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購物成為情緒的出口》:衝動購物,不只是「忍不住」那麼簡單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每次心情不好就想買東西,買完那一刻好像會好一點點⋯⋯」
「但過沒多久,就會開始後悔,然後心裡又會變得空蕩蕩的。」

在這個消費至上的時代,購物似乎成為了一種唾手可得的「療癒」方式。

有些人明明清楚知道自己並不需要那件商品,卻依然忍不住地按下「結帳」或刷下信用卡;更有甚者,在短時間內花費大量金錢,事後才驚覺這些衝動的消費不僅造成了巨大的經濟壓力,甚至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和人際關係。

🔍 衝動購物,不只是「忍不住」那麼簡單

衝動性消費,遠非單純缺乏自制力可以解釋。它往往是某些深層心理需求未能被滿足時,所產生的代償行為;常見的衝動購物動機包括:

  1. 焦慮與壓力的快速轉移:
    當一個人長期處於壓力、孤單、焦慮、空虛,甚至是無聊的狀態時,大腦會本能地渴望尋求某種方式來「讓我感覺好一點」。購物所帶來的即時滿足感、新鮮感以及獲得新物品的快感,正好提供了一種「快速紓壓」的選項,在這個短暫的過程中,注意力被轉移,負面情緒似乎也隨之消散。
    • 心理潛台詞:
      刷卡付款的瞬間,彷彿短暫地掌控了生活中混亂失序的感受,獲得一種虛假的安定感。
  2. 從消費中尋找「成就感」與自我價值:
    對某些人而言,購物的目的並非僅僅為了物品本身,而是為了追求一種「獵物感」或「勝利感」——成功搶到限量商品、買到超值折扣、或者擁有一件能引人稱羨的物件。對於那些內心缺乏自我肯定,或自尊感較低的人來說,每一次成功的購物行為,都可能暫時補足那份「我有能力」、「我有價值」的感覺,彷彿在宣告自己的存在與重要性。
    • 心理潛台詞:
      每一次購物,都像是在給自己一個「我可以(做到/擁有)」的證明,以此來填補內心的空缺。
  3. 建立短暫的控制感:
    當現實生活中某些區塊失控,例如工作上的挫折、人際/感情關係的困境、或是對自我認同感到迷茫時,購物反而成為了一件「我可以完全決定和掌控的事情」;從瀏覽商品、選擇、加入購物車到最終付款,這一連串的行為提供了一種假性的秩序感與安全感,讓人感覺自己至少在某個領域是擁有主導權的。
    • 心理潛台詞:
      在充滿混亂與無力的日常中,至少我能決定我要買什麼、何時買,這給了我一些微小的掌控感。

⚠️ 當衝動變成失控:躁期中的購物行為

在精神醫學的臨床工作中,當個案表現出極度誇張、異常且難以控制的衝動購物行為時,我們會特別留意其是否與「躁鬱症」(學名:雙極性情緒障礙,Bipolar Disorder)的躁期(Manic Episode)有關。

這與前面提到的因焦慮或壓力引起的衝動購物有所不同,躁期下的購物行為往往是疾病症狀的一部分。

躁期不單單只是「情緒高漲」或「過度興奮」那麼簡單,它是一段持續且異常的情緒、活動力與精力顯著增加的時期,並可能伴隨以下一系列具體的症狀:

  • 自我評價膨脹:
    極度自信,甚至出現誇大不實的妄想,覺得自己無所不能、擁有特殊能力或巨大財富。
  • 睡眠需求減少:
    精力異常旺盛,可能連續數日只睡極少時間(甚至不睡)卻不感到疲倦,精力充沛到令人難以置信。
  • 語速快、滔滔不絕:
    說話速度極快,內容跳躍,話題轉換頻繁,難以被打斷。
  • 注意力不集中,思緒奔逸:
    容易分心,思緒快速跳躍,或做出衝動、不經深思熟慮的決定。
  • 目標導向活動增加:
    過度參與或展開多項活動,如工作、社交、學術或性活動。
  • 增加危險行為:
    這其中就包括無節制地購物、大量且不計後果地投資、參與高風險的賭博、衝動性地發生性行為,或其他可能造成嚴重後果的魯莽行為。

這類在躁期下的購物行為,常常表現為大手筆、完全非理性、且在短時間內大量花費積蓄甚至舉債,事後往往會感到極度的懊悔、自責和巨大的經濟壓力。

與單純的情緒性消費不同,躁期的衝動購物具有明顯的生理、情緒與認知上的整體性變化伴隨,是精神疾病的臨床表徵。

🧭 面對衝動購物的三個自我提問

如果你發現自己也有衝動購物的傾向,或身邊有人出現類似狀況,不妨試著停下來,問問自己以下三個問題,這將有助於你更好地理解其背後的動機,並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的幫助:

