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遇過這種主管嗎?
每天忙得跟陀螺一樣,該決策時不敢決、該帶人時亂發火,明明很努力,但就是不像個「領導者」。
這不是他的錯,往往是因為——他從來沒被好好「教」過怎麼當主管。在輔導企業的過程,我們常說:「升主管不是升上去的,是被培養出來的。」
今天這篇文章,就來跟你聊聊企業內部「管理職的發展與訓練」可以怎麼做,讓主管不再靠自己摸索,而是真正養出能扛事、會帶人、有格局的領導者。

先搞懂:管理發展,不是教你「怎麼管人」而已
管理發展(Management Development)講白了,就是幫助主管們具備「帶隊走遠」的能力。
和一般基層訓練不同,它不只是學技巧,更是幫助主管建立思維視野、決策判斷、跨部門協調與自我成長的養分。
我們可以分成兩大類來看:
👉 職內訓練(on the job)
👉 職外訓練(off the job)
管理職的職內訓練方法
1. 工作輪調(Job Rotation)
這不是「亂丟人」,而是「有目的地讓你多看幾個世界」。
企業會安排主管候選人在不同部門輪調,讓他們體會不同部門的運作邏輯與痛點。
好處是什麼?
- 增加跨部門理解力
- 看見整體流程,不再只站在自己單位說話
- 幫助新人找出自己的興趣方向,甚至適性發展
🧠 花果山提醒:輪調不要變淪調,建議搭配清楚目標設定與任務引導,才能學得深、做得有感。
2. 教練法與導師法(Coaching & Mentoring)
這一招,對中高階主管尤其關鍵。
公司會安排資深前輩擔任教練或導師,一對一地分享經驗、協助決策、甚至扮演職涯顧問角色。
重點不是「教他怎麼做」,而是「陪他長出自己的解法」。
👥 花果山小技巧:可搭配「導師日誌」、「定期反思會議」,讓雙方交流有依據、有深度。
3.行動學習(Action Learning)
給主管一個真實課題,例如改善一條生產線、設計一份新人制度,讓他在做中學、學中做。
✅ 學員真的動手做,才會學得深、記得牢。
✅ 結合組織目標與個人學習,是學習最強大結合點!
管理職的職外訓練方法
1. 個案研究(Case Study)
透過閱讀與討論真實的企業案例,幫助主管訓練邏輯思考、問題分析與方案評估能力。
不只是討論答案,而是訓練「怎麼看問題」、「怎麼拆解困境」。
✅ 適合開啟複雜議題的理解力與跨域思維。
2. 管理競賽(Management Game)
在模擬商業環境中,參與經營決策與團隊競爭。
像經營一家虛擬公司,決定行銷預算、人力調度、供應鏈策略等等。
✅ 好處是讓學員在低風險情境中,體驗高張力決策
✅ 特別適合年輕幹部作為領導潛力培養
3. 研討會與交流活動(Seminars)
參加產業論壇、跨企業交流、管理學術研習等,不只吸收新知,也讓主管有機會站出來發聲、建立觀點。
👥 這是一種「從經營別人的公司,回頭思考自己的組織」的學習方式。
4. 角色扮演(Role Play)
模擬主管會遇到的情境,如:員工衝突、績效面談、跨部門拉鋸等等,讓受訓者實際演練。
✅ 讓主管學習「在壓力下還能理性對話」
✅ 換位思考、感同身受,是領導力的核心能力之一
💡花果山提醒你:訓練不是交作業,而是創造成長現場
不論用哪一種訓練方法,關鍵都在於:訓練後有沒有轉化?主管有沒有更清楚怎麼帶人、怎麼做決策、怎麼跨部門合作?
所以我們在設計管理者訓練時,會特別加入這三件事:
- 將訓練內容連結到實際任務中去驗證
- 協助主管寫下「我下次會怎麼做」的行動承諾
- 設計訓後回饋機制與主管追蹤制度
🌳花果山成長基地的願景
花果山成長基地秉持著推動每間企業落實 RBA 社會責任的理念,致力於打造一個友善、具社會貢獻與負責任的企業環境,並以創新管理策略促進企業長期穩健發展。
我們相信:一個好的主管,不是天生的,而是培養出來的。
💬來聊聊吧!我們想聽聽你的經驗
- 你公司目前針對主管有設計哪些訓練活動?效果如何?
- 你認為一個新手主管最需要什麼樣的訓練方式?為什麼?
- 如果可以重新設計你公司的管理發展流程,你最想先從哪個環節開始改善?
📩 想打造一套真正有效的主管訓練計畫嗎?需要完整架構、行動追蹤表、導師制度流程設計?
📲 歡迎加入花果山官方 LINE,我們陪你一起培養出未來的超級主管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