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回來一次的校友們,
每年這個日子,就會形成一個很奇特的畫面。
第幾屆,幾年級,多大?
好像都沒差別,
聚集在一起之後的熱烈和興奮,
會讓人以為大家都一樣大。
每次都一個主題,來傳達一些重點,
但似乎長大所配備的特質,
似乎跑不掉在蒲公英家從小鍛鍊的好品格。
成為一個好的人,不是去看誰可以,誰很好?
而是跟自己的以前比,
跟自己的前一刻、前一天比。
自己就是一個天平,
平衡了嗎?搖晃了嗎?自己去學會、去感知,
去慢慢了解,也就會慢慢知道,
這是一種學習。
當我與孩子對話,
我比較會把他們當成大人般~聽得懂的存在。
也因為如此,他們也似乎接受這樣的能量共振。
在進教室之後的熱烈、躁動、興奮,也漸漸在5分鐘、10分鐘後,
慢慢安靜下來,我也一直在每一次感受著這樣的變化,
這更讓我深信,大人如何看待他們,
以及他們會成為什麼樣子的信念,
是否有先在我們心裏發生,是一件重要的事。
這一次製作生態瓶,
一個自己建構的循環世界是有機的、充滿健康的環境,
所以植物在小小的世界裡也可以長得很好。
而把它推演到自己的身體、自己的世界。
這是會讓人專注的一個小活動。
專注就容易成事,未來仍是如此。
我們多準備了許多植物,在輕石、水苔、土及苔蘚都完成了後。
佈置與栽種植物和把公仔放進去再打燈就完成了。
植物是否在這小小生態系裡長得好?
就讓主人帶回去之後繼續觀察。
今天就收到竟然開花的照片。
真開心,看到此篇文章的校友,
來分享你的生態瓶在家的樣子吧!
一個神奇的實驗一直是主要標題!
這校友講座已經辦了第13屆了。
13顆胸章了,你有幾顆了呢?
歡迎明年繼續回來一起參與。
#接下來的校友獎學金申請不要錯過
#六年級以上可以申請校友換宿營
#5月24日小鐵人登頂活動歡迎一起爬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