  1. 我最近的情緒狀態如何?是否特別感到緊繃、煩躁、空虛或壓力巨大?
    • 問問自己,購物是否已經變成了某種應對負面情緒的慣性出口?
    • 你是否習慣透過消費來麻痺或逃避內心的不適?
  2. 我購物的背後,真正渴望得到的是什麼?
    • 是短暫的成就感?對生活的掌控感?被他人稱羨或被愛的感覺?
    • 還是一種純粹的逃避現實?了解深層動機,才能找到真正的解決方案。
  3. 這種購物頻率和花費是否已經影響到我的生活與人際關係?
    • 例如,是否已經造成經濟上的沉重壓力、導致家庭或伴侶間的摩擦、影響了學業或工作表現,或是讓自己陷入更大的焦慮?
    •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這就是一個重要的警訊,強烈建議尋求專業的心理協助。

❤️ 你不是「太愛花錢」,而是你需要被理解

當我們能更深入地看見自己衝動購物行為背後的心理脈絡時,會發現那其實是一種「正在努力處理生活困境」的方式,只是不自覺地選擇了比較危險、或無法持久有效的方法。

這不是你「太愛花錢」或「自制力太差」,而是你的內心深處可能有一些未被滿足的需求正在大聲呼喊。

心理諮商可以提供一個安全且支持的空間,讓你能夠探索這些潛藏的需求,理解衝動背後的真正原因。可以在專業的引導下,學習更健康、更有效的情緒調節策略,重建內在的安全感與自我價值,而不需要再依賴刷卡消費來證明自己的存在或價值——因為你會從內在、本質地理解自己為何值得被愛、被看見,以及真實存在的價值。


📌 重要提醒:
如果你或你身邊的人,除了有上述的衝動購物行為外,還出現了:
情緒大幅度波動(從極度高漲到極度低落)、睡眠模式嚴重改變、精力異常充沛、語速飛快、思緒奔逸等疑似躁鬱症的徵兆。

