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為孩子挑食傷透腦筋嗎?透過3個趣味活動,跟討厭的食物和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挑食的孩子有福了,最新的研究發現:兒童之所以會出現挑食的行為,不是他們不愛惜食物,也不是父母不會照顧,而是來自於遺傳

因此,若父母執意強迫孩子吃下不喜歡的食物,不但會對大人造成情緒困擾,影響健康,還會破壞用餐時的氣氛,撕裂親子關係。當然,他們會更加討厭這項食物!
raw-image

我在帶高年級的孩子閱讀〈別再逼他們吃了 研究:兒童挑食是因為遺傳〉後,請他們回想所見所聞的挑食經歷。其中兩個特別「驚悚」:

有一個孩子在餐廳吃飯時,見到一個爸爸帶一對五歲左右的雙胞胎兄弟在用餐。兄弟倆都不喜歡吃紅蘿蔔,一開始爸爸好言相勸,兩人仍堅持不吃。最後,爸爸情緒失控,起身將一塊紅蘿蔔塞進其中一人的口中,接著再抓起紅蘿蔔塞進另一人口中。想當然,整間餐廳都是爸爸的吼叫聲和兄弟倆的痛哭聲……
另一個孩子描述的是親身經歷:他痛恨吃軟軟爛爛的地瓜葉,偏偏媽媽喜歡燙地瓜葉吃。有一天中午,桌上又出現地瓜葉,他堅決不吃。媽媽把心一橫,決定跟他耗下去,狠狠盯著他,見他一點一點把整碗地瓜葉吞嚥下去,才放他離開。這頓飯,整整吃了兩個小時……

然而,當我們了解兒童挑食是來自遺傳後,便可以理解這種高壓手段並沒有意義,恐怕還會讓孩子產生心理陰影。

既然挑食不可恥,我們不妨帶孩子用平常心去看待這些食物,卸下他們的心防,也許他們會更快接納它們。

以下提供三個跟挑食有關的趣味活動:

一、挑食賓果

一人一張紙,畫出五乘五的格子,接著在格子中填進不喜歡吃的食物,如下圖:

raw-image

填完後,每人輪流唸一項,唸完後刪去,先連成五條線者獲勝。

挑食賓果的獲勝關鍵在於:

除了要填進自己不喜歡吃的食物,也要填其他參賽者不喜歡吃的食物,這樣更容易命中!因此,孩子必須設法了解家人的飲食習慣,促進彼此的認識。另外,也可以藉遊戲認識自己不熟悉的食物。

二、食物到底多難吃?

當孩子面前出現不喜歡吃的食物,你應該感到高興,因為這正是訓練孩子摹寫能力的絕佳時機!比起喜歡的食物,難吃的食物可能容易引發不舒服的反應,感受格外強烈。

一家人坐在餐桌前,由爸媽帶頭示範,描述自己對不喜歡吃的食物有什麼感覺,再換孩子分享。

可以參考以下公式進行描摹:

感官描寫+對比描寫+人物反應描寫

例如:

【感官描寫】茄子是紫色的,我一看就沒有食欲,很像化學顏料染上去的(視覺)。一放進嘴裡,雖然不苦,但卻有藥味,軟軟爛爛的更是噁心(味覺)。

【對比描寫】番茄的口感雖然也是軟軟爛爛的,但它鮮紅的顏色比較可以引起食欲;不像茄子的紫色,看起來不像是能吃的東西。而且番茄的味道酸酸甜甜的,做成任何料理都很美味;至於茄子,味道很詭異,就像吃一坨紫色的史萊姆一樣。

【人物反應描寫】每次看到茄子端上桌,我的食欲馬上歸零。如果逼我放進嘴巴裡,我一定立刻吐出來,然後不斷漱口;就算漱乾淨了,心理的陰影還是會害我隔天也吃不下飯。

三、換個方式料理看看

我有一個特殊的飲食習慣,定期會嚐嚐自己不喜歡吃的食物,許多從前排斥的食物竟因此克服。至今除了芋頭之外,像是苦瓜、茄子、南瓜……等食物,都一一從挑食黑名單中移除。

再加上我本身有烹飪興趣,有時會換個方式烹飪食材,看看會不會變出不一樣的滋味,也是克服挑食的妙方。比方說南瓜,正是我把它和鹹蛋一起燴煮後,意外愛上的食物。

因此,建議爸媽和孩子一起坐下來想一想:不喜歡吃某一樣食物,會不會是烹調方式惹的禍?

