可能正在透支你的專業價值。

 

Leo是一家廣告公司的部門經理。他最近發現部門王牌策劃Jack提交的方案質量突然斷崖式下滑,在追問下才知道,Jack幾乎包攬了所有同事的「求助」:部門內的新人常以「我不會寫市場分析」為理由,把工作推給他,幫新人改PPT到凌晨;同事聚餐永遠讓他墊付餐費卻「忘記」轉賬;替請假同事頂班;甚至有人直接說:「你人最好了,幫我把這份報告改了吧!」Jack苦笑道:「現在連拒絕的話都說不出口,好像一說「不」,我就成了壞人。」  

 

高敏感人格的職場致命傷


Jack的困境,暴露了「高敏感人格的職場致命傷」:過度共情者往往將「他人舒適度」與「自我價值」強行綁定。把同事的感受等同於自己的責任,用自我犧牲換取虛假的和諧。這種「好人模式」背後,實則是恐懼:恐懼衝突、恐懼被否定、恐懼失去「被需要」的價值感。

他們的大腦里裝著無形的公式:拒絕=傷害他人=自己失職。這種思維模式,恰恰是情緒勒索者最愛的突破口——因為你總把別人的情緒帳單,錯當成自己的還款義務。  

 

就像布琳·布朗在《脆弱的力量》中寫道:「放下「完美好人」的面具,允許自己說「不」,才是職場勇氣的開始。」

 

這類人通常有三大軟肋:  


  • 愧疚感過剩:把「被需要」等同於「被認可」  
  • 過度責任感:總覺得「如果我不做,事情就會崩盤」  
  • 衝突恐懼症:寧願自我壓抑,也不願面對短暫的尷尬  

 

就像Jack,他以為自己在「維護團隊和諧」,實則助長了責任轉嫁的惡性循環。當你的「好說話」變成默認設置,他人連一句「謝謝」都會覺得多餘。  

 

那麼應該如何解決呢?(高敏感者自救指南):


  • 建立「情緒隔離牆」:  


   - 當同事說「這個報告只有你能救急」時,默念:「他的焦慮是他的課題,我的精力是我的資源。」  

   - 用結構化話術回應:「我需要2小時評估現有工作量,下午3點前回復你是否能協助。」  

 

  • 用「緩衝話術」代替直接拒絕:  

    把「好的」替換為:  

   - 「這個需求很重要,但我需要先完成手上的項目。我們明天下午來討論任務優先級如何?」  

   - 「我理解你很急,但我的經驗可能不足以支持這個任務。建議我們可以一起找主管協調資源?」  

 

  • 每日做「能量掃描」:  

    可以在睡前問自己:今天哪件事,我是為了逃避罪惡感而非真正認同去做的?把答案寫在紙上,揉成團扔進垃圾桶——象徵性丟掉不屬於你的情緒包袱。  


「情緒勒索者能得逞,是因為他們嗅到了你比他們更害怕關係破裂。」--心理學家 Susan Forward

 

職場最殘酷的真相


你拼命維護的關係,可能只是別人眼中的「軟杮子」!健康的職場關係從不是靠單方面付出維繫——當你不再為別人的情緒兜底時,你才能真正為專業價值賦能。 

下次當你想脫口而出「沒問題」時,不妨暫停3秒,問自己:這個「好」,是出於專業判斷,還是害怕驅動的討好?因為真正的職場強者,從不靠燃燒自己照亮他人!

