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察自己的情緒|當孩子哭鬧、媽媽嘮叨,我該怎麼辦?育兒路上的情緒練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自從看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1後,我每天都會在這趟養樂多之旅中練習,練習覺察自己在路上的每一個情緒。


這個星期去拜訪了樂樂與多多之後托嬰中心的老師們,剩一個多月就要送孩子們去上學了,也先跟老師了解一些團體生活的作息,利用這段日子在家逐漸地調整,才能幫助他們更快地適應學校的生活。


於是我開始將配方奶當作點心、訓練他們喝白開水,並讓他們跟我一起吃中餐。我一邊餵他們寶寶粥,一邊讓他們練習手抓著食物自己吃。


習慣的事情剛開始被改變,孩子們難免會有點不適應。有時候他們吃到一半就開始哭鬧,可能是想要喝奶,可能是想要睡了,我會先耐心跟他們解釋我們正在調整作息。當然他們總是有聽沒有懂,繼續哭鬧著,等著我滿足他們的需求。於是我會趕緊去泡奶,或是先把他們放倒在床上,等他們安穩下來後,再好好吃個飯,慢慢收拾一切。


也就這樣這個星期,每天到晚上的時候,我的身上總是累積了許多情緒。或許是我接下孩子們的那些情緒,又或是感受到疲累的情緒。


於是前幾天晚上,我和來家裡看孫子們的媽媽起了點小爭執。雖然我知道她只是想要表達關心,用她所認知關於愛的方式。但積累了一整天的情緒,也讓我回到了「兒童自我」,只知道表達最原始的憤怒。


隔天,她主動跟我聊起這件事,我也誠實地告訴她,我明白她是出於擔心,但有時這樣的關心,會讓我更容易陷入焦慮,甚至忘記怎麼穩住自己。我也開始意識到,自己正試著以「成人自我」在跟媽媽對話,也理解到她也是用她的「父母自我」在愛著我們。


原來,學會覺察自己的情緒,不只是為了當一個穩定的大人,也是在一點一滴中,學習怎麼與自己與身邊的人,重新建立一段更健康的情感連結。這段路,也許不容易,但我們都在一起練習。


如果你也正在育兒這趟旅程裡認識著自己,如果你也正在生活中追求自我成長,歡迎你加入我的《養樂多之旅》,一起分享彼此的故事。我會持續記錄這段旅程,留下我們的喜悅與感動,分享這一路上帶來的思維與啟發。


延伸閱讀

1了解自己的旅程|從《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出發,認識我們內在的三個自己

吃手指米餅的樂多

吃手指米餅的樂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養樂多之旅
25會員
59內容數
這是一段關於育兒、心理學與自我覺察的成長旅程。
養樂多之旅的其他內容
2025/05/25
第一次帶雙胞胎走進星級餐廳,會發生什麼事? 九個月大的樂樂與多多,在高雄飯店裡挑戰人生第一場「餐桌壓力測試」。 從奶嘴應急、回房間洗屁股,到餐廳經理親自來抱小孩,這不只是一頓飯, 更是一場屬於新手爸媽的修煉與冒險。
Thumbnail
2025/05/25
第一次帶雙胞胎走進星級餐廳,會發生什麼事? 九個月大的樂樂與多多,在高雄飯店裡挑戰人生第一場「餐桌壓力測試」。 從奶嘴應急、回房間洗屁股,到餐廳經理親自來抱小孩,這不只是一頓飯, 更是一場屬於新手爸媽的修煉與冒險。
Thumbnail
2025/04/19
妻子重返職場後,超級奶爸挑戰一打二育兒任務!
Thumbnail
2025/04/19
妻子重返職場後,超級奶爸挑戰一打二育兒任務!
Thumbnail
2025/04/06
40歲生日當天,作者忙著為七個月大的雙胞胎寶寶製作副食品,體會到育兒的辛苦與樂趣。文中描述了照顧雙胞胎的挑戰、與老婆相處的磨合、以及帶孩子旅行的經歷,並分享了育兒的感動與反思。
Thumbnail
2025/04/06
40歲生日當天,作者忙著為七個月大的雙胞胎寶寶製作副食品,體會到育兒的辛苦與樂趣。文中描述了照顧雙胞胎的挑戰、與老婆相處的磨合、以及帶孩子旅行的經歷,並分享了育兒的感動與反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最近剛看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這本書在近幾個月很紅 引起了許多人討論 書中提到了三種自我狀態 兒童、成人及父母 我們要如何分析自己處於哪個狀態
Thumbnail
最近剛看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這本書在近幾個月很紅 引起了許多人討論 書中提到了三種自我狀態 兒童、成人及父母 我們要如何分析自己處於哪個狀態
Thumbnail
所有的情緒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如果自己搞定了,「孩子的情緒」就只是一個客觀事件。
Thumbnail
所有的情緒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如果自己搞定了,「孩子的情緒」就只是一個客觀事件。
Thumbnail
透過引導孩子表達情緒,可以幫助孩子辨識情緒,化解心中糾結,降低惡性循環。本文分享了三種幫助自己理解與辨識出情緒的方法:找人訴說、閱讀、聽心理相關的podcast或直播。欲深入瞭解與成長,可考慮參加《幸福魔法團體》的共學行列。
Thumbnail
透過引導孩子表達情緒,可以幫助孩子辨識情緒,化解心中糾結,降低惡性循環。本文分享了三種幫助自己理解與辨識出情緒的方法:找人訴說、閱讀、聽心理相關的podcast或直播。欲深入瞭解與成長,可考慮參加《幸福魔法團體》的共學行列。
Thumbnail
Tony和小品老師引導孩子面對情緒的方式,是透過同理、眼光,引導孩子認識責任,讓孩子看見自己一層層情緒背後的委屈與用心,因為老師和孩子在同一艘船上,他們才能一起划向更好的地方。
Thumbnail
Tony和小品老師引導孩子面對情緒的方式,是透過同理、眼光,引導孩子認識責任,讓孩子看見自己一層層情緒背後的委屈與用心,因為老師和孩子在同一艘船上,他們才能一起划向更好的地方。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會在每週五定期發布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利用每月 99 元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會在每週五定期發布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利用每月 99 元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會在每週五定期發布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利用每月 99 元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會在每週五定期發布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利用每月 99 元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
Thumbnail
父母的個人成長和過去經歷都會影響教養小孩的方式。推薦大家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對教養和自我成長都有很大的啟發作用。
Thumbnail
父母的個人成長和過去經歷都會影響教養小孩的方式。推薦大家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對教養和自我成長都有很大的啟發作用。
Thumbnail
了解人的言行和心理有很多方法。 我想,認識了人有兒童、父母、成人三種狀態,這個概念可成為工具,幫助我們理解自己和別人的行為。 在理解自己之後,我們便能作出選擇,並有所成長,像蛤蟆先生。
Thumbnail
了解人的言行和心理有很多方法。 我想,認識了人有兒童、父母、成人三種狀態,這個概念可成為工具,幫助我們理解自己和別人的行為。 在理解自己之後,我們便能作出選擇,並有所成長,像蛤蟆先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