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麼是敵對媒體效果?
付費限定
📺 敵對媒體效果(Hostile Media Effect):為什麼我們覺得媒體都偏心?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96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shawn會員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hawn心理
7會員
93內容數
安
Shawn心理的其他內容
2025/05/20
💡 什麼是後見之明偏誤?
後見之明偏誤(Hindsight Bias),也常被稱為「事後諸葛」、「早知道效應」,是指人們在事件發生後,會高估自己在事前對結果的預測能力。
換句話說,我們很容易在事後產生一種錯覺:
「這不早就知道會這樣了嗎?」
但實際上,當初並沒有這麼明確的預測或
2025/05/20
💡 什麼是後見之明偏誤?
後見之明偏誤(Hindsight Bias),也常被稱為「事後諸葛」、「早知道效應」,是指人們在事件發生後,會高估自己在事前對結果的預測能力。
換句話說,我們很容易在事後產生一種錯覺:
「這不早就知道會這樣了嗎?」
但實際上,當初並沒有這麼明確的預測或
2025/05/17
🎯 難易效果(Desirable Difficulty):為什麼學得越難,反而記得越牢?
💡 什麼是「難易效果」?
難易效果(Desirable Difficulty)是由心理學家 Robert Bjork 提出的學習理論,意思是:
當學習過程帶有「適當的困難度」,會促進更深層的
2025/05/17
🎯 難易效果(Desirable Difficulty):為什麼學得越難,反而記得越牢?
💡 什麼是「難易效果」?
難易效果(Desirable Difficulty)是由心理學家 Robert Bjork 提出的學習理論,意思是:
當學習過程帶有「適當的困難度」,會促進更深層的
2025/05/17
💡 什麼是「頻率錯覺」?
頻率錯覺(Frequency Illusion),又稱 巴德梅因霍夫現象(Baader-Meinhof Phenomenon),指的是:
當你剛認識一個新概念或事物後,突然覺得它「無所不在」,似乎在生活中頻繁出現。
你並不是突然生活中充滿了那個東西,而是因為
2025/05/17
💡 什麼是「頻率錯覺」?
頻率錯覺(Frequency Illusion),又稱 巴德梅因霍夫現象(Baader-Meinhof Phenomenon),指的是:
當你剛認識一個新概念或事物後,突然覺得它「無所不在」,似乎在生活中頻繁出現。
你並不是突然生活中充滿了那個東西,而是因為
#方格新手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這是一個主觀的世界,你看到的世界,可能與我看到的世界有所不同。你我在不同環境成長,接受不同知識文化滋養,對於同樣事物的詮釋可能會截然不同。因此,外物一切,包含我們日常生活所遭遇到的人,可能都是中性,只是我們透過自己的觀點,給他們貼上了標籤……
這是一個主觀的世界,你看到的世界,可能與我看到的世界有所不同。你我在不同環境成長,接受不同知識文化滋養,對於同樣事物的詮釋可能會截然不同。因此,外物一切,包含我們日常生活所遭遇到的人,可能都是中性,只是我們透過自己的觀點,給他們貼上了標籤……

現在新一代的偏激心理學跟從前已經不同
現在的偏激人格特質就是喜歡非典型社交回饋
自由媒體的時代讓很多現實生活不美滿幸福的人,就會想要製造混亂跟看知名人士出糗
不過最終結果還是短期的,但他們也得到短暫的快樂
這跟上回說的貧富差距擴大原因一樣
就舉例昨天才講的1989年無殼蝸牛運動過了35

現在新一代的偏激心理學跟從前已經不同
現在的偏激人格特質就是喜歡非典型社交回饋
自由媒體的時代讓很多現實生活不美滿幸福的人,就會想要製造混亂跟看知名人士出糗
不過最終結果還是短期的,但他們也得到短暫的快樂
這跟上回說的貧富差距擴大原因一樣
就舉例昨天才講的1989年無殼蝸牛運動過了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