如果你也曾陷入「過度共情的陷阱」,讓我們一起練習擺脫為他人情緒買單,找回職場中的自信與力量!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黃玫籽-avatar-img
2025/02/28
這讓我想到在室內裝修行業,我們許多職人也會面對類似的心理狀態,特別是當: 1、客戶提出不合理的變更需求時,出於愧疚或責任感,覺得「既然對方已經開口了,拒絕是不是不太好?」 2、案場出狀況時,習慣性地扛下所有問題,覺得「如果我不處理,這個案子就要完蛋了」。 3、面對客戶與工班的衝突,為了避免尷尬,選擇自己默默解決,而不敢直接讓雙方溝通。 不管在哪裡~ 長期下來,這樣的模式說真的容易讓自己身心俱疲,也讓周圍的人習慣了你的「好說話」,甚至開始理所當然地把你的付出當成標配尹!
梅根的斜槓人生-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01
黃玫籽 謝謝您的反饋。是的,我非常同意您的看法!在我的諮詢中很多個案都有同樣的問題,有些責任感重的人,就會陷入身心俱疲焦慮的狀況,也不知道怎麼改變,陷入無限迴圈。這也是我寫文章的原因,希望給有困擾的人,提供一點啟發,讓他們可以找出自洽的方式,走出痛苦!
avatar-img
梅根的斜槓人生沙龍
73會員
323內容數
前世界500強HR高階主管|策略顧問合伙人|跨界整合20年人才管理經驗X藝術療癒心理技術|獨創「認知升級+能量管理」雙軌破局模型|專破:35歲瓶頸期及職場情緒內耗|用策略思維點亮你的職業發展地圖|分享職場心理與成長心得,帶你解鎖職場與生活的美好,一起向光而行!
2025/04/29
即使再努力,我們也常忘了問自己一句:「我,好不好?」在職場上,許多人總把自我價值綁在表現上,卻忽略了溫柔對待自己的重要。其實,真正的成熟,不是永無止境地追求更好,而是願意在每個努力之後,對自己說:「其實這樣,已經夠好了。」
Thumbnail
2025/04/29
即使再努力,我們也常忘了問自己一句:「我,好不好?」在職場上,許多人總把自我價值綁在表現上,卻忽略了溫柔對待自己的重要。其實,真正的成熟,不是永無止境地追求更好,而是願意在每個努力之後,對自己說:「其實這樣,已經夠好了。」
Thumbnail
2025/04/28
在人生與職場中,我們常以為自己「沒有選擇」,卻忽略了——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選擇仍然存在。承認自己的選擇,並不是責怪自己,而是重新取回對生命的主導權。停止自我批評,理解每一個選擇背後的勇氣與努力,才能真正擁抱自己,走向更自由、有力量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4/28
在人生與職場中,我們常以為自己「沒有選擇」,卻忽略了——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選擇仍然存在。承認自己的選擇,並不是責怪自己,而是重新取回對生命的主導權。停止自我批評,理解每一個選擇背後的勇氣與努力,才能真正擁抱自己,走向更自由、有力量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4/27
在職場上,許多主管習慣用堅強與壓抑來帶領團隊,卻忽略了真正拉近彼此的力量,其實來自於「敢於展現脆弱」。當主管願意承認自己的恐懼與無助,不但能化解隔閡,更能建立深層的信任感。真正的領導力,不是孤軍奮戰,而是與團隊共同承擔。勇敢示弱,反而讓團隊更有力量,一起走得更遠。
Thumbnail
2025/04/27
在職場上,許多主管習慣用堅強與壓抑來帶領團隊,卻忽略了真正拉近彼此的力量,其實來自於「敢於展現脆弱」。當主管願意承認自己的恐懼與無助,不但能化解隔閡,更能建立深層的信任感。真正的領導力,不是孤軍奮戰,而是與團隊共同承擔。勇敢示弱,反而讓團隊更有力量,一起走得更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想像你在辦公室與一位熟識的同事擦肩而過,但對方不僅沒有展露笑顏亦沒有跟你打聲招呼,此時你的心裡會怎麼想呢?你會開始感到狐疑進而憤怒,還是暗自揣測對方可能恰好今天心情不好而不以為意? 假設你的答案是前者,那很可能你是屬於容易在人際關係中產生不良反應的人,也就是說容易把他人傳遞給我們的訊息視為
Thumbnail
想像你在辦公室與一位熟識的同事擦肩而過,但對方不僅沒有展露笑顏亦沒有跟你打聲招呼,此時你的心裡會怎麼想呢?你會開始感到狐疑進而憤怒,還是暗自揣測對方可能恰好今天心情不好而不以為意? 假設你的答案是前者,那很可能你是屬於容易在人際關係中產生不良反應的人,也就是說容易把他人傳遞給我們的訊息視為
