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撐過更重要的,是懂得「接住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在職場走了多年,我們總習慣對自己要求高、腳步快,情緒出現的當下,也總在第一時間選擇「壓下去」、「撐過去」。

甚至更常見的是,我們以為自己在處理問題,其實不過是逃避情緒。

我曾經看過不少主管,當面臨壓力、挫敗或團隊衝突時,他們不是壓抑自己、開始獨撐大局,就是轉身變得過度控制、批判、挑剔下屬,又或者不自覺滑入過度工作、過度飲食、過度付出的循環裡。

這些「反應」,表面上是危機處理,實則是我們慣用的情緒調節方式,只是這些方式,未必真正讓我們更好,反而將自己推得更遠、更緊繃。

我想和你分享一種不一樣的做法:練習「溫柔的停一下」

不是要你把所有情緒攤在檯面上,而是當情緒湧上來時,先對自己說一句:「我撐得住,沒關係。」

讓自己短暫離開情緒風暴,深呼吸,拍拍自己的手臂,聞聞熟悉的精油,握握冰水,抱抱那顆辦公桌上的抱枕。這些看似細小的舉動,是我們身體發出的求救訊號,也是可以緩解焦慮、找回安全感的方式。

當你撐過這個情緒高峰,再來問自己幾個問題:

  • 這個感覺,是現在的,還是過去曾經的殘影?
  • 是眼前的狀況真的太糟?還是過往的經驗再次被觸發?
  • 我的反應,是為了保護自己?還是其實不知不覺又在逃?

這樣的自我對話,不是分析別人,而是慢慢幫助我們看懂自己,然後做出「有選擇的反應」——

不再每次都用討好、責怪、逃避來對抗情緒,而是能更溫柔、更有力量地面對它。

領導力,從「接住自己的情緒」開始

情緒不該是領導者的軟肋,而是成為團隊心理安全感的基礎。

當你願意安撫自己,你會更有餘裕去傾聽團隊的聲音。

當你學會分辨「這是現在,還是過去的反射」,你就能減少錯誤投射與衝突。

真正穩定的領導,不是「永遠不崩潰」,而是能帶著破洞前行的人性力量。


📌給每一位正在帶領他人、也在修復自己的你:

👉 當你上次「停下來安撫自己」是什麼時候?

👉 你現在最常使用的情緒調節方式,是支持你的,還是傷害你的?

🔽歡迎在留言區匿名分享,也許你的經驗,會讓某個也在努力的領導者不再孤單。

📩若你想更深入學習自我情緒修復與高壓情境下的覺察力,歡迎私訊我聊聊。

—「情緒的來訪,是身體的提醒。接住它,不等於脆弱,而是成熟。」


✨互動選項(留言選一):

🧭 A. 我也正在練習用新的方式面對自己的情緒

🪞B. 這篇文章說出我一直不敢面對的反應習慣

🌿 C. 我願意停下來,好好練習「溫柔的自我安撫」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按讚或分享給也在帶領他人、承受壓力的人。

