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職場走了多年,我們總習慣對自己要求高、腳步快,情緒出現的當下,也總在第一時間選擇「壓下去」、「撐過去」。
甚至更常見的是,我們以為自己在處理問題,其實不過是逃避情緒。
我曾經看過不少主管,當面臨壓力、挫敗或團隊衝突時,他們不是壓抑自己、開始獨撐大局,就是轉身變得過度控制、批判、挑剔下屬,又或者不自覺滑入過度工作、過度飲食、過度付出的循環裡。這些「反應」,表面上是危機處理,實則是我們慣用的情緒調節方式,只是這些方式,未必真正讓我們更好,反而將自己推得更遠、更緊繃。
我想和你分享一種不一樣的做法:練習「溫柔的停一下」
不是要你把所有情緒攤在檯面上,而是當情緒湧上來時,先對自己說一句:「我撐得住,沒關係。」
讓自己短暫離開情緒風暴,深呼吸,拍拍自己的手臂,聞聞熟悉的精油,握握冰水,抱抱那顆辦公桌上的抱枕。這些看似細小的舉動,是我們身體發出的求救訊號,也是可以緩解焦慮、找回安全感的方式。
當你撐過這個情緒高峰,再來問自己幾個問題:
- 這個感覺,是現在的,還是過去曾經的殘影?
- 是眼前的狀況真的太糟?還是過往的經驗再次被觸發?
- 我的反應,是為了保護自己?還是其實不知不覺又在逃?
這樣的自我對話,不是分析別人,而是慢慢幫助我們看懂自己,然後做出「有選擇的反應」——
不再每次都用討好、責怪、逃避來對抗情緒,而是能更溫柔、更有力量地面對它。
領導力,從「接住自己的情緒」開始
情緒不該是領導者的軟肋,而是成為團隊心理安全感的基礎。
當你願意安撫自己,你會更有餘裕去傾聽團隊的聲音。
當你學會分辨「這是現在,還是過去的反射」,你就能減少錯誤投射與衝突。
真正穩定的領導,不是「永遠不崩潰」,而是能帶著破洞前行的人性力量。
📌給每一位正在帶領他人、也在修復自己的你:
👉 當你上次「停下來安撫自己」是什麼時候?
👉 你現在最常使用的情緒調節方式,是支持你的,還是傷害你的?
🔽歡迎在留言區匿名分享,也許你的經驗,會讓某個也在努力的領導者不再孤單。
📩若你想更深入學習自我情緒修復與高壓情境下的覺察力,歡迎私訊我聊聊。
—「情緒的來訪,是身體的提醒。接住它,不等於脆弱,而是成熟。」
✨互動選項(留言選一):
🧭 A. 我也正在練習用新的方式面對自己的情緒
🪞B. 這篇文章說出我一直不敢面對的反應習慣
🌿 C. 我願意停下來,好好練習「溫柔的自我安撫」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按讚或分享給也在帶領他人、承受壓力的人。
讓我們一起練習,不再只靠「撐過去」,而是學會「陪自己走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