請務必不要猶豫——尋求精神科醫師進行專業診斷與治療,並搭配心理師的諮商協助

這是第一步走出困境的關鍵,及早介入,才能有效管理症狀,避免對生活造成更大的衝擊。

/A healing spac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 蔡叡昀心理師 ☁️
20會員
86內容數
諮商心理師|精神復健機構創辦人|美術講師 雙碩士背景,專職以精神分析、榮格取向進行個人及伴侶/家族治療。曾任職教學醫院十餘年,後創立精神復健機構與擔任身障者美術講師;專長為心理創傷。 • 臺灣榮格心理學會|臨床會員 • 臺灣藝術治療學會|會員 • 臺灣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學會|會員 • 臺南市憂鬱症關懷協會|第十屆 監事
2025/06/20
談心理諮商中,個案在 4-6 次會談後因「感覺好多了」或經濟壓力而中斷諮商。
Thumbnail
2025/06/20
談心理諮商中,個案在 4-6 次會談後因「感覺好多了」或經濟壓力而中斷諮商。
Thumbnail
2025/06/18
在這個一切都在線上互動的時代,我們的情感正在貼圖與訊息的片語中被反覆解讀與懷疑;這不是因為我們太敏感,而是這樣的社群互動,本來就充滿誤會的陷阱。
Thumbnail
2025/06/18
在這個一切都在線上互動的時代,我們的情感正在貼圖與訊息的片語中被反覆解讀與懷疑;這不是因為我們太敏感,而是這樣的社群互動,本來就充滿誤會的陷阱。
Thumbnail
2025/06/18
或許你不是尷尬的人,而是曾經在乎的人。
Thumbnail
2025/06/18
或許你不是尷尬的人,而是曾經在乎的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次出國旅行,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要穿什麼? 不同國家的氣候差很大,從零下低溫到艷陽高照,一趟旅程可能要準備兩季的衣服! 這次我整理出我出國最愛帶的 WIWI 輕旅穿搭清單,全部都能在 蝦皮雙11活動 期間用超優惠價格入手,還能同時參加 蝦皮分潤計畫,一邊分享一邊賺旅費 💰 雙11優惠懶人包:
Thumbnail
每次出國旅行,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要穿什麼? 不同國家的氣候差很大,從零下低溫到艷陽高照,一趟旅程可能要準備兩季的衣服! 這次我整理出我出國最愛帶的 WIWI 輕旅穿搭清單,全部都能在 蝦皮雙11活動 期間用超優惠價格入手,還能同時參加 蝦皮分潤計畫,一邊分享一邊賺旅費 💰 雙11優惠懶人包: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趁著連假有時間寫文來分享我這陣子的近況~ 大約 8 月中後的時候,我自己去了一小趟的釜山+福岡獨旅,主要是因為想讓自己沈澱放鬆,也加上自己好久沒有好好休息,所以希望可以有一段自己的時間。 當然,也因為這次是獨自出發,所以身為小小自媒體工作者還是會需要拍照記錄一下生活,所以這次旅程還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趁著連假有時間寫文來分享我這陣子的近況~ 大約 8 月中後的時候,我自己去了一小趟的釜山+福岡獨旅,主要是因為想讓自己沈澱放鬆,也加上自己好久沒有好好休息,所以希望可以有一段自己的時間。 當然,也因為這次是獨自出發,所以身為小小自媒體工作者還是會需要拍照記錄一下生活,所以這次旅程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衝動消費的原因和個人經驗,包括購物時的心理狀態以及如何減少不必要的開支。隨著網購的普及,人們面對衝動消費的誘惑日益增加,文章分享了一些實用的方法來幫助消費者在購物前後評估自己的需求,並反思消費行為的後果。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衝動消費的原因和個人經驗,包括購物時的心理狀態以及如何減少不必要的開支。隨著網購的普及,人們面對衝動消費的誘惑日益增加,文章分享了一些實用的方法來幫助消費者在購物前後評估自己的需求,並反思消費行為的後果。
Thumbnail
有一個中文字面上很難理解的心理機制「雙曲貼現」(hyperbolic discounting),可以說明許多人遭遇的人生問題。 「雙曲貼現」,是指人類的大腦傾向選擇眼前可快速實現的享受,然後得到滿足。即使一旦做了選擇,就可能會犧牲未來更大的利益。
Thumbnail
有一個中文字面上很難理解的心理機制「雙曲貼現」(hyperbolic discounting),可以說明許多人遭遇的人生問題。 「雙曲貼現」,是指人類的大腦傾向選擇眼前可快速實現的享受,然後得到滿足。即使一旦做了選擇,就可能會犧牲未來更大的利益。
Thumbnail
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事情冒出不舒服的情緒,情緒其實並沒有好壞之分,而是感覺舒不舒服。
Thumbnail
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事情冒出不舒服的情緒,情緒其實並沒有好壞之分,而是感覺舒不舒服。
Thumbnail
你也有過度飲食的問題嗎?其實其背後的心理和消費主義息息相關。
Thumbnail
你也有過度飲食的問題嗎?其實其背後的心理和消費主義息息相關。
Thumbnail
壓力大時,心裡充滿買東買西的念頭。然而,紀錄片《極簡主義:簡單就是潮》和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人生整理法》啟發我,學會斷捨離,享受心靈解脫。這篇文章分享我首次進行斷捨離的感受,體會到擁有的少才是真正的幸福。
Thumbnail
壓力大時,心裡充滿買東買西的念頭。然而,紀錄片《極簡主義:簡單就是潮》和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人生整理法》啟發我,學會斷捨離,享受心靈解脫。這篇文章分享我首次進行斷捨離的感受,體會到擁有的少才是真正的幸福。
Thumbnail
價格對人的情緒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低價格能帶來更大的滿足感,高價格則可能讓人產生猶豫或消失購買慾望。瞭解價格對情緒的影響,可以幫助人更好地控制購買心理壓力。
Thumbnail
價格對人的情緒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低價格能帶來更大的滿足感,高價格則可能讓人產生猶豫或消失購買慾望。瞭解價格對情緒的影響,可以幫助人更好地控制購買心理壓力。
Thumbnail
瞭解為什麼人們不斷購買、無法斷捨離、一直囤積物品的行為背後,發現購買是為了獲得安全感。文章提供30分鐘的線上諮詢服務,幫助人們梳理內在的不安全感,歡迎填寫表單預約。請準備安靜、網路穩定的空間參與視訊諮詢。
Thumbnail
瞭解為什麼人們不斷購買、無法斷捨離、一直囤積物品的行為背後,發現購買是為了獲得安全感。文章提供30分鐘的線上諮詢服務,幫助人們梳理內在的不安全感,歡迎填寫表單預約。請準備安靜、網路穩定的空間參與視訊諮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