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要戒除一些壞習慣,例如喝手搖飲、拖延症、亂花錢,或是反過來想要提升專注力、養成運動好習慣等等,那麼這本書傳授的方法,絕對可以有效幫助到你。。
作者是日本第一位讀心師,所謂讀心師,顧名思義就是非常懂得善用心理學技巧的專家。作者整合科學研究、心理學與認知行為學的方法,成功幫助許多人戒菸成功。
💜 戒菸三大誤區
第一個誤區:戒菸靠的是意志力
意志力就像心靈的肌肉,會疲勞、會消耗,一旦用盡,就難以抵抗誘惑。研究顯示,光靠意志力的成功率不到7%,別再以為光靠有決心、有毅力就能戰勝煙癮。
第二個誤區:尼古丁是成癮的關鍵
尼古丁雖然會刺激大腦產生多巴胺,帶來短暫的愉悅感,但其實一小時後體內殘存率不到25%,三天後會完全排出體外。
如果尼古丁真的影響很深,為何老煙槍看電影或歐美長途飛行時也能忍住幾個小時不抽煙?因此真正讓人上癮的是「習慣」,如何「轉換慣性」才是戒菸的重點。
第三個誤區:香菸能緩解壓力
抽菸確實會帶來短暫的放鬆感,但這只是大腦一時的「自我欺騙」,當多巴胺消退之後,焦慮感反而更增加,會讓人一根接著一根地抽。
抽煙和各種時間、地點、情緒產生深度連結,因此要改變情境,才能消除煙癮。
💜 三個重要的暖身動作
1.自己下定決心
問自己,我真的想戒菸嗎?如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一書,心理師必須釐清是蛤蟆先生自己想改變?還是因為這是別人的要求,我不得不改變?唯有自己真的想要,改變才能成真。
2.公開宣佈並承諾
小明為了家人的健康決心戒菸,於是向家人承諾說:「我再也不抽煙了!」他特別對五歲的孩子說:「爸爸不想讓你吸二手菸,我決定開始戒菸。」
公開承諾是一種一致性的心理效應,會讓這份承諾成為戒菸的動力,最簡單的宣示方法,將自己的社交媒體帳號改為XXX正在戒菸中。
3.給自己一個理由
研究顯示,有明確動機的戒菸成功率,比沒有的高出 1.45 倍。而且為他人戒菸比單純為自己更容易成功。
動機必須非常明確,例如我的小孩即將出生了,我必須戒菸,或是戒菸除了省錢之外,外型可以變得更好看等等。
💜 CDC戒菸法
作者依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提出一套戒菸計畫,結合戒菸門診,能夠有效將戒菸成功率提升為50%。
我把這套方法簡化為以下三個步驟:
步驟一、建立專案計畫
你可以把戒菸當成一個工作的專案來看待,專案管理包含開始、進度追蹤和完成日期。戒菸是一項新習慣的養成,越是複雜的新習慣,養成的天數越多,因此至少需要90天左右才能真正成為新習慣。
專案開始前,必須給自己兩週左右的時間作為籌備期,然後專案才正式開始。起始日最好選在沒有干擾的時間,例如週休日或連續假期的第一天起。
步驟二、找出抽煙的情境
籌備期間的任務是建立工作細項。你必須先仔細觀察自己,通常在哪些人、事、時、地、物的情況下抽煙。
☑ 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面向來紀錄:
第一個面向,從慣性行為來看
當你在某個情境下想要抽煙時,問自己:我是真的想抽煙,還是只是習慣性掏出香菸。例如當我心情不好、感到壓力時想要抽煙;中午吃完飯想要抽煙;從家裡一出門,就習慣性想要抽煙等等。
第二種面向,有哪些被動的暗示
仔細觀察生活中有哪些提醒容易引發抽煙的慾望?例如本來一起抽煙的同事朋友;陽台邊的煙垢、便利商店櫃臺後方、抽煙區等等。
