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談)經營別想著什麼都做!想成功,你只需要「單點打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經營從來不是做很多事,而是找到值得打穿的那個點,集中資源直到產出效果。

昨天晚上,我和一位許久未見的朋友聚餐。

他是做醫療儀器的年輕創業家,公司這幾年發展得不錯,大學時就已經開始嘗試進出口貿易,一畢業開始創業,經營將近5年,公司也有穩定的獲利情形,近期開始跨足了器材租賃與檢測服務。

他告訴我:

「我們的業務大概分成三塊,醫療儀器的買賣是起家的產品主力,近期開始做器材的租賃,也推出檢測診斷的服務,三塊都是在原本醫療儀器的基礎上進行。不過這兩個月覺得事情推動的較不順利,因為要推廣租賃項目,做了許多行銷的推廣,也小有成效,但新增的客戶服務已經排擠到原本的買賣客戶服務,所以業務夥伴頗有微詞;另外,檢測服務很吃後勤的整合,希望可以做更多模組化的工作流程提升,所以導入了一些工具與方法,但是主要負責的夥伴抗性很大,覺得為什麼需要改善,現在也很好。」

raw-image


我們大致上針對這些課題聊了一個多小時左右,我也針對過去我處理過相關的經驗給予建議,交流著這些挑戰過程中,我心裡會浮現一股微妙的違和感,有點難形容,應該說是隔靴搔癢的感覺。

我忍不住問了一個直白的問題:

「這三個業務對公司的總營收占比分別是多少?」

他想了想回答,整體醫療儀器占比如下:

  • 買賣佔了超過90%
  • 租賃佔了約5%
  • 檢測服務不到5%

我接著問他:

「以公司經營的現況,今年公司最大的目標是什麼?」

他回答說:

「我們去年的營收成長很明顯,應該與業務線的拓展有關,我們年底年初討論後希望公司更有突破,在今年達到營收翻倍的成績。」

我繼續跟進:

「你覺得剛剛我們討論的那些問題?都是集中在哪些部分呢?」

他遲疑了一下說:

「如果以租賃排擠問題,自然是在租賃的課題上,而檢測服務流程優化,應該就是檢測項目?怎麼了嗎?」

聽到這邊,我總算撥雲見日,找到自己為何感的根源,於是跟他說:

「我覺得,我們兩個應該要忘記剛剛前一小時討論的內容,因為對你的公司而言,那些一點都不重要,如果目標是今年營收翻倍,是不是應該把90%甚至是100%的資源,全部集中在佔了90%營收的業務上呢?這就很像我知道學測的加權是國英數各2倍,最佳的上榜策略是不是重壓這三科呢?甚至說,在今年,剛剛提到的另外兩項,全部放掉都沒關係,讓它們自然生長就好。」

他愣了有30秒左右,然後像是突然被點醒一樣,有點不可置信地看著我,並說今天這頓飯一定要給他請。


經營最怕的,不是做錯事,而是沒聚焦

很多人在經營事業時,都會掉入一個很常見的陷阱:

什麼都想做,什麼都不想錯過。

租賃要推,檢測要優化,流程要改善,AI要導入,內容要產出,業務要加強......

最後,真正帶來營收的主業,反而變成了被擠壓在角落的存在。

這不是能力問題,這是戰略的問題。


歷史誤導的「以少勝多」神話

我們從小聽了許多這類故事:

  • 三國的空城計,諸葛亮透過謀略嚇退司馬懿的大軍。
  • 赤壁之戰,孫劉聯軍火攻大敗曹操的數十萬大軍。
  • 東晉的肥水之戰,謝安以少勝多,逆轉戰局。

這些故事確實經典,但也讓很多人誤以為:

「戰爭的藝術,就是靠謀略、靠巧勁,以少勝多。」

故事總是吸引人的,因為這些偶然性與戲劇性,才能廣為流傳,而人都喜歡精彩與意外,久而久之如果我們沒有保持獨立思考,就會覺得這是世界的主旋律。

但事實上,流傳已久的孫子兵法裡講得最清楚的觀念是:

「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

「以多勝少。」
以多勝少

以多勝少


真正的戰爭邏輯,都是以多勝少,而所謂的多是在局部戰場上集中所有優勢兵力,在一個點上形成壓倒性力量,直接輾壓或是威攝對手,最終取的勝利。

而不是什麼事都能以少勝多。


商業世界,更是如此殘酷

新聞上我們常看到:

  • 「小公司挑戰大公司」
  • 「新創打敗巨頭」
  • 「某個30人團隊打敗了十萬人的大企業」

這種勵志故事背後的真相是什麼?如此激勵人心的案例會不會也發生在我身邊呢?