讓我們一起練習,不再只靠「撐過去」,而是學會「陪自己走過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梅根的斜槓人生沙龍
1.4K會員
508內容數
前世界500強HR高階主管|策略顧問合伙人|跨界整合20年人才管理經驗X藝術療癒心理技術|獨創「認知升級+能量管理」雙軌破局模型|專破:35歲瓶頸期及職場情緒內耗|用策略思維點亮你的職業發展地圖|分享職場心理與成長心得,帶你解鎖職場與生活的美好,一起向光而行!
2025/07/05
那些你以為的「責任感」,其實只是從小貼在你身上的標籤:「我不夠好」「不能出錯」。這篇文章,寫給每位總是撐住全場卻難以照顧自己的主管——我們可以學著放下責怪,慢慢重寫那段關於自己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7/05
那些你以為的「責任感」,其實只是從小貼在你身上的標籤:「我不夠好」「不能出錯」。這篇文章,寫給每位總是撐住全場卻難以照顧自己的主管——我們可以學著放下責怪,慢慢重寫那段關於自己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7/04
當領導者的你,是否也曾壓抑過那些不被理解的傷?這篇文章邀請你溫柔地回頭,看見那個努力撐著的自己,練習放下責備,學會與內在和解。真正的堅強,是允許自己脆弱,也值得被照顧。
Thumbnail
2025/07/04
當領導者的你,是否也曾壓抑過那些不被理解的傷?這篇文章邀請你溫柔地回頭,看見那個努力撐著的自己,練習放下責備,學會與內在和解。真正的堅強,是允許自己脆弱,也值得被照顧。
Thumbnail
2025/07/03
當我們總是把失去歸咎於自己,其實是在哀悼那個「想靠努力換來愛與肯定」的自己。這篇文章以領導者視角出發,邀請你重新理解:不是你不夠好,而是有些人本就無法給出你渴望的回應。哀悼,不是脆弱,而是轉化的起點。讓我們學會溫柔地接住情緒,放下自責,走向真正成熟且有力量的領導。
Thumbnail
2025/07/03
當我們總是把失去歸咎於自己,其實是在哀悼那個「想靠努力換來愛與肯定」的自己。這篇文章以領導者視角出發,邀請你重新理解:不是你不夠好,而是有些人本就無法給出你渴望的回應。哀悼,不是脆弱,而是轉化的起點。讓我們學會溫柔地接住情緒,放下自責,走向真正成熟且有力量的領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種情緒管理的方法,包括感受當下的情緒、自我對話、視覺化和情緒釋放等步驟。通過這個方法,人們可以學會如何理解和處理自己的情緒,以達到情緒穩定和心靈平衡的目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種情緒管理的方法,包括感受當下的情緒、自我對話、視覺化和情緒釋放等步驟。通過這個方法,人們可以學會如何理解和處理自己的情緒,以達到情緒穩定和心靈平衡的目的。
Thumbnail
運用九大技巧駕馭焦慮,將逆境轉化為順境
Thumbnail
運用九大技巧駕馭焦慮,將逆境轉化為順境
Thumbnail
培養逆境抵抗力,放大簡單的快樂,打破不滿足的慣性
Thumbnail
培養逆境抵抗力,放大簡單的快樂,打破不滿足的慣性
Thumbnail
情緒管理和情緒穩定之間有著密不可分且相互影響的關係,首先,情緒管理是促進情緒穩定的工具,透過學習來辨認、理解並有效地應對情感,可以減少情緒波動,在壓力或情緒挑戰出現時,保持情緒的穩定性;同時,情緒穩定能夠支持情緒管理,當個人處於情緒穩定狀態時,能夠更容易有效地應用情緒管理技巧 當個人能夠有效地應用
Thumbnail
情緒管理和情緒穩定之間有著密不可分且相互影響的關係,首先,情緒管理是促進情緒穩定的工具,透過學習來辨認、理解並有效地應對情感,可以減少情緒波動,在壓力或情緒挑戰出現時,保持情緒的穩定性;同時,情緒穩定能夠支持情緒管理,當個人處於情緒穩定狀態時,能夠更容易有效地應用情緒管理技巧 當個人能夠有效地應用
Thumbnail
關於焦慮,你需要的不是對抗,而是如何好好駕馭它!
Thumbnail
關於焦慮,你需要的不是對抗,而是如何好好駕馭它!
Thumbnail
透過敘事治療,重新認識自己的力量,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為自己找到溫柔的方向。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面對不舒服關係時的思考與成長,以及透過敘事夥伴的陪伴,讓自己找到文章的靈感與力量。文章中透露出了對自我理解和接納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也對自己溫柔地接納,尋找力量的源頭。
Thumbnail
透過敘事治療,重新認識自己的力量,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為自己找到溫柔的方向。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面對不舒服關係時的思考與成長,以及透過敘事夥伴的陪伴,讓自己找到文章的靈感與力量。文章中透露出了對自我理解和接納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也對自己溫柔地接納,尋找力量的源頭。
Thumbnail
情緒可以是一種恐懼症;但也是可以一種動力、一種把事情做好的助力。要如何面對自身的情緒、處理跟他人之間的情緒,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作者分享許多研究跟具體內容,希望能讓每個人都去認識情緒為何?並且不再飽受情緒困擾。
Thumbnail
情緒可以是一種恐懼症;但也是可以一種動力、一種把事情做好的助力。要如何面對自身的情緒、處理跟他人之間的情緒,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作者分享許多研究跟具體內容,希望能讓每個人都去認識情緒為何?並且不再飽受情緒困擾。
Thumbnail
在探討自律與自制力中,我們發現了許多關於心智與行為之間微妙關係的啟示。首先,我們必須面對自己的挫折與失敗,並學會以寬恕的態度對待自己,而非陷入無盡的罪惡感之中。當我們認識到失敗時,自我批判的聲音若隨之而來,我們便應該學會對自己給予信任、安慰、鼓勵和寬容,就如同我們對待朋友或學生一般…
Thumbnail
在探討自律與自制力中,我們發現了許多關於心智與行為之間微妙關係的啟示。首先,我們必須面對自己的挫折與失敗,並學會以寬恕的態度對待自己,而非陷入無盡的罪惡感之中。當我們認識到失敗時,自我批判的聲音若隨之而來,我們便應該學會對自己給予信任、安慰、鼓勵和寬容,就如同我們對待朋友或學生一般…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接下來再談到三種情境下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調適情緒...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接下來再談到三種情境下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調適情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