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談亞斯】調適大亞的情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Q:請問亞斯人不解情緒,自然無法要求、求助、調適,會困在自己的情緒裡,別人的同理、撫慰也進不來,所以他會重複說同一件事(情緒)。當遇到大亞斯這情形時,家人如何引導?

raw-image

A:這裡給方向性的簡答。

情盲關係,亞斯人無法(幾乎難以)直接探索情緒。有的亞斯可以談情緒,但事後可以發現當時他們是一知半解,是在模糊下說「好多了」。

因此讓他們情緒舒緩的方式,是兩種「間接途徑」

(1)討論引發情緒的事件,直接談「問題解決」

引發的問題被解決了,自然不會再有機會刺激到情緒

當然,要先搞懂問題,並花時間慢慢解決

(2)利用身體動作緩和情緒能量

類似深呼吸可以緩和緊張的道理,動一動(散步、做體操)也可以轉移、舒緩情緒能量。真的很生氣,摔枕頭也無妨。

平時若養成運動習慣更好。有的會吃一點美食、飲料,有短暫的舒服。

最好(1)(2)一起做。

#隱藏的(3)潛意識面接納他的情緒

大亞不斷地說同一件事,其實就是(2),身體「一直說」來釋放情緒能量,只是因無法解決,就會一直抱怨或擔憂。

聽他說的此時,不否定、不批評、不責備,認同他觀點下會有的感受(這是同理,不是說他就是正確)。這是接納他的情緒,再平靜地進入(1)和(2)討論。

和大亞對應的人的態度非常重要,這是情緒反映,雖然言談中無法提及、觀照,但情緒仍影響著這場對話。

這是大方向,執行時需要不斷練習,還要以下

#建立關係,讓他安心

#建立說話的場構,養成大亞能習慣與你討論的預期

#要有改善效果。並讓他連結這樣做是有效的

引導大亞的方式便是以上,要花時間建立

父母或伴侶來做最好,在既有的基礎上建立關係快,讓專家(心理師)來做,除非是大亞自己有意願,否則光是建立關係就要走很長一陣子。或者,專家厲害,驚人成效讓大亞折服,也可以一下子建立專業關係。

#亞斯特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仁廷心理師的沙龍
336會員
260內容數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2025/05/28
過動裡的ADHD,因注意力不足(韁繩過短),自我被情緒(野馬)拉著跑而忙碌起來(行動化),瞻前不顧後,是謂「情忙」。 問自我怎麼回事?本人也說不上來,不知道自己怎麼了,說到卻持續不到。後續衍生對自己的不信任與自卑,也困在各種人際關係裡。 #底下是簡單的整理與方向:
Thumbnail
2025/05/28
過動裡的ADHD,因注意力不足(韁繩過短),自我被情緒(野馬)拉著跑而忙碌起來(行動化),瞻前不顧後,是謂「情忙」。 問自我怎麼回事?本人也說不上來,不知道自己怎麼了,說到卻持續不到。後續衍生對自己的不信任與自卑,也困在各種人際關係裡。 #底下是簡單的整理與方向:
Thumbnail
2025/05/23
1.平常講話有主副頻道 主頻道:心理諮商,在跟心理師對話 副頻道:在想其他的事,例如諮商室的牆壁紋路好像一條龍在說話喔...真有趣 兩個頻道的資訊都可以進入大腦 但不一定全部處理(只記得部分或他想聽的) 有的可以出現三個頻道
Thumbnail
2025/05/23
1.平常講話有主副頻道 主頻道:心理諮商,在跟心理師對話 副頻道:在想其他的事,例如諮商室的牆壁紋路好像一條龍在說話喔...真有趣 兩個頻道的資訊都可以進入大腦 但不一定全部處理(只記得部分或他想聽的) 有的可以出現三個頻道
Thumbnail
2025/05/14
以下無科學根據也沒去找研究報告,一起想想就好。 近期累積了多位原先有亞斯特質的案主,在某個事件上出現幻聽幻覺,甚至聽了那聲音有所行動,甚至住院了,並由醫生確診思覺失調症,持續服藥中 在瞭解個人史時,我發現有幾個差異
Thumbnail
2025/05/14
以下無科學根據也沒去找研究報告,一起想想就好。 近期累積了多位原先有亞斯特質的案主,在某個事件上出現幻聽幻覺,甚至聽了那聲音有所行動,甚至住院了,並由醫生確診思覺失調症,持續服藥中 在瞭解個人史時,我發現有幾個差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人是一種隨心所欲的動物 有思想 情緒 百百種 讓你捉摸不定 總在某一種時刻 會有情感不定糾紛存在 事小化無 大事化小 最終不了了之 唯一不變就是 人的本性 由善變成惡 再由惡轉變成善 在之後呢? 或許 就在一個不知情的情況之下 還不斷的上演同樣
Thumbnail
人是一種隨心所欲的動物 有思想 情緒 百百種 讓你捉摸不定 總在某一種時刻 會有情感不定糾紛存在 事小化無 大事化小 最終不了了之 唯一不變就是 人的本性 由善變成惡 再由惡轉變成善 在之後呢? 或許 就在一個不知情的情況之下 還不斷的上演同樣
Thumbnail
情緒源自於我們成長歷程中吸收的各種信念及經驗,又或許夾帶著我們累世所攜帶的記憶,它同時保護著我們,也同時限制著我們,並同時形塑著我們外在的世界。
Thumbnail
情緒源自於我們成長歷程中吸收的各種信念及經驗,又或許夾帶著我們累世所攜帶的記憶,它同時保護著我們,也同時限制著我們,並同時形塑著我們外在的世界。
Thumbnail
和假掰的人處在同一空間,會心生不滿嗎?
Thumbnail
和假掰的人處在同一空間,會心生不滿嗎?
Thumbnail
人性總是複雜,清楚遠小於曖昧,想要在你心理駐紮,能不能不排隊
Thumbnail
人性總是複雜,清楚遠小於曖昧,想要在你心理駐紮,能不能不排隊
Thumbnail
情緒的展現不論好壞,都有其用意,你認清自己、他人的情緒嗎?
Thumbnail
情緒的展現不論好壞,都有其用意,你認清自己、他人的情緒嗎?
Thumbnail
常與大部分的社會意見分歧,不自覺會認為"自己是否符合?" 在"自問自答"的過程裡,被情緒擱淺了,動彈不得, 其實只是因為我把"重心"放錯了... 我需要輪流讓"不同情緒面向的自己"釋放出來, 用"好奇心"去看待自己。
Thumbnail
常與大部分的社會意見分歧,不自覺會認為"自己是否符合?" 在"自問自答"的過程裡,被情緒擱淺了,動彈不得, 其實只是因為我把"重心"放錯了... 我需要輪流讓"不同情緒面向的自己"釋放出來, 用"好奇心"去看待自己。
Thumbnail
★日本知名心理學家內藤誼人,用男女心理學, 教你如何避開地雷、突破卡關、更能主動出擊的方法。
Thumbnail
★日本知名心理學家內藤誼人,用男女心理學, 教你如何避開地雷、突破卡關、更能主動出擊的方法。
Thumbnail
高敏感人主動覺察情緒來源,不隨他人起伏,練習正向思維與自我反思。設定人際界線、勇於表達感受、保護自己並選擇適時求助,將高敏感轉為天賦,擁抱內在平衡。
Thumbnail
高敏感人主動覺察情緒來源,不隨他人起伏,練習正向思維與自我反思。設定人際界線、勇於表達感受、保護自己並選擇適時求助,將高敏感轉為天賦,擁抱內在平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