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第一次如此認真看營養學相關內容應該就是這次了🤣🤣🤣 說到營養相關包括甚麼時候吃甚麼之類的、増肌減脂時要怎麼吃等等,老實說也是略有概念;但畢竟術業有專攻、看完整本書之後有兩個比較大的感想,一個是營養學就是科學跟數學,缺什麼就是要補甚麼但怎麼補是需要有足夠學理支撐的,而不是憑感覺或是經驗去處理就可以;第二個跟第一個蠻有關係的,一樣的東西在不同情況時不能使用要怎麼辦?要找替代方案而不是放著不管。古今中外其實養生也好、訓練也好,不外乎就是食補跟藥補,可是要怎麼補是很大的學問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閱讀這本書最大的學習就是認識「醣類」了,大部分的人對於糖跟醣應該還是不太清楚;但這個並不是最重要跟關鍵的,首先要知道的是醣類一共分成四類,對身體比較好的是多醣跟寡醣、對身體不好的但是心情會挺好的是雙醣跟單醣。
並不是說多醣跟寡醣攝取越多越好,而是相對來說它們是比較健康的,包括比較不會囤積脂肪、不太容易造成血糖一下子飆的太高、通常是比較天然的就不會讓人老化的快、也比較不容易蛀牙等等;但其實日常生活裡攝取到雙醣跟單醣是非常容易的,簡單的說就是人工額外加在食物的糖;而這裡面最讓人感到意外的是「蜂蜜」一直以來都覺得它算是比較天然的,結果從營養價值來看是屬於單醣、也就是沒有甚麼特殊價值,真的是太令人傷心了 ~~~
另一個意外學習到的是寡醣,可以從一般食物攝取像是大蒜、洋蔥、牛蒡、豆類等等,也可以另外透過採買放在食物裡的,閱讀的時候有查了一些市售的寡糖產品,其中最大的效果就是提升腸胃健康,有些還會搭配益生菌,如果家人有排便或是腸胃問題以及有血糖過高的話
,不妨從這方面下手看看。
說到飲食相信通常最讓人困擾的,就是主食應該要吃甚麼,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就是糙米、燕麥跟薏仁,只是這樣的選擇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不是主流也不是喜歡吃的東西,那該怎麼辦呢?以個人來說一餐吃到1.5杯到2杯的白米也不是問題但它就是沒有什麼營養價值啊,因此會給出建議是如果真的無法改成上列三種好穀物,那麼就把目前吃的份量減少,至少也是讓自己往更健康的方向前進了。
再來分享另一個意外的學習吧,就是「起司」其實是非常好的食物,印象當中除了覺得比較昂貴跟味道重以外,其實對於起司沒有特別喜好或是厭惡;但書裡面提到起司有好幾個優點,像是蛋白質豐富而且是容易消化的、鈣質是豐富的、以及不容易引起乳糖不耐症,這些對於一般人來說都是值得去吃起司的好考量,而不是一定只能從肉類、蛋類、奶類等等才能獲取需要的營養素。
最後一個想分享的,算是有點在提醒自己忘記的概念,也就是「高鐵高鈣是不可能並存的」因為鈣本身就是會影響鐵的吸收,因此有沒有可能一個人同時缺鐵又缺鈣呢?但如果發生的話有沒有可能一樣產品就可以達到需求呢?至少在這兩者之間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有缺鐵或是缺鈣的話,要如何去攝取正確的飲食就非常重要了;但最簡單的邏輯是飲食要盡量均衡跟全方位,不是吃了鐵劑就能補鐵、不是喝了很多牛奶或是蔬菜就能補足鈣。
閱讀完整本書之後其實不難發現,有很多算是老生常談的內容,像是每天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要吃許多不同的蔬菜水果、避免跟減少使用口味重的加工食品及酒精;但作者很有心的地方就是提出了食物的營養價值以外,也談到了甚麼樣的人適合跟不適合,還有就是相當勇敢的戳破了不少都市傳說,都不知道得罪了多少廠商😅😅😅
「病從口入」這句話非常簡單的就把一個人為什麼會生病給解釋完了,扣除基因遺傳、以及外出不可控的空氣狀態,大部分的時候為什麼會生病都是因為攝取了太多會傷害身體的內容物。透過這本書其實可以瞭解到,就算是非常挑食或者是素(肉)食主義者,還是可以吃的非常健康又開心,如果終究是要這樣做的,那麼為什麼不一開始就學習健康的營養攝取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