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安全感為指標的方式,讓孩子明瞭防災的重要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到現在我都沒有和孩子提出 #備戰 的概念。

要和孩子分享多少資訊,我認為家長要先評估自己對於孩子的了解,孩子對於面對未知恐懼的心理素質如何?如果針對這個問題家長並不清楚,我建議先不要貿然分享過多負面資訊給孩子,等到家長可以充分掌握自己孩子的心理素質之後,要再分享都來得及!

請相信我,真的來得及。

即使我開始愈來愈積極的準備全家的備戰/防災食品用品,我也還沒有對我一年級的大兒子分享備戰的想法。

我的兒子從小是個情緒纖細的孩子,他不喜歡恐怖、惡意的故事情節,例如故事中每個角色都能跳起來,他需要把跳不起來的蝸牛遮起來,不然看到他會哭;《納尼亞傳奇》這本書,去年才剛起步唸了第一二章節,唸了半羊人說如果他被發現藏匿亞當和夏娃的後代,會遭遇哪些哪些慘狀,大兒子就不再找我唸這本書了,他說這本書讓他太害怕緊張了。

我的大兒子,在我的評估裡,是個不能給予正常劑量的負面消息的小學一年級孩童。

這並不是說我故意要隱瞞他什麼事情,從他聽說烏克蘭被侵略後,他常常問我戰爭的問題,我都以我知道的事實回答;再看了兩屆奧運後,尤其去年的東京奧運,大兒子對世界的理解增加了,問了為何台灣不能拿出自己的國旗,我也是以事實好好的說明,光是說明一個國旗的故事,依照他的興趣和專注力,我們分了三次才慢慢把這件事情講完,也以六歲孩子一定聽得懂的方式:「中國政府阻止台灣在世界交朋友。」的台灣外交困境事實,光聽到這句話,我的大兒子也紅著眼眶說:「我希望中國政府不要這樣,我希望我們可以在世界交朋友。」

這麼情緒纖細的孩子,直接跟他說明我正在做備戰物資準備,我真的非常合理擔心,可能戰爭還沒發生,我的孩子就已經開始需要接受心理治療的協助了。

讓孩子心理健康的長大,讓孩子可以「像個孩子般」的長大,真的是我作為家長的一個很大的目標,所以,依照我對自己兒子的理解,我沒有和他分享戰爭的可能。

但我一直讓他知道,我在準備防災包、防災用品、防災食物。

在一個後背包裡放進水和零食交給大兒子,在他的生活經驗裡,這表示我們要一起和朋友們去爬山了,爬山的中途和終點,都會有孩子們最喜歡的歡樂點心時間。因此,當我第一次把放有零食和水的防災包給大兒子的時候,他問我:「我們什麼時候要去野餐?是在我房間野餐嗎?」

看他對於防災包有如此正向光明的感受,我著實很放心,地震和火災的演習孩子的幼兒園每年都有做好做滿,孩子是熟悉的,並不至於害怕,這剛好是去年花蓮地震後的事,我讓他看看花蓮倒掉的房子相片,然後告知他這個包包是地震防災包,如果某天有一個很大的地震,震到他躲在房間裡安全的角落裡,地震結束後,他無法腳踏實地、好好站直的走出他自己的房間,那他就可以在自己房間的角落裡,慢慢的,在很餓的時候吃一片餅乾、喝一口水,時不時吹吹哨子,拿出毯子睡袋保暖,等我或是爸爸來找他。

在這個對話的過程裡,我沒有把『家長可能已經遇到不幸事件』的可能性放進孩子的腦袋裡,因為不只是我的孩子,所有的孩子最主要的安全依附對象是家長,而家長的消失、不在,就代表著孩子的安全依附感直接受到威脅,我不希望讓孩子在還沒發生任何具體悲劇時,就時時演練放棄安全感的感受。

一個心理健康長大的孩子,是心中擁有安全感的孩子,也就是他知道他的家長是他的盼望、是他的安全港灣、發生任何委屈、挫折、難過、危險,都可以依靠家長獲得安慰和事情的解決。

這也是安全依附關係最重要的準則!

如果我們很幸運,現在所做的一切準備都只是刺激台灣經濟,那我更是要好好守護好兒子們的心理安全感,若是真的發生不幸,孩子也能在回憶裡,找到所有我努力過、投注過的安全感得到多一點點的心理安慰,所以是先把他的安全依附感打破、或是讓他感受到危急,對我而言是不合理的操作方式。

到現在我的大兒子依舊非常開心地擁有他的防災包,他會開心地提醒我餅乾可能快要過期了,我們要趕快把它換去馬上要去爬山的背包裡、帶去山上野餐,再裝新的快樂食品進去他的防災包裡,大兒子對於防災包正向和快樂的態度,是我一點一滴努力想要維護和守護著的。

其實不論是哪一種災難,孩子都是最大的輸家、最弱最脆弱的族群,即使在太平盛世,一個孩子日子過得好與不好,也都不是由他自己所決定的,所以每個孩子其實一點也不笨,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弱小、是屬於被支配的命運,每個孩子都心知肚明!

在孩子絕對清楚自身處境的情況下,如何讓孩子對於未來充滿希望,相信自己是可以享受遊戲、擁有快樂,是因為他並不需要太早完整知悉、背負他所無法改變、甚至在發生時是最為脆弱的個體這個過於沈重的心理壓力。

孩子如何平安長大,我覺得是在不傷害安全感的原則下,孩子是否有危機意識的培養,至於這個,就下一次再寫吧~~

面對危機,我是孩子的靠山,不論是身體上的、心理上的,寫到這裡,我突然想到電影《美麗人生》,為了不讓孩子在集中營受到心理創傷的爸爸,把所有一切盡可能在兒子面前假裝成一場遊戲,我們還沒走到那裡,但我們需要用勇氣,把孩子保護在一個還能夠快樂遊戲的童年裡!