接下來,一家人捲起袖子走進廚房,實際測試看看:

--在一朵朵的花椰菜上鋪上起司,放進烤箱烤一烤,烤到微焦。

--將茄子橫切,塗上奶油後,放進氣炸鍋炸一炸,炸到飄香。

--把山藥切片,放到平底鍋上煎一煎,煎到金黃。

試試看,是不是沒那麼厭惡了呢?

在親子協力的過程中,不但能夠培養出烹飪這項實用的生活能力,並促進親子關係,孩子更可以在爸媽的率領下,輕鬆面對不喜歡的食物,有機會與它們達成和解。

比起在餐桌上,爸媽罵得心力交瘁,孩子哭得撕心裂肺,上述三個活動,不是趣味多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鴻雁的沙龍
32.2K會員
653內容數
本名洪俊彥。我從不無照駕駛,卻是體制外的小小無照教師,從小學作文到大學寫作--能教就教,不能教就學,學不會就動手寫,寫到有心得再教…… 喜歡書寫飲食經驗、鬼怪短篇、雜感趣聞、叭啦叭啦……等題材。透過我的作品,你將會走訪教育現場、命案現場以及菜市場。歡迎參觀選讀!
鴻雁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12
即將參加會考的同學們,本週六就要考作文了。剩不到一週的時間,還要練寫作嗎?聽我的:千萬別再「寫」作文了!不如用「談」的,不但可以迅速刷過多道題目,還能夠在口說輸出中,維持思路的活化,並且透過對方的回饋,輸入自己需要加強的部分。況且,「談作文」不只是分享者有練到寫作,回饋者的思路也在同步活化!
Thumbnail
2025/05/12
即將參加會考的同學們,本週六就要考作文了。剩不到一週的時間,還要練寫作嗎?聽我的:千萬別再「寫」作文了!不如用「談」的,不但可以迅速刷過多道題目,還能夠在口說輸出中,維持思路的活化,並且透過對方的回饋,輸入自己需要加強的部分。況且,「談作文」不只是分享者有練到寫作,回饋者的思路也在同步活化!
Thumbnail
2025/05/03
比起打字,手寫更能活絡大腦,有助於提高記憶力、理解力、思辨力與注意力!然而,在3C產品普及的時代,大人除了簽名外,應該沒有什麼機會提筆寫字。如此一來,大腦可是會快速退化的唷。那麼,有什麼方法,既可以讓爸媽只花簡短的時間練習寫字,又可以促進親子關係呢?以下提供三個方法……
Thumbnail
2025/05/03
比起打字,手寫更能活絡大腦,有助於提高記憶力、理解力、思辨力與注意力!然而,在3C產品普及的時代,大人除了簽名外,應該沒有什麼機會提筆寫字。如此一來,大腦可是會快速退化的唷。那麼,有什麼方法,既可以讓爸媽只花簡短的時間練習寫字,又可以促進親子關係呢?以下提供三個方法……
Thumbnail
2025/04/10
以《順風婦產科》裡的朴英奎和朴美月父女為借鑑,我們都應該提醒自己:別在不知不覺間,把那些來自於原生家庭的狹窄視野,又傳給下一代。但該怎麼做呢?如果沒時間、閒錢帶孩子出國旅行,在自家附近徒步走走總可以辦到吧!
Thumbnail
2025/04/10
以《順風婦產科》裡的朴英奎和朴美月父女為借鑑,我們都應該提醒自己:別在不知不覺間,把那些來自於原生家庭的狹窄視野,又傳給下一代。但該怎麼做呢?如果沒時間、閒錢帶孩子出國旅行,在自家附近徒步走走總可以辦到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前些日子(孩子約三歲半),觀察到孩子的精細肌肉、思考邏輯和語言表達有了明顯的進步,似乎到了下一個成長階段。因此思考著陪伴她的日常中能多做些什麼? 幼兒教育上重要的三件事 把過往幾個學習過的教育派別複習一下掃過一次,它們在幼兒教育上有三個共通點:著重烹飪、藝術、自然或園藝。中式料理已經成為我們的日
Thumbnail