所謂的小公司,或許是30人整整花了5年,專注做一個產品、一個服務與一個市場,因為小公司沒有那麼多選擇,只能不斷的專研與突破,在持續積累下總算有突破性的成果。

相較於大公司的競爭者,因為有許多既有成功項目或是日常庶務,在眾多事項裡面每件事都是重點,導致同一個命題可能十萬人的公司只有一個人或半個人力在進行,更不要提所謂的資源集中。

所以真相不是以小博大,而是「小公司在局部形成了相對的絕對優勢」,這才是他能贏的真實原因。


做生意,就像我小時候在鄉下看人鑿井一樣

小時候住在中部的鄉下,當時很多地方沒有自來水,要有水,就得靠鑿井取地下水。

鑿井的過程,至今仍印象深刻。

現場會搭起一個高高的鐵架,用引擎帶動,把大鐵柱拉上去,然後放開,讓它重重砸在地上。

這個動作,不是亂打一通,而是經過鑿井師傅的仔細觀察,挑好一個點。

接著,他們會不斷地在那個點上打、打、再打。

打得夠深,穿透地下水層,就有機會碰到水源。

打不夠深,什麼都沒有,但付出的成本不會比較少。 選錯地方,也會在進行一段時間後壯士斷腕,換位置重來。

鑿水井

鑿水井



經營也是一樣,我們在找的,不是做很多事,而是找到真正的「痛點」

今天的這個體會,剛好與上週我在公司內部的共學分享裡,課程老師分享了在進入一個新市場時,應該要做到「單點打穿」的策略,在選定好對的細分賽道後,努力集中資源做出成果。

我因為常常看到大公司裡的有許多夥伴每天為了專案項目忙進忙出,我也進一步分享:

當我們接到一個專案,最該做的不是急著動手,而是先靜下來,問自己:「這個案子的痛點是什麼?我們能不能用一句話來說出專案要解決的核心關鍵?」

或許只需要一個點,找到之後,就應該集中所有資源,單點打穿。

打穿了,效果自然會跑出來。

反之,如果一開始什麼都想做,生怕漏掉,最後很可能只是消耗掉自己的資源,案子也很難出現效果,這樣的專案注定平庸


我自己也是這樣學來的

過去創業的過程中,摔過無數次跟斗,踩過大大小小的坑,曾經也想什麼都做、什麼都不想錯過,結果反而什麼都沒做好。

後來真正有成果的時候,回頭一看,都是因為那段時間我真的專注在某個點上,深入的琢磨透某個問題核心,聚焦投入,持續打穿。

這也是為什麼,當我和醫療器材的創業家朋友吃飯時,聊著聊著就察覺到問題的核心。

我後來也跟朋友分享,他現在膠著的問題,如果在他的努力下,讓新增需求上升,業務拓展加速,此時業務自然忙不過來,此時就順勢把租賃的業務重設計,變成由內勤夥伴處理這種被動業務,只要調整對應的薪獎機制,同樣的上班時間增加收入,大家都不會拒絕,並且因為內勤開始忙碌,這時你給他新的流程與工具資源,就會是及時雨,迎接改變,這就是透過一個對的切入點解決很多個問題的具體實踐。


經營的世界裡,最難的不是努力,而是聚焦

當資源有限,時間有限,組織規模有限,我們能做的,從來不是做更多的事情,反之是做更少的事。

我們能做的,是:

  • 找到值得投入的痛點
  • 集中資源
  • 單點打穿

這就是孫子兵法的「以多勝少」。

這也是中部鄉下鑿井人的智慧。 更是每一個經營者,最該學會的戰略直覺。


留給你的提問

如果你現在手上也有專案,也有事業,也有卡關的問題。

不妨先問自己:

「此時此刻我所努力的,是值得打穿的單點嗎?」

如果還沒有,別急著做更多。

找到那個點,然後告訴自己:

「1米寬,100米深。」

往下打,就可能發現意想不到的驚喜。

一米寬、一百米深

一米寬、一百米深


如果今天的分享對你有所啟發,或是你在專案或事業上也正專注聚焦的努力著,歡迎留言給我。很樂意聽聽你的故事,讓我們從常識中找到真的洞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啃談』Ken's Talk
4會員
32內容數
2025/04/29
服務業該不該對客戶分級?在「以客為尊」的款待精神下,我們是否仍能實施資源的策略性配置?這篇文章從課堂上的商業案例出發,延伸至房地產與飯店業的實務經驗,深度探討「制度上的公平分級」與「態度上的真誠款待」如何並存,並提出透明、可監督的機制設計,讓每位客戶都感受到被尊重,同時讓企業資源運用達到最佳效益。
Thumbnail
2025/04/29
服務業該不該對客戶分級?在「以客為尊」的款待精神下,我們是否仍能實施資源的策略性配置?這篇文章從課堂上的商業案例出發,延伸至房地產與飯店業的實務經驗,深度探討「制度上的公平分級」與「態度上的真誠款待」如何並存,並提出透明、可監督的機制設計,讓每位客戶都感受到被尊重,同時讓企業資源運用達到最佳效益。
Thumbnail
2025/04/25
在職場協作中,認知差異往往被誤認為是溝通問題。本文從一段魚骨圖的討論出發,拆解「事實 vs 問題」的本質差異。透過下雨的生活比喻與認知機制解析,提醒我們:許多痛苦來自於「解錯問題」。接受事實,是修養;解決問題,是能力。只有釐清,才能在職場中真正高效,也才能停止不必要的抱怨,專注於行動。
Thumbnail
2025/04/25
在職場協作中,認知差異往往被誤認為是溝通問題。本文從一段魚骨圖的討論出發,拆解「事實 vs 問題」的本質差異。透過下雨的生活比喻與認知機制解析,提醒我們:許多痛苦來自於「解錯問題」。接受事實,是修養;解決問題,是能力。只有釐清,才能在職場中真正高效,也才能停止不必要的抱怨,專注於行動。
Thumbnail
2025/04/24
在職場裡,總有一些夥伴與人為善、樂於順手補位,看似是合作力強的人選。這樣的「合作」,真的是高效團隊的養分嗎?從一段真實對話出發,以籃球防守比喻,深刻揭示「合作≠補位」,而是責任清晰、訊號同步與互相信任的節奏。幫忙,其實是一種無聲的干擾。真正的合作,是讓每個人都能站穩自己的區域,並勇於發出訊號。
Thumbnail
2025/04/24
在職場裡,總有一些夥伴與人為善、樂於順手補位,看似是合作力強的人選。這樣的「合作」,真的是高效團隊的養分嗎?從一段真實對話出發,以籃球防守比喻,深刻揭示「合作≠補位」,而是責任清晰、訊號同步與互相信任的節奏。幫忙,其實是一種無聲的干擾。真正的合作,是讓每個人都能站穩自己的區域,並勇於發出訊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極簡商業課》為了讓你在60天內學會10項關鍵商業技能。在書中,作者提到當你一心成為良好的投資標的,就能吸引更多的投資。文章分享了將自己視為可獲利產品的轉變,及對於提升自己商業價值的想法。
Thumbnail
《極簡商業課》為了讓你在60天內學會10項關鍵商業技能。在書中,作者提到當你一心成為良好的投資標的,就能吸引更多的投資。文章分享了將自己視為可獲利產品的轉變,及對於提升自己商業價值的想法。
Thumbnail
本書以故事與對話的方式,帶出創業者如何運用七大槓桿策略,從店家經營的多個方面著手改進,並提供豐富的案例示範和有效的策略,對創業者有實質的啟發與幫助。
Thumbnail
本書以故事與對話的方式,帶出創業者如何運用七大槓桿策略,從店家經營的多個方面著手改進,並提供豐富的案例示範和有效的策略,對創業者有實質的啟發與幫助。
Thumbnail
好的策略思考,取決於反直覺的智力運用方式。傑出的策略思考者能容忍模糊性、察覺微弱信號、定義核心挑戰,並設計有效對策。本書透過實例解析致勝策略的邏輯,協助讀者獲得能應用在組織建構及個人發展的精微技巧。