步驟三、建立行動方案
依據步驟二列出的項目,逐一想出因應的行動,必須有A計畫、B計畫。行動計畫的目標,是打破舊習慣的連結,用新行為替代原有習慣。
例如心情不好連結想抽煙,把行為改為馬上去洗把臉,或是出門跑步等等。吃完午飯想抽煙,把行為改為嚼口香糖,或是特別去泡一杯咖啡等等。
如果是環境容易引發的提醒,則是盡量避開經過那些環境,例如改變上下班的路線,不要經過吸煙區或容易買到香菸的場所。
把以上工作準備好,就可以在起始日開始執行了。要注意的是,從開始日起不可以再抽煙。研究指出,明天開始不抽菸比逐步遞減抽煙次數的成功率高出25%,因此想要戒煙成功,將抽煙次數一次歸零不再抽煙是最佳方案。
CDC戒菸計畫的核心精神,就是找出慣性的行為,擬定遠離那個行為的方案。
心態上不仇視香菸、不責備自己、不勉強自己忍耐,而是針對抽煙的習慣本身來做對策,有計畫地用行動培養新習慣,截斷產生煙癮的連結。
💜 四個實用的心理學技巧
1.等20秒再說法
當你很想抽煙時,告訴自己忍耐20秒之後再說,延長時間可以讓你想抽煙的慾望冷卻下來。
另一個方法是增加執行難度,例如故意規定自己不能用慣用手來抽煙,或是將香菸、打火機放在鞋櫃或很隱蔽的地方,當煙癮來襲時,你必須花費時間才能找出來,有助於打消你想抽煙慾望。
2.自我評分法
當你想抽煙時,問自己給這個慾望是幾分?把自己抽離出來化身為評審。例如總分為10分,第一秒為10分,20秒後為8分,一分鐘後降為5分等等。
想抽煙的慾望,會隨著你對自己的評分,逐步地下降。這樣的技巧,有助於自我觀察,到底是什麼情境引發想抽煙的念頭。
3.避開「管他的」效應
所謂「管他的」效應,我們舉減重為例,小美想要減重,經過麵包店時,店員大方給了一塊甜甜圈,小美忍不住美食誘惑一口吃掉了。她吃完馬上後悔,心想:反正破戒了,乾脆大開殺戒吧!於是買了平常愛吃的麵包、甜品和飲料。
☑ 如何破解這種心態呢?
1)設立長期目標:
舉例小明的理財目標是一年後存款12萬元,那麼期間這12個月,不一定每個月都是穩定存1萬元。想像一年後自己可以戒菸成功,比較不會因為一次的破戒而自暴自棄。
2)用行動替代戒除:
目標不是我正在減重,所以「不能」喝飲料,而是如果我想喝飲料,「改成」喝無糖綠茶。用貼紙將克服煙癮的次數視覺化,可以鼓勵自己我正在增加不抽煙的次數。
3)容許小失敗:
把戒菸的過程看成一場遊戲,遊戲過程中你難道不會不小心踩雷犯錯嗎?給自己一個寬限條件,例如一週最多可以抽一根的規則,如同遊戲中的「復活技能」一樣,戒菸之路可以走得更遠。
4.寫戒菸日記
從專案起始日的當天開始,寫下專屬的「戒菸日記」。寫戒菸日記可以訓練自己,把抽煙的慾望和自己區分開來。
主要的目的是進度檢視,容許自己有小失敗,誠實檢討這次失誤的原因並做出對策,避免下次重蹈覆轍。
💜 結語
總之,結合心理學、行為科學和藥物治療,戒菸不需要強大的意志力、恆毅力和耐心,採用本書提供的聰明科學戒菸法,就算是30年以上的老煙槍也能戒菸成功,提供給所有曾經挑戰戒菸卻失敗的朋友,不同的方法才能產生不同的結果,不妨再給自己一次機會試試看。
作者還分享了一個有趣的認知科學技巧:將煙癮擬人化,和它聊天對話,或是乾脆把煙癮用唱的唱出來!我特別利用AI音樂工具創作了一首戒菸歌曲「不再回頭」,如果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到我的YouTube頻道上聽聽這首歌,讓戒菸過程更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