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經想過,為什麼有些人總是笑容滿面、步伐輕快?他們的生活未必完美,卻總能從日常裡找到光亮。這並不是運氣好,而是他們學會了「經營幸福」。
根據哈佛大學長達 80 年的研究,人生最大的幸福指標之一,是「良好的人際關係」。與此同時,正向心理學之父馬丁・賽利格曼(Martin Seligman)也提出了著名的快樂方程式:H = S + C + V。簡單來說,幸福感(H)= 生理基因(S)+ 環境條件(C)+ 自主行動(V)。雖然我們無法決定出生背景,但可以透過選擇與練習,逐步提升主觀幸福感。
以下是幾種能提升幸福感的實證方法:練習感恩,讓心變得更富足
每天花幾分鐘回顧自己所感激的三件事,不論多微小,例如「今天陽光很好」「午餐好吃」「朋友一句貼心話」,這些感恩練習能有效提升你的正向情緒,並讓大腦更容易察覺生活中的好事。
建立真實的人際連結
哈佛研究指出,「關係的質量」遠比數量更關鍵。與其花時間經營表面上的朋友圈,不如找一兩個能真正聊心事的朋友。即使只是一起吃頓飯、聊一聊日常瑣事,也能讓人感到被理解與連結。
練習正念,與當下同行
我們的大腦很擅長「旅行」:擔心未來、懊悔過去,但往往忽略此時此刻。正念練習不需要打坐三小時,只要專注呼吸、喝茶時認真感受香氣、散步時留意風的觸感,都能讓我們從混亂中回到自己。
規律運動,身體動起來,心情也會亮起來
科學證實,運動能促進腦內啡和多巴胺分泌,提升快樂感。這不代表你一定要跑馬拉松,即使只是每天快走二十分鐘,也有助於減壓、增強自信與正向情緒。
設定有意義的目標,而不是空泛的「我要更好」
人會在「成長」的過程中感受到滿足。這不是追求完美,而是每天往前一小步。想學一門新技能、寫一篇文章、完成一本書,這些都能讓人從「完成」中獲得真實的成就感。
幸福並不是某種終極狀態,而是一種與生活和解、與自己對話的能力。它來自於一種選擇:選擇注意好事、選擇善待自己、選擇持續前進。即使步伐不快,只要方向對了,幸福自然會慢慢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