前些日子(孩子約三歲半),觀察到孩子的精細肌肉、思考邏輯和語言表達有了明顯的進步,似乎到了下一個成長階段。因此思考著陪伴她的日常中能多做些什麼? 幼兒教育上重要的三件事 把過往幾個學習過的教育派別複習一下掃過一次,它們在幼兒教育上有三個共通點:著重烹飪、藝術、自然或園藝。中式料理已經成為我們的日
Thumbnail
引導囝囡提升學習興趣,避免錯誤標籤小朋友,不要放縱他們成為教育體制下的犧牲品。
Thumbnail
引導囝囡提升學習興趣,避免錯誤標籤小朋友,不要放縱他們成為教育體制下的犧牲品。
Thumbnail
兩歲的小小孩,因為語言發展尚未成熟,無法拿捏身體的協調性,社會化也較不足,與外界的互動還不夠,尚處於「自我中心」發展階段。文章提供了父母應對小孩打人行為的方式,建議利用模擬遊戲與情緒卡等方式來理解小孩的想法和情緒,並引導小孩找出打人行為背後的真正意涵,以及替代行為的方式。
Thumbnail
兩歲的小小孩,因為語言發展尚未成熟,無法拿捏身體的協調性,社會化也較不足,與外界的互動還不夠,尚處於「自我中心」發展階段。文章提供了父母應對小孩打人行為的方式,建議利用模擬遊戲與情緒卡等方式來理解小孩的想法和情緒,並引導小孩找出打人行為背後的真正意涵,以及替代行為的方式。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將會不定時發表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https://r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將會不定時發表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https://r
Thumbnail
遇到相關的「爛人爛事」,最好是即時停損、趕快離開。
Thumbnail
遇到相關的「爛人爛事」,最好是即時停損、趕快離開。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Thumbnail
「老師,你說要陪孩子做他喜歡的事,但是他喜歡的我就是不喜歡呀!」 有不少的家長向我提出過這樣的困擾,我理解如果硬要家長去陪孩子,那種不得不的無奈感受,反而對親子關係是有害的。
Thumbnail
「老師,你說要陪孩子做他喜歡的事,但是他喜歡的我就是不喜歡呀!」 有不少的家長向我提出過這樣的困擾,我理解如果硬要家長去陪孩子,那種不得不的無奈感受,反而對親子關係是有害的。
Thumbnail
孩子吃飯總是虎頭蛇尾,最後只好由我這個老媽子一口一口餵進他們的嘴,可是心中實在很不願意,動手拿湯匙挖飯、放進嘴裡,這是手部精細動作的訓練,所以為了要讓他們全程自己吃飯,也是費煞腦筋。
Thumbnail
孩子吃飯總是虎頭蛇尾,最後只好由我這個老媽子一口一口餵進他們的嘴,可是心中實在很不願意,動手拿湯匙挖飯、放進嘴裡,這是手部精細動作的訓練,所以為了要讓他們全程自己吃飯,也是費煞腦筋。
Thumbnail
許多家庭在吃飯時間都像是一場戰爭,餐盤上的茄子、苦瓜、紅蘿蔔一直是挑食名單上的常客,除此之外在「挑食榜」上有名的還有洋蔥、蕃茄、青椒,更別提用來增加風味的芹菜、香菜、蒜頭了,孩子說不吃就是不吃!相信有許許多多的爸爸媽媽與現場的老師都曾為了孩子的營養均衡及健康,絞盡腦汁讓孩子能多吃一點是一點。
Thumbnail
許多家庭在吃飯時間都像是一場戰爭,餐盤上的茄子、苦瓜、紅蘿蔔一直是挑食名單上的常客,除此之外在「挑食榜」上有名的還有洋蔥、蕃茄、青椒,更別提用來增加風味的芹菜、香菜、蒜頭了,孩子說不吃就是不吃!相信有許許多多的爸爸媽媽與現場的老師都曾為了孩子的營養均衡及健康,絞盡腦汁讓孩子能多吃一點是一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