Thumbnail
探討「我是為你好」的矛盾性,認識控制傾向的特徵並提出正確的處理方式。分析了控制傾向人的特徵以及與之相處的技巧,引導人們學會尊重對方的選擇並堅定捍衛自己的價值觀。文章闡述了控制傾向的原因,以及正確理解「我是為你好」的態度。
Thumbnail
探討「我是為你好」的矛盾性,認識控制傾向的特徵並提出正確的處理方式。分析了控制傾向人的特徵以及與之相處的技巧,引導人們學會尊重對方的選擇並堅定捍衛自己的價值觀。文章闡述了控制傾向的原因,以及正確理解「我是為你好」的態度。
Thumbnail
在了解MBTI後,才發現我自己慣有的工作模式是「沒有自我覺察」,貫有模式是感覺關掉,通常遇到事情選擇往前衝就對了,又常會焦慮不安會拖垮專案進度。雖然我得大腦一直說要往前衝,但身心卻說不要,如此分裂就會造成自己身心每況愈下 自我覺察&諮商資源 自我覺察:或許你和曾經的我一樣,沒有發現到自己的身心不
Thumbnail
在了解MBTI後,才發現我自己慣有的工作模式是「沒有自我覺察」,貫有模式是感覺關掉,通常遇到事情選擇往前衝就對了,又常會焦慮不安會拖垮專案進度。雖然我得大腦一直說要往前衝,但身心卻說不要,如此分裂就會造成自己身心每況愈下 自我覺察&諮商資源 自我覺察:或許你和曾經的我一樣,沒有發現到自己的身心不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
Thumbnail
在當今社會,我們常常被鼓勵關注他人的需求,促進和諧的人際關係。然而,對於一些人來說,這種關心他人的程度可能漸漸演變成討好型的人格,使他們在關係中失去了自己的聲音和需求。如果你發現自己陷入這樣的情況,以下是一些建議,幫助你擺脫討好型人格的枷鎖,建立更健康、平衡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在當今社會,我們常常被鼓勵關注他人的需求,促進和諧的人際關係。然而,對於一些人來說,這種關心他人的程度可能漸漸演變成討好型的人格,使他們在關係中失去了自己的聲音和需求。如果你發現自己陷入這樣的情況,以下是一些建議,幫助你擺脫討好型人格的枷鎖,建立更健康、平衡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職場能量吸血鬼有很多種 除了很會PUA,說話貶低人的 有一種也需要多留意
Thumbnail
職場能量吸血鬼有很多種 除了很會PUA,說話貶低人的 有一種也需要多留意
Thumbnail
從小我就是個情緒感受力很卓越的人,很容易感知到別人的情緒,有時候還很容易讀到別人的念頭,並將別人的情緒不論好壞一概接收。而具有這樣特質的人,人生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就是學會分別自己與他人的情緒以及學會為自己與他人之間設下健康的界線。
Thumbnail
從小我就是個情緒感受力很卓越的人,很容易感知到別人的情緒,有時候還很容易讀到別人的念頭,並將別人的情緒不論好壞一概接收。而具有這樣特質的人,人生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就是學會分別自己與他人的情緒以及學會為自己與他人之間設下健康的界線。
Thumbnail
「高敏感人群」特別需要學不要勉強自己,承認需要獨處及待在安全的環境讓自身可以好好的喘口氣,不斷的耗費內在能量容易在生活中提不起勁,甚至做事的效果不佳更是惡性循環的過程。
Thumbnail
「高敏感人群」特別需要學不要勉強自己,承認需要獨處及待在安全的環境讓自身可以好好的喘口氣,不斷的耗費內在能量容易在生活中提不起勁,甚至做事的效果不佳更是惡性循環的過程。
Thumbnail
在人與人相處之間,時常沒辦法直接表達真實的自己的想法,害怕對方不接受,或者質疑對方為什麼不聽話? 一般人都在逃避面對自己的內心,都用腦袋告訴自己欺騙自己沒有事沒關係,逃避久了,自己就會知道哪裡最脆弱,哪個地方不能去碰,沒辦法做到「誠實面對自己」這件事
Thumbnail
在人與人相處之間,時常沒辦法直接表達真實的自己的想法,害怕對方不接受,或者質疑對方為什麼不聽話? 一般人都在逃避面對自己的內心,都用腦袋告訴自己欺騙自己沒有事沒關係,逃避久了,自己就會知道哪裡最脆弱,哪個地方不能去碰,沒辦法做到「誠實面對自己」這件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