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好辦事?有時反而「沒人理」的責任分散效應。
你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在擁擠的捷運車廂裡,看到有人突然臉色蒼白、似乎很不舒服,但你卻猶豫著是否該上前關心?或許你會想:「這麼多人,應該會有人去幫忙吧。」結果,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可能直到情況更嚴重,才終於有人採取行動。
這種「人越多,我越覺得不關我的事」的心理現象,就是我們今天要聊的「責任分散效應」。
想像一下,你走在路上,看到一個老太太不小心跌倒了。如果當時周圍只有你一個人,你很可能會立刻上前攙扶。
畢竟,沒有其他人可以幫忙,你的責任感會油然而生。但如果當時周圍圍繞著一群人,你的反應可能就會慢半拍,甚至袖手旁觀,心裡想著:「這麼多人看著,總會有人去扶吧。」
這就是責任分散在作祟。責任分散效應的核心在於,當身處群體之中時,個體會感覺到自己對某件事情的責任被群體所分攤,因此個人所承擔的責任感就會減弱。
彷彿群體人數越多,每個人肩上的責任就越輕,輕到最後可能誰都不想主動承擔。
責任分散效應提醒我們,人多並不一定好辦事,有時反而會因為責任的稀釋而導致集體的冷漠和不作為。
學會認識和克服這種心理效應,才能讓我們在群體中保持應有的責任感,共同營造一個更積極、更有效率、也更有人情味的社會。
謝謝你們看到這邊,可以幫我點個愛心、留言和我分享你們的想法,
也歡迎追蹤我,這樣就不會錯過任何一篇文章~
你的每一個愛心都是對我寫作大大的鼓勵~ ❤️
想看看我的日常,歡迎追蹤我的IG:@脩奕
單看文章很無趣,歡迎搭配我的YT:@脩奕夏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