Thumbnail
好的策略思考,取決於反直覺的智力運用方式。傑出的策略思考者能容忍模糊性、察覺微弱信號、定義核心挑戰,並設計有效對策。本書透過實例解析致勝策略的邏輯,協助讀者獲得能應用在組織建構及個人發展的精微技巧。
Thumbnail
今天分享的有點變成職涯生活的部分,在這個資產價值及物價飆漲的年代,主要工作的收入越來越不重要。 看了深度職場力這本書之後,對於書中「小處著眼,大舉行動」。身為大型組織的小螺絲釘,本身就是一個自主性很低的工作,那要如何培養自主,進而發展成一個自主性高的職涯規劃,本書都有敘述。
Thumbnail
今天分享的有點變成職涯生活的部分,在這個資產價值及物價飆漲的年代,主要工作的收入越來越不重要。 看了深度職場力這本書之後,對於書中「小處著眼,大舉行動」。身為大型組織的小螺絲釘,本身就是一個自主性很低的工作,那要如何培養自主,進而發展成一個自主性高的職涯規劃,本書都有敘述。
Thumbnail
瞭解人生決策過程中的關鍵能力,包括把握人生精度、看透世界本質、提升決策品質、思維進化與重啟、領導/管理智慧鑑識以及精進商業模式。學習在判斷力、思考維度、槓桿和深度思考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時改變思維模式和成功經營模式,挑戰自我,在市場競逐中找到關鍵的能力。
Thumbnail
瞭解人生決策過程中的關鍵能力,包括把握人生精度、看透世界本質、提升決策品質、思維進化與重啟、領導/管理智慧鑑識以及精進商業模式。學習在判斷力、思考維度、槓桿和深度思考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時改變思維模式和成功經營模式,挑戰自我,在市場競逐中找到關鍵的能力。
Thumbnail
這是一本讓業務人員拿到大單,提升競爭力的超實用工具書。這套方法全球實證30年以上,作者成功銷售超過1000家公司。我們先來瞭解一下,一位頂尖的業務銷售人員,他們的工作態度跟一般業務到底哪裡不一樣?
Thumbnail
這是一本讓業務人員拿到大單,提升競爭力的超實用工具書。這套方法全球實證30年以上,作者成功銷售超過1000家公司。我們先來瞭解一下,一位頂尖的業務銷售人員,他們的工作態度跟一般業務到底哪裡不一樣?
Thumbnail
探討達成一年目標的重要性,並提供了幾項成功的關鍵領域。同時,還強調了自我價值的重要性,以及離群的底氣與才能。文章中涉及了許多關鍵字,包括成長、投資級法人、成功、獲利以及市場參與。
Thumbnail
探討達成一年目標的重要性,並提供了幾項成功的關鍵領域。同時,還強調了自我價值的重要性,以及離群的底氣與才能。文章中涉及了許多關鍵字,包括成長、投資級法人、成功、獲利以及市場參與。
Thumbnail
峰哥分享創業成功三法則:重視事業計畫,深入理解財務和現金流管理,並設定現實目標。強調創業非單純創意賽跑,而是對細節的考驗。以豐富經驗,指導創業者避免常見陷阱,實現長期發展,並提供策略應對挑戰,確保創業路上不孤單。
Thumbnail
峰哥分享創業成功三法則:重視事業計畫,深入理解財務和現金流管理,並設定現實目標。強調創業非單純創意賽跑,而是對細節的考驗。以豐富經驗,指導創業者避免常見陷阱,實現長期發展,並提供策略應對挑戰,確保創業路上不孤單。
Thumbnail
關於創新,創意,創造力,我們已經花了太多時間跟金錢在上面了。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資深教授威廉·達根所著的《解決創新問題只需要靈光一閃》,認為三走就足矣:
Thumbnail
關於創新,創意,創造力,我們已經花了太多時間跟金錢在上面了。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資深教授威廉·達根所著的《解決創新問題只需要靈光一閃》,認為三走就足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