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到蛋白質會讓人想到的是甚麼?很重要啊、可以増肌減脂啊;但為什麼會想要閱讀這本書跟特別分享這本書?因為書本封面寫了,疲勞感增加、體力不足、免疫力低下等等,這些居然都可能是因為跟蛋白質攝取有關?特別是即便到了現在,還是會有很多人覺得攝取太多的蛋白質會影響身體、特別是透過乳清等高蛋白比例形式;但其實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並沒有那麼容易的,況且其實很多東西都跟蛋白質有關,像是好壞膽固醇的背後,其實就是在談脂蛋白、關於胰島素發揮效果好不好,也是關鍵在蛋白質、把葡萄糖轉送的分子也是蛋白質。所以不是要說蛋白質萬萬歲,可是沒有好的跟足夠的蛋白質,是會引發其他狀況的,在推薦序裡其中一句話提到根本可以把大部分關於代謝的都稱為「代謝相關蛋白質症症候群」極力推薦每個人都該看看這本好書🤓🤓🤓

身體要開始燃燒肌肉當成熱量不容易、然而要合成肌肉更是不容易,而一般人要透過燃燒脂肪變成熱量也不簡單,所以不要想一些有的沒有的奇怪形式,好好運動、均衡飲食、充足睡眠、補充好的跟充足蛋白質,身體自然就會越來越好。
「素食者的蛋白質攝取」在這本書裡最大的學習就是來自於這部分了,一般而言都會認為茹素者在蛋白質的攝取容易不足;但事實上這不過是大家的偏見,以為蛋白質只能透過肉類而已,可是在很多食物裡其實都有很好也很多的蛋白質,在豆類就有很多了,豆腐、毛豆、鷹嘴豆、扁豆等等,另外還有藜麥、燕麥、杏仁、南瓜子、植物奶等等,如果還去搭配其他食物,選擇其實超級多的;而作者提到一個很關鍵的,就是現在有出了許多的「素食肉」說真的讓人難以理解呢,因為真的吃素的人為什麼還會想吃這些東西呢?更何況這些東西大部分都是加工食品,反而比起一般的更不健康啊。
接下來想要分享的,是關於保健食品的補充時間。挑食這件事是很常見的;但能挑食到甚麼程度?舉例來說個人本身是不吃「生食」的,這應該算是小眾的了,頂多就是生魚片不吃、然後沒有加醬的生菜吃不太下,結果遇到有朋友說「書本的最後還提供了不少食譜,這算是看書以來覺得少見的,有些甚至在外食時也會看到,像是清蒸豆腐鱈魚、蠔油芥藍菜炒豬肉、蔥燒雞腿肉丁、鮭魚濃湯、綜合烤蔬菜、黑白木耳豆漿、蒜香炒蝦、番茄牛肉羅宋湯,其實就是把健康的食物做出許多不同的搭配。常常都會聽到有人說吃餐點吃到膩了,永遠的蛋、雞胸肉、無糖飲品等等;但其實可以吃的比想像中多太多了,不管是素食者還是葷食者、一般民眾還是追求運動表現,相信都可以在這本書找到更多新的方向跟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