如果你覺得你已經講了很多,也觀察孩子在你的分享中,的確有些壓力狀況出現,沒關係,何時都來得及,現在開始和孩子說:『你會保護他,你對於保護他的策略是什麼』清楚明確的分享,讓他再次可以做一個孩子,而不是誤會自己得做一個「得自生自滅的孩子」,再次的,好好的,鞏固孩子對於安全感的信賴,是你任何時刻都可以做到的。

我是專修安全依附關係的嬰幼兒睡眠顧問,除了祝福你今晚孩子睡好、一家好睡以外,也祝福我們每個人的孩子們,都心理健康的長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寶寶睡眠顧問糖果家好好睡的沙龍
76會員
267內容數
專修安全依附關係的國際認證嬰幼兒睡眠顧問。在嬰幼兒睡眠專業裡,結合Mary Main安全依附關係系統,安全圈教養,與美國RIE嬰幼兒教育理念,以親子間彼此尊重出發,協助家長,建立嬰幼兒良好睡眠習慣、穩定日常作息,讓孩子好好睡,全家一夜好睏。
2025/06/11
是不是可以成爲一位 #主動讓孩子失望的人?是身為家長很大的課題。 而這個課題我在大兒子九個月大的時候,就提早高強度的進修了好大一回合,那時候,我想改善我們母子倆的生活模式,不再提供兒子奶睡、不再一個夜6-12次的夜醒又奶睡,我成為一個「主動讓孩子非常失望的媽媽」
Thumbnail
2025/06/11
是不是可以成爲一位 #主動讓孩子失望的人?是身為家長很大的課題。 而這個課題我在大兒子九個月大的時候,就提早高強度的進修了好大一回合,那時候,我想改善我們母子倆的生活模式,不再提供兒子奶睡、不再一個夜6-12次的夜醒又奶睡,我成為一個「主動讓孩子非常失望的媽媽」
Thumbnail
2025/06/03
我真的非常喜歡甜甜圈的家長點心聚時間,大家把各種在育兒上的關卡、疑難雜症撈出來聊一聊,不僅是有我個人的經驗想法分享,也有許多家長夥伴們一起貢獻自己的經驗和方式,真的是一個非常溫馨的成長互助時光! 這個月我們剛結束的聚會裡,討論了: 家長不需要完美,我們做錯、說錯、反省、道歉、修復,都是給予...
Thumbnail
2025/06/03
我真的非常喜歡甜甜圈的家長點心聚時間,大家把各種在育兒上的關卡、疑難雜症撈出來聊一聊,不僅是有我個人的經驗想法分享,也有許多家長夥伴們一起貢獻自己的經驗和方式,真的是一個非常溫馨的成長互助時光! 這個月我們剛結束的聚會裡,討論了: 家長不需要完美,我們做錯、說錯、反省、道歉、修復,都是給予...
Thumbnail
2025/06/03
大兒子現在小學一年級即將上完一整學期,在我一開始決心讓兒子的課業由他自己決定要不要怎麼處理,作業自己決定何時寫,只做提醒,甚至有時候連提醒都省略、或忘記,或者要求自己不要吵小孩的親子互動下,的確有時候作業是沒寫完就去上學,在學校被老師唸爆的寫完。 這些我相信都是學習自己安排自己待辦事項的過程。
Thumbnail
2025/06/03
大兒子現在小學一年級即將上完一整學期,在我一開始決心讓兒子的課業由他自己決定要不要怎麼處理,作業自己決定何時寫,只做提醒,甚至有時候連提醒都省略、或忘記,或者要求自己不要吵小孩的親子互動下,的確有時候作業是沒寫完就去上學,在學校被老師唸爆的寫完。 這些我相信都是學習自己安排自己待辦事項的過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Thumbnail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Thumbnail
大人應有耐心等待,接納孩子放手一試的掙扎過程,不要批判指認情緒,提供方法可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逐步克服恐懼。簡單來說,就是微調孩子的改變,建立學習自信。
Thumbnail
大人應有耐心等待,接納孩子放手一試的掙扎過程,不要批判指認情緒,提供方法可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逐步克服恐懼。簡單來說,就是微調孩子的改變,建立學習自信。
Thumbnail
大人比較有能力直接調整心情再開始工作,然而這樣的能力對孩子來說需要一些前置作業做準備。幫助孩子自律的方法,包括提前預告和幫助孩子安定下來的技巧。這些方法可幫助孩子掌握時間,培養遵守行為規範和分配時間的能力。此外,也提供幫助孩子放鬆的呼吸練習。
Thumbnail
大人比較有能力直接調整心情再開始工作,然而這樣的能力對孩子來說需要一些前置作業做準備。幫助孩子自律的方法,包括提前預告和幫助孩子安定下來的技巧。這些方法可幫助孩子掌握時間,培養遵守行為規範和分配時間的能力。此外,也提供幫助孩子放鬆的呼吸練習。
Thumbnail
害怕是一種感受,所以我們直接叫孩子「不要害怕」是無效的,我們否定孩子的感受,對他說:「沒什麼好怕的!」更會讓孩子覺得無能。
Thumbnail
害怕是一種感受,所以我們直接叫孩子「不要害怕」是無效的,我們否定孩子的感受,對他說:「沒什麼好怕的!」更會讓孩子覺得無能。
Thumbnail
當孩子說出「這樣子才可以!」,表示「秩序感」啟動。
Thumbnail
當孩子說出「這樣子才可以!」,表示「秩序感」啟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